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上高考試卷無署名 央視記者狀告教育部(圖)

2020-12-04 央視網

文章上高考試卷無署名 央視記者狀告教育部(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07:40 來源: 北京晨報

    胡浩波出庭時臨時增加訴訟請求被駁回。李鵬/攝

    北京晨報消息:央視記者胡浩波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自己的一篇文章上了高考試卷,而文章上沒有署名,他也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通知。胡浩波遂將教育部考試中心告上法院,索賠2000元。昨天,該案在海澱區法院開庭。在庭後接受採訪時,胡浩波將這場被稱為「首例涉高考訴訟」定位為「公益訴訟」。

    昨天(23日,下同),央視記者、39歲的胡浩波與代理律師一同出席了庭審。開庭伊始,胡浩波臨時向法庭申請增加了訴訟請求,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就2003年高考試題上所引用文章的作者這一事實,在媒體上公開進行說明。合議庭經過短暫合議,認為當事人變更、增加訴訟請求應該在證據交換階段提出,因此駁回了胡浩波的這項訴訟請求。

    胡浩波稱,教育部考試中心在2003年高考全國卷語文考卷的現代文閱讀第二大題中,引用了他在1996年應《中國科技畫報》創刊號約稿的文章——《全球變暖目前和未來的災難》一文。胡浩波表示,出於對試卷保密性的考慮,他並不苛求考試中心能事先通知他,但是他認為,起碼應該事後告知他一聲。

    面對指控,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代理人當庭質疑胡浩波的作者身份,要求胡浩波拿出他是該文章作者的證據,同時該代理人將「我們這是執行公務」掛在嘴邊。「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等情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

    胡浩波代理律師卻指出,對方代理人故意忽略了該條規定的後半句:「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對於署名和出處的問題,考試中心的代理人表示,這與本案關係不大,因為原告的訴訟請求是要求報酬,而且「這種要求並不現實」,因為高考所有的字句都是引用來的,包括選擇題、填空題,不可能每道題後面都註明作者。另外,該代理人還指出,這種註明作者和出處的行為會給考生或者專門研究試卷的人造成某種「暗示」,對高考學生造成影響。

    「我在打一場公益訴訟」

    記:您作為公民為什麼不能容忍考試中心這種執行國家公務的行為呢?

    胡:以前我也被媒體這樣問過,問我為什麼一定要起訴。我認為,執行公務也不能侵犯他人的權利。比如,國家要求某人取一個杯子,他不能從別人手裡搶一個杯子給國家。我認為,我的要求不高,就是在卷子上印五個字「作者胡浩波」,這不影響他們執行公務吧。

    記:您在起訴中的2000元賠償是怎樣計算的呢?

    胡:這是律師根據我的稿費計算的。不過,這只是一個象徵意義的數字。我光律師費就掏了5000元。我起訴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考試中心以後注意署名問題。我起訴的目的是為了提醒他們,這是侵權。他們認為,只有文學作品才是享有著作權,其實科技類作品也有作者的勞動,同樣有署名權。

    記:您認為這是公益訴訟嗎?

    胡:我認為這是公益訴訟,而且在外地有一位漫畫作者的作品也被用到高考作文裡,不僅改動了而且沒署名。這位漫畫家也在起訴。我認為這是一件有廣泛意義的訴訟。

    2003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第二大題「現代文閱讀」

    二、(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人類正面臨著全球變暖的挑戰,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向我們描述了氣候變化產生的災難性後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擴大,將使非洲成為受影響最廣的地區;熱帶流行的瘧疾和寄生蟲病將向北蔓延,使歐洲出現流行病,地中海地區由於嚴重缺水會半沙漠化,滑雪運動在歐洲將蕩然無存;在英國,肆虐的冬季風暴將變得司空見慣,東部的某些地方可能變得過於乾旱而無法種植各類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將大大減少甚至乾涸,飲用水源遭到破壞;昔日繞道而行的颱風將頻頻襲擊日本,致使短時間內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山體滑坡,交通中斷。而最為嚴重的影響,將是地球上數以萬計的人由於海岸線受到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業生產遭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

    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到本世紀末,地球平均氣溫將比現在升高3℃。這一預測是以近年來地球氣溫升高的現象和溫室效應為依據的。溫室效應,在物理學上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而產生的保溫效應。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它可以減少地表熱量向空間散失,使大氣層保持一定的熱能。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含量直接影響著地表氣溫,當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時,地表氣溫就相應升高。科學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環境的演化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溫作用,全球氣溫將為-40℃,而現在全球平均氣溫為16℃。科學家們預言,人類如不採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比1850年工業革命時增加一倍。

    導致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燃燒越來越大,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增加。同時,雷擊,蟲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壞也使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綠色植物遭到破壞。所以,要控制全球變暖,必須改變能源結構,大力植樹造林。有科學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我們必須樹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氣環境觀念,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愛護頭頂的這片藍天。

    7.下列對溫室效應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

    A、指由於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能夠接受陽光的一定密閉空間中所產生的一種保溫效應。

    B、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後,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C、指在接受陽光的密閉空間中能夠影響地表氣溫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D、指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通過減少地表熱量向空間散失,在特定密閉空間中產生的保溫效應。

    8.根據原文,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最嚴重的一項是【 】

    A、河流水量減少甚至乾涸,飲用水源遭到破壞,導致不少地區沙漠擴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風暴光將變得司空見慣,一些地區會因為過於乾旱而無法種植各類作物。

    C.數以百萬計的人因海岸線受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業生產遭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

    D.颱風頻頻襲擊,致使短時間內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城市淹沒,山體滑坡,交通中斷。

    9.下列對「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世界各國遲遲不採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不改變能源結構和大力植樹造林,以致大氣層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 B.1850年工業革命以來,大量開採和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結果,大大增加了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含量。 C.由於人類無限制的破壞,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劇消失,沙漠進一步擴大,使得地表氣溫也隨之不斷升高。

    D.因雷擊和蟲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導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減少,而人類對此卻束手無策。

    10.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非洲是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廣的地區,人類如果能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那麼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積也將最廣。 B.一旦人類能夠控制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加劇,那麼滑雪運動在歐洲將能繼續,颱風將遠離日本。

    C.為避免增加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學家主張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見使用核燃料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持續降低,全球氣溫就有可能持續降低,人類也許將面臨另一場全球變冷的挑戰。

    央視記者胡浩波認為高考題引用他的文章未署名侵權,將教育部考試中心訴至海澱法院,這是北京法院首次受理由高考試卷引發的著作權起訴(本報6月23日報導)。昨日(23日,下同),此案在海澱法院開庭。

責編:趙旋璇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出臺新規 禁止高考答卷用繁體字火星文
    繁體字、甲骨文、火星文、網絡語言……今年所有非現行規範的漢語言文字都不能寫入高考試卷。記者昨日獲悉,教育部近日出臺了《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與舊版考務規定相比,首次將「高考時,除外語科外,筆試一律用漢文字答卷」改為「一律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答卷」。這一變化提醒高考考生,今年答卷中,特別是寫作文時,不能再使用非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
  • 誰換了我的試卷?山西一考生高考試卷疑被調包
    中新網北京8月23日消息:據央視國際引述山西晚報報導,寫有自己名字和考號的考卷,卻不是自己在考場上親筆答的卷子。在2002年高考各院校錄取名單紛紛出榜時,山西省考生楊曉聰卻發現自己遭遇「試卷被調包」的不幸現實。  楊曉聰是永濟市涑北中學高三(42)班學生。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7 月 7 日,2020 年高考拉開帷幕。在疫情、新高考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語文作為開考的首個科目,備受社會關注。今年的高考語文釋放出了哪些教改信號?圍繞社會關切問題,記者採訪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學者、一線語文教師,從不同角度解析 2020 年高考語文試題。
  • 《新聞周刊》:江蘇高考「錯題」風波(圖)
    三天後,江蘇省招辦通過一家媒體作出回應:「省招辦組織專家反覆論證,並由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部門確認,2003年數學高考試卷中沒有錯題,特別是有議論的第1小題不是錯題。」  「高考錯題」事件似乎就此告一段落。有媒體稱,「這次『高考錯題』事件的圓滿解決,實際上是一次重大事件對民眾公開的範本。」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區別
    2020年,教育部考試中心依據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命制了4套英語試卷,供27個省份使用。 1、立足全面發展育人,加強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 「2019年高考英語各套試卷的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取材廣泛、體裁多樣、時代性強,在鞏固德育、堅守智育的基礎上,加強對健康意識、審美情趣和勞動精神的考查。」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
  • 啟用備用試卷!安徽歙縣高考明日補考語文、數學
    ■受強降雨影響,安徽歙縣2020年高考7日上午未如期開考 新華社圖受強降雨影響,安徽歙縣2020年高考7日上午未如期開考。記者從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獲悉,經研究並報教育部,歙縣考區原定7月7日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延期舉行,7月8日綜合、外語科目考試正常舉行。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2020年,教育部考試中心依據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命制了4套英語試卷,供27個省份使用。 1、立足全面發展育人,加強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 「2019年高考英語各套試卷的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取材廣泛、體裁多樣、時代性強,在鞏固德育、堅守智育的基礎上,加強對健康意識、審美情趣和勞動精神的考查。」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
  • 長沙九位名師點評2017年高考試卷
    長沙晚報 記者餘劭劼 攝   長沙晚報記者 徐媛 詹春華 嶽霞   2016年,湖南省由以往的語數外自主命題恢復為全部使用全國卷。今年是湖南高考第二年恢復使用全國卷,許多家長、老師最關心的是,今年的高考試卷考題設置如何,難度係數怎樣?昨日下午,高考全部考完,試卷和答案也隨後公布,本報第一時間邀請長沙9位名師,點評9科高考試卷。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理綜試題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全國II卷第38題以植樹造林、「無廢棄物農業」、汙水淨化等運用生態工程原理進行生態修復的實際案例,分析種植單一樹種的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剖解施用有機肥的優點和作用,考查利用生物回收汙水中重金屬實驗方案的設計,突出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助力學生生態觀的內化和發展,增強生態文明意識,引導學生積極投身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之中。
  • 2019高考理綜全國Ⅱ卷物理試卷點評
    近百所高校學長飈方言應援千萬高考生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2019年全國高考首日考點側記】 高考首日結束 家長:粽子先換肉夾饃 明兒再補上(圖)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
  • 今年高考史上最嚴 「人臉識別+指紋驗證」
    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媒體都將今年的考場紀律稱為「史上最嚴」。  記者注意到,教育部今年3月發布的《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就已明確,各地要綜合治理考試環境,繼續開展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
  • 2017年全國卷2高考理綜試卷物理評析
    試卷整體難度與2016相比有所上升。以下,筆者將從不同層面剖析本次高考試題。《關於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教試中心函〔2016〕179號),將選修3-5列為必考內容,但對試題結構並無明顯影響。
  • 關注臨沂高考|新高考英語卷難不難?
    2020年是我省新高考的第一年,英語試題使用新高考I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
  • 2019年高考數學試卷:打破過去壓軸題的慣例
    「2019年,高考數學試卷著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數學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組專家6月7日告訴記者,本次數學試題突出學科素養導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蓋基礎知識,增強綜合性、應用性,以真實情境為載體,貼近生活,聯繫社會實際,在數學教育、評價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 1978年高考考什麼? 數學只考17.5分仍上了大學
    1978年的高考考什麼?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高考試卷一般會被統一收回銷毀。因此,恢復高考頭兩年亦即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試卷就顯得格外珍貴。昨天,記者在武漢市檔案館看到了王汗吾(曾用名王捍無)於2015年7月6日捐贈的1978年高考全套試卷,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7.5分,但仍上了大學。  沒有複習資料純「裸考」   1978年,和大多數考生一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年27歲的王汗吾參加了高考。當時,他還是武漢無線電專用設備廠的工人。
  • 歷年試卷統計:高考物理試卷15大必考點匯總|王尚老師
    歷年高考物理試卷中,都有哪些常考的內容呢?結合最近幾年的三十多份高考物理試卷,王尚老師幫助同學們簡單梳理了高考物理試卷必考的15大知識點,具體內容如下:歷年試卷統計:高考物理試卷15大必考點匯總(1)動能定理使用動能定理解題,大部分情況下是在研究單獨一個物體
  • 教育部等3部門提醒!高考臨近,這些謠言勿信(內附防範貼士)
    明辨高考謠言謹防上當受騙每年高考前夕,網上總會有些不良機構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機炒作一些虛假信息,誤導考生和公眾。為此,教育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部門梳理匯總了近年來出現頻率較高的高考假新聞、假信息,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明辨網絡謠言,謹防上當受騙。希望各網站不為謠言提供平臺,希望網民不信謠、不傳謠。
  • 歷史上高考大案:有縣長為女兒保駕護航,有全縣三分之一學生作弊
    1997年的廣西陸川縣、2000年湖南嘉禾縣都爆發了高考集體舞弊醜聞,尤其是廣西陸川縣高考舞弊案,成為高考史上最大作弊案。公開信息稱,考後閱卷老師發現,全縣1600份高考試卷,雷同試卷達500多份,全縣幾乎三分之一的考生都參與作弊。案子中使用的手段也極具組織性,參與者分工明確:從考場拿出試卷、在場外由專人負責答題、之後再將試卷傳回場內,一氣呵成。
  • 安徽省教育廳詳解2016高考試卷變化
    據安徽省教育廳網站消息,安徽省普通高考自2005年起一直實行自主命題,但從2016年起,將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的試卷(以下簡稱全國卷)。安徽卷在具體能力要求、內容與範圍、試卷結構等方面,與全國卷略有差異。
  • 教育部命題!2021高考官方模擬考時間確定!
    備考建議:適應題型和結構上的創新改革1、要及時了解高考動態,密切關注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明確考試導向。6、新高考數學在題型和試卷結構上進行了創新性改革,引入了多選題和結構不良試題兩種新題型。多選題的引入,讓數學基礎和數學能力在不同層次的考生都有了發揮的空間,同時更加精確地發揮數學科考試的區分選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