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8月3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製備專家組主辦,青島理工大學協辦的「第四屆全國樣品製備學術報告會」在青島銀沙灘溫德姆至尊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2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屆學術會議以樣品製備為主題,開展深入的學術交流研討,並設置以下研討方向:樣品前處理新材料;樣品前處理新原理、新方法;現場樣品製備技術;在線分析樣品製備技術;樣品製備與分離檢測技術的在線聯用;樣品製備儀器裝置。
以下為部分分會報告內容: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員 張經華
報告題目:基於PRiME HLB固相萃取-UPLC-MS/MS法分析2種頭孢菌素及其代謝物的活雞給藥實驗
頭孢匹林和頭孢噻肟分別是第一、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具有廣譜、高效、低毒、對β-內醯胺酶較青黴素穩定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本報告介紹了PRiME HLB固相萃取-UPLC-MS/MS法,用於測定這2種頭孢菌素及其代謝物。其中,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具有免預淋洗、節省有機試劑的有點,同時使用T3色譜柱,較傳統C18色譜柱更適用於極性較強的弱極性化合物,減少基質效應和溶劑峰對目標物出峰的影響。本方法適用於分析雞肉、肝腎臟中2中頭孢菌素及其代謝物殘留量。
浙江大學教授 朱巖
報告題目:樹狀大分子分離材料的製備及其在色譜和樣品分離中的應用
在分離材料領域,聚醯胺-胺樹狀大分子可控的分子結構、廣闊的內部空腔以及大量末端活性官能團非常適合用於金屬、藥物、有機小分子以及各類帶電離子的分離。本報告從聚醯胺-胺樹狀大分子獨特的結構和性質出發,介紹了樹狀大分子分離材料的製備方法,以及它們在色譜和樣品分離中的應用,並對樹狀大分子分離材料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天津醫科大學教授 黃豔萍
報告題目:用於富集糖蛋白的硼親和樣品前處理材料的製備
報告主要介紹了基於多面體低聚倍半矽氧烷、雜化單體等硼親和材料製備的新理念及新技術,並展示了其作為固相萃取材料用於糖蛋白分離純化的具體實例,最後對硼親和材料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天津醫科大學教授 劉照勝
報告題目:基於分子印跡聚合物的樣品前處理及其應用
報告中介紹了分子印跡技術的基本原理,並就分子印跡聚合物綠色合成、大分子擁擠效應、低模板消耗的分子印跡聚合物製備技術等分子印跡的新理念及新技術,並展示了其作為固相萃取材料用於各類複雜體系及天然產物等分離純化的具體實例。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 王雪梅
報告題目:微納複合材料在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報告主要從研究背景、分子印記材料在環境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石墨烯多級孔功能材料在環境樣品前處理新方法研究中的應用、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樣品前處理新方法研究、以及課題組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進展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張慶合
報告題目:食品檢測計量溯源基準方法進展
同位素稀釋質譜法(IDMS)是目前複雜食品基質樣品中痕量有機成分測量的唯一的基準方法。張慶合實驗室系統研究了影響IDMS方法測量結果的因素如內標試劑的種類與性質、樣品前處理方法、質譜的基質效應、不同的定量方式等;同時研究了基於色譜-同位素稀釋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作為有機溴化合物測量的基準方法。
吉林大學教授 賈瓊
報告題目:超分子大環化合物在糖蛋白富集中的應用
在質譜分析鑑定前,需要將糖基化蛋白質從複雜的生物樣品中高效的分離富集。開發富集能力強、選擇性高、製備簡單的分離富集材料是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熱點。賈瓊課題組基於超分子大環化合物的主-客體作用,設計了一系列吸附材料,結合質譜檢測手段,用於複雜生物樣品中糖蛋白或糖肽的分離富集。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邱洪燈
報告題目:DESs和磁性材料在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
報告分別介紹了低共溶溶劑(DESs)和磁性材料如磁性十八烷基咪唑、磁性多孔碳(MPC)等的製備及其在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其中,磁性多孔碳採用一步燃燒法製備,製備時間短、無惰性氣體消耗、無有機溶劑消耗、成本低、原料易得,且該方法製備的MPC比表面積大,孔隙豐富,具有足夠的磁性強度,可用於從複雜樣品基質中實現對多種分析物的快速分析。
東北大學教授 陳旭偉
報告題目:籠狀聚倍半矽氧烷基功能雜化材料的製備與蛋白質吸附分離
籠狀聚倍半矽氧烷(POSS)是一種由無機立方矽氧籠與八個外圍基團組成的分子級有機-無機化合物。POSS雜化材料豐富的表面官能團與可控的結構使其成為一種潛在的蛋白親和吸附載體。報告中介紹,陳旭華所在課題組圍繞POSS製備了多種功能性雜化材料,並探索了其在複雜生物樣品中蛋白質吸附分離的應用。
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 畢文韜
報告題目:基於實時直接分析質譜的高效樣品處理技術
實時直接分析質譜法(DART-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檢測方法,能實現幾分鐘內的快速、高通量的樣品分析。雖然理論上DART-MS技術對樣品基質不需要進行特殊的前處理,但是對於一些痕量物質以及一些固體基質中的目標物,其檢測效率和準確性卻不太理想。報告中介紹,採用機械化學萃取法(MCE)和固相微萃取技術(SPME)與DART-MS聯用,系統研究多種因素對樣品處理和質譜電離的影響,可實現固體和液體樣品基質中痕量物質的高通量檢測。
相關大會新聞:聚焦新方法、新材料、新領域——「第四屆全國樣品製備學術報告會」在青島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