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歐陽琳)為加強我國環境分析科研工作者的交流,提升我國在環境分析領域的基礎研究水平,11月15日「第二屆全國環境分析化學學術研討會」在嶽陽召開。23位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做了精彩的報告,400餘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湖南理工學院承辦,18場報告會分別在理工學院主會場與鉑爾曼酒店分會場舉行。會議開始前,湖南理工學院校長盧先明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化工產業是嶽陽乃至湖南的支柱產業,也是理工學院服務地方社會發展、凝練辦學特色的突破口和重頭戲,此次研討會在理工學院舉辦,必將促進學院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再上新臺階。
湖南理工學院校長 教授 盧先明:今天,各位領導、專家蒞臨我校,聚焦「環境分析化學」這一主題,共同交流探討與「綠色發展、生態系統保護、生態環境監管」相關的環境分析科學問題,必將對我國生態環境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智識支持。同時我們也將充分利用此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虛心向大家學習。
專題研討會上,清華大學李景虹教授、國家基金委莊乾坤教授、南開大學祝凌燕教授等與會專家學者就環境與食品安全檢測分析新方法研究、檢測儀器的研製等方面做了精彩報告,就我國環境化學研究取得的成績並對未來環境化學的發展作了簡要討論,臺上臺下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中山大學研究生 謝欣彤:在這次的會議中,聽到很多大師級別的學者們的學術報告,對我來說是受益匪淺。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趙進才院士表示,本次研討會專家學者們從環境分析化學,大氣、水體和土壤環境化學,汙染生態化學,汙染控制化學等分支學科,進行了深入熱烈的研討,主題突出、內涵豐富,成果豐碩,將對全國環境化學建設與區域創新發展發揮巨大作用。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院士 趙進才:希望未來的幾年我們在國際上能有我們國家自己的研究原理,能有我們自己的研究設備,甚至能出我們自己的分析標準,未來在儀器市場,傳感器市場能夠有我們中國的聲音,和我們中國的企業。
嶽陽市廣播電視臺全媒體
編審:劉軍暉 方玉軼
【來源:嶽陽廣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