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虎豹,是我們國家頂級獵食者的代表。而且豺更是古人口中比老虎還要兇悍的動物。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豺》:「豺,處處山中有之,狼屬也,俗名豺狗。其形似狗而頗白,前矮後高而長尾,其體細瘦而健猛,其毛黃褐色而鬇鬡,其牙似錐而噬物,群行虎亦畏之,又喜食羊。」
https://it.wikipedia.org/wiki/Cuon_alpinus
如今的國人似乎也對它沒有什麼好感。有時還把豺和狼並稱為豺狼,當做了一種動物。
比如豺狼當道、豺狼成性這樣的成語。
在我的老家,老一輩的人們經常用 「豺狗菜」、「小豺狗」等一類詞形容調皮搗蛋、偷奸耍滑的小孩子。
那麼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它們生存現狀如何?為何我們很少聽說有豺出沒的報導呢?
豺(Cuon alpinus),也叫亞洲野犬、紅豺、山狼等,外型似狼和狗,但比狼小,是犬科豺屬中的唯一物種(11個亞種,有5種在中國)廣泛分布於整個北亞、南亞及東南亞的大陸地區。曾經的曾經,它也是遍布華夏大地的捕食者,足跡從華南的叢林、到華中的丘陵、再到東北的森林。不同於獨來獨往的虎豹,體型較小的豺深諳 「一把筷子難折斷,團結就是力量」 的道理,三五成群,共同捕獵。
它們的狩獵方式和動物世界裡的非洲野狗類似,在發現獵物後,它們會用一種犬科動物獨有的交流方式——吹哨來呼喚同伴一起捕獵,主要表現為一系列的咔噠聲和尖叫聲。野外的豺主要以鹿、麂、麝、山羊等偶蹄目動物為食,偶爾偶爾也吃一些甘蔗、玉米等植物性食物。
集體捕獵的非洲野狗 (Lycaon pictus)圖片:圖蟲創意
中國豺的非洲表親黑背胡狼(Canis mesomelas)
豺在捕獵時常將獵物的腹部和肛門咬破,場面鮮血淋漓,導致人們看到後以為是豺是一種極其兇殘的動物。加上古時候人們時常看到豺群圍攻野豬、捕食自家牲畜等,豺因此被描繪成一種貪婪兇殘的形象。儘管如此,但從未發現過豺出現傷人或吃人的記載。
一直有說法表示豺的單兵作戰能力並不起眼,但一群豺集體作戰能力極強,可以獵殺老虎和豹子。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我個人認為虎豹和豺屬於捕食者之間競爭共存的關係,誰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我們先從豺的捕食能力來看,它們可以捕食 鹿、赤麂、印度羚羊、野豬甚至是未成年的亞洲黑熊。它們的攻擊手段相當高明:先把獵物的雙眼弄瞎,然後再轉圈攻擊獵物腹部或肛門位置。這是體型較大的虎豹所不具備的,但如果豺落單,絕對不是虎豹的對手。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15578b0948e46bc4afe6d324&lemmaId=16506779&fromLemma
從具體記錄來看,豺確實有與虎豹交手的記錄:
2013年9月13號,印度媒體Zee News headline 報導了在潘那 (Panna)老虎保護區,有一群 豺(有時稱作wild dog)襲擊並咬傷了一隻成年孟加拉虎。
2012年6月,TheTimes of India 報導了在Maharashtra,一群豺正在分吃一隻年輕的老虎屍體,但無法確定是否是豺殺死了老虎。
另外在印度南部Mudumalai保護區裡,也有生物學家觀察到印度豺群(僅有3隻)驅逐印度豹的現象,甚至在豺洞附近找到了印度豹的殘骸和被豺啃過的豹骨。但虎、豹在碰到落單的豺時也會將其殺死。
我能找到的豺殺死老虎記錄是在1954年,《老虎》(the reference is to Anderson) 記載:一隻雌性孟加拉虎遭到30隻豺的圍攻後死亡,而豺群也付出了5隻死亡的代價。
https://baike.baidu.com
綜上所述,豺是進化優秀的犬科動物,儘管個體能力比不上虎豹這樣的大型猛獸,但它們團結協作,能與虎豹在相似的棲息地爭奪食物,搶佔生存空間,可以說是生存力極強。誰比誰更強或許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自然界永遠是變化發展的,只有生存能力對一個物種來說最重要的價值。
我國野生豺數量銳減的原因很簡單,人類侵佔領地,人獸衝突大量捕殺。
在傳統觀念中一直把豺當做邪惡的物種,也有傳說豺和狼會叼走門口的小孩、襲擊家禽和牲畜。所以豺和狼遭到了大量捕殺。
豺在我國消失了近30年,直到去年2019年3月,雲南西雙版納保護區科研所安置的紅外相機拍到了一群健康的豺。說明在遙遠的叢林裡,它們依然繁衍生息著。
隨後,在雲南德宏的銅壁關,藏南的墨脫和察隅,祁連山的青海片區,也都發現了豺的身影,或許將來的某一天它們會重新成為當地食物鏈的重要部分。
http://creative.sulekha.com/vanishing-species-the-dhole-indian-wild-dog_384119_blog
豺的重新出現對雨林生態是非常好的事,但對當地農民不然。豺集群捕食的超強能力使得它們經常在中國-寮國邊境的易武等縣襲擊牛、豬等牲畜,當地農民不敢輕易進山放牛,甚至不敢養牲口。
豺雖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隨意傷害,但造成的經濟損失該如何彌補?是否有人與豺和諧共存的模式等待著探索呢?
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重視,我們要想在我國山林中再看到這種捕食者會很難。
Singh, P., Srivathsa, A., & Macdonald, D. (2019).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e dhole Cuon alpinus in north-east India, with a focus on Dampa Tiger Reserve, Mizoram. Oryx, 1-5. doi:10.1017/S0030605319000255
Burton, A. (2019). Do dholes kill tigers? Front Ecol Environ; 17( 5): 300– 300, doi:10.1002/fee.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