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不妨學習一下
自古以來,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輪迴,是生命的常態。生而為人,我們對於生命是敬畏的,在活著的時候熱愛生命、積極生活,當生命逝去的時候,我們選擇給殘留的身軀一個安寧的長久的地方,為逝者建立一座墓碑,讓他在裡面安息。
死亡在世上幾乎隨時都會發生,生命既可貴又脆弱,為逝者建一座墳墓似乎是生者能為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了。正因為如此,墓葬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都有著獨屬於他們墓葬的傳統習俗。
逝者已逝,生者當節哀。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我們經常可以發現不同的墓碑上常常會出現「故、顯、考、妣」這些字,各位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麼意思各自代表著什麼含義嗎?不知道的可以往下看,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呀。
我們先來看看「故」字。故字,它有死亡、友情、所以……的含義,在這裡它值得對於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人為逝者立碑都可以用的字,它所要表示的一般是對親近的人比如說自己的長輩或者是至親的思念。
而且,反過來想想,能夠處理身後之事的人,又怎麼會是淺淺之交呢?畢竟身後事的處理雖然並不是太困難,但是很繁瑣,一般人是不願意去做的。
我們再來說說顯字。說到它很多人想到的是跟它同音並且同樣常用的「先」字。雖然兩個字同音但在很多地方它們所要表達的含義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在一些地方如果父母中的其中一個去世了的話,會用「先」,但要是兩個人都去世的話,就會用「顯」。
除此以外,顯字還有一種顯赫的意味存在,所以它比起「先」又有一種稱讚和美稱,而「先」則是單純表達一種尊稱。「顯」字取其德行昭著,聲名遠播之意。古人們常講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對於國家談不上立功,也沒有什麼影響天下的言論,所以也談不上立言,所以只能從德行上做文章了,而「顯」字恰好就符合人們這一訴求。那麼這兩個字還有什麼區別呢?
一般來說,用上顯字,表示已故之人的上一輩已經沒有親人了,他就是剩下的輩分最高的人,並且下面的子孫後代也十分的昌盛,因而用上「顯」字。
而「先」字就剛好相反了,他的上一輩還有人活著但是他沒有孫子這類的後代,這種情況下就會用上「先」字。所以兩者對比。顯字是需要達成一定的條件才可以使用的、其實要是再往上追溯的話,還可以用上「皇」字,但是因為皇帝的關係這個字就被取消了。
我們最後再來說說「考」字和「妣」字,一般來講,它們兩者是同時出現的。我們經常可以在文言文中看到「如喪考妣」的說法,這裡的考妣一般指的就是自己父母。
這兩個字出自於《爾雅》一書中,考指的自己的父親,妣指的是自己母親,兩者不能交換著意思來。「考妣」這兩個字就算是在古代,能用出來的人都不多。所以到了現在如今,估計很多人連它的發音都弄不清楚。
除此以外,上面所說的四個字,它們也可以混合起來使用,也有著固定的組合。
比如說我們經常見到的「故顯考、故顯妣、先考、先妣」的說法,顯祖考為爺爺輩,曾祖考為老爺爺,高祖考為老老爺爺以此類推。不得不說,中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