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井下188小時的礦工順利升井。10日,廣西來賓合山礦難2名倖存者獲救,4人遺體被發現,目前仍有12人被困。據悉,兩礦工所處的位置有空氣,他們靠喝巷道頂板上滴下來的水度過了被困時間。
看到這樣的消息,讓人感慨萬千:既感謝營救隊伍的艱苦努力,更感嘆被困礦工的堅強!但願這樣的努力與堅強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生命的奇蹟。
2010年8月5日「智利銅礦事件」,礦用救生艙被我們所認識。在此之前的7月19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8月24日,也就是智利礦工被發現的第二天,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聯合下發《關於建設完善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通知。按照國家安監總局規定,「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應建設採區避難硐室,突出煤層的掘進巷道長度及採煤工作面走向長度超過500米時,必須在距離工作面500米範圍內建設避難硐室或設置救生艙。」而且,在國家安監總局給出的時間表上, 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礦要完成緊急避險系統的建設完善工作。在這次合山礦難救援中,遺憾的是我們仍沒有看到救生艙在發揮作用,或許根本就沒有安裝。
從網絡上的一些訊息來看,救生艙的生產技術有的在去年就成型了,有的正在進行真人實驗階段。也許離規定安裝的最後期限還有兩年,煤礦可以依此來推脫。但在生命面前,任何推脫都顯得蒼白無力。真希望企業早點安裝救生艙,好給礦工的安全多添一份保障。
若實在是目前的技術和條件不成熟,也完全可以採取一些最簡單的辦法來應急。譬如像日本人準備地震應急袋,在一些有助於自救的地方儲備一些水、食品和藥品。這樣就會給被困的人更多生的機會,讓被困人員能堅持更久,也不至於被困後被活活餓死。這個東西不需要多少錢,而關鍵在於把礦工的生命看得有多重。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可當「萬一」來臨時,礦工何時不再聽天由命呢?作最壞的打算,才會有最好的準備。救生艙,請快快地建!
(責任編輯:王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