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嗚咽的紅狗子,何時能回家鄉

2021-01-13 澎湃新聞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

這幾年6月9日的物種日曆,都是一種猛獸。這大概是我動用了一點關係,實則是拿稿子換來的。今年,講的是豺。

我是個顏控,這一點沒什麼可掩飾的。我儘管常常說「所有動物都有萌點」,也能下場親自給各種動物找出萌點(不信你可以一試),但有些動物就是比別的動物更好看,天生的,看一眼就特別喜歡。所以,我喜歡豺。但就和我喜歡的、一樣,或者和所有大型猛獸一樣,中國豺面臨很嚴重的問題。

石家莊動物園的豺。

豺的困境非常神秘:作為「豺狼虎豹」4大兇獸之首,為什麼曾經全中國哪兒都有的豺,在很短時間內,突然消失了,以至於很多中國人根本就沒見過這種漂亮、威武、又動人的紅狗子?

憑叫聲溝通的社交愛好者

想揭秘豺的消失,首先要知道豺是種什麼樣的動物。

豺身上最易鑑別、最好看的特徵是一身紅毛。它的腦袋看起來很像狗,但耳朵又大又圓,和狼、狗、狐狸很不一樣,有點米老鼠的意思。豺比狼小,比赤狐大,也叫紅狼、扒溝子等等。豺同狼、亞洲胡狼和非洲野犬是近親,是犬科犬族犬亞族的動物,雖然看起來像,但其實和狐狸不算親戚。

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動物園的豺。

相對來說,犬科動物都很喜歡社交,而豺可以說是犬科中的社交之王。它們集大群,捕獵大型的獵物。在中國各地山民的傳說中,豺的出現至少數隻,多則十數隻,每次出現,都聒噪不已,特別愛叫。這樣的叫聲,其實是豺之間互相溝通的「語言」。

2000年,莫斯科動物園發表了一篇研究豺叫聲的論文。他們發現,豺的叫聲中有7種音調信號、2種高頻組分信號、2種節奏組分信號。這樣複雜的叫聲構成,使得豺的叫聲可以傳遞比較複雜的信息。為什麼豺需要這麼複雜的「語言」呢?這可能和它們複雜的社交行為有關,可能是有了這套溝通方式才能組成那麼大的群體,也可能是複雜的群體反過來促進了「語言」的演化。

叫聲這個東西,不能光描述,不聽。俄羅斯人的論文裡沒有附帶聲音文件。但幸運的是,在印度還存在不少健康的豺種群,因此很多科學家、保護工作者甚至遊客錄製了大量豺的視頻。從這些視頻裡面,我們能聽到悅耳的豺聲。

視頻來自Youtube用戶105km。

這一段視頻裡,有連續的像鳥叫一般叫聲。別意外,豺的叫聲確實可以這麼小清新。類似的叫聲,我在國內也錄到過。這種短暫、較高亢的連續吠叫,確實很像鳥叫。這樣的叫聲,可能是豺適應密林和高草地的一種方式,因為高亢短促的叫聲能在滿是遮擋物的地形裡傳得更遠。

俄羅斯人研究豺叫的方法和工具,和我們研究鳥類叫聲用的幾乎一模一樣。類似的套路,也能用於鯨、豚等特擅長「語言」和「歌唱」的哺乳動物。那些鳴唱能力不發達的動物,這麼研究的意義就沒那麼大。

視頻來自Youtube用戶WildlifeTraveler。

除了類似鳥叫的小清新,豺也能發出恐怖的嚎叫。這段視頻裡的大聲吠叫,就讓人不寒而慄。

動物發出特定的聲音,理論上說會有特定的含義。例如,我研究過的,雄性在鳴叫時無外乎有三種最常有的意圖:

「嗨,妹子啊,來看看哥。」

「那邊那個小子,說你呢,趕緊給哥滾,怎麼還不滾,還給哥叫上了,那就比比誰叫得更響更好聽!」

「警報,注意,警報,注意。」

再結合其他的行為和場景,我們就能猜到這隻鳥的叫聲是啥意思。我相信,這種表意豺也會。也許它們有固定的叫聲來告訴同類獵物、敵人的所在,或是能通過叫聲、表情、動作來進行一些更複雜的群內協商。假以時日,我們或許能破解豺的「語言」。

一段豺和老虎發生衝突的視頻,可以看出,被老虎追的那隻豺,似乎並不是很恐懼,它靈活的翻轉騰挪,老虎也沒太認真追。這段視頻裡,豺的叫聲又不一樣了。視頻來自Youtube用戶FiveZero Safaris。

這樣複雜的叫聲和社交行為有啥好處?更大、更團結的豺群,能夠捕獵更大型的獵物。在有些地區,豺佔據了和類似於老虎的生態位。以豺那小小的體型,能如此彪悍,靠的就是群體的團結之力。

豺捕獵大型動物的時候也很有策略。有的個體會抓咬獵物的口鼻或者體側,幹擾獵物的奔跑;有的個體會在背後咬獵物的屁股,掏獵物的腸子。因為有這樣掏肛的捕獵方法,有的地方管豺叫「扒溝子」。

「扒溝子」的神秘消失

豺,居於「豺狼虎豹」四大兇獸之首,曾經遍布於中國。但如今,在胡煥庸線以東,豺幾乎全滅。談到滅絕,肯定脫不了「捕獵」和「棲息地缺失」這兩個原因。但奇怪的是,不少地區的豺是突然消失的。

印度南丹卡南動物園的豺。

神農架的豺,就消失得莫名其妙。去年,我去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管理的神農架太陽坪保護地考察,藉機找保護區的同事介紹了幾位老獵人聊了聊。聊天的核心,就是豺。

神農架很神奇,不談荒誕不經的野人傳說,這地方也老出神秘動物。例如,不知道為什麼,神農架總出現白化動物,什麼白化黑熊、白化小麂都上過新聞,老獵人們還說,他們見過白化毛冠鹿、白化中華鬣羚,感覺啥玩意兒都能白化咯。

老獵人們不知道什麼是豺,只知道「扒溝子」。「溝子」是屁股縫,「扒溝子」對應的是豺特殊的捕獵方式。他們描述說,「扒溝子」成群結隊、喜歡叫、耳朵是圓的,這些特徵和豺都能完美對上。拿出豺的照片給他們一看,大部分老獵人都指認說,這就是「扒溝子」嘛。所以,神農架的「扒溝子」應該就是豺。

當地人對豺的描述非常豐富,充滿細節,有些細節比較模糊,有些細節比較清楚,還有些細節互相矛盾。這種豐富的記憶細節,源於豺消失得並不久,以前確實常見,很多人都見過,但畢竟已經過了幾十年,有一些記憶偏差也特別正常。

與之相對的是當地人對另一種神秘動物「驢頭狼」的描述,這種傳說生物,有驢那麼大,有狼的身體,驢的頭,還能吃老虎。有不少神龍架人相信有驢頭狼,說有人見過,一問驢頭狼長啥樣,都會說有驢那麼大,狼身驢頭。再仔細追問,這東西成群嗎,啥季節多,什麼時候見過,怎麼捕獵,愛吃啥,大部分人就說不出來或者開始瞎編了。這種匱乏的細節、高度一致而單調的主幹,大概是因為傳說出現得並不早,大家都從網絡或是刊物中看到過同樣的小故事,又沒有見過真東西才導致的。

哪個真,哪個假,不言而喻。

說回來,豺又是如何在神農架消失的呢?老獵人們沒有統一的說法,有的認為是雪災,有的認為是人打的。他們大多說扒溝子是在20世紀70年代突然消失的。有幾位老獵人還記得,也是那幾年,當地俗稱「毛狗子」的赤狐,也突然消失了。這是一個關鍵的信息。

赤狐。

赤狐和豺是兩種習性完全不同的動物,前者獨來獨往,佔據的生態位比較低,適應力更強,特別機警。即使是再高強度的捕獵,也很難在短暫的幾年間,同時把赤狐、豺都打幹淨,神農架畢竟那麼大,山那麼野;如果說是棲息地喪失,短時間內徹底消滅兩種生態位完全不一樣的動物,那得是多猛烈的生態崩潰才能做到?況且,至今,神農架還有黑熊和豹子,能有什麼災難同時滅了赤狐和豺,卻留下了熊和大貓?

我認為只有一種可能:疫情。可能在20世紀70年代,有一種能讓野生犬科動物致死的流行病傳入了神農架,消滅了當地的赤狐和豺。無獨有偶,青藏高原上豺的消失和藏獒的興起在時間上是吻合的:可能是越來越多的狗,將野生動物無法抵禦的某種流行病傳播到了野外,消滅了熱愛集群、喜歡社交的豺。

沒有豺的森林,不只是少了豺的嗚咽。在四川、陝西,一些缺乏頂級掠食者的森林中羚牛當道、野豬橫行。如果有豺,這些蠻橫的食草動物也不敢如此囂張。

石家莊動物園的豺。

在《中國動物志》的老分類系統當中,中國豺分成四個亞種:東北的是指名亞種,江西、安徽的是江西亞種,四川的是川西亞種,克什米爾亞種。這個分類方式實在太老,證據全都是解放前的,很多省份的豺種群沒有研究到。我很討厭這個分類方法。因為中國中部、東部和東南地區的豺已經消失了,套用這個分法,那就是四大亞種中的一個已經野外滅絕。

按照更新的分子生物學證據,全世界豺之間的遺傳差異,似乎都不足以區分出亞種。但就算不分亞種,中國中部、東部和東南部豺的基因庫也幾乎消失了。

還好,中國動物園中最大的一個豺種群——石家莊動物園的那一群——就來自江西,還留有一絲血脈。

這些豺,還能回到家鄉的山林中嗎?

原標題:《豺:嗚咽的紅狗子,何時能回家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今天說說中國的豺,消逝和歸來
    但是有一個關於豺的描述倒是勾畫了豺在生態學上的一些特點:《逸周書·時訓》上說:「霜降之日,豺乃祭獸。」清朝進士朱右曾對此校釋道:「豺似狗,高前廣後,黃色群行,其牙如錐,殺獸而陳之若祭。」 這意思是說到了秋天霜降節氣時,豺開始大量捕獵,吃不完的就放在那裡,就像是在用獸來祭天以報答老天的恩賜。
  • 豺,狼,虎,豹,豺是老大,為什麼老虎還不如豺和狼?
    按照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總是把最強的排在前面,就像百家姓一樣,那這個「豺」究竟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可以凌駕於老虎和豹子之上呢?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給大家簡單講一下。首先,豺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但現在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瀕危」。所以我們才對於豺這個動物不是很熟悉。
  • 「豺狼虎豹」中,為什麼「豺」是老大?老虎還比不上豺和狼嗎?
    我們常用豺狼虎豹來形容極其兇惡的野獸,而按照我們的習慣,排在前面的都是地位比較高的,因此,人們就認為豺狼虎豹中豺是力量最強的動物,但很多人不信服,因為大家都感覺老虎、豹子的捕殺能力要高於它,那它為什麼能排在老虎、豹子的前面呢?
  • 闢謠:「豺狼虎豹」裡豺排第一,豺是老虎的剋星嗎
    豺群的捕獵能力相當出色而且手段多樣,挖眼掏肛、開膛破肚,可謂極其兇殘。而且豺群的食量不小,有動物學家描述豺群連殺帶趕,可以很快把一塊區域內的獵物清除乾淨,所以豺群會在幾處領地間來回遷徙以滿足食物需求。《逸周書·時訓》上說:「霜降之日,豺乃祭獸。」清朝進士朱右曾對此注釋道:「豺似狗,高前廣後,黃色群行,其牙如錐,殺獸而陳之若祭。」「殺獸而陳之若祭」意思是說豺殺死野獸放在那裡,像是在用野獸來祭天。這給豺增添了幾分神話色彩,因此豺也被稱為「神犬」。
  • 三色豺圍獵狒狒群,母狒狒為了保護幼崽,自己不幸葬身豺群
    為了能填飽肚子,三色豺決定冒險嘗試捕獵這群好鬥的狒狒。 狒狒群的數量看起來有三四十隻,不過這個狒狒群裡精兵強將沒幾個,很多都是一些老幼,真正能打架的也不多。
  • 生命之聲:豺
    〔生命之聲總第0257期〕1、豺狼虎豹,每一個字單揪出來,都是絕對的猛獸,而與後三者相比,老大「豺」則最為神秘。雖然有不少描述豺的成語,但真正見過豺的人確實沒有幾個。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這個被蒙上神秘面紗的動物吧!2、從外觀上看,豺與狐狸有些相似,有著黃色或者淺褐色的毛髮,尾巴比較粗而且毛髮較為蓬鬆。不過,豺的頭部特徵與狐狸還是相差較大,豺的耳朵比較的短且圓,其次豺的嘴較短,並且豺的四肢和身體看起來也比狐狸要更為修長一些。
  • 豺狼虎豹四大猛獸,為何不見豺?
    而且豺更是古人口中比老虎還要兇悍的動物。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豺》:「豺,處處山中有之,狼屬也,俗名豺狗。其形似狗而頗白,前矮後高而長尾,其體細瘦而健猛,其毛黃褐色而鬇鬡,其牙似錐而噬物,群行虎亦畏之,又喜食羊。」
  • 豺(人與自然的關係)
    原來是一群飢腸轆轆的豺在圍攻兩隻羚羊。羚羊揚起角,顯露出英勇的模樣,可餓到了極點的豺怎麼可能怕他們?集合起來的豺群比狼更兇猛。再說,在這大雪紛飛,覓不到溫飽的季節,他們又怎麼肯放掉快要到手的食物?豺王親冒矢石,向一隻羚羊撲去,死死地咬住羚羊的脖頸。羚羊疼得四處亂撞,發出一陣陣哀叫。另一匹豺弓著身朝那頭羚羊的背後撲去,一口咬住羚羊的後臀緊緊不放。
  • 瀏陽驚現10年未見犬科動物豺 牛羊遇襲死傷數十
    瀏陽市爐煙村村民家養的牛羊連續遭豺襲擊經過對猛獸足跡和被咬牛羊傷口的鑑定,專家將「兇手」鎖定為最近10年都沒有在瀏陽現身的犬科動物——豺。   一個月   多隻黑山羊連遭「毒手」   爐煙村位於一處深山裡,村民鄭嶽利在此養了60多隻黑山羊,白天將羊趕入山林覓食,晚上則歸圈安歇。
  • 豺狼虎豹,老大是豺,老虎其實是有天敵的?
    豺,也叫亞洲野犬、豺犬、紅狗或紅狼,從外觀上看,豺就像是灰狼和赤狐的混合體。豺擅長以群體合作的方式捕獵,平時獵殺野羊、鹿、野豬和野牛。在捕到獵物後,豺群會讓幼崽先進食,和狼群(狼王先吃)不一樣。由於豺的獵物種類與亞洲的其它大型食肉動物重合度較高,它們不得不面對種群間競爭的壓力——虎(孟加拉虎)和豹與豺的種群間競爭尤為激烈。但據國外科學家觀察,豺一般三五成群或十隻八隻一起活動,甚至有四十隻的大群,虎豹見了都得退避三舍。
  • 小時候常聽的神秘豺狗,到底是什麼動物,你被大人用豺狗嚇唬過嗎
    原來父母口中的豺狗只是民間的一種叫法,它們其實就是豺。可能是因為它們長得像狗,因此人們會將它們俗稱為「豺狗」。豺也叫亞洲野犬,是犬亞科的一種動物豺是統稱,是犬科犬亞科豺屬豺種,它們家族總共有11個亞種,主要分布在北亞、南亞、、東南亞地區,在國內有5個亞種,長江以南地區的中國豺,新疆一帶的西亞豺,西南部和西藏南部的克什米爾豺,新疆、內蒙、東北地區的東亞豺以及川西、新疆、內蒙部分地區的四川豺。在外形上,它們與狼、狗的體型相似,但總體上比狼要小,比赤狐大一點。
  • 非洲野狗圍攻狒狒,母狒狒為保幼崽與豺展開搏鬥,最後被活活咬死
    因為狒狒的單體戰鬥力要略高於三色豺,群落的成員數量也比三色豺多,而且狒狒有著鋒利的犬齒,能夠給三色豺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讓三色豺死亡。所以這兩種動物經常會碰面,卻很少有三色豺捕獵狒狒的情況。但是,在食物極其稀少又找不到羚羊等有蹄動物時,三色豺群為了生存,也會冒險攻擊狒狒。這不,有群三色豺,已經餓了幾天了,看到了一群狒狒,口水都流了一地,真是天助它們。
  • 這次,豺可不可以擁有一級動物的牌面?
    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扮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豺狼當道、豺狼成性、黨豺為虐、投畀豺虎、豺狼野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裡知名度甚高的物種,豺曾經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但目前,已經有很少人聽說和了解過豺的信息。寫給豺:作為犬科戰鬥力之王,豺曾經廣泛分布於東亞和南亞的土地上,但卻在我們主流的視野裡消失了很多年。
  • 豺狼在前,虎豹在後,現實中的豺真能坐上猛獸的頭把交椅嗎?
    為何先人們會將豺放在虎豹的前面,而且在如今的大多數文學故事裡面,豺都被描繪成一種非常神秘且極其兇悍的動物,甚至搏殺老虎都不是難事。那麼現實中的豺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它真的能夠坐上猛獸的頭把交椅嗎?以及它又是如何在我國絕大多數森林中消失的?帶著這些所有疑問把文章看下去,讓我們來了解一個真實存在的豺。
  • 世界瀕危動物豺現身甘肅鹽池灣自然保護區
    新華社蘭州4月28日專電(記者範培珅)記者從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鹽池灣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從野外取回的紅外線監測相機資料中,獲得世界瀕危動物豺的視頻資料,其中一群個體數達9只,這一現象實屬罕見。豺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其體色深紅至灰褐色,喉部、四肢和面部為白色。
  • 國人口中神秘的豺狗,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動物?
    豺家族對於人們來說,豺是一種十分神秘的動物,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由於其本身的習性,以及人們對它的誇張描述,都使得豺籠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實際上豺只不過是犬科豺屬裡面的普通物種,全世界的豺可以分成11個亞種,分別是中國豺、西亞豺、東亞豺、印度豺、印度支那豺、緬甸豺、爪哇豺、蘇門答臘豺、克什米爾豺、喜馬拉雅豺,以及四川豺,其中我國主要有5種,分別是:分布在長江南面大部分地區的中國豺
  • 蘭溪發現瀕危動物豺狗蹤跡?
    他告訴大家:這是一顆豺狗的頭骨,是他前兩天剛從山上撿來的。豺狗長什麼樣,似乎沒什麼人知道,但很快有人出錢買走了這顆「豺狗」的頭骨(未經許可買賣野生動物骨頭、皮毛涉嫌違法——編者注)。  蘭溪山裡有豺狗?對此有人表示懷疑,胡康生卻堅信不疑。為了證實自己所言不虛,他甚至表示願意帶人去實地查看。
  • 一頭成年雄性東北虎能否戰勝40隻豺?為什麼?
    豺是一種常聽卻不常見的動物,它經常與「狼虎豹」相提並論,而且還排在了狼虎豹的前面,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這貨竟然比虎豹都強?答案顯然不是的,從體型上看,「豺狼虎豹」中,最小的就是豺。那麼,豺為什麼能排在虎狼豹之前呢?一群豺與一頭東北虎相遇是什麼場面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對我而言可愛的她主題曲感人 鄭秀晶嗚咽中文歌詞音譯歌詞
    韓國電視劇《對我而言可愛的她》由鄭智薰和鄭秀晶領銜主演,主題曲《嗚咽》更是讓人動容,該曲是在第三集末尾出現的鄭秀晶飾演的世娜所做的歌曲,《嗚咽》是韓國女子組合f(x)成員Krystal(鄭秀晶)為本劇演唱的主題曲,   《對我而言可愛的你》講述的是知名作曲家兼製作人李賢旭(鄭智薰飾)因三年前交通事故意外失去了女友尹素恩之後,患上了「一聽自己的作品就會頭痛心痛」的後遺症,從而放棄了音樂和愛情過著隱居生活。
  • 鄭秀晶嗚咽唱給誰聽?深扒鄭秀晶李鍾碩真實關係隱情頗深
    日前,一段鄭秀晶鋼琴彈唱《嗚咽》視頻在網絡上火爆了,不少網友表示我心裡始終是你.《嗚咽》是《對我而言可愛的她》的主題曲。《嗚咽》由鄭秀晶本人演唱。非常感人。如此感人的歌曲是不是寫個專門的那個人的?是鄭智薰飾演的李賢旭,還是《High Kick!短腿的反擊》的李鍾碩飾安鍾碩呢?   《對我而言可愛的她》講的是知名作曲家兼製作人李賢旭(鄭智薰飾)因三年前交通事故意外失去了女友尹素恩之後,患上了「一聽自己的作品就會頭痛心痛」的後遺症,從而放棄了音樂和愛情過著隱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