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於危難間!新型「救生艙」可抵禦地震海嘯

2020-12-03 網易手機

(原標題:救人於危難間!新型「救生艙」可抵禦地震海嘯)

近日,一組航空工程師設計出一款名為「救生艙」的新型個人安全系統。它可經受海嘯、地震與颶風等自然災害,在多種緊急情況下,可救人於危難間。

據報導,該豆莢狀的球體可漂浮,不同尺寸規格可承載2-10人不等,該球體可為每人提供一個小時的空氣供應,因此可運用於家庭、企業和學校發生突發狀況之時。

「救生艙」具有一扇堅固的防水門,可從內、外兩個方向打開。除此之外,「救生艙」還可經受尖銳物的穿刺,熱曝露以及快速減速的情況。

該救生艙實為一個「個人安全系統」,設計初衷是為解決多種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問題。可漂浮的特性使其不會由於水位升高而被淹沒,自動復原系統通過利用底部囊狀物,可防止滾動倒置現象。此外,設計者通過強化鋁殼,使艙裡的人保持溫暖。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日本男子發明「救生艙」,只要躲在裡面,地震海嘯來了都不怕!
    並且專家也表示這些自然災害是無法阻止的,那麼如果有一天海嘯真真的到了無法阻的時候,日本的所有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為此在日本就有一男子,為了在發生地震或海嘯時,自己的家人都能平安的活著,他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和朋友們,
  • 合肥鉚焊工發明地震救生艙
    汶川大地震後,一些新型地震防護用品應運而生。合肥人老丁新近就發明了一個「鐵皮小屋」——「重物埋壓救生艙」,並獲取了國家專利。  「地震救生艙」獲國家專利  這個白色的「鐵皮小屋」看上去有點粗糙,標價卻高達9800元。
  • 張家口退休工程師發明"地震救生艙"(圖)
    雲南魯甸發生6.5級地震後房倒屋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備受各界關注。「地震發生後,只有12秒的避險時間,我發明的地震救生艙可以放置在臥室裡滿足緊急逃生要求。」昨日(7日)下午,張家口市退休工程師、85歲的李福誠老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和另外3位8旬老人組成的團隊正苦苦尋求合作夥伴,以便早日為減少地震危害作出貢獻。
  • 日本53歲大叔發明末日救生艙,售價才9萬元,日本人看後高興壞了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很多的自然災害,如地震,海嘯,洪水,泥石流等,這些災害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財產損失,所以科學家們不斷研究各種救生設備,用來降低傷害和美國一個公司研究出了名為,乍眼一看救生艙外形就像放大版的籃球,救生艙是完全密閉的,艙內存放有足夠的食物
  • 救生艙 請快快地建
    10日,廣西來賓合山礦難2名倖存者獲救,4人遺體被發現,目前仍有12人被困。據悉,兩礦工所處的位置有空氣,他們靠喝巷道頂板上滴下來的水度過了被困時間。    看到這樣的消息,讓人感慨萬千:既感謝營救隊伍的艱苦努力,更感嘆被困礦工的堅強!但願這樣的努力與堅強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生命的奇蹟。    2010年8月5日「智利銅礦事件」,礦用救生艙被我們所認識。
  • 夢見地震海嘯 做夢夢到地震海嘯是什麼意思 夢見地震海嘯有什麼徵兆
    夢見地震海嘯 做夢夢到地震海嘯是什麼意思 夢見地震海嘯有什麼徵兆
  • 歷史上最大的海嘯——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
    太平洋沿岸易於受到災難性海嘯的襲擊。日本自1596年以來就遭受了20多次大海嘯的襲擊。1703年海嘯襲擊日本慄津,10萬人遭難。1933年日本本州島東岸遭海嘯,約有3000人死亡。●1755年11月1日,裡斯本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後不久,海岸水位大退落,露出了整個海灣底,好奇的人們紛紛下到海灣底「探險」。
  •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海嘯嗎?東海和南海等有10次地震海嘯
    導讀:據夏威夷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提示,此次智利8.2級地震將引發巨大的海嘯,尤其是太平洋地區國家,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我國沿海地區處於太平洋海域,據悉也將受到影響。那麼,此次地震將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影響?中國歷史上發生過海嘯嗎?海嘯產生的概率有多大?以下我們來了解相關報導。
  • 日本氣象廳的地震、海嘯、火山災害預警
    在發生地震時,通過地震災害監測系統,可實時將地震觀測結果傳送到氣象廳,求出震中、震源深度、震級等,迅速發布地震情報、預報、警報。  日本氣象廳還建有緊急地震速報系統、地震預警系統。當震源附近的地震觀測點檢測到地震後,在數秒到一分鐘之內,可以發布5至10次地震情報。
  • ...海嘯預警中心業務化正式運行 為9個國家提供全天候地震海嘯監測...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11月5日是世界海嘯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批准,由中國承建的南中國海區城海嘯預警中心當天啟動業務化正式運行,為南中國海周邊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9個國家提供全天候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2004年南亞地震造成的印度洋海嘯,死難無數,其實是對未來沿海地區生活著的人的警告,海水上漲,地震引起的海嘯、颶風海嘯、地極移動海嘯,大隕石襲擊海洋引起的海嘯,這些都不是人類能對抗的災難,所以必須以理智來選擇行動,方才能在災難中生存下來。地中海周邊生存的人,還有其他地區沿海區域的人。必須警惕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美國西海岸,未來會有極移性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那肯定是無法生存的。
  • 地震一定會引發海嘯嗎?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9級地震,地震引發強烈海嘯,最高浪高達23米,巨大的海嘯混合著海底的物質和汙泥,橫掃日本東北部沿海城市,造成摧毀性的破壞。之後日本政府把11月5日定為「海嘯防災日」,並向聯合國提交決議案,希望將這一天定為「世界海嘯日」。
  • 突遇地震海嘯咋辦?新型App助旅日遊客應災
    在日本旅遊或短期留學如果突遇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該怎麼辦?一款新型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App)或許能幫上你。  這款APP由三井住友保險公司研發,可免費下載。除日語版本外,本月底還將提供英文、中文和韓文服務。它可以向使用者提供附近避災中心的地理位置,即使是在無法使用網際網路時。
  • 防震減災手抄報:歷史上的地震海嘯
    地震海嘯一般是由於在海域發生大地震時,海底隆起和下沉所引發的海浪,這種海浪的高度可達幾十米,波長往往有幾十到上百公裡,由于波長特別長,海嘯的速度非常快,進而產生巨大的衝擊力襲擊海岸,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1)我國歷史上的地震海嘯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地震的國家,關於地震海嘯也早已引起人們的關注。
  • 淮南在全省率先生產出礦用救生艙
    2012年08月08日 08:54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淮南日報報導,8月初,4臺KJYF-96/12(A)型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開始裝備到淮南礦業集團潘一東礦
  • 陶世龍專欄--什麼是地震海嘯
    還不一定,有人研究了許多海嘯發生的條件後,得到這樣的規律:沿深海溝發生地震時,如果震級大於6.5級,震源深度在25公裡以內時,才有可能產生造成危險的海嘯。當然,在自然界中情況是複雜的,也還可能有特殊的變動。譬如有時因地震引起海底發生山崩,這時儘管地震震級不高,也可能產生巨大的海嘯。海底火山爆發,產生的地震震級可能不高,但有時會同時造成巨大海嘯。這些海嘯雖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但都與地震有關。
  •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地震海嘯信息:菲律賓地震沒有監測到海嘯
    據福建預警發布微信公號8月18日消息,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於2020年8月18日11時2分發布地震海嘯信息:2020年8月18日8時3分(北京時間),菲律賓薩馬島海域(12.01°N,123.96°E)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5.0千米(震級修訂)。
  • 我國首部海嘯預警技術專著《現代地震海嘯預警技術》出版發行
    本書的側重點在於梳理和總結現代成熟的地震海嘯預警技術與業務實踐,各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海嘯的基本概念和分類;海底地震與海嘯的時空分布特徵;地震海嘯的生成機制、海嘯波的傳播和近岸爬坡等物理過程;海嘯數值計算方法和國內外主流海嘯數值模型;海嘯預警情景資料庫的原理和應用情況;海嘯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基本原理和應用,以及海嘯預警中心建設規範。
  • 新聞背景:地震海嘯分兩種
    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李斌、楊維漢)海嘯可分為4種類型。即由氣象變化引起的風暴潮、火山爆發引起的火山海嘯、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嘯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中國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說,地震海嘯是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形急劇升降變動引起海水強烈擾動。其機制有兩種形式:「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
  • 海域地震會發生海嘯嗎?你對海嘯了解多少?
    下面,就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的海嘯專家為我們敲一下黑板。此次青島地震震級小,形成不了海嘯,一般震級在6.5級以上的海底地震才有可能引發海嘯。在通常情況下,引發海嘯必須具備3個條件:一是海底地震達到6.5級以上才可能誘發海嘯。二是地震斷層的破裂必須是能使海底結構產生垂直升降運動的地震類型。海底結構劇烈的上下運動可引起海水整體的大幅波動,從而形成海嘯。2011年,日本海嘯中地震造成的海底斷層破裂長度超過數百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