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波札那用狗驅逐瀕危獵豹 防止其死於獵槍之下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西媒稱,狗追貓的愛好是眾所周知的,但在波札那,狗和貓科動物獵豹已經成為了最好的朋友,狗是拯救1700隻瀕危獵豹的好幫手。

據埃菲社5月16日報導,在這個非洲南部國家和其他鄰國,獵豹的主要敵人就是人類。那裡的人們殺死獵豹是為了防止它們捕獵他們的家畜。

因此,波札那獵豹保護機構(CCB)想到了利用訓練有素的狗來驅逐這些獵豹,以免它們死於獵槍之下的想法。

「這些小狗從出生6至8周開始就與家畜生活在一起,它們逐漸相信自己也是家畜中的一分子,負責保護自己的『家人』。」該組織的協調員簡·霍根在波札那西部一個名為杭濟的小鎮上接受埃菲社採訪時說。

報導稱,負責這一任務的小狗是當地品種「茨瓦納犬」,性格活潑、體型小,通常是棕色,早已適應了當地的大草原環境。

「這些狗能夠察覺到獵豹的靠近,並用吠叫威懾它們停止捕獵,有時還會追逐獵豹。用這種方式還能對家畜們發出警報,使它們快速聚集在一起,從而更安全。」霍根表示。

據該組織估計,波札那每年有200隻獵豹被殺。目前該國還剩約1700隻獵豹,該物種在整個非洲大陸也就還剩下不到7000隻。

根據該組織2017年參與的一項研究,非洲南部殺害獵豹的數量超過該動物繁殖的速度,根據霍根的說法,這意味著獵豹的數量正呈現螺旋式下降直至滅絕。

報導稱,包括「非洲獵豹和野狗保護計劃」在內的其他組織對CCB的這一簡單易行的獵豹保護計劃表示讚揚。

報導還稱,農民和獵豹的共存是獵豹這一物種繼續生存的關鍵,而茨瓦納犬正在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專家認為,居住在獵豹保護區附近的牧羊人都應該配有一條茨瓦納犬。(編譯/韓超)

相關焦點

  • IUCN非洲象專家組就波札那大象神秘死亡發表聲明:大規模死亡調查...
    為了推動中非一帶一路民間合作、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此前中國綠髮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BASE) 已於6月底~7月初主動聯繫了非洲有關保護機構、以及波札那政府,願意提出幫助,來合作破解大象非正常死亡之謎。但至今未收到波札那政府的回覆。
  • 西媒:瀕危動物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跨國找配偶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西媒稱,一隻出生於西班牙的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到葡萄牙尋找配偶。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5月7日報導,一隻出生於西班牙的雄性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從西班牙的多尼亞納到達葡萄牙的塞爾帕地區,與一隻雌性伊比利亞猞猁交配並隨後生下3隻幼崽。
  • 波札那遇迷人非洲豹
    波札那,這是我繼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和納米比亞大貓保護區之後,第三次在非洲拍攝到野生非洲豹(豹的九個亞種之一),三天裡先後遭遇三頭,兩雌一雄,狀態都很不錯。豹比獅子更加機敏,善於隱蔽偷襲,雖然速度比不上小兄弟獵豹,但狩獵成功率卻高得多,耐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有人目擊到為了足夠接近一群跳羚,豹子可以在附近足足趴上一個小時,一動不動。如果單挑同體重生物幾乎無敵,堪稱非洲大草原上的「實力派」。
  • 速度的代言者——獵豹
    獵豹又叫印度豹,是貓科動物的一種食肉動物,主要吃各種羚羊,軀幹長1-1.5米,尾長0.6-0.8米,肩高0.7-0.9米,體重50-80公斤,全身布滿黑色的斑點,腿長,身體瘦,頭小,瞳孔是圓形,牙齒很小但是很鋒利,主要分布在溫帶、熱帶的草原、沙漠和有稀疏樹木的大草原。
  • 闢謠:殺死獵豹最多的並非花豹,而是獅子,同類獵豹隨後
    ,但其生境廣泛,包括沙漠、草原、林地和乾旱森林,熱帶和山地森林則缺乏。最近的非洲獵豹數量估計只有7100隻,其中77%出現在保護區之外。專家建議將獵豹從易危物種上升到瀕危物種。大多數獵豹分布在安哥拉南部、波札那、納米比亞和南非北部毗連的跨界地區。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種群數量在不斷減少,南非是過去三十年中唯一略有增長的國家。由於人類迫害、棲息地喪失和非法貿易,獵豹在南非只佔其歷史分布範圍的10%。獵豹遍布南非北部北開普省、西北省、林波波省和克魯格國家公園。在南非建國後,人口增長,刺激地區旅遊業,土地利用從牛轉變為到野生動物牧場。
  • 當蜜獾遇到獵豹,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網友:應該是個「妻管嚴」
    當蜜獾遇到獵豹,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網友:應該是個「妻管嚴」生活充滿樂趣,搞笑無處不在,大家好,我是大哈一聲吼。註:圖片源於網絡近日,在非洲的波札那,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一隻獵豹試圖捕捉一隻蜜獾,雖然兩者體型相差很大
  • 世界盃吉祥物,獵豹、獅子、公雞……你所不知道的寓意
    其造型為西伯利亞平原狼,在俄羅斯,老虎、狼和小貓,是三個童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中很常見的主人公。在俄羅斯民間故事《伊萬王子與灰狼》裡,狼是忠誠勇敢的化身,多次拯救王子,為王子找來生命之水。所以,最終狼在眾多的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吉祥物。
  • 數百頭大象在波札那神秘死亡,盤點最近幾年非洲象集體死亡事件
    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在地球上已生存上億年之久,但種種原因之下,大象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生存前景堪憂。這不,令人擔憂的消息再次從非洲傳來:數百頭大象在波札那離奇死亡,死亡原因暫未明確。波札那的大象政治長期以來,波札那一直是40萬頭非洲象的大本營,佔非洲象數量的三分之一。近幾十年來,由於偷獵活動猖獗,非洲大象數量大幅下降,但波札那的大象數量卻有所增長。與大象一起增長的,還有波札那的人口,導致人與大象對空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矛盾日益凸顯。
  • 在牛屁股上畫上眼睛能防止牛被獅子吃掉嗎?
    很明顯,這是一種用於防止天敵進攻自己的偽裝。據此推測,科學家在牛屁股上畫眼睛很可能也是出於保護的想法。科學家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保護牛?屁股被畫眼睛的這群牛,住在波札那。波札那位於非洲南部,是一個擁有大片草原的內陸國家。
  • 數據說話,殺死獵豹最多的是獅子,其次同類,花豹排不上號!
    本文通過南非20個圍欄保護區25年獵豹死亡數據分析,究竟誰才是獵豹自然死亡最大兇手,死亡性別、年齡有差異嗎,什麼因素導致獵豹死亡,各年齡段的獵豹存活率有什麼規律,將一 一揭曉。南非,現存獵豹的諾亞方舟獵豹雖是開闊景觀專家,但其生境廣泛,包括沙漠、草原、林地和乾旱森林,熱帶和山地森林則缺乏。
  • 非洲獵豹「隱身」巖石中 偽裝能力驚人(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攝影師默克爾·伊拉茲馬斯(Morkel Erasmus)在南非和波札那邊境處的卡拉哈迪跨界公園捕捉到了一組驚人畫面。這些照片乍眼一看,以為是普通的巖石山坡,但仔細觀察便會驚奇地發現,大自然最厲害的偽裝者之一——一隻非洲獵豹,正隱匿於巖石之中。
  • 花豹對峙獵豹讓人分不清,都以為花豹穩贏,卻被獵豹驅趕!
    據攝影師介紹:花豹和獵豹的對峙,是因為花豹闖入了獵豹的棲息地,對著這頭獵豹的兩個獵豹幼崽虎視眈眈,準備驅趕走母獵豹,捕食小獵豹,母獵豹不得不正面對抗花豹。花豹和獵豹的較量,論戰鬥力,都以為花豹穩贏獵豹,畢竟獵豹為了追求速度,體型已不合適近身搏鬥,而花豹在體型、技巧、敏捷度、豹牙豹爪的鋒利度等方面,都佔據上風。若真的硬拼,獵豹不是對手,獵豹只能一邊對抗,一邊分散花豹的注意力,讓花豹不能輕易捕食小獵豹,因為花豹捕食,容易露出後背,容易遭到母獵豹的襲擊。
  • 哲理故事|訓練有素的狗
    哲理的故事吉姆新買了一輛吉普車,非常興奮,便帶著自己那條訓練有素的狗,
  • Vol.59 非洲小國波札那有毒藻類致象群死亡
    今年早些時候非洲國家波札那數百頭大象死亡或是由於飲用了含有有毒藍藻的水。藻類是沒有莖或葉生長在近水處或水中的簡單植物。 About 330 elephants in thenorthwestern Seronga area died from a neurological condition.
  • 花豹和獵豹至少能單挑幾隻非洲野犬?為什麼?
    首先,非洲野犬雖然是犬科動物,但是屬於犬科藪(sou)犬亞科非洲野犬屬,在犬科下一共有三個亞科:犬亞科(狼、胡狼等均為該亞科下的成員,而狗是狼的一個亞種)、狐亞科(狐狸)以及藪犬亞科(非洲野犬、豺等)。我們不能說狐狸是一種狗,同樣的我們也不能說非洲野犬或者豺是一種狗。
  • 自然之美:獅子鯊魚和獵豹成主角兒,野生動物攝影大賽開幕
    雄壯的獅子,孤獨的鯊魚和友愛的獵豹家族,表現出大自然的野性美。這些難得的圖像已經進入2020年荒野野生動物攝影大賽的提名名單中。我們通常情況下見到的雄獅,都是懶懶地曬太陽,這樣搏命奔跑的樣子是不是很拉風?!
  • 藍藻細菌毒素竟然是毒死百頭波札那大象的兇手!
    大象大面積死亡引起重視波札那北部的奧卡萬戈三角洲被稱為是&34;, 面積約15000平方公裡,棲息著約1.5萬頭大象。到6月中旬,死亡數上升到350多頭大象死亡,奇怪的是,其中70%死於水坑附近。殺死大象的神秘元兇終於找到!
  • 蘭溪發現瀕危動物豺狗蹤跡?
    十多天前,蘭谿市橫溪鎮胡宅村一名村民上山採藥,撿到一顆獸類頭骨,據其所稱正是豺狗的頭骨。  頭骨  這顆頭骨是什麼動物的?  「這顆骷髏頭是什麼動物的?」7月10日上午8點多,市區古子城古玩市場,胡康生在保寧門下擺好攤位,攤位上擺放著他從山中採來的幾種草藥外,還放著一顆動物的頭骨。
  • 看上去威風凜凜的王獵豹,卻因一個原因比普通獵豹生存更艱難
    眾所周知,獵豹是奔跑速度最快的貓科動物,被譽為「速度之王」。在非洲大草原上,身材矯健的獵豹以驚人的速度追捕羚羊的場景,常常被攝影師和動物學家們關注。不過,雖然獵豹的速度在陸地動物中數一數二,但由於缺乏耐力,高速奔跑的時間堅持不了太久,它們必須採取一些技巧才能保證捕獵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