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2021-01-08 蘇澈的自留地

像我們村有人去世,就會專門找村上有學識的人來幫忙,比如讓他看看葬禮什麼地方需要注意,有什麼步驟要改動,碑文應該寫什麼等等,總而言之,不管是入葬還是立碑,都是一件極其嚴肅莊重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

我國對於墓葬文化十分注重,不僅在於各種墓葬儀式,而且對於墓碑上的碑文也十分講究,特別是墓穴的碑文容不得半點差錯,其中「故、顯、考、妣」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弄錯一個字,除了貽笑大方之外,還體現出對逝去親人的極度不尊重。

墓碑習俗的發展演變

在最初,人類的遺骸基本上都是棄之荒野,後來人們逐漸興起了墓葬文化,加上大地孕育著無數人類,等同於「大地是人類的母親」這種概念,所以人類將親屬的遺體放置於地下,寓意為「重回母親的懷抱」。

就這好比有些常年生活在海邊的人類,他們會將親屬遺體安置在海中,其寓意也是同理。

到了周朝,人們發現如果想去祭拜親人,一解哀思的話就很難,因為壓根就找不到地,可能一片區域葬著50個人,到底哪個才是自家親屬呢?

到了春秋時期,孝道被人重視,所以大家在給親屬入葬之後,都會豎立一個「牌子」,方便祭拜時能找準地方,不至於鬧出笑話。

那會的墓碑還是一塊木頭,而且也沒有刻上文字,只是簡單的做個記號,這就是最早期的木碑。

此外,木碑除了「辨別」用途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入葬,在四邊各豎一根木柱,在上面區域中間鑿開一個圓孔,圓孔中間插入一根圓木,用繩索纏繞其上,最後在木碑的固定下,繩索的牽引下,棺槨得以平穩的埋葬於地下。

所以,早期的木碑,其主要作用是輔助入葬,整個過程結束後,留下一塊木碑,再做些記號以用作「辨別」之用,又因「木碑」中的「木」與「墓」同音,所以之後就逐漸變成了「墓碑」。

到了秦漢時期,石碑就代替了木碑,並且在其上開始刻文,但那會只有高官大人才有資格刻上碑文,而且碑文內容多以歌功頌德為主,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有碑文的。

隨後朝代不斷更替,平民百姓入葬後刻上碑文的習俗也逐漸普及開來,但在漫長的歲月中,碑文習俗也在發生改變。

墓碑的格式

由上文得知,初期碑文是用來誇獎上層階級的產物,不過碑文普及之後,很多百姓也給去世親屬刻上碑文。

用大白話講,博士的文化水平跟小學畢業的文化水平,肯定是不同的,所以碑文也出現了較大的差異,但碑文沒有統一管理,畢竟封建社會也沒有成立相應的機構,專門一個個跑去查看某某某的碑文合不合格。

雖然碑文內容差異較大,但格式方面,大家還是相對遵守的,畢竟刻碑文的是親屬。

通常墓碑的內容有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抬頭、正文、落款。

其中抬頭主要表達下逝者生前的職務,當然也可以不寫,無傷大雅。

正文主要將逝者的稱謂、姓名表達清楚,比如「先考李某某大人之墓」等等。

落款就是將立碑人的信息給寫出來,比如「某某某的兒子兒媳」等等。

和平年代,墓碑基本上每個逝者都有,但墓志銘卻很少,它的格式跟墓碑差不多,都是三個組成部分,其中只是墓碑的「抬頭」變成了墓志銘的「標題」而已。

像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銘就十分詼諧幽默:「恕我不起來了!」

下面就著重分析下「故、顯、考、妣」到底是什麼意思?

「故」

我國自古對死者是非常尊重的,在我老家,如果結婚隊伍跟送葬隊伍遇上了,一般結婚隊伍會把路讓開。

對於親人的離世,我們有很多詞可以修飾,比如百姓階級可以用「去世」、「駕鶴西去」,皇帝可以用「駕崩」。

但很少有人直接說「死」,就像我們老家,一般都會委婉的說道「某某某走了」,但在刻碑文時,需要用一個字來概括,既不能太冗長,也不是顯得不尊重,翻閱字典,我們發現「故」這個字,對於逝者來講十分貼切。

「故鄉」、「故土」表達親切之意,而「故」單字又有「去世」的意思,所以這個「故」字,很完美的體現出了我們對逝者的敬重之意。

「顯」

一般碑文上刻的都是「先父」「先母」,但如果見的多了,就會發現一些碑文上刻的不是「先」,而是「顯」。

在古文中,「顯」通常用來修飾有權有勢之人,比如「達官顯貴」、「家門顯赫」等等,總之「顯」的寓意比普通字眼高了一級。

一般狀態下,如果逝者的父母以及不在了,他生前就是家中地位最高的人,那麼去世之後,可以用「顯」來突出家庭地位。

如果逝者的父母還在,刻碑文時只能用「先」,畢竟家還有比逝者地位更高的人。

還有一種情況,即便逝者父母以及去世,某些後代也會刻「先」字,這裡不用「顯」是因為後代覺得低調為主,不宜過多招搖。

「考與妣」

對於長輩,其實有很多雅稱,比如「尊」「堂」,而我國歷史上對於父母稱謂最早的是在《爾雅.釋親》,其中有寫道:「父曰考,母曰妣」,所以「考與妣」就算父母的尊稱。

值得注意的是,初期考妣同樣可形容活著的父母,但隨著日夜輪轉,王朝更替,活著的父母就有了很多別稱,比如「爹娘」、「爸媽」、「家父家母」等等。

而「考妣」就變成了專門用來形容已經去世的父母,所以就有了「先考」、「先妣」。

在刻碑文時,如果顯得有些文化,那麼就刻上「先考」、「先妣」,一般的話,大都在墓碑上刻「先父」、「先母」。

結語:綜上所述,「故、顯、考、妣」四字分別代表「去世」、「生前地位」、「逝世的父親」以及「逝世的母親」。

相關焦點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啥意思?有什麼區別嗎?該看
    導讀: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啥意思?有什麼區別嗎?該看在農村老人去世了,子女為了懷念父母的去世,也為了表達自己的孝義,都會給去世的老人豎一塊墓碑,但是墓碑上的字比較複雜,並不是把去世人的名字刻上去就可以了,就比如直接刻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是對看去世之人的不尊重,而墓碑上最常見的四個字就是「故、顯、考、妣」,就如在農村的墓地中,我們常常在墓碑上看到「故顯考某公諱某某、故顯妣某門某太君之墓」這樣的字眼,那麼,在農村,墓碑上的「故、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今年去掃墓的時候,研究生的堂哥,看到墓碑上文字時,竟然都不知道墓碑上文字是什麼意思,難怪之前被取笑不知道公鴨和母鴨區別。他每次回到農村,總是說農村很多東西是陋習,但是每次說起外國的東西,總是覺得特別好,自己國家的文化覺得是陋習,不斷的拋棄,但是卻不斷的學習西方國家的文化,而國內把中國文化保存最好的就是廣東。
  • 墓碑文化中的「故、顯、考、妣」,具體什麼含義?都有什麼區別
    每到祭祀之節時去農村裡你可以細細觀看,這每個人的墓碑都有所不同。除了形制上有很大差異以外,墓碑上面也會刻著不同的「故、顯、考、妣」這幾個字。這是什麼意思?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呢? 本文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我們先來說一下相同點。
  • 農村墓碑上都有「故、顯、考、妣」這幾個字,其中有啥特殊含義嗎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前不久小編回老家祭祖,小時候沒注意,但是這次發現村裡的墓碑道行都刻著一些字,而且有些字都是一樣就像「故、顯、考、妣」。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別搞錯了,會鬧笑話
    我國最早的漢字由圖騰演化而來,後來慢慢形成甲骨文,再到後來又有銘文等等。到了中國近代,漢字再次被統一書寫方式,現在我們學習的漢字都是經過重新校訂的。為什麼說漢字是文化的載體呢?因為理解漢字要根據這個漢字產生的年代和文化故事才行,漢字組成的詞語和成語都有一定的來源和最初的故事。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不妨學習一下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不妨學習一下自古以來,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輪迴,是生命的常態。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我們經常可以發現不同的墓碑上常常會出現「故、顯、考、妣」這些字,各位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麼意思各自代表著什麼含義嗎?不知道的可以往下看,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呀。我們先來看看「故」字。故字,它有死亡、友情、所以……的含義,在這裡它值得對於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是啥意思?有什麼區別?
    所以從古至今,生死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在我們國家喪葬文化又是格外的重視,但是大家是否有注意過,在掃墓的時候看到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究竟有什麼含義?雖然說從195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開始實施火葬文化了,現在的絕大多數地方也接受了這樣的改革,但是大家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都還是會在墓碑上發現「故顯考妣」,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有何含義?這個不能亂用,很有學問的
    古往今來,無論是秦始皇生前就著手準備的兵馬俑,還是武則天臨終前主動去掉皇帝之稱,立下無字墓碑,讓後人評說。生生死死,都是大事,所以喪葬文化也在五千年的長河中浸染,流傳至今的更是各有道理。那麼,當清明即將到來的時候,你是否會注意到掃墓時候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這些相對固定的格式,又各有什麼含義?
  • 墓碑上的4個大字你知道什麼意思嗎?千萬不可隨意使用,關乎財氣
    墓碑上的4個大字你知道什麼意思嗎?千萬不可隨意使用,關乎財氣,生老病死,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所以當家裡有老人過世的時候,親人們都會陷入悲傷,會舉辦紀念儀式一起緬懷老人們的經歷和事跡。而在農村社會,也很重視生命的離去,湧現了很多墓葬文化和習俗。
  • 在農村,不少人家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啥意思?
    在農村,不少事情是有專門的講究的,而且很多人不一定能看得懂,了解其中的門道,就拿墓碑上的字來說,不同的字就有不同的含義,如果混淆,隨意使用,那麼很可能會鬧笑話,比如說考和妣的區別,比如說故祖考和故祖顯的區別,等等。
  • 傳統墓碑上擺放石雕大象有什麼含義、講究
    大象在墓碑中採用有多重含義,大象的鼻子可以吸水,水為財,有招財納福的寓意;象和「祥」諧音,含有吉祥的寓意,多樣的理解讓象被賦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是能給人間帶來祥瑞、能讓去世的人能得到安祥、能讓活著的人能幸福吉祥的象徵。而惠安墓碑廠家精湛的雕刻技藝,使得雕刻的大象也是活靈活現,提升了墓碑的觀賞性,墓碑更顯莊嚴肅穆、氣派豪華,更顯生者對墓主的尊敬和紀念。
  • 國考省考事業單位,都有什麼區別?
    最近公告出的越來越頻繁,也有不少小夥伴問小編:現在發布的省考公告和之前的國考有什麼區別?事業單位又是啥?這仨都一樣嗎?搬好小板凳,來聽小編給你細細掰扯這幾個之間的區別!但是也會有一些參公崗位,比如中國婦聯、文聯等部分崗位屬於參公,參公的意思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的簡稱,而參公機關人員和公務員的區別只是編制的區別,其他完全根據《公務員法》參照。事業編制是輔助編制,事業編制按照財政來源又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 七孔被、九孔被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七孔被、九孔被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2017-10-16 11:28:42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七孔被、九孔被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 馬拉度納生前最後一句話是什麼?而他想寫在墓碑上的話又是什麼
    這位阿根廷傳奇人物在吃完早餐後回到床上,告訴侄子約翰尼·埃斯波西託他感覺不舒服,打算再躺下。他躺下後,就再也沒有起來。 此前,馬拉度納在醫院接受了腦部掃描手術。他出院後,有一名護士專門負責照顧他,那天這個護士發現情況不對後,趕緊打電話叫了一輛救護車。但一切都太遲了,在救援人員到來的時候,這位退役的足球運動員已經離開人世了。
  • 農村有「自留地」,「自留地」是什麼意思?
    農村自留地對於現在的農村孩子來說,算得上是個新鮮詞了,他們並不會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要劃分的話,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還熟悉這個詞,但到九十年代以後出生的孩子,基本上就不常聽到這個詞彙了。黑嫂還記得自留地,小時候家裡有自留地。但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個自留地是什麼,於是就會有疑問,問這個自留地是什麼意思。
  • 廣東省考2020_廣東公務員考試基層工作經歷什麼意思
    廣東省考2020_廣東公務員考試基層工作經歷什麼意思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省考,2020廣東省考,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農村老話:「外甥哭妗子,想起一陣子」,什麼意思?
    在農村人們常常把生活中的趣事,生活經驗,和一些見聞,用簡短易記的形式保持了下來。這些農村老話念起來朗朗上口,在農村廣為流傳。這些俗語對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肯定不陌生。俗語通俗易懂,老話雖「老」,卻有一定的道理,雖「糙〃,但切合實際。尤其一些口頭流傳下來的一些人情老話,放到今天我想也不過時。
  • 2020法考全綠是指什麼意思 法考主觀題報名入口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主觀題考試報名入口2020法考客觀題成績時間為11月10日0時!2020法考客觀題考試合格分數線依據《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確定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合格分數線。全國合格分數線為180分。
  • 一本和二本是什麼意思,它們有什麼區別和變化呢?
    有211、985、雙一流大學,還有小玥上次介紹的雙非一本大學,然後就是二本大學、三本大學。本科之後,就是專科院校和高職。說起本科和專科,大部分人都知道有什麼不同,就是畢業的文憑不一樣。本科畢業符合要求,除了畢業證書,還可以獲得學士學位證書,在報考各種證書、研究生、公務員等多個場合都能用到。
  • PM2.5中的『P』是什麼意思?山東大學自主招生近四成考生棄考
    海大方面,今年全國共2500餘名考生參加海大自招報名,其中1100多人通過初審,但不少人棄考,最終近1000人參與面試,共同爭奪190個海大自招計劃,激烈程度甚於山大。  「我們昨天剛剛參加完清華大學的筆試,下午直接坐高鐵來濟南報到參加山大的考試。」來自遼寧鞍山的考生家長表示,今年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時間大都集中在10日到15日,還是挺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