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瀕危動物豺現身柴達木盆地南緣地區

2020-12-05 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5月11日電(記者張大川、李亞光)記者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獲悉,5月9日20時許,該辦公室工作人員與都蘭縣森林公安局幹警在境內紅水川地區聯合巡護途中發現計數達6匹的豺群,這一現象實屬罕見。

豺,犬科,豺屬,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棲息地多為山地或高原,一般都是群居,捕食行為相對其他犬科動物較為特殊,常以圍攻的方式集體獵食。公開資料顯示,豺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入《華盛頓公約》I級保護動物。

都蘭縣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石永紅表示,豺在歐亞大陸廣泛分布,但物種種群數量較少,區域密度極低,在野外極難被發現,人員直接目擊更是罕見,這導致該物種在國內的分布及種群狀況模糊,相關研究非常有限。

石永紅認為,豺群的出現證實青海中部柴達木盆地南緣地區存有一定數量的豺種群,為今後的科研和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大型食肉動物集群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當地生態環境保護較好,原始自然狀態優良,生物多樣性較高。(完)

相關焦點

  • 世界瀕危動物豺現身甘肅鹽池灣自然保護區
    新華社蘭州4月28日專電(記者範培珅)記者從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鹽池灣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從野外取回的紅外線監測相機資料中,獲得世界瀕危動物豺的視頻資料,其中一群個體數達9只,這一現象實屬罕見。豺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其體色深紅至灰褐色,喉部、四肢和面部為白色。
  • 國人口中神秘的豺狗,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動物?
    豺家族對於人們來說,豺是一種十分神秘的動物,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由於其本身的習性,以及人們對它的誇張描述,都使得豺籠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實際上豺只不過是犬科豺屬裡面的普通物種,全世界的豺可以分成11個亞種,分別是中國豺、西亞豺、東亞豺、印度豺、印度支那豺、緬甸豺、爪哇豺、蘇門答臘豺、克什米爾豺、喜馬拉雅豺,以及四川豺,其中我國主要有5種,分別是:分布在長江南面大部分地區的中國豺
  • 柴達木盆地,青海的聚寶盆
    「柴達木」為蒙古語,意為「鹽澤」。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崑崙山脈、祁連山脈與阿爾金山脈所環抱,盆地略呈三角形,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地勢最高的盆地。
  • 柴達木盆地,青海的聚寶盆
    「柴達木」為蒙古語,意為「鹽澤」。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崑崙山脈、祁連山脈與阿爾金山脈所環抱,盆地略呈三角形,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地勢最高的盆地。
  • 柴達木盆地拾貝-中國天空之鏡 茶卡鹽湖 (13-15)
    2020年10月06日(一)< 柴達木盆地拾貝-中國天空之鏡 茶卡鹽湖 13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烏蘭縣境內,柴達木盆地最東端的祁連山南緣新生代凹陷下來的山間自流的小盆地內
  • 柴達木盆地氣候的「前世今生」
    柴達木盆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西北部,大部面積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內。盆地略呈三角形,面積達到257768平方千米,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柴達木盆地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以乾旱為主。這裡風力極為強盛,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可達25~75天,西部曾出現過40米/秒的強風,風力蝕積強烈。
  • 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發現簡要歷程
    盆地南緣同時也是天山北麓山前地帶,東起烏魯木齊,西至艾比湖,分為四棵樹凹陷、霍瑪吐背斜帶和齊古斷褶帶3個構造單元。這裡三疊紀以來長期處於沉降狀態,很少發生沉積間斷,沉積巖最大厚度超過12000米。受上新世以來天山強烈抬升和向北擠壓作用的影響,準噶爾盆地南緣以礫石層為主的第四系沉積物最厚可達2000米,背斜構造的長軸多呈近東西向,斷層多為南傾逆斷層。
  • 蘭溪發現瀕危動物豺狗蹤跡?
    「豺,別名豺狗、紅狼,屬於犬科,外形與狗、狼相近,體型比狼小……」胡康生說,他看了網上的圖片、文字,這個頭骨吻短齒尖,符合豺狗的特徵。  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謝純剛認為,缺乏活體,僅憑動物頭骨,很難判斷這個動物是什麼物種,最有效的鑑定辦法還是通過DNA檢測。  殘存皮毛骨頭  發現豺狗的可能性多大?
  • 世界瀕危滅絕動物「長耳跳鼠」現身朔州!驚訝不?
    來源:今日頭條「長耳跳鼠」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100種最瀕危滅絕物種之一  山西日報記者袁兆輝報導:4月12日,記者從朔城區林業部門獲悉,近日,朔州市朔城區的一位果農在自家果園裡發現了一隻瀕危的「長耳跳鼠」。據了解,「長耳跳鼠」在朔州尚屬首次發現。
  • 環縣驚現世界瀕危保護動物
    慶陽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及時進行了救助,現於隴東地區瀕危物種保護中心(生農科技園)進行救助飼養,待其腿部傷勢痊癒後,相關部門會將其送回發現地,放歸自然。與其它跳鼠相比,長耳跳鼠吻尖,眼小而耳朵極大,幾乎有頭長的一半,是耳朵比例最大的動物。雙腿似袋鼠,與身體不成比例。常被描述為「沙漠中的米老鼠」。中國有數種跳鼠,其中可愛的長耳跳鼠基本上是中國特產分布區狹窄,      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西部、甘肅北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以及新疆的東部和南部。國外僅見於蒙古國的外阿爾泰。長耳跳鼠大多喜歡在夜間活動,而白天則會待在地下的洞穴裡。
  • 中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想不到這麼美!
    柴達木為高原內陸型盆地,其全部在青海海西州境內,是一個被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的封閉地區,東西長約800KM,南北連結崑崙、祁連山脈寬約600KM,泛柴達木地區面積30多萬平方公裡, 柴達木素有"聚寶盆"的美稱,這裡涵蓋冰川、雪山、崖壁、峽谷、雅丹、丹霞
  • 柴達木盆地:「小枸杞」成「大產業」
    如今,一粒紅色枸杞遠不能在煲湯或茶飲中體現其價值,在中國青海的柴達木盆地,枸杞原漿、枸杞芽茶葉、枸杞健康酒等新產品「相繼問世」,擁有千年滋補歷史的紅枸杞已形成「大產業」。(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青海有機枸杞產於中國第二大枸杞種植基地——青海省海西州,位於世界「四大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腹地,方圓300
  • 柴達木盆地: 伍氏獻文魚最後的家園
    近些年來,來自很多國家的古生物專家,先後在柴達木盆地發現了一些魚化石,其中就有伍氏獻文魚化石。  2005年至2006年,來自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王曉鳴博士,與中國科學院的幾位古生物學專家,在柴達木盆地一處古鹽湖沉積地層中,發現了一些奇特的古魚類化石,當時大家都不認識它們是哪種魚類的化石。
  • 長耳跳鼠現身朔州 為全球100種最瀕危滅絕物種之一
    原標題:長耳跳鼠現身朔州    為全球100種最瀕危滅絕物種之一    4月12日,記者從朔城區林業部門獲悉,朔州市朔城區一位果農近日在自家果園裡發現了一隻瀕危動物——長耳跳鼠。據了解,長耳跳鼠在朔州出現尚屬首次。    4月12日上午,記者在朔州市朔城區南榆林鄉青鍾村,見到了果農邢瑞,以及暫時安置在鳥籠中的長耳跳鼠。
  • 如果柴達木盆地變成一個大湖,會有什麼影響?
    柴達木盆地處在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的西北部,主體部分位於青海省海西州境內,而四川盆地則由青藏高原、雲貴高原、華瑩山、大巴山環繞而成,基本上囊括了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市西部。作為我國四大盆地之一的柴達木盆地,主要被崑崙山、祁連山、阿爾金山等山脈環抱封閉,是我國地勢最高的盆地和典型的高原型盆地,它的形成主要與地殼運動有關,屬於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
  • 走進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
    地處青藏高原北部的柴達木盆地素有中國「聚寶盆」之美譽,高山、鹽湖、風蝕丘陵、戈壁荒漠等多種地形地貌吸引著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    遊客在位於柴達木盆地腹地的察爾汗鹽湖鹽田區參觀    在柴達木盆地的一處戈壁灘上
  • 穿越柴達木盆地,去看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從高空俯瞰,柴達木盆地就像一個不規則的菱形,盆地四周高山環抱,西北有海拔4000米左右的阿爾金山,是柴達木盆地和塔裡木盆地的天然界壘,東北有4000米以上的祁連山,南側為崑崙山脈的
  • 柴達木是最貧瘠還是最富饒的盆地?(圖文版)
    2005年,人們在柴達木盆地一處古鹽湖沉積地層中發現了一條魚的化石。據專家推測,這種魚在3000萬年前的柴達木盆地分布範圍應該十分廣闊,甚至很可能遍及中亞各地。那時候的柴達木盆地還是一個巨大的內陸鹹水湖泊,比青海湖大得多。後來因青藏高原地勢的抬升,湖水不斷乾涸,整個湖越來越鹹,含鈣量也越來越高。這種魚為了適應環境,骨骼就越來越粗壯。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水越來越鹹,很多魚類因為適應不了高鹽、高鈣的水域漸漸消亡。
  • 24萬平方公裡的柴達木盆地,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在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邊緣地區 這裡通向火星,也通向美景 對於科學家來說,柴達木盆地是一個難得的火星環境類比研究對象,他們將盆地西邊老茫崖沿315國道往東30公裡到鹼山的廣大地區命名為「火星谷」。例如在火星和柴達木盆地都有雅丹群,形成原因雷同,由此可以從柴達木的地貌推演出火星上的地層分布規律和氣候規律。
  • 這次,豺可不可以擁有一級動物的牌面?
    紅外相機裡的豺 數據來源於/祁連山國家公園參照物種名錄調整原則,我們覺得豺升級為一級至少有以下理由:瀕危性原則。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對我國脊椎動物的評估等級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分類與標準為重要參考,重點關注分布區狹窄、野外種群數量稀少的「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