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擬猛刪文言文釀「國文浩劫」 龍應臺:廉價媚俗,蔑視責任

2021-01-09 觀察者網

臺灣當局的「去中國化」行動已經擴展到了文言文領域。據中國臺灣網8月21日報導,臺當局「教育部」召開12年課綱課審大會,普通高中分組提出語文科必讀古文由20篇降為10或15篇,並將嫖妓、歧視臺灣少數民族的文章列為新增候選名單中。

島內輿論指出,民進黨此舉意在貶抑中文地位,「去中國化」不但要「亡其史」,還要「亂其語」。前「文化部長」龍應臺也批評稱,文言文是漢語的藝術,所有關心臺灣未來的人都應該對此高度戒備、密切關注。

臺當局課改猛刪文言文

據中國臺灣網8月21日報導,臺當局「教育部」正在制訂12年課綱(又稱108課綱),關於高中語文科,臺灣教育研究院語文領綱小組之前花了2年時間,委託60餘位教授並徵詢500多位高中語文老師的意見,最後才訂出文言文佔4成5到5成5、必讀古文20篇的草案。

不過普通高中分組認為文言文比例及必讀古文篇數太多,他們提出文言文比例降到30%、必讀古文則減為10篇或15篇。普通高中小組還將各界推薦的54篇古文,8月4日至14日放在網絡上讓鄉民票選。報導指出,連媒體都不知道這項訊息,過程根本是「黑箱」。

票選結束後,總共571人投票,高中語文老師只佔2成,大學生和高中生卻佔3成8,其他是社會人士。得票最高的前10篇古文,只有4篇是之前語文領綱小組的選文(《桃花源記》、《赤壁賦》、《鴻門宴》、《嶽陽樓記》),其他6篇都是新增以及與臺灣相關的文言文。

臺灣校園中的閩南語成語 臺媒圖

這6篇臺灣相關的古文中,蔣渭水的《送王君入監獄序》講到嫖妓,另《大甲婦》則有「土番蠢爾本無知」等歧視少數民族的話語。一些高中老師擔心,這種教材教育下一代,「國文浩劫時代來到」。

報導指出,「教育」是要將人類過去累積的知識傳授給下一代,可以成為教材的內容必須是經過百年、千年後還對學生的思想及學習有幫助才可以。一般普通大眾投票選出的文章,通常是跟自己喜好有關,不一定具有文學或思想價值。

中國臺灣網援引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的話指出,為什麼有人一直在質疑高中文言文比例太高,卻不質疑高中英文要學習7000個單詞,而初中只要學習1200個?為什麼沒有人質疑高中數學要解三角函數、微積分,初中只要解三角形的內角、外角?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哪一科教材不都在加深加廣?這本是教育進階的歷程,語文教育豈能例外?

文言文既是語言的精萃,白話文藉此以揮灑自如,則教材由白話而文言不正是提升文字質地、密度,以連結古典,建立文化涵養,開啟生命中創新契機的進階歷程?若不帶上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這不正符合教育的本質?

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也稱,文言文不代表八股,它是漢語的淬鍊藝術;「教育部」選擇用網絡投票來決定教什麼、育什麼,「不但是廉價媚俗,更是對責任的蔑視」。「在我眼中,後者要比前者重大好幾倍,所有關心下一代、臺灣未來的人,都應該高度戒備,密切關注」。

意在稀釋「國語」

臺灣當局「亂其語」的行為早已有之。據海外網8月22日報導,近日,臺當局「文化部」連辦6場「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該草案把「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列為「國家語言」。此處所謂的「各固有族群之自然語言」,包括閩南語、客家語、少數民族語等。

「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現場 臺媒圖

在語言層面搞「去中國化」,其實是民進黨的慣用伎倆。早在陳水扁時期的2003年,民進黨就試圖推動「語言平等法草案」,2007年又推「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但由於引發極大政治爭議,未獲成功。

如今民進黨故伎重演,時空環境卻已不同。民進黨現在佔「立法院」絕對多數席位,行政、「立法」大權獨攬,國民黨毫無抗衡之力。島內媒體指出,該「草案」經「行政院」審查,再於下個會期送交「立法院」,通過「指日可待」。

此「草案」一出,引發外界強烈質疑。輿論指出,官方語言的存在意義,本來是為了便於內外溝通,所以全世界多數地方都只有一種官方語言,就算規定有幾種官方語言的地區,最後也會自然而然地獨尊一語。現在臺當局反其道而行之,所為何來?

臺灣《中國時報》評論文章認為,蔡英文當局意在使臺灣長期處於主導地位的「國語」面臨漸遭「稀釋」、「去(單一)國語化」的命運。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表示,語言是重要的文化、政治載體,一個地區或國家的語言應是漸進融合的,但臺當局的做法卻是漸進「拆解」,是瓦解「國家語言」承擔的使命,是「柔性臺獨」。

相關焦點

  • 對課綱審議無預設立場 龍應臺:"教育部"是幹什麼的呢
    作家龍應臺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鄭超文/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教育部」昨日召開中小學課程審議會大會,討論高中語文課綱,課審會委員欲將文言文選文由
  • 開明書店:20世紀40年代中學國文教材的討論與編纂
    中學國文教材的「總檢閱」選文專題討論西南聯大曾對當時中學國文選本包括單一文體教材以及某一雜編文體教材,做過一番有計劃的考察。根據聯大教師蕭滌非的說法,1942年聯大師範學院舉行過一次會議,「擬將坊間所有中學國文選本中各種教材做一番有計劃地總檢閱」。然後由師範學院教授分別做一次批評式的講演。
  • 臺灣「搶救國文聯盟」呼籲臺當局重視國文教育
    中國臺灣網5月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搶救國文教育聯盟」4日上午舉行「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記者會,並表示,國文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希望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重新修訂課綱。「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臺灣陽明大學教授張曉風、前桃園高中教務主任趙寶珠、執行秘書李素真出席。
  • 程怡︱呂思勉先生編寫的小學國文教科書
    從課文的選編、組織上,我們可以看到編者對國文教育的深刻理解。六冊國文教材共一百六十六課,呂先生自己編寫的課文,竟然有一百二十三篇之多。他為什麼要親自編寫並且用簡淨、流暢的文言文來寫呢?這當然與他對「國文」的定義有關。
  • 臺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上)
    4小題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5小題六、寫作(60分)材料寫作,不少於800字臺灣學測國文第一部分:選擇題(54分)單選題(30分)多選題(24分)第二部分:非選擇題(54分)一、文章評論(9分)二、文章分析(18分)(文言文)三、引導寫作(27分)    可以說,一份試卷的整體結構反映了命題者對該學科的總體把握,也包括對該學科基本規律的認識
  • 「大一國文」彰顯仁大創校理想
    圖:一套三冊的「大一國文」,包括《大一國文選》、《現代散文選》
  • 龍應臺: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7
  • 臺虎精釀釀推出「臺灣黑熊」啤酒
    臺灣的精釀啤酒市場愈見成熟,讓喝啤酒能夠愈來愈時尚,近年屢屢在國際獲獎的臺虎精釀,最近就端出每年度僅能少量釋出的桶陳帝國司陶特啤酒「臺灣黑熊」,今年並加碼升級,推出咖啡黑熊限定版禮盒,將自12月7日起販售。
  • 日本油輪觸礁漏油,釀模里西斯生態浩劫,驚見14頭海豚擱淺亡
    日本商船三井集團營運的大型油輪若潮號,上月25日在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近海航行時觸礁,導致大量燃油外洩,釀當地生態浩劫,昨日在事故現場附近發現14頭海豚擱淺亡,由於當地海豚大量擱淺情況罕見,當局將解剖以釐清是否與油輪漏油事件有關。
  • 龍應臺的荒謬邏輯
    搜狐評論·日月談 匯聚網上最好的評論   在我看到的眾多有關《拯救大兵瑞恩》評論中,龍應臺的《感動,誰的商品?》最別致。她把這部電影和美國人生產的小到衛生巾一樣的商品列舉在一起。這自然不是什麼新發現,好萊塢從來就是把電影當作工業來搞的,即使畢生都在好萊塢為社會底層人物寫心的卓別林,他所拍的片子也極其注意商業價值。
  • 民國初中國文課本再現江湖(圖)
    本報訊 (記者李莉)在日前舉行的27中校園讀書節活動中,學校展示了老校友捐贈的孔德學校1926年的一冊國文  此次展示的老教材是一本「初中國文選讀」課本,經歷近90年的歲月,這冊課本已經有些殘破,封面被粘補得幾乎看不出原來的模樣。課本是老式線裝書,需要從右向左翻看,課文內容也是豎式排版。
  • 國民與國文 | 楊國華
    去年,前年,大前年,對,2016年4月,朋友送我幾頁舊書,紙面黃脆,書脊散爛,小心翼翼接過,細品其文,短小精幹而朗朗上口,語言平實又不失文採,像舊時的語文課本,但肯定不是1949年後的東西。驚喜之餘,疑竇叢生,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兒時讀過的課本,以及此後一茬又一茬的學生課本,瞬間給比下去,以前怎麼會有這麼好的課本?未幾,我挑了幾章充作書院的背誦篇。
  • 初中生,文言句子翻譯的五種基本方法
    初中文言句子翻譯的五種基本方法遠方的詩2018 2018-05-28 17:30:51文言文句子翻譯的基本方法有五種,即:留、補、換、改、刪。將特殊文言句式的語序改成現代漢語的常規語序。主要有以下幾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謂語前置。5、刪。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沒有什麼實在意義,起舒緩語氣、湊足音節的作用;對這些虛詞,翻譯時可刪去不譯。這五種方法不是孤立的,在具體翻譯時要綜合、靈活運用。
  • 後海大鯊魚排名猛升被疑刷票 摩登天空回應後秒刪
    近日,在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中,後海大鯊魚樂隊投票排名一路猛升,在不到24小時內,從原本的第十名升至第二名,而在此之前,後海大鯊魚的排名一直靠後。此次排名突然快速上升,引發熱議。 原標題:後海大鯊魚排名猛升被疑刷票 摩登天空回應後秒刪 責任編輯:柯金定
  • 龍應臺:希望莫言獲獎讓世界看中國不只看到政治
    【環球網綜合報導】與莫言頗有交情的臺「文化部長」龍應臺得知好友得獎,開心得不得了。她說:「莫言是人民的文學家,一個中國土地裡長出來的人民文學家。我希望他的得獎是為中國打開一扇門,讓全世界的人從此看到的不只是政治,而是中國人內在誠懇的心靈。」  據臺灣《中國時報》消息,龍應臺表示,莫言違反了創造與政治的規律。
  • 古代文言與白話相去不遠
    其中有一份硃批原來寫著「你們作督撫的」應如何如何,後來又在旁邊用小字注著「爾等身膺疆寄……」,這就是從所謂活生生的口語變成文縐縐的文言的典型材料。再看元朝的白話碑,明太祖朱元璋立於孔府的碑石,都是皇帝官府的命令,但都是徹底的白話,與史書所載文言的詔書完全不同,的確證明文言與白話之間差異很大。但如果秦漢上古看來,文言與白話未必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 廈門一日遊:鼓浪嶼鋼琴時光與臺虎精釀的小美好
    朋友出差中轉廈門,滿打滿算便只有一天時間,於是這回還是鎖定的第一次來廈門必去的鼓浪嶼,鑑於他是個精釀愛好者,晚上便帶他去了剛落戶廈門的臺虎精釀。【東渡碼頭邊上,設計感超強的邊際酒店】因為有打算去鼓浪嶼,便預定的是在東渡碼頭邊上的這家「邊際酒店」。
  • 民國大學的國文課本裡,藏著「最」好的人文教育!
    是西南聯大為全校大一新生學習國文而編撰的教材。內容分上、中、下三編,收錄的文章上至先秦、下至新文化運動時期,範圍廣大。《西南聯大語體文示範》則是為了培養學生利用「語體文」(白話文)撰寫文章表達思想的能力而編選的教材。當中收錄了胡適、魯迅、徐志摩、宗白華、朱光潛、梁宗岱、冰心、林徽因等人的文章。
  • 高中文言文實詞的學習有三個層次,你到哪一層了?
    沒有掌握文言實詞的詞義,文言文閱讀就無從談起,因為你壓根就看不懂文言文,何來做題之說呢。高中文言文實詞的學習有三個層次,你看看你到哪一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