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別搞錯了,會鬧笑話

2021-01-21 歷史信息源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們國家文化的承載者和載體就是一個個熟悉的漢字。我國最早的漢字由圖騰演化而來,後來慢慢形成甲骨文,再到後來又有銘文等等。到了中國近代,漢字再次被統一書寫方式,現在我們學習的漢字都是經過重新校訂的。

為什麼說漢字是文化的載體呢?因為理解漢字要根據這個漢字產生的年代和文化故事才行,漢字組成的詞語和成語都有一定的來源和最初的故事。這一點和世界上其他語言和文字有很大不同,其他國家大多是有單詞拼湊成句子,而我國許多漢字都是由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和意像來指導的。

也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漢字有多種用法和多重表達方式,而一些有文化的人能夠把漢字玩出花來,主要也是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漢字的來歷,所以無論他們怎麼組合都不會給人違和感。

在漢字中,單個的字有可能代表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是一個名詞。而在生活中我們最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前人墓碑上的漢字,因為祭祖在中國文化中是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他能讓我們找到來處和歸途。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別搞錯了,會鬧笑話。

中國傳統是自上而下的,所以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有有文化的人。首先來說說考妣這兩個字。

考妣這兩個字在古代漢語裡原本指的是「父親和母親」的意思,在《爾雅·釋親》中有記載,「父曰考,母曰妣。」而用在墓碑上,就表示「已經去世的父母雙親的意思。」

故、先、顯,故表示「故去」的意思,是對去世之人的諱稱,古人在語言表達上十分講究,認為直接稱「死」或者「亡「是很不尊重的說法。先指的是已經去世的人,先比故有更高的崇敬之情。而顯原本是顯示、顯赫的意思,用在墓碑上意思代表「聲名遠揚」,這是對去世之人的一種溢美之詞和高度評價。

在墓碑上,先和顯這兩個字時不能亂用的,先一般用來形容已故父母,一般不能用來形容別人,而顯則只能用來讚揚那些生前有很大功績和名望的人,也不能隨意使用。這五個常見字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含義,如果關鍵時刻搞不懂,指不定就會鬧出什麼笑話。

相關焦點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啥意思?有什麼區別嗎?該看
    導讀: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啥意思?有什麼區別嗎?該看在農村老人去世了,子女為了懷念父母的去世,也為了表達自己的孝義,都會給去世的老人豎一塊墓碑,但是墓碑上的字比較複雜,並不是把去世人的名字刻上去就可以了,就比如直接刻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是對看去世之人的不尊重,而墓碑上最常見的四個字就是「故、顯、考、妣」,就如在農村的墓地中,我們常常在墓碑上看到「故顯考某公諱某某、故顯妣某門某太君之墓」這樣的字眼,那麼,在農村,墓碑上的「故、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立碑起源於東漢時期,在墳前立下石碑,刻下已死者生前的履歷,不僅是為了緬懷、歌頌,同時也讓自己的後代了解墳內之人,在農村地區有些墳,就是因為沒有立石碑,所以很多後人去掃墓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墳內的人是誰,還鬧出很多的烏龍,有的人掃墓竟然跑去幫別人家墳掃墓。墓碑上故、先、顯、考、妣的含義。第一、故。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不妨學習一下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不妨學習一下自古以來,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輪迴,是生命的常態。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我們經常可以發現不同的墓碑上常常會出現「故、顯、考、妣」這些字,各位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麼意思各自代表著什麼含義嗎?不知道的可以往下看,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呀。我們先來看看「故」字。故字,它有死亡、友情、所以……的含義,在這裡它值得對於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
  • 農村墓碑上都有「故、顯、考、妣」這幾個字,其中有啥特殊含義嗎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前不久小編回老家祭祖,小時候沒注意,但是這次發現村裡的墓碑道行都刻著一些字,而且有些字都是一樣就像「故、顯、考、妣」。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我國對於墓葬文化十分注重,不僅在於各種墓葬儀式,而且對於墓碑上的碑文也十分講究,特別是墓穴的碑文容不得半點差錯,其中「故、顯、考、妣」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弄錯一個字,除了貽笑大方之外,還體現出對逝去親人的極度不尊重。
  • 墓碑文化中的「故、顯、考、妣」,具體什麼含義?都有什麼區別
    每到祭祀之節時去農村裡你可以細細觀看,這每個人的墓碑都有所不同。除了形制上有很大差異以外,墓碑上面也會刻著不同的「故、顯、考、妣」這幾個字。這是什麼意思?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呢? 本文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我們先來說一下相同點。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是啥意思?有什麼區別?
    所以從古至今,生死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在我們國家喪葬文化又是格外的重視,但是大家是否有注意過,在掃墓的時候看到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究竟有什麼含義?雖然說從195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開始實施火葬文化了,現在的絕大多數地方也接受了這樣的改革,但是大家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都還是會在墓碑上發現「故顯考妣」,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有何含義?這個不能亂用,很有學問的
    那麼,當清明即將到來的時候,你是否會注意到掃墓時候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這些相對固定的格式,又各有什麼含義?雖然火葬改革已經進行了很多年,包括如今的農村也大都接受了這樣的改革,但是過年祭祖清明掃墓的時候,大家總是能發現墓碑常見的字樣「故顯考、故顯妣」。其實就像現在文言文中,古今異義字或者一詞多義現象,每個單獨的字都有它所蘊含的特殊性。
  • 墓碑上的4個大字你知道什麼意思嗎?千萬不可隨意使用,關乎財氣
    墓碑上的4個大字你知道什麼意思嗎?千萬不可隨意使用,關乎財氣,生老病死,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所以當家裡有老人過世的時候,親人們都會陷入悲傷,會舉辦紀念儀式一起緬懷老人們的經歷和事跡。而在農村社會,也很重視生命的離去,湧現了很多墓葬文化和習俗。
  • 在農村,不少人家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啥意思?
    在農村,不少事情是有專門的講究的,而且很多人不一定能看得懂,了解其中的門道,就拿墓碑上的字來說,不同的字就有不同的含義,如果混淆,隨意使用,那麼很可能會鬧笑話,比如說考和妣的區別,比如說故祖考和故祖顯的區別,等等。
  • 吃烤肉時,烤盤裡的檸檬片有啥用?很多人直接吃了,別再鬧笑話!
    吃烤肉時,烤盤裡的檸檬片有啥用?很多人直接吃了,別再鬧笑話!時間過得真的是非常快,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炎熱的夏天,現在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熱了起來,特別是中午的這段時間溫度也是非常高的,悶熱異常,讓人覺得透不過來氣。
  • 農村俗語:「人在床上別磕頭,人端飯碗莫停留」,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在床上別磕頭,人端飯碗莫停留」。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思忖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在床上別磕頭磕頭是一種傳統禮節,具體這個禮節是從什麼時候來的,史上並沒有資料記載,但自古至今都有磕頭的儀式。正常情況下,磕頭是人們拜見長輩的常禮。
  • 農村老話說「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老話,有很大一部分是教人要勤勞致富的。但同時,一些農村老話在被解讀時是會產生歧義的,比如這句「頭無腦油腳無汗,一生都是窮光蛋」。很多人理解這句話時,首先會想著要想不是窮光蛋,必須得具備這兩樣,於是變著花樣去解釋怎麼樣有腦油,怎麼要讓腳出汗。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尊稱敬稱都是怎麼來的?千萬別用錯了鬧笑話!
    尊稱敬稱都是怎麼來的?千萬別用錯了鬧笑話眾所周知,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我們在稱呼和語言習慣上,往往傾向于謙遜的稱呼自己,而對對方的稱呼上,往往是儘可能的尊重和有禮。如果在社交之中,用錯了謙稱和敬稱,那是非常失禮,也會惹人笑話的事情。比如說稱呼對方的親屬,往往會用令字作為開頭,令堂,令愛,令公子。分別指的是對方的母親,對方的女兒和對方的兒子。在這裡面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令」的意思就是「你」的意思。但是,在許多明清通俗小說之中,都會用到你令尊、你令郎之類的說法。可見,「令」並不是「你」的意思。
  • 別再說錯鬧笑話了!
    電腦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了重要的通信工具,常見的電腦主要分為組裝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機三大類,這些電腦的工作原理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每一種電腦的使用場合不同,筆記本電腦輕薄適合外出攜帶,組裝機笨重適合固定場所使用,一體機穩定適合居家使用,今天就有一位朋友諮詢小編,關於電腦的基本常識
  • 「Yellow book」的意思真的不是什麼小黃書,你別想太多了!
    一起聊天時, 如果有人說到了葷段子, 馬上就有人脫口而出說他很「yellow」、「別開車」。 但我們看到「Yellow Book」時, 可不能按字面意思將其理解為「色情書刊」, 否則會鬧笑話哦~
  •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鵝還比狗兇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鵝還比狗兇呢?農村可以說是一個大寶藏,裡面不單有著很多珍貴的野花野草,而且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農諺,這些農諺都是經過很長的時間的沉澱,其蘊含的道理在現實的生活中還是非常實在的。
  • 農村老人說『年豬三不殺,年貨三需辦』,啥意思?有啥講究?
    如今距離春節不足二個月,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都開始返鄉了,這些年大家相隔萬水千山,都有說不完的心裡話,嘮不完的故鄉情,當然也是農民購置年貨的繁忙時間,大家上街購買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年忙到頭,也該歇歇養養身子了,以前在農村,農民還要殺豬過年,更顯的年味濃厚,農村老人還說過年有『年豬『三不殺』
  • 馬路上這5種標誌,不懂啥意思最好別上路!我是怕你分不夠扣!
    馬路上這5種標誌,不懂啥意思最好別上路!我是怕你分不夠扣!雖然開車出行比較方便,但是開車在外,較為煩惱的事情之一可能就是被扣分罰款。現在道路上有各種各樣的標線和標誌,有些司機在上路之後可能就把考駕照時學習的理論知識忘得一乾二淨了,看到一些標誌可能不明白啥意思。比如下面馬路上這5種標誌,不懂啥意思最好別上路,老司機:怕你分不夠扣,現在知道還不晚。左轉掉頭在右側這個屬於指示標誌,表示在右側車道左轉掉頭,而不是常見的左側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