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快快請起!走進文言文那些事——教你用對敬稱(下)

2020-12-06 小雨學語文

在現代漢語中,我們經常用到的敬稱是「您」。「您」就是「把你放在心上」。都捧在手心了還不尊敬嗎?沒錯!這樣非常尊敬。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古代人將一個敬稱玩出了18種花樣。皇帝一家人,將軍一家人,平頭老百姓一家人,每一種身份都對應著一種敬稱。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文言文那些事兒,教你如何用對敬稱。

我們先說一說皇帝的一家人:

陛下、天子、殿下、東宮、中宮

我知道你肯定會說,我那麼多電視劇白看了嗎?我不知道這些嗎?小編,你這樣瞎忽悠我,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你這麼可愛,筆者怎麼捨得忽悠你,自然是要講你不知道的東西。

比如「陛下」這個敬稱的來源!陛下本來是指宮殿中立有護衛的臺階下,而臣子是站在臺階之下向皇帝啟奏事情,所以最開始「陛下」是指這群站在臺階之下的臣子,後來就借用為對帝王的尊稱。「天子」這是因為皇帝們自命不凡認為「我就是上天派來管你們的人,所以我是上天的兒子。」。「殿下」則和「陛下」是一個道理,這裡要科普的是從三國開始,皇太后,皇后也稱為殿下。像《琅琊榜》中的「長公主殿下」是師出有名的。

「東宮和中宮」則是以太子和皇后住的宮殿引申而來,住所在古代往往是身份和地位的一種象徵。《慶餘年》中的長公主就是因為觸犯皇帝逆鱗而被慶帝趕往封地。自此,身份和地位大不如從前。

麾下、亞父、執事、閣下、左右

說完了皇帝的一家人,我們再來說那些為皇帝鞍前馬後,不辭辛勞的一群人。這群人自然值得尊敬。對他們的敬稱又有哪些呢?

徵戰沙場的將軍們得到的尊稱是「麾下」,而這一詞來源於古代軍中將帥指揮用的旌旗,他是將帥指揮權力的象徵。所以用它來指代將軍。除了將軍之外,古代帝王將自己尊敬的賢臣還要稱一聲「亞父」,意思就是僅次於父親的人,這個在《鴻門宴》中我們就能看到。「執事」是管事兒的人,你可以理解為現在的管家,是敬稱,但翻譯之後還是「您」。

還有一個詞,我們現在經常用來調侃對方——「閣下」。閣下呢,也是一種尊稱,意為「您」。就像我們現在見到陌生人的時候,也許會調侃一句「閣下是何方人士?」。

再來說「左右」,左右就是天天在皇帝身邊伺候的那群寵兒。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就有「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這裡的左右就指皇帝身邊的近臣。

在這裡我穿插一句在古代老師也是很受尊敬的,一般被尊稱為「夫子」。

老、父、丈人、膝下

再來看一看古代對老年人的尊稱。「老」這個尊稱在現代依然在用。一個姓劉的老師調侃自己「在我年輕的時候,大家叫我小劉,老了大家就會叫我老劉,如果我幹出了一番成就,大家就會尊稱我一句劉老」,所以像劉老、張老這些也是對老年人的一種尊稱。

「父」這個字在這裡讀三聲,這是周代用來加在字後面區分性別的,但是後來慢慢就演變成了對老年人的尊稱。特別要注意,與現在不同的是「丈人」這個詞在古代也是指對老年人的尊稱,並不是嶽父的意思。在古代用「泰山」這個詞來指嶽父。

「膝下」是古代兒女對於父母的敬稱,像「承歡膝下」這個詞就是講侍奉父母。講到父母,這裡再說兩個比較冷門的詞——「先考,先妣」。大家一定要注意了,這兩個詞雖然也是指父親和母親,但是絕對不可以隨便說!只有對去世的父親才能說「先考」或者「先君子」,對去世了的母親才能說「先妣」。千萬不要為了顯示自己有文化就出去隨便忽悠人,結果還把自己父母搭了進去!

令尊、令堂、令愛、令郎

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除了搞好自己家,還要搞好別人家。

走親訪友的時候,正是古代人拉攏關係的時候,這就牽扯到說話的藝術性。如何「誇讚對方的孩子」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在古代呢,大家習慣在稱呼前加一個「令」字,以表誇讚。別人家的父母用「令尊,令堂」。別人的兒女用「令郎,令愛/令媛」。別人家的女婿用「令坦」等等。總之你記住「令」就是尊稱。

先生、卿、子、公、吾子

終於說完了繁雜的大家庭,終於可以見到親愛的朋友們了。對朋友同輩的人,古代人一般這樣稱呼「先生,卿,子,公」還有一個比較親熱的詞——「吾子」,譯為「您」。

就怕你在文言文翻譯處搞出一個神翻譯,「吾子」翻譯成「我的兒」。這個老讓我恍惚,西遊記中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奶奶叼著煙瓶,一邊不停的說「我的兒,慢點慢點!」

好了,今天的敬稱就這麼多,什麼?聽說你要感謝我?天吶,愛卿快快請起!筆者擔待不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走進文言文那些事兒,教你用對謙稱(上)
    對文言文提不起興趣,是因為真的很枯燥,很無聊。今天呢,我們換一種方式來重新認識它。讓你知道,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你居然也可以自稱「朕」!好啦,接下來我們走進文言文的那些事,一條龍服務講一講古代社會各界人士是如何謙虛稱呼自己的呢?
  • 尊稱敬稱都是怎麼來的?千萬別用錯了鬧笑話!
    尊稱敬稱都是怎麼來的?千萬別用錯了鬧笑話眾所周知,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我們在稱呼和語言習慣上,往往傾向于謙遜的稱呼自己,而對對方的稱呼上,往往是儘可能的尊重和有禮。正因為如此,在中國的稱謂系統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系,也就是所謂的謙稱和敬稱兩種。一般來說,謙稱是對於自己以及自己的親屬使用的,而敬稱則是對於對方,以及對方的親屬使用的。如果在社交之中,用錯了謙稱和敬稱,那是非常失禮,也會惹人笑話的事情。比如說稱呼對方的親屬,往往會用令字作為開頭,令堂,令愛,令公子。分別指的是對方的母親,對方的女兒和對方的兒子。
  • 高中文言文實詞的學習有三個層次,你到哪一層了?
    對於高中生來說,文言文的學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小學,初中的時候,語文課上還會講解一些現代化,包括小說,詩歌等等。但是到了高中,語文學習的內容基本上行就只剩下文言文和古代詩歌鑑賞了。尤其是文言文佔用的時間會更多。但是,文言文的學習所花的時間和效果是不成正比的。
  • 高考複習:文言文實詞詞義推斷之語境分析法,學霸們都在用
    上一次提到對於文言文實詞詞義除了積累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運用積累的知識進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學會推斷詞義的方法。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就是依據字形或者說是字的構造與偏旁部首來進行推斷。比如草字頭一般都和植物有關等。今天要說的就是另外一個方法,叫做語境分析法。
  • 古代文言與白話相去不遠
    其中有一份硃批原來寫著「你們作督撫的」應如何如何,後來又在旁邊用小字注著「爾等身膺疆寄……」,這就是從所謂活生生的口語變成文縐縐的文言的典型材料。再看元朝的白話碑,明太祖朱元璋立於孔府的碑石,都是皇帝官府的命令,但都是徹底的白話,與史書所載文言的詔書完全不同,的確證明文言與白話之間差異很大。但如果秦漢上古看來,文言與白話未必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 千萬別用令愛敬稱對方妻子,敬稱妻子另有芳名
    千萬別用令愛敬稱對方妻子,敬稱妻子另有芳名!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同人言語,多用敬辭,稱呼對方親人,也有分別有相應的敬詞敬語,聽起來文雅舒服。這些詞語多用「令」字開頭,這裡為大家普及一下常用的敬詞:1.「令愛」或「令嬡」用於敬稱對方女兒;2.「令尊」或「令嚴」,敬稱對方父親;3.「令堂」或「令慈」,敬稱對方母親;4.
  • 文言文實詞用法集釋、教你輕鬆搞定文言文翻譯~
    我想告訴你的是:想要搞定文言文,你首先要做到的是理解這個字或者是這個詞在文本中的意思。換一個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熟能生巧。也就是這個字眼,你見得多了,你自然就會了。有同學是不是有點驚然地發現:這不跟英語是一個道理嗎?對呀。多記多背,熟練掌握,分數不會低的。
  • 初中文言文實詞專題講解和練習
    (一)文言文實詞的特殊現象1.古今異義2.詞類活用3.通假字1.古今異義《狼》(二)文言文實詞的積累方法1.追本溯源2.聯想記憶3.組合記憶1.一詞多義——&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
  • 隱蔽的寫作者——評郎生的中國文言小說史著《補白》
    近日,由作家、記者、文學批評家郎生獨立完成的中國古典文學史著《補白——中國文言小說的傳統與輝煌》,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該著從文學內部,對中國宋前的文言小說,進行了視野廣闊而又言之有據的點評和論述,使之與眾多由歷史角度書寫的中國文言小說史著區別開來。
  • 臺擬猛刪文言文釀「國文浩劫」 龍應臺:廉價媚俗,蔑視責任
    臺當局課改猛刪文言文 據中國臺灣網8月21日報導,臺當局「教育部」正在制訂12年課綱(又稱108課綱),關於高中語文科,臺灣教育研究院語文領綱小組之前花了2年時間,委託60餘位教授並徵詢500多位高中語文老師的意見,最後才訂出文言文佔4成5到5成5、必讀古文20篇的草案。
  • 翻譯神器帶起"最炫文言風" 女漢子安能辨我是雌雄
    原標題:翻譯神器帶起「最炫文言風」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吾友,汝其憶我乎?   ■我很醜,可我很溫柔。   吾貌雖醜,其心溫柔!   ■都是你的錯,輕易愛上我。   輕戀於我,卿咎難辭。   ■你是我天邊最美的雲彩。   君若天上雲。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一般動詞
    文言之路,追求坎坷,但意境深遠,值得我們一學。 你努力的樣子,只有自己知道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
  • 100個文言文實詞陷阱,轉給正在努力的同學們!
    文言文中有一些實詞,不能用我們現在漢語的含義去解釋,有部分實詞其含義是特殊的,只有帶入了正確的解釋,才能正確理解整篇文章或者整個句子。例如我們常見的「愛」這個字,第一眼看到這個字,我們給出的解釋往往是「喜歡」,但是如果放到「官人疑策愛也,秘之」這句話中,翻譯成「喜歡」是結束不通的,其含義在次句譯為「吝嗇」,這與我們大部分人理解的意思都大相逕庭。
  • 華園限定|新年 To Do List 快快一起來打卡!
    2021已經到來,在新篇章的首頁默默許下願望,想要看見海與天的相遇,想要捧住冬去春來的芳華,也想要撿拾起2020的遺憾,努力去追尋2021的心願!沉甸甸的粉玉在枝頭顫動蓮霧像個調皮的小孩兒急切地想落入一個溫暖的懷抱它用甘甜與清香在極力吸引著你希望你能張開雙臂,牢牢接住下落的它
  • 教你輕鬆掌握COD和BOD那些事
    教你輕鬆掌握COD和BOD那些事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實際上,關於COD和BOD,很多人也就知道COD是化學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還有老師們不下數萬次強調過的用B/C判定水的可生化性,然後就魔性的在大腦裡循環 0.3 0.3 0.3 0.3....
  • 公務員考試中的敬語考點,你都知道哪些?請收藏
    1、「令」: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令郎、令愛:對別人兒女的敬稱雅教——稱對方的指教。>  見教、賜教——請別人指教  教正——請別人指教改正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屈就——用於請人擔任職務  久仰——仰慕已久  叨(tāo)光——沾光(受到好處,表示感謝)  叨教——領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謝)
  • 成功了就會要了你的命。
    在生活中,特別是熟悉的朋友之間,開玩笑說溜了嘴,有人就會冷不時的侃你一句:「誰還不知道誰,少在那裡裝龜。」何為「裝龜」?「龜」嘛!自然就是縮頭烏龜。「裝」呢!就是虛假,都是裝出來的。他的本來面目,很可能不是懦弱無能的「龜」,而是一頭嗜血成性的猛虎。有時候呢!「裝龜」倒是故作謙虛的代名詞,有很濃厚的調侃意味。
  • 救生艙 請快快地建
    被困井下188小時的礦工順利升井。10日,廣西來賓合山礦難2名倖存者獲救,4人遺體被發現,目前仍有12人被困。據悉,兩礦工所處的位置有空氣,他們靠喝巷道頂板上滴下來的水度過了被困時間。    看到這樣的消息,讓人感慨萬千:既感謝營救隊伍的艱苦努力,更感嘆被困礦工的堅強!
  • 快快皈依無極老母吧,快快皈依上帝吧,快快皈依真主阿拉……回教教主穆罕默德慈訓!
    世界各國的穆斯林呀,我在此宣言,快快皈依無極老母吧,快快皈依上帝吧,快快皈依真主阿拉,真主阿拉就是上帝所化。如今的世界不和平了,紛亂處處寒人心啊,太多人放棄了信仰,沒有真心啦。我穆罕默德在聖境著急呀,等待世界各國的穆斯林回家。
  • 《聊齋》裡甚為荒唐的事,初讀感覺很搞笑,再讀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聊齋》作為我國最出名的志怪小說,不僅僅有著狐仙所代表的美好的愛情,更多的則是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而他的作者蒲松齡就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早些年想藉助科舉開始自己的仕途,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