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實驗中,常需測量某些物體的長度或直徑,可使用螺旋測微器來實現。學生如果對螺旋測微器工作原理及讀數方法不了解,會致使學生犯錯,這其實也是教師資格考試的一個考點,下面談一談在教師資格筆試考試中,螺旋測微器的工作原理及讀數方法。
一、工作原理
螺旋測微器又名千分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儀器。螺旋測微器依據螺旋放大的原理製成,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轉一周,螺杆便沿著旋轉軸線方向前進或後退一個螺距的距離。因此,沿軸線方向移動的微小距離,就能用圓周上的讀數表示出來。螺旋測微器的精密螺紋的螺距是0.5mm,可動刻度有50個等分刻度,可動刻度旋轉一周,測微螺杆可前進或後退0.5mm,因此旋轉每個小分度,相當於測微螺杆前進或後退這0.5/50=0.01mm。可見,可動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螺旋測微器可準確到0.01mm。由於還能再估讀一位,可讀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二、讀數方法
測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線與可動刻度對齊的位置的讀數×0.01mm。
三、注意事項
1.測量時,在測微螺杆快靠近被測物體時應停止使用旋鈕,而改用微調旋鈕,避免產生過大的壓力,既可使測量結果精確,又能保護螺旋測微器。
2.在讀數時,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線是否已經露出。
3.讀數時,千分位有一位估讀數字,不能隨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點正好與可動刻度的某一刻度線對齊,千分位上也應讀取為「0」。
4.當小砧和測微螺杆併攏時,可動刻度的零點與固定刻度的零點不相重合,將出現零誤差,應加以修正,即在最後測長度的讀數上去掉零誤差的數值。
四、考試注意
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度上的刻度值是以mm為單位。
2.可動刻度要估讀,小數點後應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例如下圖讀數時,從固定刻度上讀取整、半毫米數,然後從可動刻度上讀取剩餘部分(因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後應再估讀一位),再把兩部分讀數相加,得出測量值,圖中的讀數應該是6.702mm,測量值=6.5+20.3×0.01mm=6.703mm。(6.702mm~6.704mm均正確)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zgks」
回復【白皮書】獲得教師資格面試備考資料
回復【試講匯總】獲得教資面試各學科試講亮點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