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農村,咱們種植莊稼肯定要除雜草,而在眾多的雜草當中,它可以說是最常見的,對於它,農民卻是褒貶不一,既討人喜歡又討人憎恨!(訂閱:笑傲三農,了解天下三農事)
討人喜歡是因為它功能強大,可以為人們所利用;討人厭惡,是因為它到處都能生長,但卻不是惡性雜草!
那它究竟是什麼呢?請繼續看下去:
它,咱們叫做臭草,又叫白花臭草、白花草、重陽草,學名勝紅薊,在莊稼地特別是山坡地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作為一種雜草,農民們是非常討厭它的。
勝紅薊不耐寒,所以多數在南方地區能見到它,由於它開花後會像蒲公英一樣到處飄散,所以很多時候如果一塊地上有一株,整塊地很快就長滿了它。
所以很多時候它特別惹農民討厭,但由於它的根系比較淺,而且是一年生雜草,到了冬季,它就會連根都腐爛死掉,這樣就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同時,由於它身上有一種叫捕食蟎的生物,是柑橘等作物害蟎的天敵,故柑桔園裡有這些雜草,害蟎相對也會少點。
同時,它還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等功效,用於感冒發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病症,記得小時候幹活如果不小心被東西劃到手腳,出血了,就摘它的葉片來揉出汁液,然後敷在傷口處,很快就能止血。同時,如果是小朋友身上長出一些細粒狀的痱子,將它拔回來煲水洗,效果也非常明顯。
所以啊!別小看農村裡的一草一木,存在就是合理,它的存在肯定有它的作用。很多時候,咱們農民朋友只看到它有害的一面,而看不到它對咱們有用的一面。對於這個白花臭草,大家有多少認識呢?歡迎在最下方的寫評論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每天堅持更新文章,實在不易,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在最下方點個讚,以示鼓勵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