天上星亮晶晶,現在的孩子還會數嗎

2021-01-18 杭州日報

  實習生 陳陽 陸悅 記者 張向瑜

  編前語

  「一顆、兩顆、三顆星,一直數到幾百顆。」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張衡的故事,曾列入小學語文教材,知道的孩子很多,但真正數星星的孩子卻很少。北京天文館業務辦公室主任寇文認為,現在國內不但在中小學沒有天文方面的專門課程,大學階段真正有機會了解和學習天文的學生人數也非常少,遠遠低於發達國家高等學校的水平。

  在8月12日舉行的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委員會工作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文科普工作者積極呼籲:中小學應開設天文學方面的專業課程,向學生普及天文學知識。中國天文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著名小行星專家朱進感嘆,對中小學生來說,天文學是一門適合培養科學興趣、創新素質以及誠信精神的學科,是激發好奇心和挑戰想像力的重要源泉。

  電影《小鬼當家》裡出場的「小鬼」,臥室裡裝著一件「武器」——望遠鏡,它在觀測歹徒方位的時候大顯身手。就在幾天前,美國55歲的小學教師乘坐太空梭飛往天空,她將利用視頻和地球上的學生交流。這條通往太空的天文之路,離杭州的中小學生有多遠?怎樣才能讓更多的孩子走上這條路?在採訪中,我們渴望得到答案。

  一

  杭州的天文社團未成氣候

  ●很少有小學建立天文興趣小組

  「你們學校組織天文社團了嗎」「學校有望遠鏡供學生觀察嗎?」記者一連問了多所小學和初中,得到的都是連連搖頭的答案。其中有所中學,上世紀80年代曾建了天文臺也添瞭望遠鏡,但如今也早已擱置不用。

  說到其中的理由,老師們也有些無奈。「首先家長就不放心啊!」一位姓周的小學老師說,觀測星象的活動,多數是在後半夜,還得去偏遠的野外,不安全因素太多,活動很難開展。師資也是學校碰到的一大難題,天文學知識要求比較專業,就算是小學科學老師,這方面的知識也比較欠缺。「還有一些觀測設備,價格也不低,動輒幾千,更新換代又快,需要不小的投入,對學校也是有壓力的。」

  ●青少年宮也沒有這樣的班級

  作為校外教育的重要基地,各級青少年宮一直重任在身。昨天,記者向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部一打聽,有關天文學方面的專門輔導班,也沒有開設!

  「十多年前是有的,不過後來報名的孩子越來越少,這個班只得被迫暫時取消了。」活動中心副主任陳一軍分析,家長不熱衷,是因為與文化課的輔導班相比,天文班沒有與考試直接「掛鈎」,與琴棋書畫類培訓班相比,它又少了一份才藝的展示,而與航模等相比,天文又少了一份很強的動手能力,需要的是一種持之以恆的力量。

  儘管專門的班級沒有開設,但青少年活動中心對這塊內容並沒有放棄,而是採取其他形式在做著普及的努力。「比如我們以杭州少科院為依託,在這幫孩子中組織開展天文活動,比如前段時間就買了一臺無線氣象臺,組織少科院的學生觀察和使用。」他說,只要學生感興趣,青少年活動中心會儘量多組織活動。

  ●免費開放的杭高天文社客人不多

  杭高天文社,別看主力是一幫高中生,但在國內天文學圈內卻大名鼎鼎。他們曾成功拍攝到杭州地區歷史上第一張「五星同現」的照片,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多位社員在全國性的天文學大賽中獲獎;更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社員丁舒珊偶然發現一顆新的近地小行星,引起全世界天文學家的關注,並成為全球首位近地小行星女性發現者。

  不可小覷的成績,讓杭高天文社引起了多位重量級天文學家的關注。然而,這個對社會免費開放參觀的場所,卻並沒有引來普通人的參觀腳步。天文社指導老師林嵐,是浙江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她細數了一下,儘管對外多次宣傳,歡迎中小學生前來參觀,但這幾年來走進這裡參觀的只有三所小學的一部分學生。

  二

  兩個天文愛好者的故事

  真的是學生不感興趣嗎?未必!杭高天文社社員、高二男生馮一笑印象很深,一次他們幾個同學帶著設備到斷橋邊觀測星象,儀器剛架好,旁邊就圍了好幾圈人,其中多數就是中小學生。同為天文社社員的章雨葭也笑著說,每次到杭高天文臺來參觀的小孩子,通過望遠鏡看一下最簡單的星座,個個就激動得不得了,拉著指導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問著「十萬個為什麼」。

  這次,我們採訪到了兩個「資深」天文愛好者,現在他們都已在讀大學,一個在清華、一個在浙大。兩人形容自己對天文的愛好,不約而同地說了句「摸著石頭過河」,因為一切活動沒有指導老師、沒有專業的團隊。世上本沒有路,人走多了,自然成了一條路。他們的「路」,對於普及天文學興許能帶來諸多啟發。

  ●深更半夜他在女生寢室樓下大喊:「快來看流星雨啊」

  汪劼,浙大電氣工程學生。他不好意思地說,自己接觸天文,還是被好同學「拉下水」的,「當時同學家有望遠鏡,出於好奇就跑去看看。」汪劼說,這一看就「相見恨晚」,從此就上癮了,原來天空是這麼的美麗。這時,他讀初中一年級。

  沒有指導老師,兩人唯一的學習渠道,就是雜誌,「一本《天文愛好者》,兩人傳來傳去反覆地讀,著迷了一樣。」一段時間下來,兩人發現人手不夠啦。「星星的移動速度快,觀測時要多人配合,有人移望遠鏡,有人負責觀測,有人負責拍照。」兩人一合計,在身邊好友中發展一個「觀測小隊」。一番拉幫結派,四五個男生聚到了一起,每周末都有活動。「1997年3月9日那次日偏食,我們全部觀測到了,還拍下了照片。為此學校裡那個愛好攝影的體育老師,都聞訊趕來了呢。」這一切,汪劼記得一清二楚。

  汪劼說,最激動人心的,還是讀高三那年,獅子座流星雨大爆發。那晚,看到爆發的美景後,他實在太激動,為了讓更多人來欣賞,他衝動地跑到了女生寢室樓下大喊大叫,讓大家都出來看「壯舉」。「那些女生一出寢室,看到那麼美麗的流星雨,個個興奮地尖叫,那場面差不多和流星雨一樣壯觀!」汪劼得意地說。

  儘管本專業是電氣工程,但汪劼在大學一直選修天文課。「搞天文的人最信奉一句話,心系宇宙天地寬。我能夠感受到那種豁達樂觀平淡的意境。」他想了想之後輕輕地說。

  ●他的領路人是《飛碟探索》和600元的望遠鏡

  「那時讀小學、中學時,好像學校基本上沒有辦社團的概念,別說是天文了。」周瀟儒,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環境與設計工程,他說最痴迷的時候是初二,只要不是陰天或下雨,一定每晚在窗口觀看天空。說起自己對天文的愛好起步很簡單,周瀟儒說就是一本《飛碟探索》雜誌。「當時雜誌上有幾幅神秘莫測的星圖,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爸媽挺支持,花了600多元錢給我買了一個較專業的單筒望遠鏡。當時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呢!」

  用那個望遠鏡,周瀟儒第一次看到了月亮上的環形山,觀測到了蟹狀星雲。「聽說過蟹狀星雲吧,輪廓就像一隻沒有腳的螃蟹,平時我只能在雜誌上看人家拍的照片過過癮,沒想到我在家裡看到現場版,可把我激動壞了!我馬上叫爸媽他們也來看,還高興地到處打電話跟同學們炫耀。到現在為止,那都是我最最自豪的一刻!」

  周瀟儒說,升入高中以後,學校裡也有一個天文臺,但只在新生入學第一天時參觀過,之後也不見有什麼相關的活動。他還是繼續一個人的堅持。「觀測天文可以開發智力,星星運動很快,觀測時必須細心耐心。這些都鍛鍊了人的研究能力和動手能力。」他最近的計劃,就是打算用獎學金買一個更好的望遠鏡。

  三

  為孩子搭一座「數星星」的平臺

  與高深的需要理論支撐的學科相比,國際專家一致認為,天文學是吸引孩子進入科學殿堂最好的入口。如何為孩子搭一座「數星星」平臺,這是家長和老師最關心的話題。

  ●到天文館去做課外作業

  天文學是一門以觀測為主的學科,每天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假如善加利用這個特點,在中小學生中普及天文教育,就能使同學們儘早意識到書本並不一定是正確的,這對於培養青少年的質疑精神無疑是很有好處的。」著名小行星專家朱進多次提到。中小學進行天文教育,可以用講座或活動的方式,例如參觀天文館和科技館等。國外有些天文館,經常組織中小學生到那裡去做課外作業,省去了學校場地和設備等的條件,效果很好。

  ●看一下北極星就是起步

  作為浙江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林嵐老師一直在高中教學,但她坦率地說,小學階段是孩子熱心和好奇心最大的時候,正是普及天文教育的最佳階段。「其實家長和學校都不用有過多壓力,一臺幾百元的望遠鏡,看一下北極星,觀察簡單的星座、日全食、流星雨,這些對一名小學生來說,都已經足夠了。學校可以先建立一些興趣小組,並不急著全面鋪開,用一個小組去影響全班的人,全校的人,甚至更多。」

相關焦點

  • 「鑽石鑽石亮晶晶,好像天上掉下的星」,今天的鑽石星星餅乾安排
    曾經有一句很洗腦的歌詞在我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那就是這句「鑽石鑽石亮晶晶,好像天上掉下的星」,初次聽見這首歌,應該是在天天向上,如今,天天向上也已經有十年了,為了紀念一下,我今天就做一款鑽石星星餅乾。 首先是把麵粉,加上黃油和白糖攪拌均勻成麵團。
  • 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是這樣的嗎?
    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是這樣的嗎?晴天的夜晚,在深黑色的天幕上,鑲嵌著無數銀釘似的星星。它們的光輝是那樣的柔和、清麗,它們的面貌又是那樣的閃爍多變,常常給人們一種神秘的感覺,會引起了各種各樣的幻想和傳說。真是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嗎?根本不是,這種說只是過去反動治階級膈人的鬼話。其實地球上的人口現在也不過三十億左右,可是天上的星星卻多得數不。
  • 我們曾經搖著芭蕉扇,數著天上的星星,唱著兒歌來納涼
    文/韓國文現在的夏天夜晚,人們各自窩在房間裡,打開空調或者電風扇,有的俯瞰手機自我娛樂,有的面朝彩電津津有味。我們這一輩的孩童時代,沒有電燈,沒有電扇,更沒有空調、彩電、智慧型手機……炎熱的夏天晚上,父母只好選擇屋外通風的地方,擱上門板,帶著孩子們納涼,一邊用芭蕉扇子扇著風,一邊指著天上的星星,教唱著數星星的兒歌。「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釘銀釘。板上釘,亮晶晶,天上星星數不清。」把藍天比作青石板,把星星比作銀釘,多麼形象生動啊!
  • 閃閃啊,你的眼睛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亮晶晶,可是我想看看紅櫻桃
    小王:閃閃啊,你的眼睛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亮晶晶,可是我想看看紅櫻桃。閃閃:哦你可以去農民伯伯家裡面看,多得很。閃閃:他哥哥的,本小仙女都二個多月沒有給鼻子以下化妝了,還紅櫻桃,櫻桃你哥哥的個腿。
  • 【大家美文】賈平凹:天上的星星
    四周的房呀,牆呀,樹的,本來就不新奇,現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地似鬼影。天上月亮還沒有出來,星星也不見,昏亮亮的一個大大的天空。我們傷心了,垂下腦袋,不知道這夜該如何過去,痴呆呆兒守著瞌睡蟲爬上眼皮。「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聲。我們都抬起頭來,原本是無聊得沒事可做,隨便看看罷了。
  • 天上有顆「廈門二中」星 該校成為福建省第二所天上有星學校
    這所百年老校最近接到一個特殊的生日禮物——二中的一位校友申請把天上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廈門二中」,並獲得成功。以「廈門二中」星為開始,我們啟動福建省廈門第二中學(英華書院建校120周年,毓德女學建校148周年)校慶系列報導。
  • 你有多久沒有數過天上的星星
    小時候,夏天天熱,家裡沒有空調,都是拿個涼蓆鋪在院子裡的地上,我們就躺在上面,望著天空數星星,那時的星星是真多呀!有的還在動,有的在眨眼睛,有的想跟我們說話,只是我沒有聽清。突然一顆流星劃破太空,直落下來,我們都嚇得坐了起來,可是也沒有聽到落地的聲音,看著天上的星星,就這樣就睡著了,好多的星星在我的夢裡。一轉眼多少年過去了,也不知道我家院裡上空的那個星星長大了沒有?一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再在晚上,靜靜的目視天空去數美麗的星星。也許是我長大了,過了做夢的年齡,不再有幻想,不再有童話,不再喜歡動畫片。
  • 你知道天上有多少星星嗎
    天上的星星真的數不過來嗎?其實,我們用肉眼看到的星星是可以數過來的,天文學家按照亮度給星星劃分了等級:一等星、二等星、三等星,等等。肉眼能夠看見的最暗的星星是六等星。天文學家測得,我們能看到的一等星有20顆,二等星有46顆,三等星有134顆,四等星458顆,五等星有1476顆,六等星有4840顆,這六個等級的星星加起來一共有6974顆。而我們任何時刻都只能看到一半的天空,因為另一半天空位於地平線以下,我們是無法看到的。所以,人們用肉眼在天空中看到的星星只有3000棵左右。
  • 嫦娥奔月起源地——數星星的孩子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有一篇課文「數星星的孩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一個孩子坐在院子裡,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後刻苦鑽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成年後,終於觀測記錄了2500顆恆星,這個數字與現代科學家統計的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星星數量很接近。
  •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星神」的孩子系愛心
    星神打破傳統特校「重康復訓練,輕文化培養」的理念,堅持「特校+普校」的康復教育模式,讓特殊兒童在實現自理的同時學習文化知識,為將來自立打下基礎。目前,星神已吸引了來自全國各省市的特殊兒童50餘名。
  • 辭舊迎新時 天上有顆老人星
    辭舊迎新時 天上有顆老人星 2019-01-24 02:14:06因此,我們與數百年、數千年前的先祖,看到的是幾乎同一片星空。而這片「永恆」的星空,為人類的節氣授時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其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密切有關,涵蓋了哲學、人文、歷史、天文等方面的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每逢傳統重大節日,夜空中的特定星空也會如約而至,和世人共度佳節。
  • 業餘尋星指南:一起來看天上星
    十一假期轉眼間過去了,或許你經歷了堵在高速路上紋絲不動,或許忍受過景區人山人海的折磨,然而最難忘的還是回到老家農村的世外桃源,悠然自得,百無聊賴,舉頭仰望星空,陪著孩子一起來數天上的星星。接下來讓我來分享我今年十一仰望過的浩瀚星空,來重溫那短暫但是浪漫的國慶假期。
  •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是每個孩子都會問的問題,而答案在不斷更新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是每個人在童年都提出過的問題,但大多數人並沒有得到過滿意的答案。童年的夜晚,當我們仰望星空,面對漫天的繁星,我們會不自覺地想要把它們數清楚,但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我們向成人求助,而此時我們大多會得到類似的答案「星星是數不清的,很多很多」。
  • 一閃一閃亮晶晶,天上星兒們,到底都是些什麼「星」
    每一顆「星星」,有可能是:行星、恆星、人造衛星、變星、彗星、飛機,還有國際空間站、彗星、流星,它們不同於一般行星,可能行動比較快,主要就是這些「星」種。要想被看到,要麼自身發光(光源),要麼會反光,天上的「星星」們也是這樣,並且由於距離問題,能被看到就要求光強度能夠到地球並且人眼可見,這裡還有環境影響因素,想像一下漆黑的路上開手電,即使無遮擋過遠的距離,看不到,或者大白天在室外打開一個小小燈,感慨一下現在城市光汙染好嚴重,都看不到什麼星星了。
  • 夏夜裡,「銥閃銥閃」亮晶晶
    原標題:夏夜裡,「銥閃銥閃」亮晶晶 當我們正好處在反射區域,那從地球看去它就會在極短時間內變得非常耀眼,亮度遠超天上任意一顆星星,持續數秒後迅速變暗,這就是所說的「銥閃」。   「銥閃」具備高亮度、幾乎不受光害幹擾、易預報、易觀測、易拍攝的特點,因此也成為眾多攝影和天文愛好者追求和拍攝的目標。
  • 天上有北鬥星南鬥星北極星,那麼南極星你聽說了嗎?
    嚴格的說,北鬥七星其實有8星,開陽星還有一個輔星,叫大熊座80星,比較暗弱,古代曾被軍隊用作測試軍人視力的星星。北鬥七星其實也在變化,其中中間五顆向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卻和這五顆星相反運動,因此幾萬年前和過了幾萬年,北鬥七星都不是這個樣子。說了北鬥,現在來說說南鬥。
  • 看看天上的錢學森星、周杰倫星
    很多人第一次聽周杰倫的《愛的飛行日記》,以為只是一首甜蜜蜜的小情歌,但其實天上真的有一顆「周杰倫星」,而這顆星是杰倫的鐵桿粉絲為他命名的。這時,他們發現大家竟然都是周杰倫的鐵桿粉絲,便一致決定將這顆行星命名為「周杰倫星」。最終,經國際天文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通過,「周杰倫星」就誕生了。
  • 我數著天上的星星,念著那端星空下的你
    曾幾何時,我們也一起數過星星,你說,最愜意,不過如此,而如今,這樣的場景,你可還熟悉今晚的星星格外耀眼那些一閃一閃的小眼睛倒是讓枯燥的夜晚變得有趣這樣繁星滿天的場景好像格外熟悉是了我們也曾並肩數過天上星月亮可以證明我聽見
  • 秦嵐的哭戲如此驚豔,終於明白什麼是「秦嵐一滴淚,天上一顆星」
    秦嵐,1981年7月17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秦嵐曾經出演過很多瓊瑤的作品,曾經被瓊瑤稱讚"秦嵐一滴淚,天上一顆星",回想秦嵐出演過得作品,才覺得這話是不假,《還珠格格》中的秦嵐她是可以起舞作畫的知畫,其實後來想想,知畫並沒有太大的錯,她遵老佛爺旨意嫁給永琪
  • 天上會出現未曾見過的星星嗎?他們的顏色如何確定?
    太陽看上去是白顏色的,它的表面溫度是6000℃;織女星也發出白色光,但它發出的光比太陽光更白,它的溫度也就比太陽高,差不多有10000;天蠍座那顆亮亮的「心宿二」,從它的火紅色就可知道它的表面溫度不會超過3600℃。天上會出現未曾見過的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