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文言文實詞陷阱,轉給正在努力的同學們!

2021-01-16 安徽華圖

文言文一直是令人頭疼的存在,小編現在還記得高中時「熟讀並背誦全文」這幾個字,尤其是在文言文中,出現的頻率極高。

文言文不同於現在的白話文方便易懂,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這是我們做題過程中常出錯的地方。當然,除了通假字的考點,還有一個容易出錯的考點——實詞。

文言文中有一些實詞,不能用我們現在漢語的含義去解釋,有部分實詞其含義是特殊的,只有帶入了正確的解釋,才能正確理解整篇文章或者整個句子。例如我們常見的「愛」這個字,第一眼看到這個字,我們給出的解釋往往是「喜歡」,但是如果放到「官人疑策愛也,秘之」這句話中,翻譯成「喜歡」是結束不通的,其含義在次句譯為「吝嗇」,這與我們大部分人理解的意思都大相逕庭。像上述例子這樣的實詞陷阱還有很多,下面是從全國各地400餘試卷精選出來的,100個文言文實詞陷阱,轉給正在努力的同學們!

相關焦點

  • 高中文言文實詞的學習有三個層次,你到哪一層了?
    文言文閱讀的關鍵就是實詞詞義的掌握。這個就和英語學習的單詞有點兒類似。沒有掌握文言實詞的詞義,文言文閱讀就無從談起,因為你壓根就看不懂文言文,何來做題之說呢。高中文言文實詞的學習有三個層次,你看看你到哪一層了?
  • 120個!文言文實詞用法集釋、教你輕鬆搞定文言文翻譯~
    甚至有一些人把文言文120個實詞背得滾瓜爛熟,結果翻譯依然得不了高分。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呢?我想告訴你的是:想要搞定文言文,你首先要做到的是理解這個字或者是這個詞在文本中的意思。換一個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熟能生巧。也就是這個字眼,你見得多了,你自然就會了。有同學是不是有點驚然地發現:這不跟英語是一個道理嗎?對呀。多記多背,熟練掌握,分數不會低的。
  • 高考複習:文言文實詞有本義和引申義,還有比喻義和假借義
    文言文實詞是文言文閱讀的核心。古漢語相比較現代漢語來說,其中一個不同點就在於古漢語是一個字一個詞,而現代漢語一般是兩個字一個詞、比如「妻子」,在現代漢語中就是一個詞,就是兩個人結婚後,女人是男人的妻子。
  • 高考複習:文言文實詞詞義推斷之語境分析法,學霸們都在用
    上一次提到對於文言文實詞詞義除了積累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運用積累的知識進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學會推斷詞義的方法。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就是依據字形或者說是字的構造與偏旁部首來進行推斷。比如草字頭一般都和植物有關等。今天要說的就是另外一個方法,叫做語境分析法。
  • 初中文言文實詞專題講解和練習
    (一)文言文實詞的特殊現象1.古今異義2.詞類活用3.通假字1.古今異義《狼》(二)文言文實詞的積累方法1.追本溯源2.聯想記憶3.組合記憶1.一詞多義——&《說文》:「朝,旦也。」②朝見。相如每朝時,常稱病。《廉頗藺相如列傳》③朝代。兩朝開濟老臣心。《蜀相》④朝廷。於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兵】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
  • 文言解詞有妙招,五種技法要記牢
    文言實詞解釋是文言文最常見的一種考試題型,一般是4分題,因為現在語文考試都是考課外文言文閱讀,考生不可能像過去考課內文言文那樣提前熟記,這就增加了考試難度,大部分的考生都很難拿到滿分,有相當一部分考生甚至全軍覆沒,一分都拿不到,其實文言文解詞是有技巧的,下面五種技巧,就可以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 2020高考必備文言文解題技巧,結構分析法解決文言文實詞解釋
    這一期我們繼續聊文言文實詞詞義解釋的第二種方法:結構分析法 。解釋非掩飾:顧名思義,結構分析法就是指根據詞語、詞組或者句子結構來確定文言文實詞詞義的一種方法。我們再拿課本中的四個例子來解釋一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第一個,「據崤函之固, 擁雍州之地」:藉助「地」可以推斷「固」應當是名詞, 進而解釋為「堅固的地方」。第二個,「變姓名, 詭蹤跡。」:藉助「變」可以推斷「詭」為動詞, 就可以避免將「詭」解釋為「詭秘」的錯誤, 而將「詭」較為順利地解釋為「隱蔽」第三個,「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 中考語文資源:中考語文文言實詞及專題複習
    掌握方法點津: 文言文的古今異義包括實詞的古今異義和虛詞的古今異義(很多虛詞現代漢語裡已經不用了)。實詞的古今異義可以通過字的本義和意義引申的規律加以掌握,虛詞的古今異義主要通過它們的用法來掌握其意義。 實詞本義及其意義引申規律:漢字根據造字和用字法,分為「六書」。即象形、指示、會意、形聲、假借、轉注。
  • 幾天前同類死於偷獵陷阱,如今3隻大猩猩正在努力拆除它們
    然而野生大猩猩的數量卻一直在減少,一方面是因為大猩猩的棲息地連年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則是人類傳播的疾病正在大猩猩之間擴散,再有就是因為人類的偷獵。在一些獵人和偷獵者眼中,大猩猩與羚羊、斑馬等獵物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餐桌上的食物而已。然而與我們同為靈長類動物的大猩猩,真的和其他動物沒有區別嗎?在盧安達的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一位正在巡邏拆除捕獵陷阱的護林員拍攝到這樣一幕。
  • 古代文言與白話相去不遠
    其中有一份硃批原來寫著「你們作督撫的」應如何如何,後來又在旁邊用小字注著「爾等身膺疆寄……」,這就是從所謂活生生的口語變成文縐縐的文言的典型材料。再看元朝的白話碑,明太祖朱元璋立於孔府的碑石,都是皇帝官府的命令,但都是徹底的白話,與史書所載文言的詔書完全不同,的確證明文言與白話之間差異很大。但如果秦漢上古看來,文言與白話未必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 一文告訴你答案!
    對於需要理解記憶的內容,具體說來,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文言實詞閱讀文言文需要的實詞來自:學過的文言課文、《考綱》要求掌握的120個文言實詞和練習過的文言語段。由於實詞過於繁多瑣碎,放在語境中更容易理解記憶,所以需要反覆誦讀這些內容,複習重點實詞的意思和用法。
  • 臺擬猛刪文言文釀「國文浩劫」 龍應臺:廉價媚俗,蔑視責任
    臺當局課改猛刪文言文 據中國臺灣網8月21日報導,臺當局「教育部」正在制訂12年課綱(又稱108課綱),關於高中語文科,臺灣教育研究院語文領綱小組之前花了2年時間,委託60餘位教授並徵詢500多位高中語文老師的意見,最後才訂出文言文佔4成5到5成5、必讀古文20篇的草案。
  • 學好語文的「五個一」,做起來很簡單,但效果卻非常好
    針對以上情況,我自己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五個一」語文學習法。2、每天閱讀一篇文言作品和古詩詞一樣,學生對文言也可以用懼怕來形容。基礎差的學生,讀文言猶如天書,完全不知其意。究其原因,首先和最初的文言學習習慣有關。比如不主動積累實詞虛詞意思,過於依賴翻譯,不去體會文言作品的藝術魅力等,都使得文言學習一開始就變得很痛苦,今後只會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