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提到對於文言文實詞詞義除了積累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運用積累的知識進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學會推斷詞義的方法。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就是依據字形或者說是字的構造與偏旁部首來進行推斷。比如草字頭一般都和植物有關等。
今天要說的就是另外一個方法,叫做語境分析法。我們都知道詞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一詞多義,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只能有一種意思,使用雙關修辭的除外。比如「我」和「教室」之間要添加一個動詞的話,一般來說是用「走進」比較合適。我們可以以一個文言文中的例子還具體說明。
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這是出自《石鐘山記》中的一句話。對於「言」的理解就需要結合語境來進行分析。看到「言」字,人們的第一印象應該是「說」的意思。但是整個一句話前面是漁工水這些人雖然知道但是不能說,並不符合實際。這些人又不是啞巴,為何不能說呢?所以結合這個語境的話,「言」的正確理解應該是「用文字記載」。這樣就比較符合漁工水師的身份地位了。
那麼語境分析法應該怎麼去用呢?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