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7月26-27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安徽合肥成功召開。會議開設生命科學、環境與食品安全、化學計量與標準物質三個專題的分會報告,以下是環境與食品安全報告集錦。
四川大學侯賢燈教授主持26日上半段報告
廈門大學 張勇教授
水環境中PAHs、DOM環境行為螢光法原位研究
報告介紹了水環境中PAHs、DOM環境行為,以及內源性CDOM特性及其與PAHs的相互作用,如:熒蒽對中肋骨條藻生長過程中釋放DOM特性的影響、銅綠微囊藻生長過程中釋放DOM特性及其與芘相互作用、銅綠微囊藻胞內DOM光降解及對其與芘結合能力的影響,為開展環境中PAHs生物修復、生態毒性和環境風險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呂弋教授
報告題目:發光傳感與探針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催化發光氣體傳感器是以固體材料表面催化反應產生化學發光為基礎,藉助於多種氣敏傳感材料,發光強度與被測氣體濃度成線性關係進行定量檢測,成為檢測揮發性有機物的強有力工具之一。課題組以揮發性有機汙染傳感識別為目標,建立具有特異性或通用性的催化發光氣體傳感器件,並進行了一些催化發光機理方面的研究。報告重點介紹了發光傳感與探針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西南交通大學 龔正君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光譜分析的表面汙染物檢測方法研究
報告介紹了殼聚糖凝膠SERS基底用於爆炸物檢測、膠帶SERS基底用於爆炸物檢測、口香糖SERS基底用於活體檢測等內容。基於SERS的表面汙染分析技術無提取液配製和樣品預處理,僅需樣品收集和檢測,適用於現場表面汙染物分析檢測,檢測速度相較於傳統檢測方法大幅度提高。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劉麟
報告題目:超越期待的創新——島津全新四極杆串聯飛行時間質譜儀
島津近日在中國發布全新一代四極杆飛行時間液質聯用儀LCMS-9030。得益於島津獨立研發的諸多專利技術,LCMS-9030提供優異的質量準確度、高靈敏度和高解析度。在TOF部分,島津開發了UF-Accumulation離子積累、UFgrating高場離子提取及iRefTOF等新技術,極大提升實驗室工作效率。
中山大學 張睿佳博士
報告題目:代謝系統生物學分析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對人細胞代謝的影響
課題組研究發現在新陳代謝方面,POPs引起細胞內糖代謝產物和三羧酸循環代謝底物顯著變化(p< 0.05)。對糖酵解通路和脂肪酸合成通路上代謝酶基因表達的分析,亦發現相關基因LDHA和FASN表達下調。綜上所述,用代謝系統生物學方法分析POPs對人細胞代謝的影響,能為進一步理解POPs影響機體健康提供新的認識,更有效地設計幹預策略。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工業與消費品安全研究所 馬強研究員
報導題目:基於原位採樣離子化小型可攜式質譜的消費品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研究
研究開展了基於原位採樣離子化小型可攜式質譜的消費品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研究,綜合運用紙噴霧、萃取納升噴霧、毛細管彈狀流微萃取等原位採樣離子化技術,開發建立了玩具、化妝品、兒童用品等典型消費品中違禁抗生素、激素、塑化劑、過敏原等高關注、高風險、多類別、多組分化學汙染物的系列快速檢測方法,實現了化學風險物質的免樣品前處理、高靈敏、高通量的現場快速檢測。
北京理工大學 徐偉教授
報告題目:微生物快速檢測質譜技術與儀器
現有商業小型質譜儀局限於揮發性物質分析,課題組近年成功研發三代微型質譜儀,儀器實現高穩定、高靈敏度,尺寸減小,解析度不斷提升。第三代微型質譜儀離子源為真空等離子體離子源和敞開式離子源,採用連續大氣壓接口、差動真空設計,配合小型離子漏鬥、正弦波頻率掃描、四極輔助偶極激發等關鍵技術,在抗生素耐藥細菌的快速檢測、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檢測中得到應用。
南京師範大學 古志遠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金屬有機骨架納米片色譜質譜應用
MOFs組成多樣、結構豐富,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積,可通過多種方式調控孔道尺寸和修飾多種基團,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溶劑穩定性。課題組開展了基於金屬有機骨架納米片的研究,將其用於色譜質譜實現生物分子的識別與分離。報告列舉了MOF納米片色譜固定相高效分離異構體、MOFs納米片引發酶失活的機理研究、MOFs納米片用於質譜樣品預處理等研究。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李春麗
報告題目:高靈敏度離子源AEI在二噁英分析中的最新進展
報告介紹了賽默飛三重四極杆GC-MS/MS TSQ9000產品,高靈敏離子源(AEI)及其在POPs分析中的應用,以及賽默飛推出的三重四極杆GC-MS/MS系列產品方法包(Method Kits)。配置AEI源的TSQ9000 GC-MS/MS系統滿足歐盟標準對食品和飼料中二噁英檢測與確證的現行要求,表現出良好的靈敏度、穩定性和重現性。
大連理工大學 譚峰教授
報告題目:被動採樣-梯度擴散薄膜技術用於水中抗生素的原位採樣分析
課題組研究發現,NPC-Co多孔碳可作為DGT結合相材料,對氟喹諾酮類及磺胺類抗生素的結合容量及速率大,結合的抗生素容易洗脫。基於多孔碳的DGT原位採樣實現對城市汙水、海水中抗生素的測定,結果與主動採樣結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城市汙水處理廠並不能完全去除抗生素等汙染物,汙水排放成為水體抗生素汙染的一個重要途徑。
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 楊勇傑研究員
報告題目:大氣顆粒物化學組分分析表徵
報告介紹「3+X」綜合表徵手段,大氣顆粒物主要化學組分包含水溶性無機離子、無機元素、元素碳和有機碳,特徵化學組分包含六價鉻、PAHs/NPAHs、左旋葡聚糖。報告舉例典型顆粒物掃描電鏡的照片和能譜圖,以及用環境空氣 六價鉻的測定 柱後衍生離子色譜法,測定北京城區大氣顆粒物中的六價鉻濃度。
鞍山師範學院王曉春教授主持27日上半段的專題報告
東北師範大學 周明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生物質衍生碳納米材料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燃料電池
與大尺寸相同物質相比,納米尺寸的物質展現出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能。因此,碳納米材料被用於設計和構築先進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及生物燃料電池。由於生物質相對廉價、大量存在、快速再生、容易獲得和環境友好,近些年由生物質衍生的可持續碳製備碳納米材料越來越吸引大家的注意。近期,課題組製備了不同種由生物質衍生的碳納米材料,並用於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燃料電池的構築。
浙江工業大學 李祖光教授
報告題目:新型樣品前處理方法在農產品和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課題組製備了一系列低共熔溶劑,尤其是三元低共熔溶劑(TDES),建立了一種基於三元低共熔溶劑的微波輔助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花椒精油,對有關提取參數進行了優化,並採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對提取所得的花椒精油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基於三元低共熔溶劑預處理的微波輔助水蒸氣蒸餾法是一種提取花椒精油的綠色高效的提取方法,有望將用於其他植物精油的提取。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邱洪燈研究員
報告題目:高選擇性色譜柱的製備及多環芳烴的高效分離
為有效達到無機、有機陰離子和中性化合物的同時分離,陰陽離子的同時分離,課題組製備了一類基於咪唑基團的分離介質。研究顯示,咪唑基團的引入為疏水色譜固定相帶來新的作用力,增強了色譜分離選擇性;烷基鏈長的增加可以進一步增強疏水色譜固定相對多環芳烴的色譜分離選擇性;對陰離子在咪唑離子液體改性矽膠固定相的色譜分離選擇性能力也有很大影響。
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周煥英副研究員
報告題目:SBA-15改性基質在MALDI-TOF-MS小分子化學汙染物檢測中的應用
課題組以介孔材料SBA-15和MALDI-TOF-MS常用基質α-氰基-4-羥基肉桂酸(CHCA)為前體,通過對SBA-15表面材料進行化學修飾,合成了適於MALDI小分子檢測的SBA-15改性新基質。該基質在分析時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分析物的離子化,而且大大降低的基質對小分子測定物質的影響,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該類基質對三聚氰胺、蘇丹紅、孔雀石綠、萊克多巴胺、多種有機磷類農藥、喹諾酮類獸藥等小分子化學物質檢測均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吉林大學宋大千教授主持27日下半段專題報告
延邊大學 商海波博士
報告題目:GLME/GC-MS快速分析食品中農藥殘留
氣液微萃取儀(gas-liquid microextraction,GLME)工作原理與氣相色譜相似,適用於揮發性、半揮發性物質的快速分析,所需樣品量少、萃取時間短,可減少難揮發性成分對色譜柱及進樣口的汙染。報告介紹GLME技術在檢測食品農殘的應用,可實現一步萃取蔬菜中殘留農藥,一步萃取水果中殘留農藥。
吉林大學 馬品一博士
報告題目:陰離子反應型螢光探針的設計合成及應用研究
基於類花菁和螢光素母體,課題組合成了兩種分子螢光探針,在模擬生理條件下對待測離子具有特異性和高靈敏度。利用ESI-MS、NMR等實驗方法,並結合DFT和TD-DFT理論計算,對於發光機理進行研究。成功將探針應用於食品、環境、活體細胞和動物成像研究。
蘇州大學 嚴吉林副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自由基的螢光檢測
課題組通過簡單的混合(非共價交聯),建立了具有螢光ON/OFF的比例螢光檢測體系。體系構建簡單方便,檢測靈敏度較好,信號的重現性優於單波長定量方法,更實現傳單過程中伴隨顏色變化,通過目視採集信號的進一步目標。
中南大學 劉琦博士
報告題目:基於核酸框架的可控信號放大
核酸框架空間解析度極限為0.34nm,具有化學性質穩定、生物相容性好、高度可控、易於修飾等特點。課題組開展基於核酸框架的定價組裝和可控放大研究,發展了佔位策略解決因捕獲鏈自雜交形成聚體,以及重複核酸框架結構構建策略;實現基於核酸框架結構實現定價態組裝,長鏈cfDNA的電化學檢測信號可控放大,檢測限提高與檢測動態範圍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