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AI」之奇美:助力全球首條2500mm超寬幅偏光片產線落地

2020-12-04 ENI經濟和信息化網

2020年11月23日,崑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崑山之奇美」)召開了全球首條2500mm超寬幅偏光片生產線(以下簡稱「2號線」)項目驗收報告會。自2019年末上線,2號產線已成功量產65」、70」、75」等主流超大尺寸電視用偏光片,穩定交貨且主要應用於三星、索尼、海信等高端電視品牌。

同時,86」、98」、105」等特大尺寸商顯機種在奇之美陸續量產,通過RTP、RTS等內置客戶工廠後段裁切、現地生產、現地服務等綜合營銷方式,2020年奇之美全年銷售面積將突破3000萬平米,成功躋身全球最具競爭力偏光板生產企業之列。

日前,崑山之奇美 IT部長王居龍在接受ENI經濟和信息化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面板產業大尺寸化飛速發展,國內偏光片市場持續升溫,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國內偏光片供需缺口約30%。為此,崑山之奇美積極布局,在2017年導入上線自動光學檢測系統,自動定位異常點,降低產品不良率,目前AI光學智能檢測的準確率已達到98%。

大數據+AI光學檢測,準確率達98%

崑山之奇美成立於2014年,從事研發、製造偏光板、光學功能膜、光學補償膜等顯示屏材料。其 1號線 (1490mm)於2017年1月正式量產,月產能180萬平米;2號線(2500mm)於2019年末試量產,滿產後月產能可達320萬平方米。雙線每年可貢獻6000萬平方米偏光片產能。

偏光片是光電產業中遊高端環節,隨著消費市場對大尺寸顯示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崑山之奇美對自身的信息化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大數據平臺

為了解決系統多且零散、信息孤島、數據源頭不統一等問題,崑山之奇美在2018年開始導入工業大數據平臺,10月正式運行。據王居龍介紹,在導入大數據平臺之前,公司內部曾嘗試進行多系統的連結,但也僅限於對產品的領料入庫等行為數據的簡單記錄,各系統卻依然分管不同的板塊。這就導致公司內部在進行對帳、產銷協調等情況時,雖然數據都進行了記錄,但由於各數據源頭不同,且存在數據延遲或不符的情況,導致彼此溝通難,「語言不通」。

基於此,崑山之奇美導入了工業大數據平臺,統一數據源頭,將各系統數據導入平臺,基於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清洗與分析,直觀展示企業的銷售和產能數據,輔助決策。王居龍表示,崑山之奇美將所有設備都接入了大數據平臺,對設備生產數據進行抓取,實現了對設備異常和風險的預判,將相關數據直觀展示給企業高層。對另外一個就是大數據平臺也對接了我們生產線上的設備,對一些生產數據進行了抓取分析,從而實現對設備異常和風險的預判。

AI光學智能檢測系統

在品質檢驗方面,崑山之奇美上線了AI光學智能檢測系統,通過高速的攝像機和保險系統自動判定產品的狀況和異常,並將其數據同步反饋給品質部門。王居龍說:「區別於一般電子產品,我們的產品是一卷一卷的,不是一個一個的。如果生產過程中出現異常,異常點可能出現在偏光膜的不同位置,但發現異常的過程中作業是不能停止的,所以就會把問題點卷到偏光膜中間。」

依靠AI光學智能檢測系統,崑山之奇美可以判定異常點在偏光膜的位置,並提供其具體的坐標軸數據。王居龍表示,後續公司會利用大數據模擬技術,建立良率檢測系統,再結合AI光學智能檢測系統進行異常點檢測,確定最佳的裁切方式,實現利用率的最大化。

「這套光學檢測系統具備自我學習的功能,通過電腦自動判斷產品的異常並進行反饋。在系統導入初期,還需要人工進行復判,但隨著對系統的逐步優化調整,不斷完善監測模型,目前系統檢測的準確率已達到98%。」王居龍如是說道。

全自動化工廠

目前,崑山之奇美已將所有設備都接入了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對每臺設備信息的收集和從前期上料到生產所有流程的自動化,基本沒有人為的幹預,唯一需要人力輔助的就是當系統檢測出設備出現問題時,需要人力進行維修。

另外,由於倉庫到車間的距離較遠,產品也比較重,所以人員運輸上存在痛點。對此,崑山之奇美在2號線(2500mm超寬幅偏光片產線)建立了立體倉庫,引入了自動搬運車,將倉庫和生產通過自動運輸車進行對接,設定上下料的時間,到點車輛就會自動運輸原料到產線。

相對創新,全面轉型

採訪最後,王居龍講到,對企業而言,傳統與創新,先進與不先進,是相對而言的,可以因為適合而創新,但不會因為創新而適合。對於業務型應用,如果不適合企業的頂層規劃和業務需求,再先進也不適合,反而可能是一些舊的、與公司經過長期磨合的系統更適合。但如果企業決定進行數位化轉型,或發展新的商業模式,那相應的也要進行新技術與新系統的匹配。

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IT部門或某一渠道的單一轉型,而是涉及企業經營模式、組織架構、資源渠道等等的全面轉型。而IT部門或信息化負責人,則是利用數據和技術去挖掘一些信息,運用數位化手段來輔助公司的運營,為公司轉型和戰略決策提供有力支持與參考。

相關焦點

  • 恆美光電全球首條2500mm超寬幅偏光片生產線項目驗收
    集微網消息,11月23日,恆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恆美光電」)發展研討會暨全球首條2500mm超寬幅偏光片生產線項目驗收報告會舉行。今年11月20日,崑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將於2020年12月進行股份制改造,並更名為恆美光電。
  • 國產超寬幅偏光片產品蓄勢待發
    雖然目前因為數據有限,無法精確計算出其淨利潤是多少,但至少可以看出,其盈利能力還是遠遠高於A股中主營偏光片業務的深紡織和三利譜。邱諍:沒錯,深紡織和三利譜兩家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合計僅約36億元,淨利潤合計僅0.7億元左右,當然無法與LG化學的LCD偏光片業務相比。
  • 三利譜:盈利拐點顯現 募資加碼超寬幅TFT-LCD偏光片
    其自主研發設計的國內首條寬幅(1490mm)TFT偏光片生產線,被國家發改委列入「2010 年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項目」,被深圳市發改委列為「2011 年度重大項目」。此外,作為中國偏光片領軍企業,三利譜一直致力於前瞻性產品研發和部分上遊材料研發工作,累計投入研發資金數億元。
  • 國內偏光片企業加速布局 未來產業格局如何變化
    偏光片生產企業主要為日本、韓國企業,產能TOP3的分別為日東、LG化學以及住友。2019年全球偏光片產能共6.8億平米,若考慮外資在中國大陸工廠,中國大陸產能合計約2.4億平米,其中國內企業產能共7300萬平,國內企業自給率處於較低水平。國內超寬幅產線建設加速,已有部分2500mm產線在建,未來在裁切效率方面更具優勢。
  • 偏光片產業鏈全面梳理!
    根據調研和統計,19年產能增量主要源自三利譜、Nitto、誠美材:其中三利譜的合肥一期產線預計19年Q2能夠實現滿產,全年產能可達600-700萬平米;Nitto 位於深圳的1490mm 的前段產線現在在客戶認證中,預計於今年年底量產出貨;誠美材崑山2500mm寬幅的產線預計2019年下半年可以投產,Nitto和誠美材19年的產能爬坡情況尚待觀察
  • 杉杉股份擲54億收購關鍵資產 中國LCD偏光片將告別卡脖子
    偏光片的需求來自液晶面板行業的擴張,尤其是超大尺寸電視需求旺盛,使得高端偏光片需求不斷增加。多年來,以京東方A、華星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全面崛起,逐步掌握了全球LCD產業的話語權,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國內面板企業崛起,大幅刺激偏光片需求。數據顯示,在滿產情況下,2020年國內LCD偏光片需求量為4.38億平方米/年。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 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更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國外同行,A股兩家公司的偏光片產線面臨著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業內人士指出,偏光片的幅寬決定產能和切割效率,寬幅產線是未來的趨勢。目前偏光片主要有5種不同裁切幅寬的生產線,分別為500mm、650mm、1330mm、1490mm、2500mm,其中500mm、650mm統稱為窄幅,其餘三種統稱為寬幅,其中2500mm目前稱為超寬幅。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近年來,中國面板廠商新產能持續釋放,產能聚集中國大陸,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產能競爭格局巨變。據群智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在全球電視面板市場份額達到55.5%,較去年同期提高了9個百分點。 隨著面板產線向中國大陸轉移帶動上遊產業鏈積聚,日韓企業逐漸退出偏光片市場。
  • 深紡織:超寬幅7號線預計明年3月進入試產 量產後偏光片產能將翻倍...
    集微網消息 近日,深紡織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7號線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預計2021年3月完成調試,進入試生產。公司將儘可能縮短爬坡期,爭取早日量產,以搶抓市場機遇。公司目前掌握偏光片產能約3,000萬平方米,超寬幅7號線量產後,預計產能將增長到6,000萬平方米。
  • 資訊:杉杉股份擬收購LG 化學LCD偏光片業務 行業格局或將洗牌
    超寬幅偏光片需求有望釋放資料顯示,偏光片是LG化學的支柱產業之一,自1997年成立以來,其年產能達到約1.72億平方米,而且公司早在2016年就已投產2300mm產線,在超寬幅(2000mm以上)偏光片領域積累深厚。
  • 偏光片角度怎麼看_偏光片廠家排名
    1.日東電工(日本)   日本日東電工株式會社成立於1918年10月,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總部位於日本大阪,是日本化工領域規模最大、創新能力最強的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偏光片製造商,其中液晶電視用多層光學補償膜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0%以上,是國內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商主要的偏光片供應商。
  • 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市場,國內偏光片廠商
    2014-2019年評估供需狀況的glut值分別為13%、10%、14%、15%、11%和7%,整體上看,全球偏光片市場產能和供需均保持穩步增長,其中供需表現基本為緊平衡狀況。從面積角度看,全球大尺寸、中小尺寸偏光片需求亦保持持續增長。
  • 深紡織A擬引進日本技術 升級偏光片項目
    深紡織A(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盤中直播 獨家診股)深紡織A今日公告,控股子公司盛波光電與錦江集團、崑山奇美就引進日東電工2500mm偏光片生產線技術與日東電工籤署了《技術合作合同書》,進而為擬籌建的7號線項目(幅寬為2500mm的超寬幅TFT-LCD用偏光片生產線)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技術保障
  • 明基材料業務結構多元化,明年偏光片營收佔比將降到90%以下
    中國大陸又有一個偏光片項目上馬。近日,深圳興飛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新津建設的西部首個偏光片工廠項目正式開工。 隨著液晶面板產業重心逐漸向中國大陸轉移,促進了面板產業本地配套的發展。偏光片作為面板重要的部件之一,正成為中國大陸企業的投資熱點。
  • 【深度】國產偏光片的潰敗、掙扎與重生
    深紡織A擬引進日東電工技術建設一條幅寬為2500mm,年產3200萬平米的偏光片產線,合肥三利譜寬幅1330mm偏光片生產線開始投產,實達集團成都偏光片項目開工,深圳興飛投資100億元開工西部首個偏光片超級工廠,中國臺灣偏光片供應商誠美材(原奇美)針對部分面板廠漲價5-10%。與此相對的則是外媒報導LG化學擬出售中國偏光片業務。
  • 解析投資:一文了解偏光片市場
    2014-2019年評估供需狀況的glut值分別為13%、10%、14%、15%、11%和7%,整體上看,全球偏光片市場產能和供需均保持穩步增長,其中供需表現基本為緊平衡狀況。從面積角度看,全球大尺寸、中小尺寸偏光片需求亦保持持續增長。
  • 偏光片成本佔整個液晶面板成本的10%-15%,偏光片廠三利譜被低估
    公司於2007年4月在深圳松崗建成1號生產線:寬幅(1330mm)TFT偏光片中、後工序生產線;2009年11月在福建莆田建成2號生產線:窄幅(650mm)偏光片全製程生產線;2011年8月在深圳光明新區建成3號生產線:寬幅(1490mm )TFT偏光片全製程生產線,並擁有部分設備、工藝和產品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 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手機用OLED偏光片已批量供貨
    公司從寬1330mm的中後段產線起步,到650mm全製程產線(黑白),再到光明1490mm全製程產線(小尺寸),再到合肥1490mm+1330mm寬幅產線(大尺寸)、龍崗1490mm產線(IPO募投,小尺寸),再到莆田和合肥二期大尺寸偏光片項目,華南與華東生產基地布局初成型。
  • 偏光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偏光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25 來源:壹點網     北京時間03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LCD產業向中國轉移 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 【趨勢】三星顯示延期關停LCD產線,明年面板漲勢或將趨緩;
    1.三星顯示延期關停LCD產線,明年面板漲勢或將趨緩;2.獲韓國政府批准,杉杉股份7.7億購買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3.深紡織:超寬幅7號線預計明年3月進入試產 量產後偏光片產能將翻倍增長;4.臺灣雙虎:面板缺口仍大,進入漲價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