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曾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活動區城傳說漢代蘇武牧羊就在此地。對居住在這裡的布裡雅特人來說,貝加爾湖是一個堅聖海」,然而對科學家來說,它則是一個擁有許多未解之謎的「疑案」。
「貝加爾湖」一詞源於布裡雅特語中的「貝加爾達賴」,意為天然之海,大約形成於2500萬年前。由於湖下面有一個巨大的地熱異常帶,所以這裡火山與地震頻頻發生,據統計,湖區每年約發生大小地震2000次。在外力作用下,地殼巖層發生了大斷裂,一大塊土地塌陷下去,形成了巨大的盆地。那裡所有的動物、植物都葬身地下,只有急流的河川沒有消失,向著盆地飛奔而去,形成了瀑布,不斷地注入盆地。
因此,很多人都把貝加爾湖當做最古老的湖泊。事實上,貝加爾湖並不是海,它是一個湖泊,不僅如此,它還是亞歐大陸上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總蓄水量23萬立方千米,相當於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總和,約佔全球淡水湖總蓄水量的15,比整個波羅的海的水量還要多。
貝加爾湖湖形狹長彎曲宛如一輪明月鑲嵌在西伯利亞南緣,景色秀麗,現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著名作家契訶夫曾有這樣的讚嘆:「貝加爾湖異常美麗難怪西伯利亞人不稱它為湖,而稱它為海。湖水清澈透明,透過水麵像透過空氣一樣,一切歷歷在目,溫柔碧綠的水令人賞心悅目,岸上群山連綿,森林覆蓋。」貝加爾湖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最寬79.4千米,湖水最深處可達1620米,比許多大海還要深!在貝加爾湖的周圍,有色楞格河等336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千百萬年來,它們源源不斷地流入湖中,而從湖中流出的河流,僅安加拉河一條。
科學家們曾做過幾個有趣的假設:假如沒有其他河流注入貝加爾湖,而以安加拉河目前的年平均流量流出,需要40年才能把貝加爾湖水流幹;假如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貝加爾湖注入,則需大約1年時間才能灌滿,該湖的水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
通過調查,科學家們發現貝加爾湖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如今這裡已經發展成了俄羅斯的主要漁場之一,湖中共有600種植物和1200種動物,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淡水湖裡的生物都多,其中有1083種是特有品種。最令科學家感興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許多淡水生物在西伯利亞的其他江河湖泊裡已經找不到蹤跡,只有在幾千萬年前甚至幾億年前的地層裡才有它的化石。更奇怪的是,很多生物要到相隔很遠的地方才能找到。湖裡有一種蘚蟲,它的近親生活在印度的湖泊裡;還有一種水蛭,只能在我國南方淡水湖裡才能有幸見到;長臂蝦的同伴則生活在北美洲;一種蛤子僅出現在巴爾幹半島的奧克裡德湖。
此外,貝加爾湖的湖水沒有點鹹味,可湖裡卻生活著許多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海綿、龍蝦等。貝加爾湖底有一種高1~15米、外形如濃密叢林似的海綿,在其他湖泊裡是找不到的,無數怪模怪樣的龍蝦就躲藏在這個奇特的叢林裡。
貝加爾鯊魚是這裡最著名的海洋生物,身體呈白色無鱗,大而透明的魚鰭猶如蜻蜓的翅膀,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小蝦。貝加爾湖海豹雖然體形肥胖,但在水中卻非常靈活,它們平時喜歡成群結隊地活動。一般的魚都生活在沿海,而貝加爾鱘魚已經完全變成了淡水魚類。春天,它們逆江而上,到河裡去產卵,然後再返回冰涼的貝加爾湖,這片寬廣的水域已經成為它們難捨的故鄉。
貝加爾湖有「生物博物館」的美稱,這裡有64% 的動植物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科學家們認為,在幾百萬年以前,貝加爾湖中的許多特殊的淡水生物,在世界各地都有,但經過漫長的歲月和大自然的嚴酷襲擊,它們大多都被無情地淘汰滅絕了,今天,我們只能在地球上某些環境條件較好的角落裡找到它們的身影。貝加爾湖就是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它沒有受過第四紀冰川的襲擊,成為第三紀淡水動物的天然避難所,並且還發展出了許多新的品種。然而,那些典型的海洋生物,又是通過什麼方式、在什麼時候悄悄進入貝加爾湖的呢?對此,科學家們作了種種推測。
些科學家提出假說,他們認為海洋生物是從北冰洋沿著河流進入貝加爾湖的。不過,也有人反駁道,有些生物的海洋特性,不可能是後來在淡水湖中獲得的。於是,許多人採取了折中的看法:少數生物如海豹等,是從北冰洋遊進來的「不速之客」,而其他一些所謂的「海洋生物」,則是貝加爾湖特定環境之中生成的。
從18世紀到今天,科學家們已經用十幾種文字,在二十多個國家裡出版了二千五百多部有關貝加爾湖的著作。關於湖裡生長的海洋生物從何面來,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這個謎就像貝加爾湖本身一樣,變幻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