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閃耀」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

2020-12-01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7月26-27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安徽合肥成功召開。會議開設生命科學、環境與食品安全、化學計量與標準物質三個專題的分會報告,安排近60位來自科研院所、儀器企業的青年分析測試工作者做精彩報告。生命科學專題自帶熱度,吸引眾多參會代表聆聽關注。

北京大學周江教授主持26日上半段生命科學專題報告


清華大學 梁瓊麟教授

報告題目:生命與藥物分析「芯」方法

  報告重點介紹了課題組基於晶片-質譜技術的亞細胞代謝組學分析的研究進展。課題組開發了具備微萃取分離、細胞代謝物分離和分步裂解的微流控晶片,通過結合質譜技術,實現了包漿和線粒體的同時分析,極大地縮短了亞細胞代謝組學的分析時間。對線粒體和包漿能量代謝的初步研究也表明,微流控晶片-質譜平臺在藥物篩選和機制闡釋方面具有潛力。

北京大學 王初教授

報告題目:化學蛋白質組學-活性分子靶點的定量分析和機理研究

  報告介紹了一種基於活性分子探針的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ABPP)。利用共價修飾蛋白活性中心的化學小分子探針,可以在複雜的細胞或組織的蛋白質組樣品中直接監測和讀取該類蛋白酶家族成員的活性狀態,通過探針上的報告基團將被標記的蛋白酶富集出來,在生物大分子質譜上加以檢測和分析,用於分析比較不同蛋白酶的活性狀態,加速對未知功能蛋白酶的功能分類和解析。

同濟大學 田志新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同位素輪廓指紋比對的翻譯後修飾組學

  結合高分辨串級質譜,基於同位素質荷比和輪廓指紋比對的整體蛋白質資料庫搜尋引擎ProteinGoggle 2.0在組蛋白翻譯後修飾的自上而下鑑定方面擁有諸多獨特的優勢。通過同位素質荷比及輪廓指紋對比(iMEF),課題組實現了對具有複雜組合修飾及胺基酸變異的蛋白質組進行資料庫搜索和蛋白質變體鑑定。iMEF算法繞過了傳統算法所面臨的瓶頸和挑戰,很好地適應了生物質譜的新特徵,從而提供了對生物質譜的準確解釋。

珀金埃爾默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朱敏

報告題目:PerkinElmer 單顆粒、單細胞ICP-MS分析在環境和生物分析中的應用

  珀金埃爾默儀器產品覆蓋從原子水平、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到活體動物水平、組織切片水平再到臨床的多個維度,可用於元素測量、機理研究、新藥/材料研究、組織切片及定性定量研究等。報告重點介紹了珀金埃爾默單顆粒、單細胞ICP-MS分析在環境和生物分析中的應用。

西安交通大學 趙永席教授

報告題目:活細胞核酸組裝與擴增分析

  報告就核酸擴增與組裝、構建高效聯級擴增方法及其臨床應用研究方面做了精彩講解,詳細介紹了課題組構建的三元結構定向聯級擴增、連續識別-擴增、金屬配位納米探針等策略,發展了基於核酸擴增和納米材料信號放大的系列傳感新方法,實現了複雜樣品中目標分子的無偏識別以及高靈敏檢測,有效改善了分析、診斷的準確性。

復旦大學 周璐教授

報告題目:小分子介導的精準蛋白翻譯後修飾調控

  報導介紹課題組開展小分子介導的精準蛋白翻譯後修飾調控的研究成果:豐富了已有的可以實現蛋白質位點乙醯化修飾手段;首次通過小分子的合理設計實現了小分子介導的蛋白質特定位點賴氨酸表現遺傳學翻譯後乙醯化修飾的目標;為表現遺傳學研究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提供了一種方便快捷且位點選擇性和特異性良好的化學手段。

同濟大學田志新教授主持26日下半段的生命科學專題報告

中國醫科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賀玖明研究員

報告題目:虛擬校正定量質譜成像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研究

  光學成像、核素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常用分子影像技術在實現生物體內多種分子的高覆蓋、高靈敏檢測方面仍存難點,質譜成像作為新型分子影像技術之一正顯示出巨大的發展前景。報告詳細介紹課題組開展的新型常壓式離子化技術研發、空氣動力輔助離子化質譜成像系統(AFAI-MSI)研製及應用等工作。

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吳鵬研究員

報告題目:基於Mn摻雜ZnS量子點的磷光內濾傳感

  課題組針對200-300nm範圍內的生物分子,發展了基於Mn-ZnS量子點的磷光內濾傳感體系;實現XOD分析及其抑制劑的篩選;實現高靈敏ALP檢測,明確了ALP檢測中,不同源性的ALP,活性差異極大。研究表明大腸桿菌源性ALP活性最高,人源性ALP活性次之,二者差異近60倍。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徐兆超研究員

報告題目:超分辨成像螢光染料的機遇、挑戰與發展

  螢光蛋白、蛋白標籤,非天然胺基酸、生物正交反應的發展給超分辨成像螢光染料帶來機遇,但如何實現單分子和超分辨成像分析也是螢光染料所面臨的新挑戰。課題組曾利用氮丙啶作為螢光團電子供體,有效抑制淬滅螢光和易使染料光漂白的分子內電荷轉移態(TICT)的形成,獲得了高螢光強度和光穩定性的系列新型螢光染料。

SCIEX中國公司郇宇

報告題目:高靈敏度微流定量質譜新技術-OptiFlow定量解決方案

  報告介紹了由M5 Microflow 液相、新型OptiFlow™Turbo V™質譜離子源和QQQ and QTRAP 5000/6000+ System系統組成的OptiFlow定量解決方案,為科學家提供了靈活的微流量定量解決方案,其靈敏度優於分析流量系統,但不會影響穩定性或可用性。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肖殷副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手性傳感體系構築及應用

  半導體材料本身不具備手性識別能力,且手性識別過程中沒有或很少有被分析物電荷的變化,溶液檢測環境下半導體材料性能衰退。課題組通過有效傳感單位的構建(半導體——手性選擇材料),實現了手性識別過程中弱相互作用力改變的傳感(信號提取&放大&輸出),實現快速、靈敏的在線定量手性分析。

南開大學 孔祥蕾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FT ICR MS的氣相離子結構研究

  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FT ICR MS)技術集超高解析度,超高質量精度和高靈敏度等優良性能於一體,在蛋白質組學,生物醫藥,石油組學,材料科學等眾多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課題組基於高能硬球碰撞模型,提出了一種新的算法,利用離子信號在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分析池隨時間衰減的特徵,實現了對選擇離子碰撞截面積的測量。

清華大學梁瓊麟教授主持27日上半段的生命科學專題報告

北京化工大學 王卓教授

報告題目:化學分子修飾納米結構在生物分析中的應用

  細胞中的線粒體不只是ATP工廠,調控信號轉導,細胞凋亡,物質代謝等,是細胞內重要的應激性感受器。課題組發展分子探針用於生物成像和檢測分析,發展分子-納米複合結構用於多功能載體構建,實現線粒體靶向的光熱治療與化療結合應用研究、線粒體靶向的PDT和PTT聯合治療。

華東理工大學 應佚倫副研究員

報告題目:基於限域效應的單分子分析新方法

  課題組利用具有納米幾何構型納米孔道的「電化學空間限域」效應,將單個分子的「電化學過程」限域在單個納米孔道內,通過調控納米孔尖端電場,在單分子水平上實現電活性物質的可控氧化還原反應,建立了具有孔尖電荷極化增強效應的納米孔電化學分析新機制,實現對單個活細胞內電子傳遞載體還原型輔酶Ⅰ(NADH)的高選擇性,高靈敏度,低損傷測量。

青島大學 石超教授

報告題目:RNA「一步法」檢測新方法及其應用研究

  SEA方法是一種基於DNA「呼吸」作用引起的變性泡介導的等溫核酸擴增技術。僅需設計兩條引物,通過侵入變性泡結構,在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並置換下原有的互補鏈對靶核酸區域進行指數式擴。該方法相比PCR等技術操作簡單,能滿足現場快速檢測需求,適用於快檢初篩POCT市場。

湖南大學 陳卓教授

報告題目:石墨納米囊拉曼分析與生物醫學應用

  通過將貴金屬納米粒子包裹在石墨烯薄層中,課題組設計構造了貴金屬石墨納米囊拉曼生化分析平臺。課題組研製了超級穩定的銀納米顆粒,並通過功能化修飾核酸適配體等分子,實現了對腫瘤細胞的靶向、低背景、快速拉曼成像。課題組還研製了金石墨納米囊複合納米結構,結合拉曼與雙光子螢光成像等模式,實現了對細胞的多模態檢測與成像,進一步提高了成像的靈敏度。

西安交通大學趙永席教授主持27日下半段的生命科學專題報告

東北大學 舒楊教授

報告題目:近紅外光觸發的納米治療體系用於癌症光療與成像

  近年來,納米材料因具有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等優勢而得到了普遍的發展應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種納米材料也被廣泛的應用到了癌症治療的研究中,進而產生了一些新的治療方法。其中,能夠運用近紅外光只照射腫瘤部位的光熱療法和光動力療法由於對正常組織損傷較少得到了廣泛關注。報告重點介紹了課題組構建的納米硫化銅體系實現藥物靶向腫瘤的光熱治療和光動治療。

天津醫科大學 陳瑞冰副教授

報告題目: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mTORC2在腫瘤中的調控作用及其機制

  mTORC2可調控胚胎發育、細胞骨架重組與細胞遷移及蛋白質合成等過程,並作用於Akt、PKC、SGK等形成信號通路。對mTORC2的具體分子機制研究,可能為相關的靶向抑制藥物的研究乃至腫瘤治療提供新思路。報導介紹課題組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mTORC2在腫瘤中的調控作用及其機制。

四川大學 周翠松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靜電紡絲可視化納米傳感平臺的超靈敏檢測

  課題組構建了一種基於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膜的無酶、可攜式的可視化納米平臺,用於核酸、蛋白等生物標誌物的超靈敏檢測。為準確滴定超低濃度的疾病標誌物提高了可靠方法。該方法為進一步開發其他超靈敏疾病生物標誌物傳感器提供了研究基礎,有望在快速檢測、早期疾病診斷和臨床分析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青年才俊匯聚南京 第十六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順利召開
    「第十六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於2020年10月16日在南京召開,吸引了170多位來自全國分析測試領域的青年才俊匯聚於此。此次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承辦,會議主要圍繞生命科學、環境和食品安全科學、化學計量、標準物質及標準化等學科領域,展示和交流近年來研究開發的分析測試新技術、新方法,以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的新成果。儀器信息網作為支持媒體參會並報導。
  • 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 化學計量與標準物質報告集錦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7月26-27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安徽合肥成功召開。會議開設生命科學、環境與食品安全、化學計量與標準物質三個專題的分會報告。以下是化學計量與標準物質專題報告集錦。
  • 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上海召開
    第十一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上海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為展示我國青年分析工作者在分析測試領域的新成就、新進展,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的發展,充分發揮青年分析工作者的作用,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於2010年10月16-19日在中國第三大島上海崇明生態旅遊島召開。
  • 賽默飛邀請您參加第十五屆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
    第十五屆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及離子色譜高級培訓班定於2014年9月19—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新華國際大酒店舉行。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是我國離子色譜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議,會議將展示我國離子色譜研究和應用的近年來的最新成果,進行學術交流和討論。熱烈歡迎我國離子色譜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踴躍投稿和參加會議。
  • 聚焦環境與食品安全 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集錦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7月26-27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安徽合肥成功召開。會議開設生命科學、環境與食品安全、化學計量與標準物質三個專題的分會報告,以下是環境與食品安全報告集錦。
  • 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
    9月21至23日,由中國力學學會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顧問杜善義院士、湘潭大學校長周益春教授和我校工程科學學院吳恆安教授擔任共同主席,伍小平、白以龍、杜善義、郭萬林院士,以及來自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張希校長出席第22屆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並擔任會議主席
    由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主辦、西北工業大學承辦的第22屆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於10月16-19日在西安召開。吉林大學校長、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主任張希院士擔任本次會議的主席。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高分子鏈動新絲路」。
  • 聚焦第十三屆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
    儀器信息網訊 2010年9月8-9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山東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承辦,青島盛翰色譜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普仁儀器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三屆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在山東青島順利召開,200餘位行業內專業人士參加了此次會議
  •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召開
    會議共安排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等在內的20個大會報告、39個分會邀請報告、27個口頭報告、20個青年論壇報告和120多個牆報展。會議期間,還召開了「第四屆亞洲二維相關光譜學術會議」,設立了拉曼光譜及相關光譜技術的研究進展、紅外光譜及相關光譜技術研究進展、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暨第十五期原子光譜沙龍三個分會場,學術委員會評出了12篇「優秀論文獎」和18篇「優秀牆報獎」。
  • 第十五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成功召開
    2009年10月18日-20日,受中國物理學會光散射專業委員會委託,由鄭州大學承辦、楚雄師範學院協辦的「第十五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在鄭州成功召開。  第十五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主席、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梁二軍教授
  • 徵文通知 | ICASI'2018 & CCATM'2018國際冶金及材料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
    為促進全球範圍內冶金及材料分析測試技術進步,提高我國冶金及相關行業產品質量,服務於「中國製造 2025」,國際鋼鐵工業分析委員會(
  • 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
    來源:中國力學學會公眾號(ID:cstam1957)中國力學學會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
  • 第十五屆全國均相催化學術討論會第二輪通知
    一、會議介紹「第十五屆全國均相催化學術討論會」將於2017年9月26-29日在杭州舉行。
  • 「第四屆全國樣品製備學術報告會」分會報告集錦(一)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8月3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製備專家組主辦,青島理工大學協辦的「第四屆全國樣品製備學術報告會」在青島銀沙灘溫德姆至尊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2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島津QTOF質譜新品閃耀第十三屆全國分析化學年會
    分析化學與科技進步、國家需求和經濟建設緊密相關,近些年分析化學的飛躍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化學的概念,它將化學與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等各類科技緊密結合起來,發展成為了多學科、多技術融合的綜合科學。
  • 金玉滿堂 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篇)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2月9日,由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主辦,廈門大學承辦,中國質譜學會和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協辦的「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在廈門翔鷺國際大酒店隆重開幕(相關報導:高速發展中的中國質譜分析——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廈門開幕)。
  • 院士領銜 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成都開幕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0月31日,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 2020年光譜年會在成都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
  • BCEIA·2019 學術報告會大咖名單!
    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將於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繼續堅持「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組織學術報告會、專題論壇和儀器展。本屆大會主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程津培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由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擔任。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18日,繼昨日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勝利召開之後,無機與同位素質譜分析、組學與代謝質譜分析、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天然產物與藥物質譜分析
  • 美國博純攜環保監測「黑科技」亮相2017年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
    北京2017年9月19日電 /美通社/ -- 全球醫療、科研和環境監測應用氣體預處理解決方案領導者美國博純(www.permapure.com.cn)將於2017年10月10日至13日參加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主辦的第十七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