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虎豹」是猛獸的代表,四者當中,狼、虎、豹為人們所熟知,但豺似乎已經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退出,淪為「江湖中的傳說」,令人倍感神秘。
十多天前,蘭谿市橫溪鎮胡宅村一名村民上山採藥,撿到一顆獸類頭骨,據其所稱正是豺狗的頭骨。
頭骨
這顆頭骨是什麼動物的?
「這顆骷髏頭是什麼動物的?」7月10日上午8點多,市區古子城古玩市場,胡康生在保寧門下擺好攤位,攤位上擺放著他從山中採來的幾種草藥外,還放著一顆動物的頭骨。這顆頭骨一出現,就引來了眾人圍觀。
有人猜頭骨是狗的,有人猜是狐狸的,也有人猜是狼的……胡康生對於這些猜測結果一概搖頭。他告訴大家:這是一顆豺狗的頭骨,是他前兩天剛從山上撿來的。豺狗長什麼樣,似乎沒什麼人知道,但很快有人出錢買走了這顆「豺狗」的頭骨(未經許可買賣野生動物骨頭、皮毛涉嫌違法——編者注)。
蘭溪山裡有豺狗?對此有人表示懷疑,胡康生卻堅信不疑。為了證實自己所言不虛,他甚至表示願意帶人去實地查看。
胡康生來自蘭谿市橫溪鎮胡宅村,距離蘭溪城區40多公裡,這是個四面丘陵環抱的山村。頭骨是在離村五公裡遠的一座當地人叫「蟹殼巖」的山的半山腰中發現的。
深山更深處發現
7月12日,記者來到胡宅村,村中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去了,胡康生是村中為數不多的「留守人員」。今年48歲的胡康生曾經走南闖北養蜂,有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國內除了西藏、新疆,基本上跑遍了。「我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胡康生說,他這幾年靠採草藥、養蘭花為生,經常一個人在山中行走,看到過野豬、野山羊、野雉、老鷹、蛇等野生動物,他覺得山裡面有豺狗這並不奇怪,只不過這次他發現的是死的。
「蟹殼巖」位於蘭谿市、金東區和義烏市三縣(市)交界處。胡康生說,他外婆家在金東區源東鄉山下施村,翻過「蟹殼巖」,山的另一邊就是外婆家,小時候他經常走山路去外婆家玩,現在這些山路由於沒有人走,早被荒草、荊棘掩沒了。
胡康生帶著記者向「蟹殼巖」進發,由於前一天剛下過雨,遠望去山間雲霧繚繞。走近山腳,只見山高林密,荊棘叢生,上山很難找到下腳的地方。胡康生在前面用柴刀一路披荊斬棘,記者跟隨其後,一步步向山上攀登。在離山腳大約五六百米高,樹林間有一塊略為開闊的山坡地,在幾塊山巖旁,胡康生找到了上回撿到動物頭骨的地方。「你看,這地上還散落著骨頭,皮毛。」胡康生用刀指給記者看。記者看到地上除了殘存的一些棕紅色的皮毛,還有幾根骨頭。
就是在這裡發現的
胡康生撿起地上的一個野豬夾說,豺狗是被野豬夾夾住了,可能是從其他地方跑到這裡,因為掙脫不掉,最終死在了這裡。他發現時豺狗已經死去多日,屍體都已經白骨化了,他把頭骨撿走,其他沒有動。
野豬夾
「這些放野豬夾的人太可恨了。這兩三年裡我的腳曾經7次被野豬夾夾中,還好有驚無險。」胡康生說,他有回被野豬夾夾中掙不脫,還好隨著帶了一把鋸子,鋸了兩個多小時才脫身。胡康生之所以斷定頭骨是豺狗的依據,是從網上查找到的有關豺狗的資料。「豺,別名豺狗、紅狼,屬於犬科,外形與狗、狼相近,體型比狼小……」胡康生說,他看了網上的圖片、文字,這個頭骨吻短齒尖,符合豺狗的特徵。
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謝純剛認為,缺乏活體,僅憑動物頭骨,很難判斷這個動物是什麼物種,最有效的鑑定辦法還是通過DNA檢測。
殘存皮毛骨頭
發現豺狗的可能性多大?
今年64歲的胡瑞堯在胡宅村開一家代銷店,他向記者表示,他小時候聽大人說起過豺狗,豺狗叼走村民家中的豬、羊,還會叼走小孩,小孩不聽話,大人就拿「豺狗來了」嚇唬小孩,但這些年沒有聽人說過山裡面有豺狗出現。
蘭谿市農林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葉漢志是名「六零後」,他說,有關豺狗的傳說只是殘存的兒時記憶,豺狗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經在蘭溪各地出沒,但近些年已近乎絕跡,隨著生態環境改善,去年他曾聽說蘭谿市橫溪一帶山中發現過豺狗蹤跡,但沒有實物確證。
謝純剛告訴記者,根據浙江省野生動物調查記錄顯示,豺在我省有分布,但是金華地區沒有發現豺的記錄。
豺狗在江湖上僅只是個傳說,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2009年出版的《中國獸類野外手冊》中對豺的分布範圍這樣描述:「豺廣布全國;延伸至印度尼西亞(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印度、巴基斯坦、印支、朝鮮、蒙古和俄羅斯。」由於環境破壞、人為捕殺和食物鏈斷裂等問題,豺目前已近乎絕跡,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中國最稀少的野生動物之一。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上給出的信息,豺已經從它們歷史分布區域75%的範圍內消失了。根據IUCN的統計,全球估計只有4500~10500隻豺,其中只有949~2215隻成熟的能繁殖的個體,因此豺被列為瀕危(EN)動物。
1989年頒布施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豺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進行保護。在我國華東地區,特別是曾經豺狗成群的江西省,進入21世紀以來只有兩筆未經證實的記錄,各保護區的紅外相機均未能拍攝到能夠辨識的豺的影像,研究者傾向於認為,曾經生活過豺的東北、華北、華南、華中和華東,都已經不再有豺的蹤跡。
中國現在哪裡還有豺呢?根據近10年內野外調查的結果,中國只有6個省份有豺的確切記錄,它們基本都環繞在青藏高原邊緣。
不過,意外的事情總會有發生。
2001年7月,湖南省林業部門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曾在湖南省廣泛分布的野生動物豺、狼、獐,經過當地林業部門5年大規模的專項調查,被認定已經絕跡。這是湖南省首次進行的野生動植物及溼地資源調查,由國家林業局部署,前後有2888名專家和林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結果顯示,在佔湖南省總面積1%的3308條樣帶內,野生動物豺、狼、獐既沒有發現一隻活體,也無活體出沒的痕跡。據參與調查的專家介紹,湖南省最後一次發現豺是1993年,發現狼和獐是2000年。
就在這份調查報告發布後不到3年,湖南湘西自治州保靖縣林業局工作人員追蹤調查發現,該縣白雲山自然保護區一帶內有兩群各約10~12隻的豺狗群。
胡康生發現的頭骨是不是豺狗的?市林業局有關專家表示「存疑」。
野生動物恢復鳥類最明顯
謝純剛分析,隨著我市近些年山林植被迅速恢復,為野生動物的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野生動物恢復情況良好;十多年前收繳槍枝的行為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非法狩獵槍的現象還是不容樂觀。
褐林鴞
據介紹,我市陸生野生動物有4大類31目89科共404種,其中獸類8目21科66種,鳥類18目54科281種,兩棲類2目6科15種,爬行類3目8科42種。鳥類在陸生野生動物中,數量最多,佔69.55%。陸生野生動物中,物種數量最多的科是鶇科,有25種,其次是鴨科和遊蛇亞科,都有24種,再次是鶯科,有22種。浙江省有陸生野生動物689種,其中鳥類474種,我市陸生野生動物種類和鳥類種類分別佔浙江省的58.63%和59.28%,表明我市陸生野生動物種類比較豐富。其中,緋鼠耳蝠,紅喉姬鶲,靴隼雕這三種金華獨有,綠喉潛鳥、角鸊鷉、紅頭潛鴨、草原雕、白枕鶴、黑喉噪鶥、鱗頭樹鶯、矛斑蝗鶯、義烏小鯢、平胸龜、白頭蝰這十種動物,我市是主要分布區。
放飛褐林鴞
謝純剛說,近年來我市陸生野生動物總體變化呈現出這樣的趨勢:鳥類種群不僅數量逐步恢復並壯大,而且種類也有所增加,如常見的麻雀、鴉雀、繡眼、白腰文鳥數量增加明顯;以前從未見過的噪鵑、短耳鴞也在金華地區發現,今年5月,磐安縣發現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褐林鴞(見圖),這在我市是首次,在我省野外被拍攝到的記錄也只有1次,而且還是幼鳥;位於食物鏈頂層的大型獸類以及兩棲爬行類數量明顯下降,上世紀50年代在北山和南山相繼發現過華南虎和雲豹等,現在難覓蹤跡;以前常見的活鼠蛇和灰鼠蛇現存數量也較少,蛙類數量也沒有得到有效恢復;相比之下,居食物鏈金字塔底的獸類數量增加顯著,如野豬、野兔等類數量增加顯著,如野豬、野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