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200公裡跋涉2個月,一隻2歲大的猞猁找到配偶,還生下3隻幼崽

2020-12-05 雪靈谷動物地理

據葡萄牙自然和森林保護局介紹,一隻名叫「蒙多」的公擬虎貓,才2歲大,它從西班牙的多尼亞納出發,經過近2個月的跋山涉水,行走近200千米,還跨越了國界,來到了葡萄牙的塞爾帕地區。

這傢伙靠著一臉的絡腮鬍,終於找到了它的真愛——一隻母擬虎貓「馬爾瓦」。不久便與它生活在一起,還生下3隻可愛的寶寶。

01一身黃底黑斑如豹紋,靠絡腮鬍撐門面

生活在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擬虎貓,1827年命名為Lynx pardinus,其中文學名叫西班牙猞猁,又名南歐猞猁,人們習慣叫它伊比利亞猞猁。擬虎貓是食肉目下貓科猞猁屬動物,為伊比利亞半島特有的物種,也是歐洲本土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

擬虎貓的臉部更像貓,在野外很多人見到它時總被誤認為是大一點的野貓。一個大臉盤,一雙黃膜黑瞳的漂亮大眼睛,耳朵豎起,耳尖尖上長著一撮迎風飄逸的黑毛;四隻大長腿,但是沒有加拿大猞猁那雙雪地靴一般的厚腳墊;短短的尾巴配上黑色的尾巴尖兒,看起來有點嚇人。

擬虎貓最大的特點當然是臉頰兩邊黑白兩色的絡腮鬍子了,黑中有灰、灰中有白,這麼帥氣的絡腮鬍,自然下垂又不失風度,裁剪參差恰到好處。靠鬍子撐門面,我看也就只有擬虎貓了。

成年雄獸一般體長80-110釐米,尾長6-16釐米,肩高50-60釐米,體重7-16千克;雄獸比雌獸大,雌性頭體長為68.2-77.5釐米,體重為5-10千克。

一身黃底黑斑如豹紋一樣隨性染點的花紋皮毛,威風凜凜,毛髮短而粗糙,呈現淺黃色或黃褐色,身上的斑點顏色有點黑,數量也很多。光從外表看,擬虎貓在四種猞猁中是最帥氣的。

02用樹幹留下的抓痕來標記領地,儘管是獨行俠,但雄獸會照顧母獸和幼崽

擬虎貓是南歐首屈一指的獨行俠,除了正在哺育幼獸的雌獸外,巨大部分擬虎貓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王老五」。

不過,不少雄獸並不像老虎那樣,交配後就跑了。它們還會照顧母獸和幼崽。雄擬虎貓在5-10月間經常與帶仔的母猞猁在一起,恩恩愛愛,有時還會給它們帶來野兔,有時還擔當起保護幼崽的任務。

母擬虎貓的領地範圍一般在10-15平方千米之間,公擬虎貓的活動範圍最遠可逾100千米。他們經常以尿液、糞便來標記領地。除此以外,他們還會在樹幹留下的抓痕來標記領地。憑藉著鋒銳的爪子,有時會口嘴齊上,在領地邊界的樹幹上抓抓撓撓,直到把樹皮抓得咬得面目全非才肯鬆手。

它們最喜歡把巢穴搭在倒木與另外的樹木所形成的洞穴裡,有時直接把樹上的洞穴當做家。

作為夜行性動物,擬虎貓的大眼睛,可隨著外部的光線變化來調節瞳孔大小,來維持最佳明暗度。不僅如此,這貨還具備遠程視力,能清晰辨認出200-400米外的野兔。除此之外,擬虎貓那長滿長毛的雙耳可不是用來美顏的,耳朵上的叢毛可以幫助它探測到各種聲音源。

03雄獸一天要吃1隻成年穴兔,哺育期的母獸要吃2-4隻

擬虎貓最中意的美食毫無疑問就是穴兔了,其次才是野兔和齧齒目,不過它們只佔一小部分。相關數據顯示,穴兔佔79.5-86.7%,野兔佔5.9%,齧齒目佔3.2%。當然啦,鳥類、小型爬蟲和兩棲動物也是擬虎貓的食物;在沒有食物的時候,也不得不捕食幼鹿、狍子等哺乳動物。

擬虎貓的胃口好,一般一隻雄性擬虎貓每天都要吃1隻成年的穴兔,如果是幼年穴兔2隻都填不飽肚子;而處於哺育期的雌性擬虎貓,那可是大胃王呀,一天要吃上2-4隻穴兔才夠填肚子!也不怪它,別人要餵養寶寶。

捕食時,擬虎貓不會像獵豹那樣百米衝刺追逐獵物,也不會像東北虎用尖牙封喉,它有自己的捕食技巧,喜歡守株待兔。每天傍晚光線暗淡時,擬虎貓就偷偷潛行到小水潭或小溪蜿蜒的天然飲水池旁,做好偽裝,然後靜靜守候幾小時。

待穴兔被凜冽甘甜的清水所吸引,正痛快地埋頭牛飲時,擬虎貓便悄無聲息地緩緩移動,直到穴兔近在咫尺時,它才縱身一躍,把穴兔撲倒在地,然後一口咬死,拉進灌木叢,大快朵頤。

04非常戀家,很多幼崽長期與母獸生活一起,直到母獸老死才獨立生活

談起戀愛來,還是雌擬虎貓比較主動。每到繁殖期,雌擬虎貓就會離開自己的領地,到外面去尋找雄擬虎貓。當然也有少數的雄擬虎貓去主動找雌性的,比如蒙多,居然跨國去「談戀愛」。

擬虎貓的懷孕期通常不長,約55-65天。懷孕期間,少數雄性還會主動送吃的給雌性。雌性擬虎貓產仔期在3-9月之間,不過在3、4月是它們的生育高峰期。一般產仔2-3隻,最多的時候5隻,當然也有一胎只產一隻的。

剛出生的幼崽很小,只有200-300克重,特別是生產數量比較多的情況。小擬虎貓一般到10個月大就能獨立生活了,但是它們一般會與母獸呆到12個月大。

與別的動物不同的是,擬虎貓非常戀家,很多幼崽在出生後,會長期與母獸待在一起。有的甚至直到母獸老死,才開始獨立生活。

尤其是雌性擬虎貓,有個時候為了能與母獸待在一起,還會放棄繁育。有報導說,西班牙曾有一隻雌擬虎貓都到了5歲,還沒有離開家,直到母獸死去,它才開始繁殖。

05.19世紀10萬隻,20世紀不到20000隻,21世初曾只剩下96隻

19世紀,大約有10萬隻擬虎貓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到了20世紀中後期,擬虎貓的野外種群數量銳減了80%,不到20000隻;可悲的是,2000年野生擬虎貓僅存400隻左右,而僅僅2年之後,只剩下96隻,只分布2個「孤島」裡,處於滅絕的邊緣。造成擬虎貓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6個:

第一,擬虎貓被當成「害獸」慘遭獵殺。當地人把這種「兇惡」的貓科動物看成「魔鬼」的象徵,加上它又喜歡偷食家禽家畜,曾一度被當作農業害獸而遭到大規模的獵殺。

第二,皮毛交易導致被偷獵者偷獵。擬虎貓皮毛深得一些富人的喜愛,創造了旺盛的市場需求,偷獵十分猖獗,讓擬虎貓無處藏身。

第三,獵物不足導致一些擬虎貓餓死。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穴兔種群數量由於過度捕獵、棲息地破壞和疾病而大幅減少,直接造成擬虎貓的食物鏈缺失,致使許許多多個體因飢餓而亡。

第四,棲息地被嚴重破壞。大量環境被人類破壞,擬虎貓的自然棲息地不僅明顯減少,而且嚴重破碎化,導致擬虎貓家園喪失及近親繁殖。

第五,「路殺」是當今威脅猞猁死亡的最大因素。每年還有不少個體在公路上命喪車輪,甚至佔據了猞猁死亡因素的50%以上。近年來,100隻擬虎貓被各種車輛撞死。

第六,遺傳因素也影響擬虎貓的生存。由於長期的地理隔離、較小規模的種群數量以及近親繁殖嚴重,擬虎貓的遺傳多樣性嚴重喪失。遺傳多樣性的匱乏,意味著應對環境變化和疾病的能力也會變差。

結語

如果說貓科動物中哪個物種最瀕危?當然要屬擬虎貓了。不過幸好如今的擬虎貓數量已經恢復到了700隻,初步脫離了瀕危的危險。

其實,擬虎貓在當地就像是一個傘形物種,保護了它,就間接保護了當地的別的物種,也就保護了整個自然生態鏈。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科學時報、新發現、知識家、科學大觀園雜誌

相關焦點

  • 西媒:瀕危動物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跨國找配偶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西媒稱,一隻出生於西班牙的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到葡萄牙尋找配偶。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5月7日報導,一隻出生於西班牙的雄性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從西班牙的多尼亞納到達葡萄牙的塞爾帕地區,與一隻雌性伊比利亞猞猁交配並隨後生下3隻幼崽。
  • 白媽媽生了個黑娃娃!在蘭州生活的北極狼產下一隻幼崽
    掃碼看直播4月9日上午8點45分,蘭州極地海洋世界冰川極地區的北極狼產下了1隻小北極狼幼崽。幼狼出生時毛色呈黑灰色,體重達400克,體長28公分。因母狼缺乏「育兒」經驗,海洋館目前採取人工餵養方式,馴養員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餵一次嬰兒羊奶粉。 北極狼思思產了一隻幼崽9日上午,正在蘭州極地海洋世界打掃衛生的阿姨,無意間看到北極狼圈舍裡多出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她趴在玻璃牆上仔細一看,地上黑乎乎的東西竟然和小狗一模一樣。「北極狼產崽了!」
  • 常被黃鼬咬斷脖子,豹子叼它餵幼崽,猞猁靠它過日子
    地球上有一種動物,幾乎所有的食肉動物都欺侮它,還敢對它下手。從猛獸到猛禽,都有它的愛好者,它就是野兔。野兔耳朵長,全身幾乎沒有脂肪,不愛社交。但是野兔的求偶特有趣,母野兔會讓公野兔追她跑上三四公裡,藉此來檢查公野兔的耐心。
  • 狼見了都要繞道走,猞猁是狼的天敵嗎?大多數幼狼死亡與猞猁有關
    狼能夠以每小時10公裡的速度連續奔跑幾個小時,還可以每小時75公裡的速度衝刺半小時,這些確實是狼的優勢。狼和猞猁生活區域重合,這致使雙方要爭奪共有的資源和領地,所以它們都會互相清除對方的幼崽,保證自己幼崽的成活率,增加己方種群數量。猞猁與狼的戰鬥力比拼雖然狼的體型更大,有著尖牙和利爪,並不缺少一擊制敵的攻擊手段。
  • 羌塘藏狐為救幼崽,想用鼠兔引開猞猁,猞猁卻把頭伸進洞去抓小狐
    這一天,一對藏狐好不容易逮著一隻高原鼠兔,趕緊帶回家,藏在洞裡。原來,這一對藏狐夫婦不僅要餵飽自己的肚子,還要養活洞裡的一窩幼崽,好不容易得來的食物,捨不得吃,就先存著。但不幸的是,藏狐這一家子被一隻猞猁盯上了!
  • 印度一花豹闖入村莊空屋分娩,生下四隻可愛幼崽,引發熱議
    印度一隻花豹闖入某村莊一間無人居住的空屋,生下了四隻花豹幼崽。花豹媽媽和幼崽的視頻曝光後,引起熱烈討論,不過網絡上的討論和當地人的態度卻截然相反。當地森林部官員注意到一頭花豹闖入了一間無人居住的小空屋,並生下了四隻健康活潑的花豹幼崽。花豹並非會主動親近人類的動物,花豹媽媽緣何如此大膽?竟敢跑到人類的地盤上生孩子呢?根據森林部官員猜測,近期這片地區普降暴雨,導致花豹居住的地方變得不適合生寶寶。這隻花豹媽媽大概也是實在沒辦法,才出此下策。
  • 大熊貓體型那麼大,為何生出來的幼崽,卻小得像只「小老鼠」呢?
    大熊貓體型那麼大,為何生出來的幼崽,卻小得像只「小老鼠」呢?成年大熊貓可以長到一米二到一米八,體重能達到160到240斤,最大的能長到360斤,儼然是一個大胖子,而且這貨可是熊,怎麼看也和老鼠扯不到一塊兒去吧?
  • 狼常捕殺猞猁?被低估的猞猁,它們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地活著
    200隻以下,甚至有些是100隻以下。顯然不是,到目前為止,鮮有狼群捕殺猞猁的報導,而猞猁咬死狼的報導卻很多,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事例:1997-2015年間,共有8隻小狼崽和2隻即將產仔的母狼被猞猁分別於納利博基森林、帕齊爾森林咬死;2016年4-5月,納利博基森林一隻一個月大的小狼崽被猞猁咬死,2017年又咬死一隻同樣年齡的狼崽;2016
  • 海豹中的「超級媽媽」,23年生了17隻幼崽,3歲開始平均每年一隻
    最近,科學家對努埃沃州立公園(California’s Ao Nuevo State Park)的7735隻北象海豹進行研究時發現,大約6%的北象海豹生產了群體中一半以上的人口,其中最厲害的「超級媽媽」,在23年裡共生了17隻小北象海豹。
  • 歐亞大猞猁,長期打壓狼群的發展
    按理說狼是群居動物,即便體型較小的狼單挑不過歐亞大猞猁,但在狼群成員的通力合作下,戰勝猞猁應該不成問題,可為何事實卻相反呢?原來與狼的生活模式有關。在1997-2017年間,科學家們就在納利波基森林和帕阿濟爾森林記錄下了4隻懷孕的母狼,11隻幼狼,1隻成年公狼被猞猁殺死了,然而人們卻鮮有觀察到狼殺死成年猞猁的現象。
  • 從「小奶豹」到翩翩少年,一起看看遠東豹幼崽5個月的成長變化
    從「小奶豹」到翩翩少年,一起看看遠東豹幼崽5個月的成長變化遠東豹也叫阿穆爾豹、東北豹,是豹子的9個亞種中最瀕危的一種,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及朝鮮半島,野生數量不足100隻,很有可能因突發性因素而突然滅絕。不過,在全世界的動物園中,還生活著大約200隻遠東豹。
  • 母狼發現3隻狼崽走失,忍飢尋了3天3夜,跑了100多公裡才找回
    就在這北極荒原之地,頭狼珍妮(北極狼的頭狼一般是母狼)生下了3隻可愛的幼崽,2個月後,小狼崽就不能只吃母乳了,這時需要多吃肉,才能補充足夠的能量。這隻公狼也沒啥經驗,沒有給頭狼珍妮留下一點信號,帶著3隻狼崽走了。另一個洞穴離這裡還有8-10千米遠,必須加快速度才在能天黑前趕到,公狼帶著這3個小傢伙全速前進,2隻勉勉強強還能跟得上,但是一隻最小的老是掉隊跟不上,才跑了不到3千米,最小的幼崽實在走不動了,滿身是汗,喘著粗氣。
  • 奶牛貓生了5隻幼崽,公貓在一旁卻是滿臉問號:這是幾個意思?
    這位鏟屎官家裡養了一隻奶牛貓和一隻黑貓,由於性別不一樣,久而久之它們之間便產生了愛情,隨後奶牛貓也很自然地懷孕了,其實對它們來說這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不久後奶牛貓就生下了5隻幼崽,看著既健康又可愛。原本挺開心的事,可是公貓在不遠處看著喝奶的幼崽們卻是滿臉的問號,像是自閉了一樣:這是幾個意思呀。原來這生下來的5隻幼崽居然沒有一隻是黑色的!
  • 四川格聶雪山,雪豹偷吃山羊,猞猁帶仔曬太陽,白唇鹿下山找配偶
    雪豹來到山腰偷吃山羊,猞猁帶著幼崽曬太陽,白唇鹿開始下山去找「對象」…… 雪豹:來到山腰偷吃山羊冷龍溝裡,溪水潺潺,一隻雪豹行走在石堆裡,看起來體型十分壯碩,頭體長約1.3米,尾巴足足有1米長,體重目測也就100斤左右。這是一隻剛成年的雪豹,也許是剛剛從別處來格聶山上安家的。
  • 阿爾卑斯山現大角獸,1米長角對付猞猁,遇狼就跑懸崖,最怕雪崩
    一隻只羱羊在陡峭山壁上如履平地,悠閒自在地吃著巖石縫裡長出來的草。羱羊為什麼不去野草豐美的平地上覓食呢? 動物學家觀察到,一隻雌性巖羊,帶著一隻幼崽爬上垂直的48米高的巖壁上找鹽吃。沒什麼經驗的小羱羊走著走著,往下一看,有點兒害怕。 這時羱羊媽媽走了過來,站在它下方,輕輕蹭了蹭它腦袋,似乎是在鼓勵它。沒一會兒,幼崽就在羱羊媽媽的帶領下,繼續向上爬去,直到吃到足夠身體所需的礦物鹽。 它們為什麼能夠如此輕鬆地行走在峭壁上呢?
  • 在歐洲,哪些動物會捕殺幼狼?幼狼死亡率是多少?
    研究人員觀察了160個狼窩,發現過6個這樣的「混合窩」,裡邊的小幼仔和大幼仔分別有3隻和4隻、4隻和1隻、5隻和1隻、3隻和2隻、7隻和1隻、5隻和4隻。研究人員發現過兩次這種情況,有一次窩裡有2隻還活著的小幼仔、2隻已經死了的小幼仔和4隻活著的大幼仔;另一次是窩裡有3隻還活著的小幼仔、2隻已經死了的小幼仔和4隻活著的大幼仔。
  • 大連200餘只斑海豹幼崽遭盜獵,42人獲刑!包括7家海洋館買方
    本系列案涉案斑海豹幼崽200餘只經非法獵捕、收購飼養、運輸販賣等環節,被河南、雲南、浙江等多地的海洋館及個人購買。▼還記得這些畫面嗎?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100隻,只活下來61隻!2019年2月,大連警方在瓦房店市老虎屯鎮虎頭村一處養鵝場的大棚裡發現了71隻活體斑海豹幼崽,還在附近發現29隻死亡斑海豹。警方調查確認,這些斑海豹幼崽是從遼東灣非法獵捕的。存活的71隻斑海豹幼崽很快送到相關機構進行救治,因飢餓和感染又有10隻斑海豹幼崽死亡。至此,被非法獵捕的這100隻斑海豹裡,死亡39隻,存活下來61隻。
  • 旅美大熊貓「美香」所生雄性幼崽命名「小奇蹟」
    中新社華盛頓11月23日電 (記者 陳孟統)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23日宣布,為旅美大熊貓「美香」所生的雄性幼崽命名「小奇蹟」。2020年8月21日,剛過22歲生日的「美香」在華盛頓產下「小奇蹟」。這是美國動物園首次通過冷凍精液人工授精使熊貓成功受孕並分娩。
  • 18年增長600多隻,這種絕處逢生的貓科動物為何還可能野外滅絕?
    近期,從西班牙和葡萄牙不斷傳來關於伊比利亞猞猁的好消息:3月26日至4月1日一周時間裡,在西班牙多納納自然保護區,3隻圈養雌性伊比利亞猞猁相繼產下8隻幼崽,全部存活;4月6日到11日短短6天時間裡,位於葡萄牙的西爾維斯伊比利亞猞猁繁殖中心,4隻雌性伊比利亞猞猁相繼產下12隻幼崽
  • 瀕危的伊比利亞猞猁 Lynx
    穴兔是其主糧(79.5-86.7%),野兔(格拉納達野兔,5.9%)和齧齒目(3.2%)佔小宗。雄性每天需要獵食一隻兔子,而處於育幼期的雌獸每天需要進食三隻兔子。雌猞猁在繁殖時期會離開自己的領地尋找雄猞猁。懷孕期通常為兩個月,產子期在三月至九月之間,以三至四月為生育高峰。一胎通常育有二到三隻幼獸(偶然一隻、四或五隻),每隻重200–25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