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稱敬稱都是怎麼來的?千萬別用錯了鬧笑話!

2020-12-06 天空的幸福花朵

尊稱敬稱都是怎麼來的?千萬別用錯了鬧笑話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我們在稱呼和語言習慣上,往往傾向于謙遜的稱呼自己,而對對方的稱呼上,往往是儘可能的尊重和有禮。正因為如此,在中國的稱謂系統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系,也就是所謂的謙稱和敬稱兩種。一般來說,謙稱是對於自己以及自己的親屬使用的,而敬稱則是對於對方,以及對方的親屬使用的。如果在社交之中,用錯了謙稱和敬稱,那是非常失禮,也會惹人笑話的事情。

比如說稱呼對方的親屬,往往會用令字作為開頭,令堂,令愛,令公子。分別指的是對方的母親,對方的女兒和對方的兒子。在這裡面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令」的意思就是「你」的意思。但是,在許多明清通俗小說之中,都會用到你令尊、你令郎之類的說法。可見,「令」並不是「你」的意思。事實上在古代,曾經有妃子獲得的封號便是令字,據解釋,這個字是美好的意思。

這是對於對方親屬的尊稱,而對於對方的稱呼就更多更複雜了。像是一般如果關係比較親近的,會在相處之後互相告知年齡,然後以年齡的長幼排出兄弟來。自此以後,就可以兄長、賢弟互相稱呼。而如果彼此之間的關係不足以稱兄道弟,那麼往往會以官職等作為敬稱。除此之外,常見的尊稱則有如下幾個。

最常見的一個,也是獨有的尊稱,是對皇上的稱呼。在中國古代,處處都要標榜出等級制度的嚴苛,處處都要顯示出皇帝的特別才行。比如對皇帝的稱呼上,一般要稱其為陛下。為什麼要這樣稱呼皇帝呢?這是因為古代皇帝的寶座下面有幾個臺階,這部分臺階被稱之為丹陛。在中國古代,當臣子要向皇帝進言的時候,往往要由侍奉在丹陛下面的侍從,將自己的文書等交給皇帝。因此在書面上將皇帝稱為陛下。

同理產生的幾個敬稱,還包括殿下、閣下的。意思是說自己不敢直接與對方交往,書信公文要交由對方宮殿之下,樓閣之下,侍奉的從者。除此之外對於尊者的稱呼,還包括足下。這個足下的意思則是說,自己與對方交談的時候,不敢抬頭直視對方的臉,而只敢低頭望著對方的腳下,因此稱呼對方為足下。與之相同的還有座下、幾下等。

不過,很多時候,一個詞究竟算不算是敬稱,還是要看當時的語境、語氣,以及當時的風俗習慣的。很多詞的詞義在時代的變化中也會發生演變,而很多詞則是在某一個時期會被賦予負面的意義。比如在宋朝的時候,足下這個稱呼就一度被賦予負面的意義。四庫全書的學林中,對於稱呼的演變,有這樣的記載。稱從漢晉開始,地位處於較低狀態的人稱呼地位較高的人為足下而當時的風氣則是自視甚高,而侮辱別人的人稱對方為足下,而稱地位尊崇的人圍坐下幾下席下閣下等。

但事實上,在宋代的筆記中,也有多次稱對方為足下的信件紀錄,這其中往往是不包含侮辱意味的稱呼。由此可見,這些記錄也不能全然相信,有可能只是當時幾年或幾十年的風氣,也有可能只是某個地區的習慣和風氣罷了。當然,也不能完全憑藉信件來斷定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詞語含義的演變,古已有之。有可能只是書寫信件的人沒有這樣的習慣,或者再放到書面上的時候才會將之作為敬稱也說不定。不知各位看官對此有什麼看法,不妨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千萬別用令愛敬稱對方妻子,敬稱妻子另有芳名
    千萬別用令愛敬稱對方妻子,敬稱妻子另有芳名!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同人言語,多用敬辭,稱呼對方親人,也有分別有相應的敬詞敬語,聽起來文雅舒服。這些詞語多用「令」字開頭,這裡為大家普及一下常用的敬詞:1.「令愛」或「令嬡」用於敬稱對方女兒;2.「令尊」或「令嚴」,敬稱對方父親;3.「令堂」或「令慈」,敬稱對方母親;4.
  • 走進文言文那些事——教你用對敬稱(下)
    在現代漢語中,我們經常用到的敬稱是「您」。「您」就是「把你放在心上」。都捧在手心了還不尊敬嗎?沒錯!這樣非常尊敬。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古代人將一個敬稱玩出了18種花樣。皇帝一家人,將軍一家人,平頭老百姓一家人,每一種身份都對應著一種敬稱。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文言文那些事兒,教你如何用對敬稱。
  • 第六課|「令堂」這個稱謂,只能尊稱對方的母親
    以「令」來敬稱的稱謂都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令尊」是敬稱對方的父親,「令慈」是敬稱對方的母親,「令兄」是敬稱對方的兄長,「令弟」是敬稱對方的弟弟,「令郎」是敬稱對方的兒子,「令愛」是敬稱對方的女兒,等等。只有敬稱對方母親的「令堂」一詞十分費解。那麼,「令堂」為什麼用來尊稱對方的母親呢?這要從古代中國的建築樣式說起。
  • 一分鐘學堂|尊稱
    尊稱,又叫做「敬稱」,是向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很多時候,對於同樣的人,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尊稱,例如對皇帝稱「陛下」、「天子」、「聖主」等,對妻子的父親稱「嶽父」、「泰山」等。尊稱的運用是有規律的 ,一般是運用一些敬辭,例如,稱對方的親屬時加「令」字,父親為「令尊」,母親為「令堂」,以及令兄、令妹、令郎、令愛等,而統稱之為「令親」;再如「惠」字,用於別人對自己的行為的稱呼,稱對方到自己這裡為「惠臨」或者「惠顧」,稱別人保存自己的贈品為「惠存」,以及「惠贈」、「惠允」,等等。
  • 吃烤肉時,烤盤裡的檸檬片有啥用?很多人直接吃了,別再鬧笑話!
    吃烤肉時,烤盤裡的檸檬片有啥用?很多人直接吃了,別再鬧笑話!時間過得真的是非常快,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炎熱的夏天,現在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熱了起來,特別是中午的這段時間溫度也是非常高的,悶熱異常,讓人覺得透不過來氣。
  • 這些傳統尊稱和謙稱不要說錯,免得鬧笑話
    中國自古是一個禮儀之邦,在儒學和禮學的影響之下,尊稱和謙稱成為了日常交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到了21世紀的現代,有些優良的傳統尊稱和謙稱卻漸漸被遺忘,這或許是一種悲哀吧。而無論時代在怎麼改變,小編認為這些傳統尊稱和謙稱都是需要我們去掌握的,有時候在面對一些長輩或者老一輩的時候,才能更好的避免鬧出笑話。
  • 「令尊」、「令郎」一類詞語該怎麼用?不懂的人容易鬧出笑話
    比如用「令尊」來稱呼別人的父親,用「令堂」來稱呼別人的母親,用「令郎」來稱別人的兒子,用「令愛」來稱呼別人的女兒。尊稱是一種禮儀,表示對人的禮貌與尊重,同時也體現出我們自身的文化素養。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很多電影、電視劇中,卻常有誤用敬詞的情況。最常見的就是把自己的哥哥介紹給別人時,對別人說:「這是令兄」,結果鬧了笑話。
  • 淨水器濾芯怎麼選?4種主流濾芯更新換代,千萬別買錯了
    那麼購買淨水器濾芯怎麼選?4種主流濾芯更新換代,千萬別買錯了!一、PP棉濾芯PP棉濾芯,即聚丙烯熔噴濾芯,是用聚丙烯樹脂為原料製成纖維,經纖維自身的纏繞粘結而成。濾芯的結構為外層纖維粗,內層纖維細,外層疏鬆,內層緊密的漸變徑漸緊結構。用途:一般用於淨水器的粗過濾,可濾除水中大於5微米的泥沙、雜質、鐵鏽、蟲卵、懸浮物等,即肉眼可見雜質。
  • 對方的妻子尊稱是什麼 10月30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對方的妻子尊稱是什麼 10月30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時間:2020-10-30 06: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對方的妻子尊稱是什麼 10月30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螞蟻莊園對方的妻子尊稱是什麼?
  • 熟讀「尊稱」,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中國傳統的生活交流裡,經常會用到敬詞,那麼什麼是「敬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表示尊敬客氣的態度,也叫「尊稱」。現在越來越多的網絡用詞出現,中國傳統的「敬詞」,您還會用嗎?
  • 有人常把請柬、廣告等中的謙詞、敬詞用錯,別再鬧出笑話了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實用文,諸如請帖等,但往往把謙詞、敬詞用錯,見笑於人,有失莊重。例(1)中,「令愛」用於對對方女兒的敬稱,不能自稱。「貴子」也是用於對對方兒子的敬稱,也不能自稱。類似常用錯的還有「千金」,用於別人稱你的女兒或你稱別人的女兒,也不用於自己。例(2)中,「惠贈」是說我店家施恩惠送給禮品,不恰當,這個「惠」字用於對方,表示給自己恩惠,是敬稱,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 吃海鮮時,千萬別點一頭鮑魚,不然結帳被嚇到,你知道原因嗎?
    吃海鮮時,千萬別點一頭鮑魚,不然結帳被嚇到,你知道原因嗎?導語: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張天價的帳單,上面有頂級和牛、野生大黃魚、黑白頂級魚子醬、鮑汁扣花膠等二十多道菜,再看看總消費金額,我數了好幾次,竟然是6位數,也就是說吃一頓飯花了幾十萬,這果然是富豪家庭的晚宴。
  • 古人對女性都有哪些尊稱?古代女人對自己又有哪些謙稱
    由此,在古籍詩文中出現了許多對她們的尊稱、敬稱、美稱和雅稱。一、古代對女子的尊稱一般稱別人的妻子為「太太」、「夫人」,此外還有「會閫」、「室人」、「令間」之稱。尊稱別人的女兒為「令媛」、「女公子」等。在女子稱謂中,「母親」是最偉大而高尚的。
  • 千萬別用錯了
    其實梁宏達就曾在節目中解釋說,「師傅」和「師父」不能亂用,也不能亂叫,不要小看一個字,這裡面的學問其實很大。 唐朝時期的「師父」和「師傅」的含義基本相同,都是指教書育人的老師。後來到了元明時期,佛教逐漸興盛,道教文化也開始逐漸鼎盛,很多虔誠的信徒,就尊稱自己的老師為「師父」。 很明顯,在「師」的後面加上了一個「父」,可謂是意義深遠。眾所周知,人生最親近的莫過於父母,而從禮節上來說,「父」這個詞更加的有地位。
  • 別不懂鬧笑話
    帝王蟹作為「蟹中之王」,價格自然也是不菲的,一般的酒店都不會存儲備貨帝王蟹,大都只有五星級酒店才會常備帝王蟹這種食材。但是在五星級酒店吃過帝王蟹的朋友應該注意到過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為什麼這麼大一隻帝王蟹,服務員卻提醒我們吃蟹腿就可以,而不用去吃蟹身呢?是酒店令有打算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原因!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別搞錯了,會鬧笑話
    到了中國近代,漢字再次被統一書寫方式,現在我們學習的漢字都是經過重新校訂的。為什麼說漢字是文化的載體呢?因為理解漢字要根據這個漢字產生的年代和文化故事才行,漢字組成的詞語和成語都有一定的來源和最初的故事。這一點和世界上其他語言和文字有很大不同,其他國家大多是有單詞拼湊成句子,而我國許多漢字都是由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和意像來指導的。
  • 老司機:別再玩諧音梗了,鬧笑話
    老司機:別再玩諧音梗了,鬧笑話馬上就要春節了,汽車市場也講迎來銷售的熱潮。辛辛苦苦了一年,過年了買輛車來犒勞一下自己,而且開新車過年回家也是個比較有面子的事情。而且現在的車子價格並不是很高,還會有許多的優惠,那麼入手一輛車估計每個人都是能夠承受的。
  • 可千萬別用錯地方
    其實梁宏達就曾在節目中解釋說,「師傅」和「師父」不能亂用,也不能亂叫,不要小看一個字,這裡面的學問其實很大。師傅說起師傅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指的是那些從事教學工作的人。既然從事教學工作,那就和今天的老師一樣,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古人都很尊重自己的長輩或者是教給他們知識的人,並且稱其為「師」。
  • 尊稱、蔑稱、自稱、謙稱、雅稱、暱稱:這些稱呼不簡單
    中華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幾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無一不受著傳統文化的影響,就連平日裡與人打交道所用到的「稱呼」,就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今天我們就只選取其中的六種,來與諸位分享。尊稱所謂「尊稱」,也叫「敬稱」,就是對人的尊敬的稱呼,自古以來,它在人際交往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俗話說「有禮走遍天下」,這裡的「禮」,最基本最基本的就是對「尊稱」的使用。
  • 都是蝦皮,白色和紅色有什麼不同?老漁夫:學問很大,千萬別選錯
    都是蝦皮,白色和紅色有什麼不同?老漁夫:學問很大,千萬別選錯。蝦皮是一種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和吸收而且含鈣很高的營養美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鈣庫」,看似其貌不揚的「小傢伙」,卻有著「大本領」,要知道100克蝦皮就含有39克左右的蛋白質,含有991毫克的鈣,營養成分遠大於豬肉,牛肉,雞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