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緣,這是個很奇妙的事情,前幾天有人和我講了一個故事,之前他去到山上道觀,想要在山上跟著道長修行,可是道長卻說他不適合修行,因為沒有「道緣」,也就不適合修行,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我感覺很是詫異,難道在道教中真的記載了「道緣」這一說嗎?那麼什麼樣的人才適合修行呢?
你和「道」有緣嗎?
聽說這個故事之後我就開始查詢一些書籍,還真的在《道藏》中找到了類似的說法,從漢朝創立道教,到了魏晉時期的風靡,有著無數的人一心撲到修道中去,大千世界,人本身就是千姿百態的,所以就出現了同一時間修煉進度卻不同的人,其實這個就像學習音樂一樣,有的人學習起來就特別快,天生的音感就好,有的人就音感特別差,比如說我們從小學習的數學,有的人就是一竅不通,但是每次考試都有考滿分的人,雖然出生在同一年份,很可能同一月份,同一時間,但是人的悟性和天生所具有的智慧是不同的,這個就是「道緣」。
修道其實也是如此,古人編造的體系十分複雜,比如說一個內丹學,裡面牽扯到築基、結丹、元嬰,往後還有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等等,雖然我們說起來就這麼幾個步驟和概念,但是每一步都需要對「炁」有十分高深的理解,這個理解別人幫不了,聽不懂的人可能就是聽不懂,明白的人不用點自己一想就通,因為天生每個人的側重點就是不同的,那麼與「道」有緣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道緣
之前我聽到從生辰八字或者是面相上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具有修道的品質,這些在典籍中並沒有記載,總結起來看,有沒有「道緣」主要就是看兩點,第一點就是是否對這些感興趣,興趣是驅動力,比如說我們說數學,有人聽到就頭疼,有人聽到就興奮,就類似於這個道理,修道這個事因為本身就顯得特別玄幻,所以也會這樣,有人聽起來就覺得興奮,有人聽起來就覺得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感到嗤之以鼻,但是我們在這裡可以驗證一點,我相信只要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滿足了這第一點的要求。
第二點總結起來看應該叫做悟性,比如說我們講到奇門遁甲,雖然特別複雜,但是仍然有人對此「信手拈來」,一眼就可以看出整個奇門中的奇妙所在,這個就是悟性,說實話,道教的修行概念和整個體系十分複雜難懂,如果真的沒有悟性的話,可能修行一生也得不到什麼有用的幫助,比如說道教五仙中提到的「鬼仙」,就是說沒有悟性的人所修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