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說中國的豺,消逝和歸來

2021-01-13 騰訊網

作者丨宋大昭

自古以來,國人對豺就不陌生。很多地方叫它紅毛狗,也有叫斑狗的,在山西和順,二寶告訴我們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還有豺,當地人叫它們小紅狼

我們在察隅拍到的豺,活脫脫就是個小紅狼

但是豺在歷史文化裡名聲並不好。大家熟悉的一些詞兒比如:豺狼當道、豺狼成性、豺狼冠纓,都不是啥好詞兒(連帶著狼也沒得到啥好名聲),即便是一個中性點的詞:骨瘦如豺(同柴),細看也不是形容美好事物的詞兒。

但是有一個關於豺的描述倒是勾畫了豺在生態學上的一些特點:《逸周書·時訓》上說:「霜降之日,豺乃祭獸。」清朝進士朱右曾對此校釋道:「豺似狗,高前廣後,黃色群行,其牙如錐,殺獸而陳之若祭。」

這意思是說到了秋天霜降節氣時,豺開始大量捕獵,吃不完的就放在那裡,就像是在用獸來祭天以報答老天的恩賜。

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豺肯定沒有進化到有這個思想境界,動物們到了秋天都要貼秋膘以抵禦冬季的寒冷,尤其是華中、華北、東北的這些動物。

豺成群活動,捕獵能力強,能夠捕殺比自己體型大得多的獵物,而古時候野生動物比較多(想想今天的非洲或者印度),豺群吃不完獵物扔在那裡也很正常。

可想而知,豺能捕殺大型的水鹿、梅花鹿、麋鹿,當然也能捕食黃牛、水牛、家豬和家羊。在過去生產力低下的農村經濟環境裡,一群豺可能會給一個村莊帶來很大的損失,這或許也是豺或者狼很不招人待見的重要原因。

相比較而言,大型貓科動物如虎、豹很少會造成這種大規模的經濟損失。

以上說的都不是重點,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豺狼虎豹這四大兇獸之所以這麼出名,是因為它們有個共同點:分布廣泛,因此才認知度高。

曾經它們的分布是如此的廣泛 圖片來自李晟

這兩種大型犬科動物和兩種大型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全國廣布物種,從今天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這都是進化成功的表現。

它們都生活在生態位的制高點,是生態系統裡的旗艦物種。然而生態系統一旦被破壞,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恰恰也是它們。

今天這四大兇獸在中國日漸凋零,虎僅見於東北和西南的邊境地帶,豹沿著胡煥庸線呈碎片狀分布,種群急劇縮減。

全國廣布的狼如今只在人口密度較低的西部高原和北方草原尚有一定種群,而豺則從人們熟悉變成了陌生到近似傳說的一個物種。

華北、華東、華南、東北……過去豺的分布區如今連根豺毛都找不到了!我和陳老溼在黃山找雲豹的時候問一個當地人,他特別得意地說當年在山裡看到一個豺咬死了一個麂子,他就上去把豺趕走把麂子扛回家,豺在後面跟了一路,捨不得獵物,他還訓斥那個豺。

近10年來,我們所知的中國豺分布點,相比過去僅剩這麼點了。 來源:根據發表在網上的各種新聞總結而成。

我心說這都什麼人啊,你咋不去搶狗食兒吃呢?

前些年的時候,生態圈的大伙兒都很悲觀地認為,豺在中國可能已經窮途末路了。

中國豺的現狀

然而兇獸之首的力量是我們所沒有想到的。近年來我們發現,在中國很多地方,依然能找到豺的蹤影。

2015年的時候,我們在參加TBIC組織的藏東南生物多樣性調查的時候,在墨脫和察隅都拍到了成群結隊的豺狗,這是我們初次見識到擁有完整食物鏈的生態系統多麼誘人美好。

我們在察隅拍攝到的豺

豺 攝於墨脫

接下來我們又依次在雲南德宏的銅壁關保護區和西雙版納的易武保護區拍到了豺,特別是在易武的中老邊境地帶,我們發現豺也是成群活動,並不罕見。

完整的生態,古老的雨林,無數的野生動物生活在中老邊境的雨林之中 大貓攝

豺 攝於西雙版納易武保護區

豺 攝於銅壁關保護區

與此同時,四川臥龍、黑水河保護區以及雲南白馬雪山也先後拍到了豺,雖然數量並不多,但其出現就意味著內地豺群恢復的希望。

臥龍保護區的豺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豺 圖片來自網絡

豺現身四川黑水河自然保護區圖片來自網絡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西部高原荒漠區出現的豺,從青海的玉樹到祁連山,再到甘肅鹽池灣和新疆羅布泊,在這樣寒冷乾燥的地方記錄到了成群的豺。

比如鹽池灣保護區的豺狗呈現出十餘只的群體,而就在大牛和熊吉吉參與的祁連山花兒地的調查中也出現了結成小群體的豺。

在花兒地天峻拍攝到的豺 作者:劉炎林

這些發現使得豺在中國的保護充滿了希望。豺的保護意義非常顯著,豺群幾乎擁有接近於老虎的生態位。

在四川和陝西,它們未來或許可以去抑制數量泛濫的羚牛,就像它們現在在藏東南做的那樣;而在西北,它們和雪豹、狼一起在調節著巖羊等大型有蹄類的數量。

為何消失?

要保護豺,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為什麼它們會消失。

這或許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在華東、華中、華北、華南這些歷史分布區,豺消失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棲息地消失以及人為獵殺

就和其他大型食肉動物一樣,人獸衝突導致的獵殺以及對棲息地的開發先後消滅了虎、狼和絕大多數的豹,豺也未能倖免。

然而有些地方的豺的消失卻是個難以解釋的現象:在新龍,我們的七貓之地,向陽告訴我說以前豺狗多得很,敢跑到村邊來吃家畜,後來也不知道怎麼就沒有了。

新龍 令我們感到驕傲的七貓聖地

很顯然,打獵和棲息地喪失在這裡都不存在,否則也不會有七種貓和十一種有蹄類存活至今且家族繁盛。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藏區很多地方,整個甘孜州到青海玉樹和祁連山普遍都有這種豺忽然消失的情況。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疫病,豺在青藏高原消失的時間基本與藏獒興起吻合,大量增加的藏狗可能將致命的犬瘟和狂犬病傳染給野外的豺,而成群活動這個習性使得豺不像狼、赤狐、藏狐那樣能夠依靠種群的分散來抵禦疾病,它們在很短時間內就被消滅了。

流浪藏獒在收容所等待餵食 圖片來自網絡

而在雲南,雖然狩獵強度較高,且人類社區(狗)與豺活動也很接近,但由於熱帶雨林/季雨林環境生產力高,且人類社區進入野外時間較早,當地的豺依然保存了一些小種群,並且可能在與人相伴的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免疫力。

尹杭和她的保護機構雪境一直在藏區做流浪狗的數量控制和免疫工作,雖然看上去聚焦在家畜,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對高原生態系統功在千秋的工作。

保護的問題

有豺是好事,但也不全是好事。前些天西雙版納保護區科研所的郭所給我傳來了一些寮國的監測數據,這是今年3月陳老溼和花老師帶著凱爾去寮國安裝的相機。

我發現有個相機拍到了很漂亮的豺群影像。在短短的15秒內,5隻健康的豺狗依次從相機前經過,橙紅色的體色、黑色蓬鬆的尾巴,閒散的步伐散發出荒野的殺氣。這把我的思緒一下子勾回了那片綠色的雨林。

此次收回的數據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這一健康的豺群

然而讓我回憶起的不光是雨林的美好,還有其他的。比如,豺會吃牛。

當時我在山上聽帶路的蘇三村長說起豺狗造成的家畜損失時著實吃了一驚。與和順的情況類似,在這邊的山上,特別是在保護區外面,有很多牛被散養在山上。

由於老虎已經從當地消失,豹的數量也很少,能夠給牛帶來威脅的就只有豺。近年來似乎豺群的數量在上升,因此導致了大量豺攻擊牛的例子。

「你在山上見過豺咬牛麼?」我問。

「見過。一般雨季的時候豺就會來,我就見過一群豺,十幾隻,追著我家的牛咬,我上去趕都不怕,還朝我叫喚,就跟狗叫一樣。」蘇三說。

與豹不同的是,豺群有足夠的能力殺死成年的牛,因此它們幾乎可以在全年任何時候都對山上的牛發動攻擊。

後來科研所的楊所告訴我,近年來,從江城到易武,很多地方的家畜都不敢養,牛、豬,都會被豺狗吃掉。

我聽了以後心裡五味雜陳,這TM到底算好事還是壞事?

和大象破壞莊稼以及傷人受到的重視截然相反的是,豺在當地造成的問題至今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甚至連知道的人都不多。

而豺的出現對於這片雨林而言意義非凡,要知道,這裡是存在著豹、雲豹、金貓、雲貓、大靈貓、熊狸、小鼷鹿、小爪水獺等一系列神奇動物的地方,在中國你再也難以找到這麼一塊寶貴的雨林。

看鏡頭的亞洲小爪水獺

結語

我記得我外公曾經跟我說過皖南山區的故事:有次在山上見到一群斑狗(豺)圍追一隻老虎,甚至把老虎逼到了樹上,後來老虎和豺廝打著滾進了山溝消失不見了。

遙想當年,這種生靈盛況其實在中國是個普遍現象。那一幕距離現在並不遙遠,但我們若想再現當年場景,不知還有多少路要走。

而另一個說法則是:豺狼虎豹,豺是唯一一種從來不會對人產生威脅的動物,甚至走夜路的時候,豺還會成為人的護衛。

不知真假。

-完-

相關焦點

  • 這次,豺可不可以擁有一級動物的牌面?
    信息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網www.forestry.gov.cn而今天,我們想趁著這股春風,聊一下豺。豺狼虎豹,這四大猛獸無論對中國的生態平衡還是傳統文化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位列四猛之首的豺,在當代卻變得鮮為人知。
  • 央視《航拍中國》飛躍績溪「豺狗狼尖」
    皖南的山,秀不過「歸來不看嶽」的黃山;路,險不過如巨龍盤繞的「皖浙天路」;峻,峻不過站在「豺狗狼尖」上切身體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績溪家朋鄉周邊山巒起伏、雲海翻騰、群峰競秀、懸崖峭壁林立、奇松怪石密布、景色旖旎迷人。因其奇石怪松與黃山相似,故又被人稱作為「小黃山」。
  • 「豺狼虎豹」中,為什麼「豺」是老大?老虎還比不上豺和狼嗎?
    但是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特別強,它能生活在溫度極低的地區,也能生活在熱帶雨林中。豺在外出時基本上都是成群結隊的,很少單獨出去。而在捕食時也是如此,它們七八隻圍成一團,獵物陷在中間是怎麼也出不來。 我國的大興安嶺也曾出現過豺,一些老獵人回憶說打獵時最難打到的就是豺了,因為它的聽力和嗅覺特別發達,稍微聽到一點動靜
  • 豺,狼,虎,豹,豺是老大,為什麼老虎還不如豺和狼?
    按照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總是把最強的排在前面,就像百家姓一樣,那這個「豺」究竟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可以凌駕於老虎和豹子之上呢?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給大家簡單講一下。首先,豺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但現在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瀕危」。所以我們才對於豺這個動物不是很熟悉。
  • 生命之聲:豺
    〔生命之聲總第0257期〕1、豺狼虎豹,每一個字單揪出來,都是絕對的猛獸,而與後三者相比,老大「豺」則最為神秘。雖然有不少描述豺的成語,但真正見過豺的人確實沒有幾個。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這個被蒙上神秘面紗的動物吧!2、從外觀上看,豺與狐狸有些相似,有著黃色或者淺褐色的毛髮,尾巴比較粗而且毛髮較為蓬鬆。不過,豺的頭部特徵與狐狸還是相差較大,豺的耳朵比較的短且圓,其次豺的嘴較短,並且豺的四肢和身體看起來也比狐狸要更為修長一些。
  • 闢謠:「豺狼虎豹」裡豺排第一,豺是老虎的剋星嗎
    豺群歷史上豺分布廣泛,但隨著棲息地的縮減和人類的捕殺,現今豺數量可能不足兩千隻,主要分布於南亞、東南亞地區,在中國也有零散分布掏肛術傳說中的豺在民間傳說中,豺有著很高的地位和不錯的口碑。1958年的《東北獸類調查報告》裡引用了當地老鄉的敘述:「豺常聚集成群,在山上捕捉鹿、野山羊和狼為食,虎、豹非常怕它」。
  • 豺狼虎豹中的豺,性情兇猛,老虎見了都怕
    豺狼虎豹是大家常說的幾種兇猛動物,對於狼,虎和豹,大家都非常的了解也比較常見,但是豺這種動物,仿佛是一個消失的物種一樣,只聽其名不見其物,今天咱麼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稀罕的小動物。圖為群豺獵虎圖。圖中的動物就是豺,豺在生物上屬於犬科,豺屬,豺種,有獨立的屬種。
  • 豺狼虎豹四大猛獸,為何不見豺?
    有時還把豺和狼並稱為豺狼,當做了一種動物。比如豺狼當道、豺狼成性這樣的成語。在我的老家,老一輩的人們經常用 「豺狗菜」、「小豺狗」等一類詞形容調皮搗蛋、偷奸耍滑的小孩子。那麼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它們生存現狀如何?為何我們很少聽說有豺出沒的報導呢?
  • 豺:嗚咽的紅狗子,何時能回家鄉
    今年,講的是豺。我是個顏控,這一點沒什麼可掩飾的。我儘管常常說「所有動物都有萌點」,也能下場親自給各種動物找出萌點(不信你可以一試),但有些動物就是比別的動物更好看,天生的,看一眼就特別喜歡。所以,我喜歡豺。但就和我喜歡的、一樣,或者和所有大型猛獸一樣,中國豺面臨很嚴重的問題。石家莊動物園的豺。
  • 豺狼虎豹中的「豺」為何有資格排在狼虎豹之前?
    四、豹在中國的豹子為金錢豹,在中國各地有三個亞種,華南豹、華北豹、東北豹,考慮到古代漢族主要活動區域在黃河與長江流域附近,為我國的華北地區,因而,此處的豹多為華北豹,體長1.1米~1.5米(不包括尾巴),體重在45~80公斤,獨居,捕食各種鹿、羊、或小型哺乳動物。
  • 蘭溪發現瀕危動物豺狗蹤跡?
    豺狗在江湖上僅只是個傳說,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2009年出版的《中國獸類野外手冊》中對豺的分布範圍這樣描述:「豺廣布全國;延伸至印度尼西亞(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印度、巴基斯坦、印支、朝鮮、蒙古和俄羅斯。」由於環境破壞、人為捕殺和食物鏈斷裂等問題,豺目前已近乎絕跡,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中國最稀少的野生動物之一。
  • 豺狼豺狼,狼大家都知道,你們知道豺是什麼嗎?
    中國的語言文字可能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了,很多詞彙都具有隱藏屬性。比如「鳳凰」並不是一個物種,而是雄性為鳳雌性為凰。而豺狼其實也並非一個物種,豺是豺,狼是狼。憑狼的知名度,相信我就不用多做介紹了,那麼豺究竟是什麼動物呢?今天咱們就來科普一下。
  • 小時候常聽的神秘豺狗,到底是什麼動物,你被大人用豺狗嚇唬過嗎
    原來父母口中的豺狗只是民間的一種叫法,它們其實就是豺。可能是因為它們長得像狗,因此人們會將它們俗稱為「豺狗」。豺也叫亞洲野犬,是犬亞科的一種動物豺是統稱,是犬科犬亞科豺屬豺種,它們家族總共有11個亞種,主要分布在北亞、南亞、、東南亞地區,在國內有5個亞種,長江以南地區的中國豺,新疆一帶的西亞豺,西南部和西藏南部的克什米爾豺,新疆、內蒙、東北地區的東亞豺以及川西、新疆、內蒙部分地區的四川豺。在外形上,它們與狼、狗的體型相似,但總體上比狼要小,比赤狐大一點。
  • 豺(人與自然的關係)
    原來是一群飢腸轆轆的豺在圍攻兩隻羚羊。羚羊揚起角,顯露出英勇的模樣,可餓到了極點的豺怎麼可能怕他們?集合起來的豺群比狼更兇猛。再說,在這大雪紛飛,覓不到溫飽的季節,他們又怎麼肯放掉快要到手的食物?豺王親冒矢石,向一隻羚羊撲去,死死地咬住羚羊的脖頸。羚羊疼得四處亂撞,發出一陣陣哀叫。另一匹豺弓著身朝那頭羚羊的背後撲去,一口咬住羚羊的後臀緊緊不放。
  • 國人口中神秘的豺狗,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動物?
    豺家族對於人們來說,豺是一種十分神秘的動物,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由於其本身的習性,以及人們對它的誇張描述,都使得豺籠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實際上豺只不過是犬科豺屬裡面的普通物種,全世界的豺可以分成11個亞種,分別是中國豺、西亞豺、東亞豺、印度豺、印度支那豺、緬甸豺、爪哇豺、蘇門答臘豺、克什米爾豺、喜馬拉雅豺,以及四川豺,其中我國主要有5種,分別是:分布在長江南面大部分地區的中國豺
  • 如果真有「狽」,我猜它們一定像豺狗,狡猾且兇猛
    在歷史長河中,古代的人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神話和傳說故事,其中涉及的一些動物,有些是即便到了今天依然真實存在,有些是古時存在,但現在滅絕了,而有些人們甚至都不知道它究竟存不存在。比如今天我們所要說的「狽」這種動物,至今都沒有一個很好的定論。
  • 世界瀕危動物豺現身甘肅鹽池灣自然保護區
    新華社蘭州4月28日專電(記者範培珅)記者從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鹽池灣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從野外取回的紅外線監測相機資料中,獲得世界瀕危動物豺的視頻資料,其中一群個體數達9只,這一現象實屬罕見。豺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其體色深紅至灰褐色,喉部、四肢和面部為白色。
  • 梅州驚現5頭豺狗!咬死1隻豹貓
    ,今天,又傳來新情況!網友爆料,昨晚(3月1日)在豐順縣龍崗鎮馬圖村村道上,有村民真的看到豺狗了!一起跟逛先生來看看:善遊水,喜在水塘邊、溪溝邊、稻田邊等近水之處活動和覓食。主要以鼠類、松鼠、飛鼠、兔類、蛙類、蜥蜴、蛇類、小型鳥類、昆蟲等為食,也吃漿果、榕樹果和部分嫩葉、嫩草,有時潛入村寨盜食雞、鴨等家禽。來一張正臉是不是覺得挺可愛滴?
  • 豺聽覺和嗅覺極發達,行動快速而詭秘
    豺聽覺和嗅覺極發達,行動快速而詭秘。稍有異常情況立即逃避。平時性情十分沉默而警覺,但在捕獵的時候能發出召集性的嚎叫聲。豺捕獵多在清晨和黃昏,有時也在白天進行,善於追逐獵物,發現獵物後聚集在一起進行圍獵,也常以圍攻方式捕食。
  • 都聽過「豺狼虎豹」,可你知道豺長啥樣嗎?
    圖片來源:IUCN可以見到,生活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豺也早就銷聲匿跡,最後的記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而在華南地區,特別是曾經豺狗成群的江西省,進入21世紀以來只有兩筆未經證實的記錄,各保護區的紅外相機均未能拍攝到能夠辨識的豺的影像,研究者傾向於認為豺已在中國東部地區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