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雖然比不上城市的繁華,但安靜平淡也是現代人所嚮往的一種生活。現在,在吃的方面,農村相對城市還是有差距的,畢竟在交通物流方面還是相對落後,很多水果蔬菜只能在城市買到,但是農村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那就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不要錢的野生美食。
以前,農村還很窮,蔬菜水果很少有人家能吃起,除非自家種的西瓜、青椒、黃瓜等水果蔬菜,天氣轉涼後,有將近半年的時間都在吃水煮白菜和炒土豆,所以春天一來,那就是最開心的事情,終於可以改善夥食了,還是免費的食材,上野地找野菜,幸運的話還能碰到野兔和山雞,不過能不能抓到,就全憑本事了。
像初春的野菜有香椿芽、白蒿,到了四五月份,村裡的槐樹開始開花了,洋槐花就是一道美食,生吃、蒸著吃、炒雞蛋、涼拌都行,除了野菜,進入到四五月份,很多野果也開始冒頭了,其中就有一個野生的長在樹上的草莓,我們那邊叫它「樹莓」,有的地方叫它「泡兒刺」、「三月泡」、「四月泡」等。
那時候每到四五月份,野地裡自然生長的樹莓開始結果了,每次傍晚放學回家,一定要往地裡拐一下,把新長出來的樹莓,挑個大的紅的吃,很多果實,都被蟲子啃過了,挑選十分麻煩,摘一顆吃一顆,嘗過鮮後,再摘的就留著,等手裡存貨多了,一口倒進嘴裡吃,這才過癮。
其實四五月份的樹莓,並沒有完全熟透,酸味比較重,但是對於缺少零食的農村娃,這酸酸甜甜的樹莓已經是極佳的美味了,要真等到6月份,樹莓完全熟透,顏色成紫色,這時候確實更美味,味道更甜,但是摘得人也多了,那時候再來,根本找不到完整的樹莓了,所以只能提前吃酸的樹莓,6月份的完全看緣分。
去年五一回老家,原本想帶著孩子去野地摘幾顆樹莓嘗嘗,孩子長這麼大從沒有吃過真正的野生「草莓」,但是往野地轉了幾圈,沒見到成片的樹莓,有也是稀稀疏疏的,果實也是極小,完全不能和以前相比,村裡長輩說,現在田邊很難找到樹莓了,打了農藥,又加上除草,以前地頭邊常見的野草野花,甚至野菜都沒了,要想吃的話,就往山裡轉幾圈,那裡比較多。
在家採摘不行,只能上網訂購,發現以前免費吃的樹莓,已經賣到幾十塊一斤,如今也很少吃到真正的野生樹莓了,你的家鄉有嗎?叫什麼名字?歡迎在評論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