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聶雪山位於四川理塘縣,其主峰終年積雪,在陽光照映下,金光閃閃。山腰遍布原始森林,山下是廣闊的草原,還有清澈碧透的湖泊。
這裡有稻城的雪山、禾木的樹林、青樸的峽谷、青海湖的草原、岡底斯的荒原。這裡的山民純樸而羞澀,這裡的寺廟古老而又冷清,這裡的僧人臉上總掛著微笑。
格聶還不止這些。藏馬雞時常出沒林間,成群結隊的,也不怕老鷹惦記;巖羊總在山崖張望,一點兒不怕人。
今年的格聶雪山更加熱鬧了。雪豹來到山腰偷吃山羊,猞猁帶著幼崽曬太陽,白唇鹿開始下山去找「對象」……
雪豹:來到山腰偷吃山羊
冷龍溝裡,溪水潺潺,一隻雪豹行走在石堆裡,看起來體型十分壯碩,頭體長約1.3米,尾巴足足有1米長,體重目測也就100斤左右。這是一隻剛成年的雪豹,也許是剛剛從別處來格聶山上安家的。
這隻雪豹與三江源的雪豹一樣,全身灰白色,卻布滿了黑斑,頭上的黑斑小而密,背部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後黑環越大。
雪豹本來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但這幾天都沒有逮到一隻獵物,確實有點餓了,所以大白天的也出來覓食。這不,正好瞎貓碰到死耗子,碰上了一隻肥大的山羊。
不怪山羊膽子大,格聶雪山以前就沒見過雪豹,所以山羊根本就沒有一點警惕心,放心吃草。哪知危險就在眼前,雪豹卻偏偏隱藏在背後的巖石後面。
雪豹的耐心好,在一個地方能安安靜靜臥上幾個小時,等獵物走近時,才出其不意地衝出來。萬一偷襲失敗,一般不會窮追不捨,而是再尋找別的獵物,等待下一次機會。
等山羊靠得越來越近了,雪豹就衝了過去,一口封喉……然後迫不及待地進食山羊。等美美享用了一頓美味後,就準備回巢。雪豹上下山都有自己的路線,經常沿著踩出的小逕行走。
看它那不緊不慢的模樣,就不難看出,這隻雪豹的巢穴應該就在不遠處。每一隻雪豹都有固定的巢穴,大多在陽坡的石洞中,它們往往好幾年都不會挪窩。
猞猁:帶著幼崽曬太陽
格聶雪山也是猞猁的地盤。一隻猞猁伏在草叢和杜鵑之間的巖石上曬太陽,它剛剛吃飽了兔子肉,不想再去捕獵了。而它的2隻幼崽則靜靜地躲在灌木叢裡,另外1隻幼崽比較好動,跑到媽媽的身下,正在找奶喝。
3隻幼崽,應該還不到6個月大,還沒有完全斷奶,但是它們早已經開始吃肉了,剛才吃野兔肉時那狼吞虎咽的勁兒,生怕少吃一塊肉。它們今年還要與母親待在一起,不過,明年開春,就要離開媽媽,過自己的單身生活了。
山上的鼠兔比較少,猞猁也只能抓野兔來充飢了。野兔佔了這家猞猁飲食的一大半。你要知道,1隻成年猞猁每天要吃掉2-5斤的肉。所以,它們除了抓野兔,挖鼠兔,有時還會對小野豬下手。
這隻母猞猁長得確實有點胖,後面跟了一個很短的尾巴,2隻耳朵的尖端,各長著1簇長長的叢毛,裡面還夾雜著幾根白毛,為它增添了幾分威嚴。
它性情極其狡猾,而且還十分謹慎,與狐狸有得一拼。上次遇到灰狼時,它見無處可躲藏,危急時刻,突然躺倒在地上,假裝死去,灰狼走過來聞了聞,就匆匆走了。其實狼不喜歡吃猞猁肉,灰狼之所以要殺死猞猁,主要是報猞猁的殺子之仇。
白唇鹿:下山找配偶
生活在格聶山上的白唇鹿,它們平常在山裡頭生活,而且一般是公的與公的一起,母的與母的一起,但是每到9月底,它們就從雪山上下來,跑到水草豐美的山腳下來,一是山下暖和,到山下過冬;二是來「相親」,準備找配偶繁殖。
下山的時候,公白唇鹿群,走在路上,亂糟糟的,大家爭先恐後,互不相讓;母白唇鹿就不一樣了,稀稀疏疏走在路上,很有紀律。
一來到山下的草地上,兩群白唇鹿就自動混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交配群,看起來有七八十隻。群裡的母鹿逍遙自在,除了吃草就是睡覺,但是雄鹿就不一樣了,它們要開始忙碌起來,四處物色自己「心儀」的對象。
如果兩頭雄鹿相遇,為了贏得母鹿的芳心,它們不打一架是不會放過對方。勝出的公鹿得到了旁邊觀戰母鹿的青睞,然後把母鹿帶回自己的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