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如:過去只能改變你自己,未來你能改變整個行業

2020-11-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歐創業營,作者:陳威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戰略學副教授),36氪經授權發布。

這次分享,我想以這樣的預判開場:未來十年,整個世界會經歷的大趨勢將會是,全場景、全鏈路的數位化、互聯化跟智能化。

具體怎樣分步驟實現這一目標?企業創始人應該有怎樣的心理與行動準備?我們慢慢說來。01 全場景、全鏈路的數位化

1. 全場景:線上線下的融合

全場景是指線上線下的融合。未來任何一家公司想要觸達消費者,可能要運營上百個場景,包括線上和線下。

線下場景包括傳統的雜貨店、超市、購物商場、會所、餐廳等。

線上場景在未來會佔據半壁江山,從傳統的電商到社交電商、直播電商、內容電商等。

未來企業會通過眾多碎片式的渠道觸達消費者,甚至可能要同時運營個上百個不同的渠道。

每個渠道可能只佔個3%、5%左右,但是如果企業沒有經營到的話,短期來看,可能會輸了競爭者一段,長期來看,可能永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所以未來企業經營的複雜度會非常大,這時候更需要把線上線下兩個不同的邏輯融合起來。

同學們,未來不可能只打一邊,如果只有線上,沒有線下,那就是斷了一條臂,惟有線上線下結合才是生存之道,不過這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

盒馬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它一生下來就「一半來自網際網路,一半來自零售行業」,不過真正結合以後會才發現,兩邊的思維邏輯原來差這麼多。就像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地球,兩個年輕人因為戀愛而結合,因為同居而分手。

融合談何容易,人的融合、流程的融合等等,公司至少要經歷兩、三年的震動,才有可能殺出一條大概走得通的路。所以同學們,線上線下的融合要早點去做,立馬就做。

2. 全鏈路:從消費側到供給側拓展到全環節的數位化

全場景做完了之後就是全鏈路的數位化。

通過數位化相連,消費者有什麼樣的需求,會立刻引導研發,做出定製化的生產製造,然後再透過、快速的物流交付給消費者,全鏈路相連提供敏捷、個性化的價值。

我們反思過去十年,「網際網路對企業的影響」其實只發生在靠近消費者的兩個環節:

第一個是信息傳播,以往消費者通過線下渠道獲得產品信息,現在大部分,約85%,變成線上了;

第二個是分銷渠道,如今25%左右的銷售是透過線上銷售的。

但是除了這兩個環節以外,其他的環節,像物流、製造、研發,線上化的程度還非常非常低。這些環節的線上化、數位化就是「產業網際網路」,我們創造這一詞也是相較於過去的消費網際網路而言的。

有一個感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我問EMBA的同學們,你們應對網際網路做得怎麼樣?我常常聽到的回答是這樣的:我們85%的信息都已經通過官網、小程序、公眾號來觸達消費者;我們的新媒體運用得很好;線上銷售比例一直在增加……

梳理一下這些回答的背後邏輯,大部分企業家認為,網際網路化、數位化就是營銷、銷售的數位化,完全沒有意識到數位化也可以用到生產流程和供應鏈上。

過去十年網際網路對行業的影響已經如此巨大,然而它只是影響到靠近消費者的兩個環節而已,那未來網際網路數位化發生在行業的其他的環節,是不是有更多的可能性?

02 爭取產業網際網路領導權的窗口期還有三到五年

產業網際網路對於做產業的公司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升級機會,不過這個機會轉瞬即逝。

過去十年產業界一直在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學那些消費網際網路的大咖們做流量創造、流量運營,結果做了半天發現流量越來越貴,還沒有別人做得好。

其實我們不如好好的把自己擅長的環節做好,那就是產業鏈路上的製造或者供應鏈的數位化,別人不會比你更擅長做好。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爾,海爾是很早就開始做數位化、網際網路化,但是現在來看,它消費端的網際網路化可能幫助了它在行業裡取得一定優勢,但是整體來看不是它的強項。

海爾現在真正獨步武林的競爭優勢是它的COSMO智能製造平臺,最終,海爾還是回到它最擅長的地方,進行數位化、智能化,而這恰恰是別人不會的。

但是,消費網際網路出生的公司也在積極進行產業數位化的嘗試,五年後產業都需要數位化,是按照你定的規則,還是按線上公司定的規則,也就是主導權的歸屬,就看誰包容對方能力的速度快。

所以我認為,產業網際網路給產業界帶來了一個重新奮起的機會,這個持續領先優勢的機會大概有三、五年的窗口期。

留給產業界增強自己數位化能力,贏得主導權的時間,至少有三年,不一定能撐到五年。五年以後是什麼狀態?是一個所有行業領導者一定都懂線上、線下,懂數位化、懂產業的。而這樣的公司到底是線上出身的,還是從線下出身的,這個說不準,每個行業不一樣,靠打拼得出結果。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要如何應對?創業公司資源較薄弱,目前可能還想不到全鏈路上下遊的整合,但是可以從我們最熟悉的環節開始做數位化,然後再線上線下融合。

1. 先把每個環節數位化

我以過去幾年參與的阿里集團菜鳥網絡的數位化為例,物流這一板塊分為這樣四個環節,倉、運、配、端。

倉,未來全國需要建設有1000個高度自動化的倉並數位化相連,這樣才能提高分揀效率,這是菜鳥最專注的領域,全國平均配送時間已經從菜鳥成立之初的5天到如今的1.7天。

運,跨城運輸,中國有100萬輛卡車,但是卡車司機中99%是個體戶司機,要讓他們去數位化是件大工程,比如車上傳感器監控司機眨眼頻率預防疲勞駕駛,機油、輪胎、零部件的狀況試試監測分析,對影響駕駛安全的因素提出預警。

配,同城配送,中國有超過200萬小件員在大街小巷配送。小件員其實是一個底層的弱勢群體,一天幹十小時、十二小時,一單才賺一塊錢左右。怎麼樣利用數位化的軟硬體讓這群辛苦的人提升收入養家餬口?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端,最後一個就是多元化的交付方案,例如菜鳥驛站或者是自提櫃等等,還有發展中的辦公樓及社區無人物流車這些。

你可以看到整個過程裡,很多的數位化工具陸續導入運用。而當所有環節都數位化後,那就可以在服務過程中時時獲取數據,形成大數據,再加上算法的優化,再與生態圈合作,可以帶來過去不敢想像的價值。

例如連接到高德地圖,算好今天天氣和路況,給卡車司機最優建議,怎麼走最省油省時間,於是所有的貨都能夠在線上運算過後實時精準調配。

2. 再全鏈路打通

在一個雙十一的半夜,菜鳥辦公樓層燈火通明,有個好消息傳出:「今年我們可以創一個新記錄,把一個在廣州工廠生產的洗髮水,通過物流要素的數位化協同,在24小時內送達到上海一位消費者家裡。」

就在大家都為整個物流界的數位化進步歡呼雀躍時,有一位小夥伴提出這樣的疑惑:「那位上海消費者家門口不就有很多超市、雜貨店,裡面不也有這種洗髮水嗎?如果我們能發布一下消息,說不定有老闆願意送洗髮水上門,30分鐘就到,比24小時快多了。」

一想對啊,我們搞半天到底在幹嗎?問題就出在商品的數位化與協作機制上。

消費者家旁邊的貨物對品牌商來說是已經銷售出去的,儘管產品並沒有被真正地賣到消費者手中。

品牌把貨壓到超市後,網上又出現了個消費者,即新的訂單增量,儘管從廣州工廠調貨千裡跋涉是低效率的,但是其中的利益讓品牌商決定依舊賣廠裡的新的,而不會賣超市裡最近的那個。

另外大家可以感受到,因為線下的貨不可視,所以鏈路上充滿了存貨。有沒有可能實現全部可視化?所有店裡的、路上的庫存都看得到?我認為這個時代即將到來,到時候線上線下一盤貨,隨時可調配。

這就是全鏈路線上線下的打通。

3. 連點成線 動線成面

上述的案例屬於看得比較遠的,對於創業者來說,不妨專注其中的一個小點。把自己的這一小點做好數位化後,再透過社會關係或者同學關係在不同環節裡做線上線下的融合。

比如中歐創業營八期同學,快倉創始人,楊威,你先把倉儲數位化這一塊做好,然後打通物流前後環節,透過電子面單把整個鏈路串起來,之後再跟製造、研發和消費者串起來,這大概就是這個世界被重構的一個思路。

這告訴我們什麼?目前世界的每一個小點現在都在進行數位化,餐廳也在做數位化,你可以掃碼點餐,農貿市場的攤位也在做數位化,可以記錄消費者每次的生鮮消費,並進而做營養分析,這世界每一個微小顆粒都被數位化以後,最後能夠把它串起來。

有了這思維,很多行業未來的方向會跟過去十年大不一樣。

比如說大家熟悉O2O,過去十年本質上是線上發優惠券,把流量導到線下,除了獲客,並不能有效提升線下運營效率,也沒有提升各家產品的差異化。

到後來就變成,初期搶先做引流的線下門店賺到了錢,但當大家都來做,流量變貴時,大多數的廠商不會賺到錢,消費者也沒覺得有什麼大的改變,只不過便宜一點而已。

而未來十年,更多的會是產品跟供應鏈的變革,這才能真正為商家帶來賺錢的機會,因為差異化競爭才能賺錢,消費者也會有價值提升。

這樣的例子如今不勝枚舉,美團與餓了麼等開始做餐廳門店數位化,使運營和食材供應鏈更加有效率。醫療以前是網際網路+醫療,功能停留在通過網際網路做輕諮詢,幫患者掛號排隊等,未來你會看到大廠進來,診斷結果數位化,通過電子病歷表把病人跟醫生串起來。

過去我們理解的這些事業,在未來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都會有新的做法。

03 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分享一個比較像全鏈路數位化相連的雛形:家裝行業的變革。

家裝行業在過去是痛點最高的行業,95%的家庭在裝完後都跟供應商翻臉,別說復購了,不打官司已經不錯了。所以這是一個痛點極深的行業。

我看到這個行業現在開始做一些變革,包括索非亞、歐派、尚品宅配等,他們在做全屋定製產品。

全屋定製的邏輯是這樣的,首先派人到消費者家測量,形成數據包。然後設計師通過CAD軟體做輔助的匹配設計。接下來請消費者現場討論修改,形成最終設計稿。籤約了以後設計數據包傳到工廠開始生產。

工業4.0的智能工廠不只是個性化生產,而是「大規模+個性化」的生產,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方向要怎麼兼得?背後也是數據+算法。

家具大部分都由木板材構成,工廠匯總訂單,再匹配具體配送時間綜合計算出今日的生產計劃,大數據計算板材怎麼切割能最大程度減少浪費。切完以後每個板材都有一個ID,生產完匯集在一起,按照每個家庭的訂單包裝起來的,然後出庫,基本上做到無庫存。

全鏈路相通的數位化背後有很多計算串聯。利用數位化了解消費者的喜好跟差異化需求,經過設計軟體做到人機溝通,之後再跟生產連接,跟物流連接。

我們來思考一下,這樣的模式有沒有讓消費者更喜歡?數據顯示,消費者普遍願意多花20%左右的錢來選擇全屋定製。

再來思考,這樣的模式有沒有改變行業的盈利模式?索非亞如今的大規模生產成本跟以產定銷廠商的生產成本差不多,但大幅減少了庫存成本。在很多行業庫存成本大概佔20-30%,成本降低自然意味著獲利的提高。

全屋定製在整個家裝市場從原來1%、2%的佔比,逐漸漲到10%左右,這裡面好幾家公司因為數位化能力而上市。

我們進一步思考,這樣的變革會不會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行業?服裝、家電、家居,甚至B2B的行業。

這裡推出我的暢想,我認為,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這裡面有三個關鍵點:

第一個是重做;行業是被新的思路、新的技術、新的方法重做,打破慣性思維。

第二個是所有;不管快跟慢,所有行業最後總歸要重做一遍;

第三個是值得;不是必須,你可以繼續沿著老路走下去,重做一遍猶如二次創業,這個二次創業還不是重新開始,還要把過去的東西忘掉,甚至轉換掉,確實太難了。

儘管困難重重,但我依舊看到不少我陪伴過的企業,創始人們正帶著整個公司在痛並快樂地轉型著,為什麼會快樂?

第一個有極大的意義感;這可能會是解決行業幾十年來諸多痛點的終極方案;

第二個做好以後回報極大;不止對一家企業,對整個行業都有深遠的影響。不管企業銷售額的增加,還是將數位化能力開放給行業上下遊,通過平臺化增加在行業裡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做好了都有會極大的回報。

然而,發展產業網際網路會跟我們過去習慣的消費網際網路時代不太一樣,相較與過去追捧的戰略敏捷力,先量而後質,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會需要更多的戰略定力,先質而後爆量,會需要更多的工匠精神去深耕細作。而數位化工具也能夠幫助整個行業升級協作,利他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過去只能改變你自己,未來你能改變整個行業。正因為這樣一個更大的願景,正因為你對這個行業深沉的愛,你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去完成你創業的初心與使命。

希望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謝謝。

相關焦點

  • 也許我們只能改變過去,根本不可能改變未來!
    也許我們只能改變過去,根本不可能改變未來!此話怎講?因為未來根本它就不存在,所以就無從談起改變未來,過去是可以通過記錄或是記憶來證明它曾經是存在的。而未來不能通過任何東西來證明它的存在。所以就無從談起「改變未來」!實質上我們能做的事情,只是創造現在和改變過去。
  • 當下可以改變過去、現在和未來
    你是當下的你,可是你真正的心靈根本不受時間的限制。比如,你現在剛好60歲,你以為60歲就是當下的你,你現在就是60歲的心靈,其實你只不過現在在時間中是60歲的自我意識,你整個心靈走到了60歲的這個自我意識,可是你整個心靈不受到時間的限制。
  • 如果能改變過去 你想回到哪一年?
    當時拿到稿件的時候,我對編輯說:很多日記很噁心,做作,我們能不能刪掉?編輯說:你也可以試著把你30歲的心情寫在每一篇你覺得做作的日記後面?我這麼幹了。結果就是,當我再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那些稚嫩文字的時候,我才體會到這些年自己的成長。有時哈哈大笑,有時熱淚盈眶,於是這本書出版了。
  • 回到過去能改變未來嗎?演員的品格打造的《未來的秘密》告訴你
    聽起來,是不是很勵志,很熱血,《未來的秘密》確實告訴了網友,雲小希回到過去改變了未來,也產生了蝴蝶效應,這是有原因的,不是每個人回到過去都可以改變未來的,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之一,設計實力強大。雲小希在沒有回到過去之前,就是服裝設計的天才,十分厲害,只是因為性格膽小懦弱,被人誣賴抄襲,也沒有勇氣站出來為自己辯解,導致自己的服裝設計生涯的結束,同時,也因為被夏朵連續陷害兩次,對她每次做壞事的表情,有所預感,這也是雲小希回到過去,一改懦弱,面對夏朵毫不害怕的原因,也藉助夏朵的誣陷,在設計學院一戰出名,完全因為自己專業知識實力強大。
  • 《回到過去擁抱你》:如果回到過去你會做怎麼樣的改變?
    有多少事情會讓你成為你心中的遺憾,如果你能回到過去你會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呢?是想改變原有生活中的軌道,還是讓他體驗不同的人生?《回到過去擁抱你》我們的張子揚(彭昱暢飾演)喜歡上郭思嘉(蓋玥希飾演),他卻以為郭思嘉喜歡上了他的好友高斯林(侯明昊飾演),高斯林身為局外人能夠清楚地看清楚他們兩之間的關係,想要幫助他們。
  • 時間旅行沒有悖論,你可以隨意改變過去,但未來不會變!
    換句話說,人可以回到過去並與過去的自己來個擊掌。但只要談及時光旅行或回到過去,祖父悖論是一個不得不解釋的問題。不過有科學家指出,時空可能會自我調整,你可以回到過去、改變過去,但無論你改變了什麼,該發生的都不會停止。  什麼是祖父悖論?
  • 《回到過去擁抱你》:回到過去也改變不了的,才是你真正的人生
    因為, 「回到過去改變人生」一類的科幻/奇幻電影,已經太多了《回到未來》系列、《時光倒流七十年》、《費城實驗》、《黑洞頻率》、《時間機器》、《蝴蝶效應》、《重返十六歲》,乃至咱們的《重返二十歲》。就連我自己,也曾參與一部類似題材的電視劇的創作:《相愛穿梭千年2月光下的交換》。
  • 超光速能讓人回到過去,卻無法改變過去的一切
    想回到過去,改變自己曾做過的傻事;想去到未來,看看未來的自己是何模樣。而你是否也曾有過和我一樣的想法呢?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在現實生活中,穿越到底有沒有可能實現?從理論上講,是有可能的。愛因斯坦就穿越與速度之間的關係做過一個明確的解釋,在他的相對論中提到「我們看到的光來自於8分鐘前。」
  • 如果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你最想改變什麼?
    如果某天你突然被告知,自己擁有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能力,你最想做什麼?或許你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發財暴富!影片《時空戀旅人》男主Tim在被父親告知家族的男丁都擁有穿越時空的超能力時,第一反應也是這麼說的,但仿佛看破一切的父親否定了這點,戲謔的指著掛在牆上照片中的一位叔叔說。「看看他擁有了數不清的金錢後一輩子是怎麼一事無成墮落的,不要隨便啟用這個能力,一定要做你最想做的事「。
  • 努力奮鬥的正能量句子: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麼就努力改變未來
    三、若此刻就覺得失望無力,未來那麼遠你該怎樣扛。四、有志者自有千計萬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八、在人的一生中,我們要學會輕鬆自在的生活,要選擇那些不會給自己帶來太大壓力的工作。仔細想來,人生短暫,生命如朝霞,我們莫忘惜之。人生載不動太多的煩惱和憂愁,唯有內心坦然,才能夠無往而不樂。
  • 技術如何改變過去現在及未來——2020工作總結
    當你平靜回觀過去曾經的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無底深淵時,你才能更好的把握現在及未來!因為一切不過是一種經歷一種過程直到最終都成為結果。       所以,不要感嘆太陽能過去火熱的催生首富無數,也不要感嘆冷如深淵時他人高樓瞬時倒塌,只需順著技術這條線,努力看清其真正的走向及節點。       太陽能一路走來雖然由資本投資驅動,但真正改變格局的卻是技術。
  • 8句非常勵志的句子,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麼就努力改變未來
    時間多煩惱,我們總是無法掌控我們自己的所有情緒,更沒有辦法掌控我們所有的生活。那就學會釋懷,學會接受。1、既然改變不了過去,就讓他過去吧,至少我們還能改變未來。過去不管是好是壞,都已經成為過去,只有未來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我們無法忘記的過去,有時候後變成阻礙我們繼續前行的阻力。2、無法忽略的昨天,是給今天留下的陰影。
  • 過去的事,無法改變,未來卻仍可期待
    過去的事,無法改變,未來卻仍可期待。倘若我能像「愛情公寓」裡,有個彈幕盒ㄧㄧ可以回到過去的按鈕,我也會像他們一樣,想方設法的將盒子銷毀。回到過去,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切從頭再來,如今經歷的悲痛與絕望,都需再經歷一遍。
  • 終於懂得了什麼是改變不了環境只能改變自己
    一天的四次打卡並沒有給我造成負擔,因為你晚了幾分鐘或是忘記了,沒關係因為你就在那裡那是鐵真真的事實,誰也無法泯滅你的痕跡,什麼是人性化的管理我不敢說。但我覺得這樣其實就是在尊重我們這些辛勞的人---打工的人,其實真的是用制度管人嗎?應該是以人管人才對,變通最重要。太死板就沒有了人情味。
  • 沒有人能改變過去,但每一個人都能創造未來
    沒有人能改變過去,但每一個人都能創造未來「晚了」——是種種人生感慨中的主旋律之一。諸如此類,只要稍作留心,就會發現各種「晚了」,充斥在我們的左右,甚至就裝在我們自己的心裡,出自我們自己的口中。 然而,有趣的是,既然晚了,為什麼不馬上開始呢?既然晚了,為什麼不加緊趕上呢?畢竟沒有人能改變過去,但每一個人都能創造未來——「晚了」屬於過去,未來卻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卻可以由我們自己來塑造。
  • 不可思議的雙縫幹涉實驗——未來可以改變過去
    或者按照哥本哈根詮釋說的,電子自己同時通過了左縫和右縫,自己幹涉自己了,燒腦......。好比下圖的右邊的滑雪著回頭看左下的滑雪者的軌跡,怎麼都想不明白他是怎麼通過電線桿一樣。上面那個實驗已經夠不可思議了,電子自己同時經過了兩條縫隙,自己幹涉了自己才出現了幹涉條紋。
  • 暖心文案|過去無可挽回,但未來可以改變
    過去無可挽回,但未來可以改變。The past is irretrievable, but the future can change.我不知道你在經歷是什麼,我也不知道你是否正在被生活百般折磨,但請堅持下去,因為未來可以改變。
  • 如果能改變過去,你想做什麼?來看《空洞》渣皇的答案
    然後電話打過去卻無法接通。女主韓愛麗,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有心臟病,所以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掙到足夠的錢為媽媽治病。8月8號,媽媽再次被送進醫院,她去討債交醫藥費,沒想到回去醫院卻發現媽媽已經出院,下落不明。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又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晚上好不容易打通電話,對方卻不承認偷了手機,還說自己的孩子不見了,問她有沒有看到,並發了尋人啟事給她。
  • 超光速能讓人回到過去,卻無法改變過去的一切,香蕉皮理論可證實
    想回到過去,改變自己曾做過的傻事;想去到未來,看看未來的自己是何模樣。而你是否也曾有過和我一樣的想法呢?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在現實生活中,穿越到底有沒有可能實現?從理論上講,是有可能的。愛因斯坦就穿越與速度之間的關係做過一個明確的解釋,在他的相對論中提到「我們看到的光來自於8分鐘前。」
  • 5條奧特曼經典語錄,奈克瑟斯:過去不能改變,但未來可以!
    在奧特曼中,感動我們的不只是奧特曼頑強拼搏的姿態,更是他們所抱有的決心,所傳達的精神,今天我們就來看5條奧特曼的經典語錄,相信這些話會讓你有所感悟!文|動漫西施對每個人來說,都有想要忘記的過去,過去已不能改變,但未來也許可以——奈克瑟斯奧特曼過去的我們懵懵懂懂,可能犯了不少的錯誤,但是時間總是在前進的,過去的已經發生了,不可能改變了,我們能做的就只有正視過去,放眼未來,把自己的遺憾留在未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