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探月機器人在第23個月後醒來

2020-10-18 太空熊大

中國的嫦娥四號飛船在月球背面迎來了又一個月球日,而在地球上,這項任務因其成就而獲得了享有盛譽的國際獎項。

「玉兔2號」將對一塊約30釐米的巖石進行分析

由一個著陸器和一個月球車組成的「嫦娥四號」任務於2019年1月3日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從那時起,這兩個機器人已經持續了648天,在當地的一天裡從馮·卡門隕石坑帶回了大量的科學數據和圖像。

為了表彰嫦娥四號的探索和科學成就,國際宇航聯合會(IAF)選擇將世界空間獎頒發給嫦娥四號的三位領導人。該獎項表彰在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醫學、空間法律或空間管理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周一(10月12日),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孫澤州和吳偉仁在第71屆2020國際航天大會上發表了精彩演講,以紀念這一獎項。由於COVID-19大流行,這一年度活動在網上舉行。

通過「鵲橋號」中繼衛星首次與月球背面進行連續、可靠的通信。「鵲橋號」繞著月球外一個特殊的、引力穩定的點運行,它與地球上的地面站和月球背面的太空飛行器保持恆定的連接,以實現通信。

「玉兔2號」拍攝了自己的運動軌跡

嫦娥四號任務的另一個關鍵挑戰是,如何在月球背面複雜地形上實現自主、高精度著陸。值得注意的是,嫦娥四號可用的著陸面積僅為其前任嫦娥三號的5%,後者於2013年在近地一側著陸。

於總還強調了在地面控制、發射系統和龍江二號微型衛星(只有47公斤重)上的突破,它的成就包括使用獨立推進進入月球軌道;並且還強調了中國研製的第一個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在這次任務中使用,性能良好。

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玉兔二號月球車

除了技術上的突破還使用穿透雷達深入了解月球地下結構,太空人在月球上可能收到的輻射劑量,以及月球車發現的材料成分;該任務還進行了前所未有的低頻射電天文測量。

上周末,「嫦娥四號」機器人開始了它們在第23個月的工作。玉兔2號月球車於10月10日恢復工作,著陸器於10月11日恢復工作。

圖中顯示了玉兔2號的路徑(白色),一個大的退化隕石坑(紅色)和令人感興趣的隕石坑(紫色)

「玉兔2號」將從著陸點繼續向西北方向飛行,目標是附近一個隕石坑邊緣一塊約30釐米的巖石,以便用分光計進行分析。

10月9日,中國探月計劃公布了第七批「玉兔號」探月任務的科學數據,包括著陸器低頻天文儀器和「玉兔2號」探測器的雷達、分光儀和全景相機的數據。

隕石坑碎片

嫦娥四號任務包括中國的數千名科學家和工程師,以及來自德國、瑞典、荷蘭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有效載荷貢獻。俄羅斯提供了放射性同位素電池,使太空飛行器在月球夜晚的嚴寒中保持溫暖,而阿根廷則提供了地面站的支持。

嫦娥4號原本是嫦娥3號的備選,嫦娥3號於2013年成功軟著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該任務的著陸器和它的一個科學有效載荷在月球表面近7年後仍在運行。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第23次醒來,團隊榮獲國際大獎 而他醒來繼續奔向目標
    中國嫦娥四號自發射以來,在月球經歷了23個月球夜晚,就在中國的嫦娥四號飛船在月球另一端第23次醒來,而在地球上,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因嫦娥四號取得成就而獲得了享有盛譽的國際獎項。,孫澤洲和吳為仁,中國探月計劃的副總設計師於在周一(10月12日)在2020年第71屆國際宇航大會上發表了精彩演講,由於COVID-19大流行,該年度活動在線舉行。
  • 嫦娥四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660個地球日,累計行駛565.9米。
  • 16年前,5個國家宣布探月計劃,唯有中國沒有吹牛
    隨著嫦娥5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正式進入第三也是最後階段:回,自2004年我國正式宣布實施探月計劃以來,已經過去16年了,而較少為人所知的是,在我國公布探月計劃的同時,還有4個國家雄心勃勃的宣布了自己的月球計劃,但現在看來,似乎只有中國沒有吹牛。
  • 「嫦娥、玉兔」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嫦娥一號發射 13 周年
    IT之家10月24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分別於 10 月 23 日 21 時 40 分和 12 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嫦娥、玉兔」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嫦娥一號發射 13 周年
    IT之家10月24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分別於 10 月 23 日 21 時 40 分和 12 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上九天攬月:嫦娥五號近期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中國探月工程揭秘
    探月工程方案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進行了探月活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衛星的技術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衛星關鍵技術研究,以後又開展了深化論證工作。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中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 嫦娥四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測得月表輻射情況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最近玄武巖覆蓋區域(紅色線條區域)基於第22月晝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3月晝期間先後向玄武巖分布區域和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行駛,
  • 今年是人類探月第50周年,中國又一次把探月引向潮流
    ,9月登月登月計劃名稱:月船2號設計理念:將攜帶13個有效載荷或研究裝置。。作為世界上最小的登月探測器,同時首個由私營企業發起、經費主要來自民間資助的登月項目,「創世紀」號雖然並未成功登陸月球,但仍在人類探月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一頁。
  • 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歷程
    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歷程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探月踏上新徵程。
  • 嫦娥四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嫦娥一號發射13周年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月晝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3月晝期間先後向玄武巖分布區域和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行駛,這兩個位置均位於月球車西北方向。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嫦娥工程,中國的探月之旅啟航】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從此,中國的探月工程誕生了。  【中國探月之旅:「嫦娥家族」圓夢蒼穹】  嫦娥一號:中國人的首次深空之旅  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發射,邁出了探月工程三步中「繞」的第一步,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也使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得以實現。
  •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 2020-10-26 09:02:05 來源 : 人民網-科技頻道 隨著天體的運行,夜幕再次降臨在月球背面
  • 「嫦娥之父」葉培建:中國探月工程超額完成
    「嫦娥之父」葉培建:中國探月工程超額完成2021-01-02 15:51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chenshaojie   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高峰:六足腿式機器人的探月優勢 | CCF-GAIR 2020
    8月7日-8月9日,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峰會(簡稱「CCF-GAIR 2020」)在深圳如期舉辦!CCF-GAIR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以「AI新基建 產業新機遇」為大會主題,致力打造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跨界最廣的學術、工業和投資領域盛會。8月8日上午,在「機器人前沿專場」上,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高峰進行了題為「探月足式飛躍機器人設計與控制」的演講。
  • 嫦五成功登月,48小時後起飛,中國最難探月任務進度即將過半
    12月2日5:14~3日3:35——使用機械取樣器在著陸器周圍進行月表取樣,然後封裝。採集樣品總量至少2千克,月表採樣與鑽取採樣比例為3:1。這遠比蘇聯三次機器人採樣量多得多:1970年月球16號任務101克、1972年月球20號任務55克、1976年月球24號任務170克。較比美國阿波羅6次載人登月總計帶回382千克,這還是個零頭。
  • 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圖)
    新華社發中國網直播: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儀式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陳二厚 黃全權)26日9時40分許,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號衛星傳回並製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圖像。在第一時間,「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通過新華社傳到了世界各地。
  • 嫦娥四號著陸器完成第23月晝工作 測得月表輻射情況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在23個月晝的科學探測中,著陸器上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開展了國際上首次月表實地粒子輻射環境探測。
  • 「嫦娥」「玉兔」再次成功自主喚醒 迎來第23月晝工作期
    紫色圓圈區域為距離最近、反射率較亮的撞擊坑,紅圈為巖塊位置,白線條為計劃行駛路徑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消息,隨著太陽光再次鋪灑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自主喚醒,迎來第23月晝工作期(著陸器於10月11日11時56分喚醒,月球車於10月10日18時57分喚醒)。
  • 中國探月故事 劇情格外精彩
    23年後,他以優異成績從上海交大畢業。一次,他偶然從網上看到,航天發射時,有個「按紅色按鈕」的人。「當時感覺,這個手指太牛了!」於是,他渴望自己的手指有一天也能按下那個神奇的紅色按鈕。在文昌發測站,記者見到了35歲的工程師於鵬。在他和同事們努力下,這次嫦娥五號發射任務的測試流程與之前相比,縮短了整整2天。「這是文昌航天發射場9次實戰任務中最順利的一次!
  • 以色列或成第四個登月國,這些國家也在籌備探月
    【編輯/王碩統籌/劉姝蓉】據媒體報導,2月21日,由以色列非營利組織研製的月球探測器搭載「獵鷹9」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以色列或將成為第四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大白新聞注意到,除了以色列,印度、日本等國也在籌備著自己的探月計劃,而俄羅斯也將計劃於2031年完成首次載人登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