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西媒稱,一隻出生於西班牙的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到葡萄牙尋找配偶。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5月7日報導,一隻出生於西班牙的雄性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從西班牙的多尼亞納到達葡萄牙的塞爾帕地區,與一隻雌性伊比利亞猞猁交配並隨後生下3隻幼崽。這3隻幼崽是今年葡萄牙境內降生的首批伊比利亞猞猁幼崽。
伊比利亞猞猁是歐洲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瀕危的貓科動物之一,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這次動人的「邂逅」發生在去年12月,而葡萄牙自然和森林保護局日前才證實並公布了這個浪漫的故事。
葡萄牙自然和森林保護局的動物學家為這隻雄性猞猁取名「蒙多」,為雌性猞猁取名「馬爾瓦」。動物學家們去年11月曾一度失去了「蒙多」的行蹤線索,好在於12月發現它已找到了配偶「馬爾瓦」。
「蒙多」只有兩歲,出生於西班牙的多尼亞納地區,「馬爾瓦」則來自葡萄牙的阿連特茹地區。葡萄牙自然和森林保護局將「馬爾瓦」放養在梅爾圖拉附近地區,但現在它正在塞爾帕地區享受同「蒙多」和3個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目前,這對猞猁夫婦已經形成了非常適合繼續繁育和撫養幼崽的生活模式,儘管「蒙多」仍然習慣於經常出入該地帶。負責監控這兩隻伊比利亞猞猁行蹤的葡萄牙自然和森林保護局日前發布公告稱,該局的專家已經確認,「蒙多」與「馬爾瓦」的成功結合表明,伊比利亞半島兩側的伊比利亞猞猁野生種群之間存在「有效的聯繫」,與此同時,西班牙與葡萄牙兩國間也存在一條良好的「自然走廊」。
葡萄牙自然和森林保護局對野生伊比利亞猞猁的長期跟蹤研究,是歐盟委員會開展的伊比利亞猞猁研究保護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局目前已經掌握了這種珍稀貓科動物在西班牙與葡萄牙兩國種群分布和活動範圍的大量數據,為相關保護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依據。(編譯/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