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山裡這種菌子,以前爛樹上沒人要,如今80塊一斤還難買到

2021-01-09 下壩毛哥

冬末初春,人們對它的印象是寒冷,在萬物等待覆蘇時節,自然界處於一片凋零,然而,在為數不多的綠色中,你會偶然發現一些山珍美味,那是多麼的難得,而且價值不錯。尤其是在雨雪後,山裡的山珍顯得那麼的耀眼,就像精靈一樣,總會給你帶來驚喜與意外收穫。

很多人說,冬季或初春能有什麼山珍野味呢?當然,這裡不是那些受保護的珍稀動物,是菌類,大自然給予鄉民的饋贈,比如平菇、黑木耳,山裡,它們都帶「野」字,正因為這個「野」字,更顯得彌足珍貴,上品能賣到7,80一斤,而且還很難買到。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以下這種帶「野」字的黑木耳。

春節後,雨後天晴,心情也格外舒爽,跟隨幾個村民挎著菜籃,進山尋找山珍。山珍雖美,卻來之不易,漫山遍野的尋找,每棵枯木及樹樁都不放過。黑木耳,是一種溫性菌類,多生長於山裡的櫟樹、檫樹、樟樹、楊樹、榆樹、柳樹、板慄樹、桑樹上,在筆者家鄉,山裡見得最多的則是樟樹及豬絲楠樹上。枯木或樹樁,還未完全腐爛前,會長滿野生黑木耳。

野生黑木耳參考價值:

黑木耳營養豐富,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肉類。黑木耳中維生素B2的含量比牛、羊、豬肉高3-5倍。鐵質比肉類高100倍,鈣含量是肉類的30-70倍,因此,木耳不僅好吃,而且藥用價值極高。可用木耳食品進行食療。對於不小心吃進餵裡的異物有溶解及氧化作用。黑木耳是優質天然補血品 ,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和『素中之王』。黑木耳味甘性平,有涼血、止血作用,中醫上主治咯血、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痔瘡出血、便秘帶血等。

黑木耳,是大家常見的的一種菌類,目前市面上多為人工種植,但是營養價值與野生的沒法比,因此在價格方面有著不小的差距,要想吃到野生木耳,需弄清來源及擦亮眼睛,知識跟經驗才能吃到真正的山珍,也才會物超所值。

野生黑木耳辨別方法參考:

一等品:表面青色,底灰白,有光澤,朵大肉厚,膨脹性大,肉質堅韌,富有彈性,無泥雜,無蟲蛀,無卷耳,無拳耳。

二等品:朵形完整,表面青色,底灰褐色,無泥沙、雜質,無蟲蛀。

三等品:色澤暗褐色,朵形不一樣,有部分碎耳,鼠耳,這種多半是營養不足或是秋後採摘而形成的小木耳,無泥沙雜質,無蟲蛀。

四等品:通過檢驗不合一、二、三等的產品,如不成朵形,或是碎耳數量太多,但是去雜質,無黴變等現象的產品。

看一看

野生的木耳生長很自然,但是顏色不會很濃鬱,不是非常的黑;由於是野生,在大自然環境中生長,經歷風吹雨打的,外觀上自然是沒有那麼好看的,朵比較小,顏色也比較偏黃一些;而人工種植的顏色會比較黑;野生的黑木耳,摸起來是比較堅挺的,很有韌性,也不容易捏碎哦;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蒂端不帶木質。

摸一摸

野生的木耳,用手摸的話是比較乾燥的,有韌性,沒有人工種植的那般嫩,多水分,摸上去的感覺是比較薄,而且有明顯的堅挺感的。

聞一聞

野生的木耳,用鼻子聞一聞,有種很清香的味道,就如同是香菇一般的,很自然;而人工種植的木耳,在氣味方面是不那麼明顯的。

各位朋友,你吃過野生的黑木耳嗎?你的家鄉這樣的山珍多嗎?有關黑木耳相關知識,歡迎留言交流分享哦!

了解更多三農信息,歡迎關注「下壩毛哥」,帶你一起知農事、親自然、長知識。喜歡此文的,歡迎收藏、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野生菌子居然能賣到五六十元一斤,農村大媽們都半夜起來去山裡撿
    農村裡的人都會根據季節冷暖,知道什麼已經長了,然後去山裡尋找,採摘回家吃,甚至拿去賣。像這種野生的小竹筍,可謂是最健康最綠色的食品了,存天然,不施肥,不打農藥,而且富含高纖維,吃了很好。用來炒臘肉最香不過了,還可以用來煎雞蛋,也可以單獨用一點辣椒炒一下,都很下飯,有的人還會曬乾醃著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種竹筍容易找到,而且特別多,長得快,隨便去山裡轉一圈就能扯很大一袋子回家。
  • 長在樹上的「草莓」,過去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賣到幾十塊一斤
    現在,在吃的方面,農村相對城市還是有差距的,畢竟在交通物流方面還是相對落後,很多水果蔬菜只能在城市買到,但是農村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那就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不要錢的野生美食。以前,農村還很窮,蔬菜水果很少有人家能吃起,除非自家種的西瓜、青椒、黃瓜等水果蔬菜,天氣轉涼後,有將近半年的時間都在吃水煮白菜和炒土豆,所以春天一來,那就是最開心的事情,終於可以改善夥食了,還是免費的食材,上野地找野菜,幸運的話還能碰到野兔和山雞,不過能不能抓到,就全憑本事了。
  • 農村長在樹上沒人要的水果,人們專吃「爛」地上的,一斤要30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水果植物,它是北方地區特有的一種水果,長在樹上的時候沒有人要,跟酸棗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人們專撿爛在地上的吃,現在這種水果一斤都要賣30元了這種水果是南方地區比較少見的,叫做「樹上幹杏」,這種水果跟銀杏果有點相似
  • 這種魚全身無鱗酷似泥鰍,因生有利刺遭人嫌棄,如今80一斤難買到
    從體型上來看,這種魚個頭不大且身形修長,它們全身布滿花紋看起來和泥鰍有幾分相似。但當你仔細觀察之後,你卻能發現這種魚的魚頭更為修長,同時在它們的背脊上還長有鋒利的魚鰭,這便是這種魚的獨特之處。在小編小的時候,這種魚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當地人都稱它為「鋼鰍魚」,有的地方也稱它為「刀鰍魚」。
  • 全身有毒又有刺,過去爛一地沒人要,如今常有農民種植,10元一斤
    導讀:全身有毒又有刺,過去爛一地沒人要,如今常有農民種植,10元一斤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兒時那會大多都有吃野果的經歷,畢竟在八九十年代以前,農村的生活條件可沒有現在這麼好,那時候想吃到水果可不容易,但是想要吃到野果就很容易了
  • 以前一斤十幾塊的「蓖麻」,農村到處種,為何如今沒人種了?
    在以前,蓖麻是農村經常種植的經濟作物,一斤十幾塊,很多農民都種植的。蓖麻這種植物長滿尖刺,看起來並不是個善茬,只不過在現在,與其說蓖麻是一種作物,不如說蓖麻已經成了一種雜草,因為現在種植的越來越少了。今天咱們就來看看為什麼人們不願意種植蓖麻,以及蓖麻到底有什麼作用!
  • 城裡人喊著吃不起的桃子,在農村卻全都爛在樹上,怎麼回事?
    現在農村有不少的農民都是依靠種植為生,並不都是種植糧食,有很多人都是種水果,比如說蘋果,桃子,西瓜等。而眼下正是桃子上市的季節,由於今年的天氣比往年好很多,雨水也比較勤,因此桃子生長良好,對於桃子來說,今年是一個豐收年。可是桃農們卻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桃子滯銷。
  • 農村的一種黑色菌子,有「肉」的味道,殊不知價錢很高,如今80元一斤
    當地的農民也到上市的季節,靠它發財致富,80元一斤,一年能買1000斤左右,年收入上萬的收入。這種菌叫做雞樅菌,該菌子有一種肌肉特有的鮮香,也有著內部結構色澤想肌肉的樣子,所以被叫做雞樅菌。食用時有著肌肉的香味,生長時,一叢一叢的,所以才叫做雞樅菌。並且還有著多種名字的叫法,經常是在亞熱帶地區生長,雲貴川地區比較的多。
  • 農村山林裡的野果子,以前沒人食用,現如今市面上賣幾十元一斤
    導讀:農村山林裡的野果子,以前沒人食用,現如今市面上賣幾十元一斤! 農村山裡生長的這種野果子書面名叫做「草果」,它屬於姜科得到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稈叢生,能夠長到3米左右
  • 酷似泥鰍,背上帶「刀」,曾被釣魚人嫌棄,如今10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背上帶「刀」,曾被釣魚人嫌棄,如今100元1斤難買到文/農夫也瘋狂農村到了年底,集市上就會變得比以前熱鬧,尤其是在越接近年底的時候,就會越熱鬧。這個時候去農村的集市上,就會看到很多之前沒看到過的新奇「土貨」。
  • 南方農村的一種水果,爛在樹上沒人吃,卻在北方賣出高價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有很多特別的物產都只能在我國的的某一個區域才能看到,相比起北方,南方的水果種類要豐富的多,隨著交通和物流的發展,很多在南方普遍分布的水果,這幾年卻在北方賣出了高價,木奶果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 農村樹上長的「草莓」,曾是孩子們的天然零食,如今30元斤難買到
    隨著年紀的長大,曾經的兒時玩伴們都已成家立業,好多都為了事業遠離了農村,選擇去城市打拼,曾幾何時,到了農村野果成熟的季節,還特別懷念那段摘野果當零食吃的日子。那時農村條件不好,農村孩子們吃的零食都是農村山上自然生長成熟的野果,像茅針、桑葚、野地瓜、薺菜、狗尾巴草、蒼耳等。在這些野果裡面,到底是哪種野果最受農村孩子們的喜愛呢?
  • 以前釣了沒人要,現在想吃都難買,刀鰍魚醃製曬乾吃更美味
    以前釣了沒人要,現在想吃都難買,刀鰍魚醃製曬乾吃更美味。以前農村小溪多水質好的時候,野釣的人經常會釣上來一種魚。這種魚就是刀鰍,身上是黃褐的,背上長刺,因此有些地方也叫它「刺泥鰍」。刀鰍魚要鉤賊猛,要把它從鉤子上取下來,還要費一番功夫。
  • 爛到遍地沒人吃,在北方卻賣80元一斤
    昨天小七下班的時候,發現街邊上還有很多賣水果的攤位,當時過去後,發現越來越多好吃的水果了,價格都還挺便宜的,當時小七就看到一位大媽汗流浹背的,就過去照顧了一下生意,買了兩個火龍果,發現花了我20多元,當時覺得水果好貴呀,有點吃不起了;其實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多吃水果,不僅含有大量的水分
  • 這種水果在南方很便宜,果實爛大街沒人吃,北方一斤卻要六十塊錢
    如今, 市面上各種各樣的水果非常多,像是桃子、蘋果、梨子、西瓜等等,在南北方也都非常普遍。只是除了這些水果以外,像是南方一些很便宜的水果,在北方就非常貴了。今天,小編要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在南方便宜到沒人吃的水果,在北方卻賣出一斤六十元的高價。
  • 一種「草莓」,農村山裡很多,一斤20元,為何沒多少農民種植?
    導讀:一種「草莓」,農村山裡很多,一斤20元,為何沒多少農民種植?在以前的農村裡,生活條件不好,基本上沒什麼錢買零食給孩子們吃,因此野果就成了很多農村朋友童年時常吃的零食,比如樹泡、拐棗、野地瓜、天黑黑、桑葚等。隨著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農民們也有錢了,可以給孩子們買各種各樣的零食了,因此現在的農村孩子大多都不會再把野果當零食吃了。
  • 這種魚神農架的深山裡才有,鱗片細膩可吃,一百多一斤難買到
    湖北興山縣的釣友介紹說,這種木葉子魚別處幾乎沒見過,似乎只有神農架區域才有分布。 每年的夏秋季,氣溫最高的時候,山裡溪流裡這種魚尤其多,吸引許多附近釣魚愛好者前來「探釣」...
  • 山裡一種野草,價格很珍貴,如今100元一斤
    斑葉蘭在我國分布照舊非常廣的,之前之所以說許多都人都沒有見過這種野草,實在是因為這種野草生長的位置很偏,斑葉蘭一般生在深山幽谷、傾斜的山坡、深山林蔭下等地方,因此對於很少去過山裡的人來說,根本是沒見過這種野草的。
  • 若有幸在山裡見到這種「紅金子」,就算踩到它,也請你撿回家
    摘要:若有幸在山裡見到這種「紅金子」,就算踩到它,也請你撿回家。這幾天到中午的時候,家鄉都能見到一點太陽,可是手腳若是伸出來久了,也會被凍僵的,就在此時,接了朋友一個電話,聊沒幾分鐘,手就像冰塊一樣冰冷,還有點生疼感,不過這次的聊天還是有些收穫的。
  • 以前到處都是,如今幾乎絕種,200元一斤買不到,它是什麼魚?
    這種野生的魚在現在能賣到100-200斤不等,而且十幾年前到處都是,如今蹤跡難尋。它到底是什麼魚呢? 但是這種魚確是有著很好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根據農村老人的說法,以前在七八十年代很多農村婦女為了響應計劃生育,基本上生完小孩以後就需要去結紮。而那時候需要動手術,傷口會流很多血,而人們都會尋找這種野生七星魚來燉湯喝,據說可以促進傷口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