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燒了800億,這個「國家級啃老族」卻用一種技術幹懵三星/蘋果

2021-01-21 EDN電子設計技術

自三星Galaxy Fold、華為Mate X發布後,業界均稱手機大戰,邁入了5G摺疊屏元年。4iJednc

而伴隨著華為售價17500元可摺疊手機的亮相,背後的柔性屏供應商京東方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4iJednc

而京東方能有今天的成就,多虧了操盤手王東升,他是「中國液晶顯示之父」。在這之前,他被業界認為是「國家級啃老族」。4iJednc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從2006年來,京東方以定向增發的方式融資705億,政府補助61億。總額近800億的投入,還是連年虧損,靠政府的補貼才能止虧,外界對其清一色的嘲笑聲:燒錢機器、鐵公雞一毛不發、只進不出等等。要不是政府幾次三番給他搞融資,京東方根本撐不到今天4iJednc

4iJednc

但就是這個「國家級啃老族」卻改變了中國國產手機在屏幕上不再依賴進口的局面,再也不用看三星的臉色。4iJednc

截止2018年三季度,京東方的智慧型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電視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2018年,京東方成為了蘋果 iPad 以及 MacBook的供應商。4iJednc

這背後則是京東方從「燒錢機器」到中國面板之王的坎坷之路。而王東升等這一天,整整等了25年。4iJednc

重視技術人才培養,讓電子管廠轉虧為盈 

從杭州電子工學院畢業後,王東升1982年進入瀕臨破產的北京電子管廠,先後擔任財務處科長、處長、總會計師。4iJednc

1992年,北京電子管廠已經連續虧損7年,瀕臨破產。時年35歲的王東升臨危受命,毅然接下了年虧損數千萬元、頻臨倒閉的北京電子管廠,擔任該廠廠長。4iJednc

4iJednc

彼時,電子管廠資產負債率過高,沒有銀行願意放貸,也沒有人願意投資,企業改制十分艱難。 4iJednc

走投無路的王東升選擇向員工募集資金,他帶頭以最高額度出資5000元,最終2600多名員工湊齊了650萬資金,北京電子管廠順利改制成為「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京東方的前身。 4iJednc

4iJednc

改制之後,為了改變公司產品老、技術舊的現狀,王東升決定實施「人才、技術」雙管齊下的戰略。 4iJednc

他與日本企業合作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並發展與日本技術企業的業務合作,從中獲得最新產品。同時,他成立企業內部研究小組,專門跟蹤產業方向,據此確定企業發展路線。 4iJednc

正確的戰略讓公司起死回生,到了1997年,企業盈利達到5000萬元。同年,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4iJednc

進入液晶顯示領域,收購海外企業的技術

1998年,中國彩色顯像管行業正發展得如火如荼,王東升預測到液晶顯示技術必將取代顯像管技術,於是決定進入液晶領域,並且要自主研發液晶顯示技術。 4iJednc

當時,液晶顯示技術經由美國發明,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做大,已經發展了30多年,王東升想要迅速攻克技術難關談何容易。 4iJednc

在他苦惱之時,一個機會出現了——韓國現代集團由於過度擴張、負債太重,要出售旗下的液晶業務。 4iJednc

王東升主張收購韓國現代集團,他認為「通過收購海外企業的技術、市場以及人才,能夠高起點地迅速地切入這樣的高端領域」。 4iJednc

儘管遭到董事會大部分人的反對,王東升還是「堅信半導體替代電子管是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不及早介入就會被甩得越來越遠。」 4iJednc

他力排眾議,以3.8億美元收購了韓國現代集團,並利用其企業內部的液晶屏業務和專利,增加京東方在液晶顯示器方面的競爭力。  4iJednc

「燒錢機器」如何練成中國面板之王?

3.8億美元幾乎是京東方所有的身家性命,王東升一股腦扎進了液晶顯示技術。4iJednc

但是沒過多久,日韓多家廠商的產能集中釋放,讓京東方幾乎無利可圖;加上股市又不晴朗,京東方在2005年到2006年,整整虧損了33億元,王東升又陷入質疑和困境。最困難的時候,王東升自言就像在天台上奔跑,感覺隨時會掉下去……4iJednc

曾經的嘲諷聲又劈頭蓋臉席捲而來,更慘的是,京東方連銀行的貸款都還不上了。最後,讓京東方起死回生的是政府的融資。過去幾年裡,京東方的融資額超過700億。一個十足的「燒錢王」。4iJednc

當年了解京東方股票的,都是一臉不屑,有人甚至毫不留情地罵道:「15年虧損70億的垃圾企業,全靠國家燒錢撐著,研發一些發達國家早就淘汰的技術,再給他15年,也摸不到韓國人的屁股。」4iJednc

的確,當時國內市場上液晶顯示技術一片空白,一開始王東升也想過合資,但是搞合資合不來技術。王東升制定了一個25年計劃,這個計劃的前期,就是大量的收購技術團隊,一點點的跟人家學,然後再消化,再創新。4iJednc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圈,25年計劃聽起來有些漫長,不切實際,尤其是連年巨額的虧損,堅持一個方向走下去更是難上加難。但王東升知道,「京東方闖入了當今世界的高精尖產業,既然闖入了,就只有往前走,因為沒有退路。」4iJednc

2006年,京東方實現產能擴張30%以上。4iJednc

從2009年到2013年的五年間,京東方加大生產線規模投入,一躍躋身全球前五。2016年,全球創新報告顯示,京東方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領域公司。4iJednc

2017年,京東方的專利申請量增加到8678件,其中,發明專利超過85%,專利授權量排名第21,華為排第20。4iJednc

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京東方的智慧型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以及電視顯示屏的出貨量均位居全球第一。4iJednc

2019年,國內手機生產商爭相布局摺疊屏手機,又給了京東方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4iJednc

據悉,京東方由於跟華為在Mate20系列合作的相當愉快,摺疊屏手機發布後,京東方極有可能成為華為的獨家供應商。4iJednc

除此之外,蘋果今年的新產品摺疊屏手機,京東方已經進入三大供應商的候選名單。4iJednc

華為、蘋果搶著要,在這背後,看重的只有一個條件:過硬的技術。4iJednc

正如王東升自己所言:「技術行不一定贏,技術不行就一定會輸。」4iJednc

「國家級啃老族」到「中國液晶顯示之父」,王東升為啥能成?

從瀕臨破產的電子工廠到打造全球一流的液晶顯示屏,王東升整整走了26年。這26年,不僅改變了一個飽受爭議的電子工廠,也讓國產手機挺直了腰杆,緩解了過度依賴進口的毛病。4iJednc

王東升從被罵「騙政府的錢」,到成為「中國液晶顯示之父」,他究竟是靠什麼一步步堅持下來的?4iJednc

掌握技術,才有話語權4iJednc

回顧創辦京東方26年的心路歷程,王東升表示,企業家要有創業、創新和冒險精神。冒險,不是賭徒心態。4iJednc

這種冒險,是基於技術和創新之上的,並不是押寶,偏偏都讓京東方押中了。4iJednc

25年,京東方的發展非常激進,在技術上投入了巨資,即便是在巨額虧損下也沒有停滯。4iJednc

2016年,IFI公布的美國授權專利數TOP50裡,京東方和華為是僅有的兩家中國大陸企業。4iJednc

2019年,5G和摺疊屏元年,這兩家企業強強聯手,用實力證明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有話語權。4iJednc

敢於創新,保證產品活力4iJednc

在京東方最困難的時候,一年就虧損幾十億,有人勸王東升,別再投研發了,再虧下去,不得了了。4iJednc

王東升卻不辯一詞,還是繼續深耕產品,京東方的科研人員介紹過生產一張柔性屏統共要分幾步:4iJednc

要製作動態彎折摺疊AMOLED屏幕,首先需要有工廠機械臂用真空吸盤將厚度只有0.5釐米的玻璃基板傳送到流水線上,然後將自發光材料汽化,使之均勻凝結在玻璃基板上,形成一層20微米厚的膜,最後機器用刀片將這層膜和玻璃基板分開。4iJednc

4iJednc

這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卻難上加難,但王東升卻堅持讓京東方獨立研發技術。4iJednc

「靠模仿跟著別人走,短期可以,但長期肯定不行。因為永遠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疲軟的產品,產品不行,京東方遲早不行。」4iJednc

結語:

回顧創辦京東方25年的歷程,王東升已從當年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為滿頭華發,但他的闖勁依然十足。王東升表示,企業家要有創業、創新和冒險精神。冒險,不是賭徒心態。4iJednc

京東方的AMOLED柔性屏,在這場冒險中,終於打破了三星的壟斷,成為了舞臺上的芭蕾演員,讓人矚目。4iJednc

(綜合整理自金錯刀、 南財專訪、搜狐網)4iJednc

 4iJednc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公開說滅三星蘋果一次罰一百;Note7炸機機主:三星給3000萬...
    當然,說到手遊娛樂,自然撇不開主打手遊的網易,據稱網易《陰陽師》團隊的年終獎也是這個級別。@蘋果她媽媽:我一個網易遊戲部工作的夫妻 今年直接買了套680w的房子 好有錢!回姓機主稱,從9月26日購買不到13小時的國行三星Note7手機爆炸之後快5個月,從未收到過任何一句來自三星的道歉,自焚燒成焦屍的Note7手機和一起燒殘的當時最新款Macbook Pro 15高配也依然躺屍無人賠償。此案將於四月或者五月份審理。@故國回首:當時污衊機主是用外部加熱方式幹的,三星公司還發公告要訴於法律。
  • 華為、三星都在用TOF鏡頭,而這個潮流,得靠蘋果引領?
    實際上最早將TOF鏡頭用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是OPPO,OPPO在2018年推出了一款旗艦手機——OPPO R17 Pro,這是OPPO R系列的首款「Pro」產品;該機背面採用的是1200萬像素+2000萬像素+TOF鏡頭的三攝鏡頭模組,這款機器搭載的是驍龍710處理器,8GB+128GB存儲組合。
  • 新東方:"啃老族"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潮英語>正文新東方:"啃老族"用英語怎麼說? 2015-11-24 10:36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謝昕呈   其實「啃老族」這個概念前幾年就已經有了,它大概指那些過了找工作應該獨立的年齡以後在經濟上還過度依賴父母的人。
  • 科技早報 | 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120億美元默認搜索費 三星傳奇...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過去的這個周末,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以下是要聞回顧:先關注蘋果: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120億美元默認搜索費 佔蘋果利潤21%2017年,蘋果更新了一項協議把谷歌作為蘋果設備上的默認搜尋引擎。《紐約時報》現在預計,蘋果每年預計將收到谷歌支付的8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費用,以便把谷歌作為其設備和服務上的默認搜尋引擎,包括iPhone和Siri,遠高於2014年的10億美元。這筆費用被認為是谷歌對外支付的最大單筆付款,佔據了蘋果年利潤的14%至21%。
  • 三星自家的1億800萬像素感光元件有多強?技術釋疑!
    三星在前幾天正式公布了2020上半年的旗艦智慧型手機Galaxy S20 系列,其中主打專業相機功能的Galaxy S20 Ultra 首度搭載了三星自家的1 億800 萬像素感光元件「ISOCELL Bright HM1」,它是繼去年小米MIX Alpha搭載的ISOCELL Bright HMX
  • 蘋果三星都離不開,中國手機鏡頭用20年徵服全球
    在中國智慧型手機產業鏈中,手機鏡頭產業的核心玩家有哪些,他們與中國臺灣大立光這樣的與蘋果公司深度綁定的龍頭之間還有多大差距?在臺灣科技產業年創造200億美元貿易順差背後,光學產業能否率先突破實現大陸產業鏈的替代升級?
  • 三星被「峰終定律」打敗,蘋果會是下一個?
    總所周知蘋果在幾年前就已經遭遇了創新瓶頸,原因之一在於蘋果對於創新的投入越來越低,蘋果產品的利潤達到60%以上,相比華為的利潤僅為8%,但在高額利潤之後,蘋果對於研發的投入甚至不及華為,在2018年華為對於研發的投入為153億美元,蘋果則只有142億美元。
  • 科技大事件:蘋果再次向三星提出1.8億美元的索賠金額
    蘋果再次向三星提出1.8億美元的索賠金額  蘋果今年向三星索要了一份1.8億美元的巨額聖誕禮物,其實這還是因一直僵持不下的專利案引起的。三星在12月14日已經向蘋果支付了5.48億美元的賠償金,但時隔一周後蘋果再次向法院提出申請,指出三星目前仍欠該公司約1.8億美元的補充賠償和利息。這起專利侵權案要追溯到2012年,蘋果於2012年向美國加州法院提起訴訟並指出三星侵犯了其專利權,三星旗下的手機外觀模仿了iPhone,最終的庭審結果是三星需向蘋果支付近10億美元的賠償金。
  • 技術驅動創新 這些年三星Galaxy S系列做對了什麼?
    庫克表示,蘋果不會急於爭第一,而是基於長遠打算並進行投資。表面上看,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官方話術,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技術發展遇到瓶頸、產品創新力乏力,背後暗藏的是庫克對蘋果公司現狀的無力和無奈。而同樣有巨頭稱號的三星,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創新勢頭卻一路高歌猛進。近日,三星公布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的淨利潤猛增至11.05萬億韓元(約合9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85萬億韓元暴增89%。
  • 每天10億人:蘋果、小米都在用它的麥克風
    蘋果、三星等熱銷的電子產品已經擁有了上億級的消費者,但在這些大公司背後,卻隱藏著一家並不起眼的麥克風元器件供應商巨頭。這家公司叫樓氏電子(Knowles),是一家MEMS(微機電系統)麥克風與揚聲器的製造商,包括蘋果、三星、樂視、小米等手機產品中的麥克風絕大部分由這家公司生產。
  • 三星投入1160億美元衝刺3nm晶片,2022年量產,與臺積電較量
    據彭博報導,三星全力發展晶圓代工業務,規劃投入1,160億美元(約新臺幣3.3兆元),目標3納米製程2022年量產,與臺積電同步,是兩強近年先進位程競逐賽中,最接近的一次。業界關注,若三星發展3納米進程順利並提升良率,與臺積電的搶單大戰也將隨之引爆。
  • 早報:FB禁止用戶賣槍 三星為降罰金告蘋果
    蘋果指控三星洩露機密勝出 後者反指蘋果同樣惡劣蘋果今年一月份在指控三星有意向外界洩露其內部機密文件的官司中勝出。後者表示不服,且為了降低罰金,於二月對蘋果提出反訴——指控該公司同樣在網際網路上透露了不該透露的機密信息,甚至影響範圍更為廣泛。據悉,蘋果一直在調查審理中拒絕提供過多信息。而三星如今則藉機要求法院施壓蘋果,以獲取更多的、可以助其在庭審中爭辯的信息。
  • 緊跟臺積電步伐,三星投資100億美元赴美建廠,提升EUV工藝產能
    臺積電在美國投資120億美元,建設5nm製程的工廠已經開始進入正軌,工程將於明年啟動,預計在2024年開始投產,建成之後,整個代工廠計劃的處理能力是20,000個矽晶片,可謂是身負重任。臺積電在美國建廠的事情啟動以後,三星這邊也沒有閒著。
  • 「啃老族」已過時,新型「啃小族」來臨,這一代人是怎麼了
    說起「啃老族」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見到啃老族。至於什麼是啃老族,那無非也就是自己成年了、到了該參加工作的年齡了,卻不去工作,整天呆在家裡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吃父母的、穿父母的、用父母的。
  • 還在用蘋果三星手機注意,因為手機輻射嚴重,三星和蘋果被起訴了
    從早上起床、通勤,到日常辦公,下班後的休閒娛樂……手機陪伴我們度過一天,很多人都有了這樣的擔心:如此頻繁地接觸,手機輻射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這個問題隨著手機的增多也時常被大家談起。手機輻射會不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 蘋果為什麼需要Mini LED,是OLED不好用嗎?
    從供應鏈動作來看,蘋果確實在不遺餘力推進Mini LED技術成熟,為接下來的高端產品布局。為什麼蘋果需要Mini LED?難道是OLED不好用嗎? OLED,壽命與成本之痛   在我們的手機、平板、筆記本上,目前大多數採用的都是LCD和OLED兩種顯示面板。
  • 3nm晶片極限挑戰,三星百億美元出手到底要幹啥?
    三星近來在半導體上動作頻頻。先是爆出以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作為交換條件,願意與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合作生產晶片;之後有業內人士爆料,三星電子將調整晶片工藝路線,或將直接取消4nm生產工藝,從5nm直接「大躍進」至3nm,而4nm原定於2021年實現量產。
  • 於蘋果,三星是過去時LG是現在時,京東方或成將來時
    一直到 iPhone XS 的推出,蘋果公司一直採用的都是三星的 OLED 面板。   近些年來,三星的 OLED 面板能夠被蘋果青睞離不開其在柔性 OLED 面板方面的技術領先地位。事實上,它也是唯一一家能夠滿足蘋果公司對 iPhone X / XS 質量和批量生產要求的公司——美國、中國、日本的公司都未能滿足。
  • 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三星仍是OLED屏幕供應的霸主;蘋果是JDI最後的拯救者嗎
    發言人說,JDI同意每年至少償還200億日元,但截至3月,未償金額仍有1000億日元。             JDI發言人補充道,雖然蘋果已同意放寬還款條件,但JDI的潛在投資者正在尋求能夠讓蘋果做出進一步的讓步,包括徹底放棄部分債權、再注入高達200億日元的投資,並且保證今明兩年繼續向JDI訂貨。
  • 春節必看8件大事 蘋果重回巔峰卻敗中國
    三星,共計出貨量在5.19億臺左右,而來自中國企業的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為6.29億臺,全球共計13.6億臺,數字上國產企業已經接近一半,而外媒預測在2017年全球所有手機會有一半來自中國企業。今天,蘋果公司公布了2017財年第一財季業績,終於趕走陰霾迎來營收的增長;數據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一財季淨營收為783.51億,比去年同期的758.72億美元增長3%,創下歷史新高;淨利潤為178.9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3.61億美元下滑3%;但這一財季的每股攤薄收益達3.36美元,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