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小白鼠」,福建首創共享中心

2020-10-13 臺海網

擬南芥

臺海網10月13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雖然沒有寬敞、現代化的培養空間,但在羅永海的繁育基地裡,擬南芥依然生長得欣欣向榮,它們結下的種子雖小,卻是國內植物科學研究人員眼裡的寶貝,等待被寄往全國各地的科研實驗室。

擬南芥,是研究植物基因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材料。然而,國內的研究人員獲取擬南芥突變體卻並非易事。由於國內沒有擬南芥種質資源中心,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依賴從歐美訂購。由於涉及生物安全,正規的進口報關手續十分複雜,費時費力,嚴重影響了國內科研人員的工作,對植物科學研究來說,這是一個「卡脖子」問題。

致力於解決「痛點」,福建農林大學羅永海老師聯合國內同行與企業,在福州創建了「擬南芥突變體共享中心」(AraShare),試圖搭建平臺,為研究人員提供擬南芥突變體服務。一年多來,已經累計為超過180個科研單位、800個研究組提供了擬南芥突變體材料。特別是在今年的疫情狀況下,該中心成為國內多數科研人員「近乎唯一」的指望,有力保障了我國植物科研基礎研究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多國院士李家洋表示,AraShare為國內植物科學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保障,特別是在當前國際情勢下,該中心的維持與發展對我國植物科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這樣一個公益科研服務平臺,在等待被關注和認可。

羅永海(右)在觀察擬南芥生長情況

「卡脖」之痛,種質資源須擺脫海外依賴

談起擬南芥,長期從事植物遺傳學研究、現任職於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羅永海道出了圈內之痛:「由於涉及種質,進口報關手續十分煩瑣,科研人員從海外索要或徵訂擬南芥突變體,往往只能無報關郵寄或託人攜帶。無報關郵寄有很大概率被海關查扣,同行們丟種子的事屢見不鮮;而儘管擬南芥是無害實驗材料,託人攜帶也涉嫌違規,攜帶者過海關忐忑不安,非常尷尬。」

這樣的困境,給國內的科研工作者帶來了很大不便。「有時一份材料要等好幾個月,而且能否收到存在不確定性,導致研究進展受阻。整體上,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國內植物學科的發展。」羅永海說。

羅永海還介紹道:「為了克服上述不確定性,國內一些有實力的課題組不得不耗巨資從國外大批量訂購擬南芥突變體。但是由於沒有條件保存與繁育,過不了幾年種子活力衰減,又得從國外大批量徵訂。」

對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趙忠也表示:「國內很多研究組由於缺少交流,常常重複從國外訂購種子。訂購的種質資源分散,分享機制缺失,這給科研經費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其實,國內科研人員原創的擬南芥突變體也不在少數,但是由於沒有自己的種質保藏中心,分享機制建設不到位,造成資源浪費,加大了對海外突變體中心的依賴程度。」羅永海補充道。

更大的問題,來自可能發生的「斷供」。西南大學教授盧坤認為,擬南芥突變體確實是一個「卡脖子」的關鍵資源,若歐美擬南芥中心受制於美國政府,終止向我國提供擬南芥突變體,將對國內植物與農業科學的發展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相關研究進展將再次被延緩。

擬南芥種子

「共享」之舉,以公益之心促科技發展

為何我們不能建設一個自己的擬南芥種質資源中心?羅永海說:「這是國內植物科研圈都想要有的東西,但是涉及很多方面,並不簡單,因此一直沒人去做。主要問題在於經費從哪兒來,誰願意付出精力來做這個事。」

記者了解到,由於我國優先資助導向方面的考慮,擬南芥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很難獲得國家優先資助。羅永海說:「歐美擬南芥種質資源中心有著現代化的材料保藏與繁育硬體,一個高學歷的管理與開發團隊。如果參照他們的標準,基礎硬體設施投入可能就需要上千萬元,每年政府補貼起碼上百萬元,這對我國來說並不容易。」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非營利性擬南芥突變體共享中心」(AraShare)應運而生。AraShare成立了顧問委員會,由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焦雨鈴擔任主席,羅永海擔任執行顧問。在籌建過程中,AraShare也得到了包括李家洋院士、曹曉風院士、朱健康院士、張啟發院士在內的眾多著名植物科學家的肯定與支持。

記者了解到,AraShare的擬南芥種質主要源於國內外科研人員的捐贈,經過一年多的擴繁,現有擬南芥常用種質約38000份,覆蓋大部分擬南芥基因位點。「相比海外號稱50萬份的擬南芥種質,我們材料保有量並不多,種質類型也比較單一,仍不能夠完全滿足國內植物科學研究的需求。但我們具有『快速、高效』的優勢,能夠在一周左右快速送達,這對國內研究人員非常重要。」羅永海表示。

從一開始,AraShare就將自己定位於公益科研服務平臺,本著「眾籌、眾贏」的理念,為國內植物科學的研究做貢獻。記者了解到,AraShare目前的營業收入仍不足以維持中心的正常運轉,但仍承諾不以市場營利為目的。羅永海表示,日後若有獲得資助、捐助,或營業收入有盈餘,AraShare承諾將這些資金全部用於中心的維持與完善,剩餘部分將用於教育與科研相關的公益性事業。

在羅永海的設想裡,一個涵蓋範圍更廣的中國實驗植物共享中心(PlantShare)也在籌建中,該中心以收集、開發、繁育、分享各種實驗植物材料(包括農作物)為核心任務。籌建初期,該中心將接受「擬南芥+水稻」兩個物種的捐贈,並建設相應繁育基地進行擴繁。

「我們希望有實力的科研單位和團隊高風亮節,願意將其非機密的、閒置的實驗材料分享給其他同行,降低短板效應,共同推動中國植物科學研究的整體發展。」羅永海對記者說,「我們追求自力更生,嘗試『以商務養公益』的運作模式,努力為中國植物科學與現代農業的『創新、創業、創造』貢獻力量。」 (福建日報記者 方金春 遊笑春 文/圖)

相關焦點

  • 首創深耕養老生態鏈「首創」智慧養老社區
    11月26日,「共享幸福生活—創新養老社區發展論壇」正式啟幕,首創置業與遠洋地產攜手共創的「椿萱茂·和園長者社區」正式面世。甄選合作夥伴「椿萱茂」,深耕養老生態鏈,首創置業這一創新養老模式的運營發布,也是讓中國在實現「全民養老」的使命道路上,實現了新的跨越。
  • 「安全用藥,共享健康」 福建舉辦藥品安全廣場科普諮詢
    「安全用藥,共享健康」 福建舉辦藥品安全廣場科普諮詢 2018-10供圖   中新網福州10月16日電 (葉秋雲)16日上午,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建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在福州市舉辦藥品安全廣場科普諮詢活動,正式拉開2018年福建省「安全用藥月」系列活動序幕。
  • 保護困境兒童安全 福建漳州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
    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打造困境兒童安全保護的「漳州模式」新聞發布會現場。 今年5月,由漳州首創的「春蕾安全員」機制由福建省人民檢察院、省民政廳、省婦聯聯合在福建全省推廣。該機制於2018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為全國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事)例。在當天舉行的「春蕾安全員」機制發布會上,黃秀強講解了「春蕾安全員」機制的「三新三變」運作模式。
  • 植物界的大熊貓——金花茶
    Chi),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之一[1],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 金花茶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有黑腺點,邊緣有細鋸齒,無毛,性喜溫暖溼潤氣候,喜歡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 實驗:小白鼠吸菸後很快死亡
    實驗:小白鼠吸菸後很快死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3日 23:07 來源: 來源:江南時報  本報訊 (記者 戴潔)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第二十個世界無菸日。
  • 一條就能毒死6250隻小白鼠!當黑曼巴登上世界頂級毒物的舞臺
    首先說到毒,我們還是科普一下比較毒性的方法,在毒理學中,常常用半數致死量LD50來衡量毒性的強弱,也就是在小白鼠的毒性實驗中,能夠毒死一半小白鼠的毒素的劑量就是該毒素的毒性,聽起來是有點難以理解,所以我們將它換算成1mg可以殺死小白鼠的數量來比較毒性的強弱。
  • 小白鼠如何茁壯成長?這4點不清楚,千萬別養小白鼠!
    小白鼠因為其賽過黃金的血清價值,對人類健康研究有著極大的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用小白鼠做實驗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並且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野生動物等養殖業收到很大打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養殖市場的空缺以及科研、醫療實驗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養殖者開始關注小白鼠養殖,或許將成為下一個熱門項目。很多剛剛開始了解的朋友對小白鼠知之甚少,那麼小白鼠好養嗎?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能養好?下面分享給大家。
  • 植物界的「刺頭」,喬木樹種中的平頭哥——刺楸
    刺楸具有一定的毒性,是我國植物圖譜資料庫記載的有毒植物,其有效成分可以殺死小白鼠,因此也是一種植物殺蟲劑的原料植物。刺楸——植物界的「刺頭」,喬木樹種中的平頭哥,您見過嗎?
  • 泉州4所中職學校設黎大分校 成福建高職院校首創
    依託於泉州市職業院校聯盟,泉州市教育局在4所中職學校設立黎明職業大學分校的舉措是福建省高職院校的首創。­  據悉,按照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今天6月我市組建了以黎明職業大學為龍頭學校、14所中職學校為成員單位的泉州市職業院校聯盟,成為全省首批成立、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省級職業院校聯盟。
  • 孕婦夢見小白鼠咬自己 孕婦夢見小白鼠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小白鼠咬自己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小白鼠,建議有雨則延期,晴天可行。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小白鼠,預示生男,水火小心,亦忌動土,動胎氣。創業的人夢見小白鼠,代表平順如意民、名利雙收,但不可急性。談婚論嫁的人夢見小白鼠,說明心意不定,難成。
  • 關於動物實驗小白鼠數量可平鋪從地球到月亮的距離
    小白鼠,對就是小白鼠,佔據了動物實驗的「半壁江山」,普遍用在生理學、醫學、藥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中。作為一名醫學狗或者生物狗,避免不了用到小白鼠做實驗,看到小白鼠那麼的可愛,有時真的不忍心給灌藥和解剖。但是為了科學研究和發展不得不犧牲一部分實驗小白鼠,在此向參與科學研究的全部實驗動物致以崇高的敬意。
  • 科學家拿小白鼠做實驗,但是小白鼠也是生命,這樣做好嗎?
    從生物學分類上看,小白鼠屬於鼠科老鼠種下的白鼠亞種,因此,小白鼠作為小家鼠的變種,同樣是「四害」之一它除了一身白色的毛髮外,與其他老鼠其實是沒有本質的區別的。小白鼠基因組和人類相似且遺傳穩定:小白鼠的染色體和人類非常接近(小白鼠是20對,人類是23對),一些醫學的科研和臨床實驗都是由小白鼠來完成的。
  • 【Nature Plants】福建農林大學解決了同源高倍體組裝難題!
    2019年8月5日,Nature Plants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福建農林大學基因組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題為「Assembly of allele-aware, chromosomal-scale autopolyploid genomes based on Hi-C data」的研究論文。
  • 低調的城市,獨特的氣質:福建省會——福州之行印象
    確實,在福建的城市中,旅遊城市廈門的知名度似乎更大。不過,福州是福建歷史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兩座城市之一,也是福建最開放包容的城市之一。歷史文化福建是一個「不戰之地」,自古以來兵火甚少,因此各種古建築和其他歷史遺蹟非常多,在清代以前古建築方面,福建可以說是南方的山西,不乏宋元時期的土木建築存世。福州作為福建地區長久以來的中心城市,各種歷史文化遺存特別豐富。
  • 聯合國(中國)實蠅防控研究中心落戶福建
    新華網福州8月1日電(記者 孟昭麗)聯合國(中國)實蠅防控研究中心揭牌儀式8月1日在福建農林大學益蟲研究所舉行。被世界各國列為水果「頭號殺手」的桔小實蠅是該中心的研究重點。 在揭牌儀式上,福建省政協副主席葉繼革說,該中心的建立有利於福建與聯合國有關機構在防控桔小實蠅方面的科技交流與合作,也有利於福建提高抵禦外來有害生物的整體水平和能力。
  • 植物界中的神奇四俠
    植物界現存約350000個物種,其中不乏身懷絕技的植物大師們。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4種奇特的植物。1.
  • 電力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之我見
    特別是電力企業,最近這些年五大發電集團都在採用財務共享中心這一模式,而財務共享模式也適用於體系龐大的集團公司,解決了電力企業分子公司眾多,難以管理的難題,有助於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是電力集團發展轉型的必然選擇。
  • 世界首創橡膠新材料在青發布
    世界首創橡膠新材料在青發布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23 星期一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本報11月22日訊 今天,軟控股份有限公司20周年系列活動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 向實驗室裡的小白鼠致敬!
    的確作為實驗動物最著名的代表,在咱們的語句當中,小白鼠甚至已經演變成了被實驗對象的代名詞,而事實上從遺傳學到病理學,從基礎研究到轉化醫學,這一些小傢伙們真正的是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數字福建,推開一個時代的大門
    建設數字福建,20年前一個充滿戰略眼光的決策,開啟我國數位化歷史進程,也敲開了數字時代的大門。數位化浪潮撲面而來20年前,網際網路和計算機還不普及,很多人更不知道數字經濟是何物。當時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同志,高瞻遠矚提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重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