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國文」彰顯仁大創校理想

2020-11-30 大公網

  圖:一套三冊的「大一國文」,包括《大一國文選》、《現代散文選》和《應用文》

  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博士仙逝,哲人其萎,教育界哀悼者眾。筆者藏有一套仁大的「大一國文」教材,是升讀該校的學生送的,展卷讀之,深深感到頁間散發的仁大創校理想。鍾校長那鍥而不捨、不屈不撓的精神,實可與日月齊光,毋庸筆者贅述。本文淺談仁大的大一國文教材,以見先賢的辦學理想。

  樹立儒家「仁」的核心價值

  大一國文是仁大全體本科生的必修科,課本一套三冊,包括《大一國文選》、《現代散文選》和《應用文》,三書封面樸實無華,全為綠皮,內頁全無插圖,雖未必為年輕學子所喜愛,但看起來厚重沉穩,默默承載上庠讀物的尊嚴。《大一國文選》嚴選10篇古文,包括〈學記〉、〈屈原賈生列傳〉、〈伐檀〉、〈哀郢〉、〈無逸〉等,多為註疏體版本,有的全無現代標點。《現代散文選》精選21篇分屬各文體的現代散文,包括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梁實秋的〈文學的基本認識〉、魯迅的〈什麼是諷刺〉等。《應用文》指導各種實用文類的寫作,語言近乎文言。此外,全體學生均須撰寫《論語》、《孟子》閱讀報告。仁大以中國文化精神創校,樹立儒家「仁」的核心價值,從大一國文的課程設計已可見一斑。自樹仁正名大學後,學子多為其學位所吸引,惟仁大之可貴不在大學之名,而在「樹仁」,貫徹敦仁博物的傳統精神。鍾校長和胡校監創立仁大,不以空洞的口號治校,而是身體力行,把理想化為實際行動,而且貫徹始終。

  大一國文是上世紀80年代或以前香港不少大專院校普遍開設的科目,能夠名實合一,並且貫徹至今的,仁大可謂其中的鳳毛麟角。雖然這傳統科目不會廣受學生喜愛,但這正正體現了鍾校長的擇善固執,知人不願為而為之。筆者不是仁大畢業生,但由衷敬佩鍾校長的辦學精神。謹以此文敬悼偉大的教育家鍾校長期榮博士。

  嶺大社區學院高級講師 梁勇

相關焦點

  • 培養出兩位諾獎得主的西南聯大,國文課本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西南聯大的大一國文課,是面向全校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為了給大一新生最好的國文課本,朱自清、羅庸等大師,親自編選了四年之久,才敲定這卷薄薄的課本。單看選篇,我們就會被那個年代的獨特風採所吸引:開篇的《論語》,選的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體現傳統儒家思想的段落;而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樣彰顯不同個人志向、偏向於道家瀟灑精神的內容;李清照的作品,選的不是「紅藕香殘玉簟秋」,而是講述她和趙明誠往事的
  • 民國大學的國文課本裡,藏著「最」好的人文教育!
    當時稱為「大一國文」,居於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民國時期思想活躍,大學可以自編教材。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自編大學語文教材,形成了大學語文教材面貌紛呈、思路多元的特點,今天展讀,人文氣息鋪面而來。
  • 大創心得體會
    從此同學們的生活就在大創項目與專業課之間「兩點一線」,尤其是在大三這一年,幾乎每天都是滿課,而大家還要抽出大量的時間把重心放在大創項目上。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此之前大家科研背景為零,必須要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閱讀文獻。最初的困難就是這些文獻讀完一遍就完全不能理解其所敘述的內容,有些內容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大伙兒都是把文獻列印出來反覆看。
  • 臺灣「搶救國文聯盟」呼籲臺當局重視國文教育
    中國臺灣網5月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搶救國文教育聯盟」4日上午舉行「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記者會,並表示,國文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希望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重新修訂課綱。「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臺灣陽明大學教授張曉風、前桃園高中教務主任趙寶珠、執行秘書李素真出席。
  • 大創小鎮打造錢塘新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作為新區高層次人才工作的主要承擔部門之一,近年來大創小鎮以打造杭州科學城為目標,堅持高端引領、以用為本,依託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等三個國家級品牌建設,全面推進高層次人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引育以及校友經濟發展工作,持之以恆厚植錢塘新區發展的人才優勢。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5項「大創項目」獲國家級立項
    近年來,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通過健全機構、完善制度、加大投入、規範管理、注重監控,紮實推進了項目建設,形成了完整的國家、省、校三級項目建設體系、院系兩級項目管理體系,進一步營造了開展「大創」項目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共獲批國家級大創項目23項。
  • 大創百貨
    大創產業(英語:Daiso Sangyo Inc.    大創產業的創辦人是矢野博丈,成立於1977年。創始人矢野博丈創業當時,是採用移動式推車販賣商品,並且多在超市前面設置臨時櫃,由於一邊工作還得帶小孩,為了省去貼標籤的工作,就決定將所有商品統統以一百日圓販售。    矢野博丈抱著「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名稱一定要表示『能創造大契機』」的念頭,而取「大」「創」兩個字為公司的名稱。
  • 去大創搶白菜好物!最值得買清單奉上!
    恨不得上街一張毛爺爺搞定所有,告別大商場吧,10元出精品的大創才是真愛!「好用不過百」算什麼?10元好物襲來~省錢精來告訴你,哪些好貨值得帶回家。大創 粘著式挖耳棒(20枚/包 / 12軟妹幣)這個一定要推薦給你們,超極好用!自帶粘性,輕輕鬆鬆就能把耳朵裡面的髒東西弄出來,再也不擔心掏完耳朵會疼了。
  • 大創美白精華好用嗎 大創美白精華怎麼樣
    女生們幾乎都希望自己的皮膚白白的,除了敷面膜也會使用美白精華,其中,大創美白精華被不少人推薦過,大創美白精華好不好用,應該是不少人想要知道的,大創美白精華怎麼樣呢?這款精華被稱為「最平價的美白精華」,性價比高,它的全稱是大創ER
  • 開明書店:20世紀40年代中學國文教材的討論與編纂
    他們一方面發起討論,深入國文教育內部,從語言形式到選文內容等多方面對當時國文教材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並提出解決策略;另一方面將這些編輯理念付諸實踐,出版全新的「文白分編」中學國文教科書,形成了從理論探討到實踐出版的國文教材編寫的良性模式,促進了中學國文教育的不斷發展,為當代中學語文教材的編輯出版提供了良好的示範。
  • 《文心》|86年前,一堂國文課
    1934年,民國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先生,用故事的體裁,編寫出了一本他們認為是應時也理想的初中國文課本,陳望道、朱自清先生作了序。課本的名字,就叫《文心》。這兩個字多少會讓我們想起千百年前的文學家劉勰所寫的那部《文心雕龍》,那也是講全體國文知識的書。
  • 我校3項國家級大創項目成功入選第十二屆大創年會居全國高校前列
    西工大新聞網9月20日電(王鑫)近日,教育部公示了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的參展項目,來自全國290所高校共計873項國家級大創項目參加了遴選,我校推薦的2項創新訓練項目今年我校3項國家級大創項目入選本次年會,是我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也是「做中學」精神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的深度貫徹的效果。
  • 國民與國文 | 楊國華
    朋友送我的那幾頁是初小部分《新國文》第四冊的散佚殘餘。自此,我倍力搜求老課本,但緣淺福薄,後只收入民國五年初版的《中華商業白話尺牘》,及光緒二十九年七月首版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下)》。再後來,不知怎樣得知讀庫出了那套民國課本,遂購入,偶讀之。
  • 新國文.一:百年老課本《共和國教科書》「新國文」[iPhone/iPad]
    新國文.一是百年前的經典教科書《共和國教科書》中,高等小學「新國文」課本的數位化版本,內容為第一 冊的 30 節,涵蓋世界及本國歷史、法治觀念、名人事跡、記載時事,以及古文經典等內容,評價頗高,適合兒童啟蒙讀物。設計排版在 iPad 上閱讀能獲得最佳體驗。
  • 臺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上)
    臺灣學測國文沿襲了這個傳統。請看下表: 總分文言試題分值大陸高考語文150分36分(佔24%)臺灣學測國文108分54分(佔50%)    並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出題方法方面,臺灣學測國文不是簡單機械地羅列一堆朝代、人名、地名及典籍名稱等,要求學生回答,而是繼承中國古代文史哲融通的傳統。
  • 臺灣學者:英語課比國文重要
    在中學時,英文跟數學是最重要的兩門課,國文都還不算是重要的課。關於漢語、漢字、國學等相關問題的討論很久沒有那麼熱鬧過了。2013年以來,從繁簡體字之爭到臺灣國學教材引進大陸,從「保衛漢字」的吶喊到電視臺一時湧現各種漢語知識型節目,從降低高考英語分數比重到語文教育被指僵化,媒介和民間的討論幾乎沒有停過。空前的熱鬧討論常常意味著空前的焦慮,漢字、漢語、國學真的遭遇嚴重危機了嗎?
  • 鄭州科技學院獲批立項4個國家級大創項目 21個省級大創項目
    今年她指導的大創項目「畜牧糞便烘乾處理機設計」獲批國家級立項,在她的指導下,該項目負責人機械工程學院學生李家樂、孫合垚順利完成了項目設計、研究條件準備、項目實施、研究報告撰寫流程。 該校機械工程學院大三學生韓宇、範喚雨負責的「城市綜合管廊智能巡檢機器人」項目,今年也獲批了國家級大創項目。
  • 排名2/35,兩項大創,放棄top2學校,跨專業頂尖985學校冷門方向
    個人信息簡介本科院校:武漢大學護理學專業排名:2/35CET6:553發表論文:無科研經歷:校級和醫學部級大創各1國際交流經歷:公派芬蘭插班生交流半年夏令營及預推免入營情況:夏令營——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武漢大學政治與管理學院、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優秀營員)、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院
  • [視頻]兩岸三地 臺灣最不重視國文教育
    進入[中國新聞]>>     CCTV.com消息(中國新聞):臺灣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新近指出,從兩岸三地國文教育的各項比較看,臺灣已成為最不重視國文教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