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墓碑的刻字文化就是雕刻中的刻寫文化,所以墓碑也是石雕作品的一個分類。這種石雕作品雖然生的時候用不到,但是死後卻是伴隨人們長眠的,漫漫人生不過百餘年,死後的歲月卻是漫長而久遠的,所以墓碑文化,有些人看得比自己生前所住的房屋還要重要,比如古代很多帝王所建造的陵墓,可見一斑。
墓碑的作品款式多樣,簡單的墓碑就一塊石板,而豪華的墓碑,款式結構無比複雜,大大小小的構件上百種。但是不論墓碑款式如何變化,其核心的文化元素是不會變的。這裡所說的文化元素要從墓碑的構圖和工藝兩個方面的文化進行介紹:
一:構圖文化
構圖文化,初次聽到這樣的文化,肯定覺得墓碑一定要有圖案,其實並不是。構圖文化是對整個墓碑的版式做一個設計,設計的過程稱為構圖文化,構圖文化是整個墓碑藝術化的一個重要條件,它把墓碑的外觀進行調整,讓墓碑可以看起來更加均勻、自然、奇特、協調,也更富有美感;倘若一款墓碑沒有構圖,那麼整個墓碑的造型會非常乾癟,文字也會異常雜亂,排版顛三倒四,這樣的做法,從小了說是太過隨意,往大了說,就是不尊重逝者,甚至是典型的不孝行徑,所以構圖文化,是整個墓碑文化元素非常重要的部分。
墓碑的構圖文化主要由三點細分藝術:裁切藝術,拼合藝術與留白藝術,這三點讓墓碑的構圖文化元素變得非常豐富。
1.裁切藝術
裁切藝術是整個墓碑的最經典的部分,如何進行裁切,如何對石料進行裁切讓整個墓碑看起來更加別致是裁切工藝核心內容。最簡單的裁切藝術是把墓碑板加工成長方形造型,稍微改進一些,把角部切割出來,也就形成了多邊形的藝術造型。再進一步,可以切割出一些凹凸感十足的曲線線條或者直線形態,從而形成一些形狀,比如波浪,比如中式花窗等等。裁切藝術理解更加深刻,一顆愛心,一面橢圓形的鏡子,崎嶇的山脈等都是墓碑藝術構圖常用的。
2.拼合藝術
拼合簡單理解為拼接和合成,先說拼接:拼接分為藝術拼接,文字拼接,結構拼接等,藝術的拼接為畫面的拼接,比如我們雕刻了一顆愛心,拼接藝術可以在後方再塑一顆愛心,表示對逝者的守護;文字拼接可以理解為浮雕字體的拼接,我們可以在墓碑板上用浮雕拼接文字,讓文字更加立體;至於結構拼接,是有的墓碑需要底座,需要蓋板,需要碑座,需要立柱等等,加工這些配搭的構件,然後把墓碑文化元素複雜化,豐富化,從而呈現更多的藝術形態。說完拼接,下面說一下合成。
合成:拼接只是把所有的東西拼湊在了一起,合成就是把這些元素藝術化,體系化。藝術化的過程主要是讓整體結構成套,體系化更多的是讓這種文化形成個性化的藝術體系。舉個例子,墓碑上面有很多圖案,這些圖案單獨擺放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但是結合結合實際情況,比如墓碑碑板為愛心,我們可以加入玫瑰花的圖案,這樣完成了拼接,但是玫瑰花如何擺放最為美觀?玫瑰花以何種藝術角度展現?又如何展現才合時儀?這就需要合成來進行完善了。
拼接和合成是墓碑構圖必須要融入的。感情越真摯,融入的元素越多,設計的也約巧妙,所以,很多時候可以從合成部分了解到墓碑的好壞與醜美。
3:留白藝術
留白,說起來極為簡單的話語,實行起來卻並不簡單,留白藝術在古代人和現代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古代人以繁為美,留不留白無所謂,重要的是內容豐富,但是現代人以簡約為美,恰當的留白讓墓碑看起來更加好看。古人看重實用性,而今人看重的卻是美觀度,自然,墓碑藝術文化中的留白文化也就成為了無法恆定的變數。不過現今,留白藝術為主流墓碑文化藝術非常看重的部分,所以在構圖的時候,留白面積儘量與文字圖案的面積保持在一比一甚至二比一的比例。
二:工藝文化
很多簡單的墓碑並沒有太多的加工,雖然如此,但是一定會有一些加工的,比如刻字,也是工藝的一種,打磨也是工藝的一種,墓碑的工藝文化主要分為刻,磨,雕,貼。
刻:刻為刻寫之意,為墓碑加工的核心工藝文化。刻寫文化並非簡單的刻字。刻寫的內容,刻寫的深度,刻寫的文字,刻寫的大小,刻寫的工藝,刻寫的思路都有很多的講究,除開構圖因素的影響,刻寫的內容如何刻寫,是非常重要的。
磨:磨為打磨之意,打磨分為粗磨,精磨,拋光三部分,墓碑的磨和普通石料打磨是不一樣的,高光度的墓碑板猶如一塊鏡子,光潔而華麗。
萬豪實業始終堅持綠色環保、節地生態的殯葬理念。設計團隊不僅從產品本身出發,結合團隊中墓碑造型設計、平面設計、視覺設計等精心打磨每一款墓碑產品的實用性及藝術性,更是從陵園的整體定位及景觀環境角度,將墓碑產品完美的融入到整個景觀環境中,達到了產品與整體環境的協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