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非同尋常!但這對中國來說 只是個開始

2020-11-26 光明網

「這 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了不起的壯舉 」

「這次任務的科學意義非同尋常」 「這將帶來進一步真正了解月球的機會 」

……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升空,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國際媒體普遍對此高度關注,當天紛紛刊發分析性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截圖

美聯社

探月計劃是中國宏偉太空項目的最新裡程碑

美聯社和路透社都在第一時間播發了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現場視頻。

美聯社11月24日發表題為《探月計劃是中國宏偉太空項目的最新裡程碑》的報導,援引美國太空專家史蒂芬·克拉克(Stephen Clark)的話說,「完成『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 。

報導說,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2019年,中國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的軟著陸。中國未來宏偉的太空計劃還包括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並讓人類重返月球。

美聯社在另一篇報導中說,此次探月任務,將成為中國航天計劃的一項重大進展。

報導還援引一些專家的觀點分析認為,「這將為從火星帶回樣本、載人登月飛行任務帶回樣本鋪平道路」。

路透社

這一任務凸顯了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壯志

路透社的報導則援引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的表態,對「嫦娥五號」的具體任務、目標等進行了詳細介紹。

報導還強調,「嫦娥五號」此次探月,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首次進行的月球採樣返回之旅。這一任務凸顯了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壯志。

CNN

對中國來說 這只是個開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4日報導,此前只有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收集了月球上的巖石。中國將成為第三個獲得月球樣本的國家。而「嫦娥五號」 任務 ,對中國來說,只是個開始。

CNN的報導詳細回顧了中國將空間實驗室送入軌道、「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等航天領域成果後認為,「中國的太空探索雖然起步較晚,但很快就趕上了美國」。

報導還說,中國計劃在2022年前建成中國人的第一個空間站,並計劃在十年內將航天員送上月球。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將公民送上月球的國家。

《衛報》

這是中國未來進行更複雜太空任務前的一次能力測試

英國《衛報》發表題為《中國完成「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將從月球帶回巖石》的報導,同樣聚焦「這將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有國家嘗試從月球帶回樣本」的重大意義。

報導說,以中國古代月亮女神命名的「嫦娥五號」任務,將收集月球土壤,幫助科學家了解更多關於月球的起源和形成。「這次任務是中國在未來進行更為複雜的任務之前所做的一次從太空遠程獲取樣本的能力測試。」

《世界報》

中國正以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地登上通往月球的階梯

法國《世界報》認為,「嫦娥五號」任務的科學意義非同尋常:

一方面,中國或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後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

另一方面,報導援引法國巖石地球化學研究中心科學家的話說,之前人類採集的月球樣本頗為古老,平均年齡在36億年左右,且取樣地點單一,都來自月球正面的月海。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西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這裡是月球上最年輕的月海玄武巖,噴發歷史只有12億或13億年,此前人類還從未到過這一地區。因此,對於研究人員來說,「嫦娥五號」將帶來進一步真正了解月球的機會。

這位法國科學家同時強調,在月球研究方面,中國願與各國進行合作,之前就曾與國外同行分享了「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收集的數據。

《世界報》的報導認為,中國正以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地登上通往月球的階梯。

《費加羅報》

「嫦娥五號」帶回的樣本有助於研究月球歷史

法國《費加羅報》發表題為《中國「嫦娥五號」任務:自1976年以來人類再次執行收集月球巖石樣本並返回地球任務》的報導說,中國這次任務帶回的樣本,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研究月球的歷史。

報導說,這並不是中國首次向月球發射探測器。中國曾於2013年和2018年分別發射「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探測器,並成功將著陸器降落在月球表面和背面。中國曾於2003年將其第一位航天員送入太空,預計將在2022年建造一座中國的空間站,還將在十幾年內實現載人登月。

塔斯社

「嫦娥探月」將激發中國太空技術進一步發展

俄羅斯塔斯社11月24日在報導中詳細介紹了「嫦娥五號」任務,還對「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行了詳細介紹。報導說,這次發射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報導認為,中國探月計劃已得到了實踐檢驗,而把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將成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新裡程碑。「嫦娥五號」任務將會激發中國太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太空網

「嫦娥五號」將自1976年以來首次搜集月球樣本

全球知名的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11月24日發表題為《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自1976年以來首次搜集月球樣本》的文章。

文章說,著陸器攜帶了三個有效科學載荷,包括一套相機、一個穿地雷達和一個分光計,用來測定著陸點的礦物組成與環境等。著陸器的主要任務是採樣2公斤左右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標本返回地球。

文章強調,「嫦娥五號」將把原始的月球樣本運回地球。這距離人類上一次帶回月球樣本已有44年。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環球聚焦點丨外媒:非同尋常!但這對中國來說 只是個開始……
    「這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了不起的壯舉」「這次任務的科學意義非同尋常」「這將帶來進一步真正了解月球的機會」……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升空,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報導說,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2019年,中國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的軟著陸。中國未來宏偉的太空計劃還包括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並讓人類重返月球。美聯社在另一篇報導中說,此次探月任務,將成為中國航天計劃的一項重大進展。報導還援引一些專家的觀點分析認為,「這將為從火星帶回樣本、載人登月飛行任務帶回樣本鋪平道路」。
  • 環球聚焦點丨外媒:非同尋常!但這對中國來說 只是個開始……
    「這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了不起的壯舉」  「這次任務的科學意義非同尋常」  「這這一任務凸顯了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壯志。  CNN  對中國來說 這只是個開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4日報導,此前只有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收集了月球上的巖石。中國將成為第三個獲得月球樣本的國家。
  • 外媒:中國經濟增速只是在百分比意義上放緩
    原標題:外媒:中國經濟增速只是在百分比意義上放緩  澳大利亞商業旁觀者網1月27日文章,原題:被所有人忽視的中國GDP數字含義 上周二中國公布2014年經濟增長數據。但迄今,所有談論都局限在中國經濟增速陷入24年新低。
  • 真的開始向沙漠輸水了?外媒稱讚:這是只有中國能創造的奇蹟
    不僅如此,沙漠還會引發各種環境問題,早些年我國北方沙塵暴天氣頻繁,這都是由沙漠導致的。事實上,沙漠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根本無法徹底消滅,我們能做的只是「彌補」,盡最大可能阻止沙漠面積繼續擴大。這就意味著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以及技術,甚至還會動用許多水資源,而在很多地方水資源都比較匱乏。另外沙漠中的蒸發量非常高,即便人工引水,也不會維持多長時間。
  • 關於中國,為什麼外媒的口風又變了?從4個層面深入解讀
    受到中美關係的影響,很多外媒對中國的評價也不太好,但是在近段時間,某些外媒關於中國的口風又轉變了。外媒在關於中國的口風上出現新變化在此前,外媒對於中國大多以抹黑誣陷為主。很多西方媒體肯定了中國的抗疫功勞,美國媒體甚至宣稱:中國依然是美國晦暗全球貿易形勢中的亮點,中美貿易往來實現的是兩國之間的互惠互利,在2020年,中國依然會是全球經濟增長較快的國家之一。從4個層面深入解讀外媒口風變化外媒之所以會有口風變化,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深入解讀。
  •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綜述: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  新華社記者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19日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中國在實現空間站夢想上邁出重要一步。
  • 真的開始向沙漠輸水了!外媒稱讚:這是只有中國能創造的奇蹟
    歷史時期,整體而言,我國的沙漠正在擴大,現在有的沙漠只是被控制了,而不是真正消失,生態環境被破壞以後,地球的自然修復能力是有彈性的,在乾旱少雨的環境裡,植被是很難恢復的,而在溫暖溼潤的環境裡,植被則很容易被恢復。
  • 中國天眼終結天文界爭論,外媒:這就是中國科技
    如今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經過我國多年的積累,我國已經成為了擁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面對一些機遇與挑戰,中國都能第一時間做出應對,不少國家對於中國的科技也是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中國南部傳來一聲巨響,國家還發出警告?外媒:中國又開始了
    正因經歷過「落後就要挨打」的時代,我們更加懂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才會不留餘力的發展科技力量。短短70載,中國科技事業走過不平凡的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印證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這一真理!隨著科研投入差距不斷擴大,中國已經在研發上超越了美國,多項技術指標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中國高鐵、超級計算機、AI智能、航天發展等,都見證了中國日益強大的科技力量。
  • 在喜馬拉雅山開個洞?這不是夢,外媒:這是一次壯舉
    喜馬拉雅山一直都有著濃厚的神秘色彩,因海拔高被譽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關於喜馬拉雅山的傳說也是非常多的,在喜馬拉雅山開個洞,這不是夢,看到成品,外媒都直呼:這是一次壯舉。交通的發展會帶來一個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旅遊業了,旅遊業的發展和便利的交通鐵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而中國近期就要修建一條鐵路聯通尼泊爾,其位置卻非常特殊,竟然需要將將喜馬拉雅山攔腰打穿,可見這需要多麼大的難度,所以這次,中國為了和尼泊爾之間拉近關係,不惜動用2千噸巨無霸,要在地球最高地挖隧道。
  • 恆大放棄一條大魚,三點證明只是外媒炒作,躲過第二個J馬該慶幸
    近期關於迭戈·科斯塔跟廣州恆大之間的緋聞紛紛擾擾變化很多,從即將籤約再到如今後者選擇放棄西班牙前鋒,這也證明這一次的緋聞恐怕只是一次炒作而已。而未來的中超賽場上的外援將會是以高性價比為標準,亞外和南美外援很可能會成為主要的人選。
  • 中國完成一項壯舉,為未來發展鋪平道路,美媒: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說實話,在航空領域,中國發展得非常晚,從一開始就遭到了技術和資源的封鎖,所以受到了不小的限制,但是憑藉中國科學家的意志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我們還是實現了重大的突破。而且成為了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3個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驕傲。
  • 中國太空梭試驗成功,別急著高興,這還只是個開始
    「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所以,這兩條加起來還不到250個字的新聞瞬間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了過來。根據新聞中的描述,這種「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不就是太空梭麼?這可是繼美國的X-37B以後,第二種在研的太空梭,能不引起關注麼。
  • 中國晶片產業為何老被美國「卡關」?外媒給出2個原因!
    圖表視界:最新數據顯示,自從華為、中興通訊被制裁後,中國半導體產業就掀起了一場「造芯(晶片)運動」,相關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成立。不過,外媒則分析評論稱,即便如此,中國半導體產業可能還面臨2大阻力,而這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被美國「卡脖子」的原因……01 中國晶片產業屢屢被美國「卡脖子」!
  • 外媒在中國的戈壁沙漠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這幾天,外媒在中國西部的戈壁沙漠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外媒:中國下個目標瞄準火星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外媒稱,中國剛剛邁出了未來徵服火星的關鍵一步。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擔負著重要使命。長徵五號未來將負責搭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計劃帶回月球巖石樣本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報導稱,中國近些年毫不掩飾其空間雄心。2019年1月,中國成功將一個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這是全世界首次。中國不打算在這條道路上停下來。
  • 《西部世界》S3E8 你以為這是結局?其實這只是個開始!
    這就是她質問德妹「你來尋找過我嗎?」的原因。然而事實證明德妹並沒有管她以及她家人的死活。所以黑爾認為德妹一直都在欺騙她利用她,把她當作個工具人。盟友的背叛比敵人的傷害更加令人憤怒。所以黑爾徹底發狂了。 黑爾的德妹版本本身就是S2中知道真相後憤怒至極想報復社會的版本,因為被黑爾對孩子的愛的人性善良面所綜合變的開始人性化。
  • 外媒:中國又發生什麼?出現世界首個「新物種」,意味著什麼?
    最近幾世紀以來,全球滅絕的動植物高達上千種,這難道不是地球向人類釋放的「危險信號」?前段時間外媒報導:中國又發生什麼?出現世界首個「新物種」,意味著什麼?到底是什麼「新物種」呢?「世界唯一」而出圈,人們都疑惑中國又發生什麼?
  • 中國只是發射了一顆掃太空垃圾的衛星,為何就讓美國坐立不安了?
    文/行走天涯中國只是發射了一顆掃太空垃圾的衛星,為何就讓美國坐立不安了?自從上個世紀美國蘇聯俄羅斯等眾多國家,開始將飛船探測器發射到地球上空之後。集聚在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就越來越多了。這勢必會影響到未來還有無數個國家想要往地球上空發射探測器,一旦二者之間碰撞,則很有可能將價值數億的探測器撞毀,這顯然不是任何人想看到的最終的結局。於是,中國率先一步向地球上空發射了一顆可以清掃太空垃圾的衛星,這顆衛星被命名為遨龍一號。原本這顆衛星寄予了無數人的期望,理應該是被讚嘆的,因為這顆衛星確實按照科學家預想的那般,到達地球上空之後。將太空垃圾碎片收集完,並送回地面上再進行銷毀。
  • 中國又一新研究傳出,全球目光都聚集於此,外媒:太感謝中國
    許多國家的醫療研究機構也開始想要找尋能夠克服傳染病的方式,為此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外媒:太感謝中國!中國的醫療人員這一次的新研究傳出,就像全球所有的人都非常意外,因為這一項新研究就會對之後的研究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