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臺新規 禁止高考答卷用繁體字火星文

2020-12-08 鳳凰網讀書

作者黃蛉高考後摹寫古文字作文。

繁體字、甲骨文、火星文、網絡語言……今年所有非現行規範的漢語言文字都不能寫入高考試卷。記者昨日獲悉,教育部近日出臺了《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與舊版考務規定相比,首次將「高考時,除外語科外,筆試一律用漢文字答卷」改為「一律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答卷」。這一變化提醒高考考生,今年答卷中,特別是寫作文時,不能再使用非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

教育部新規封殺繁體字、網絡語言

過去教育部規定,用漢語文授課、學習的考生,高考時,除外語科外,筆試一律用漢文字答卷,但對漢字並沒有作特別的限制。但在教育部《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中,明確要求「一律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答卷」。

南師大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專家董志翹教授解釋說,所謂現行規範的漢語言文字其實包括兩方面,一是文字要規範,二是語言要規範。文字規範是指必須使用現在通行的簡體漢字,那麼繁體字、古文字都不能用,更別說什麼甲骨文了。語言則包括三個方面:語音、語法及詞彙,這三者都要規範,這意味著那些網絡語言、火星文等還不被認定的語言都不能用了。

據了解,早在去年,上海就曾出臺政策,不允許考生把網絡語言寫入高考作文中。

江蘇每年都有考生用古文寫作文

在多年參加高考語文閱卷的顧桂南老師印象中,每年都會有用古漢字寫作文的考生,有的甚至用甲骨文。「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如皋中學王雲飛同學的文章。通篇用文言文寫成,而且用了一堆冷僻古字,閱卷老師不認識,後來請了南師大吳新江教授來閱卷,拿了高分。」

揚子晚報當年曾獨家報導了「古文奇才」王雲飛,因為在高考作文中顯示的紮實古文功底,王雲飛被東南大學破格錄取。

顧老師告訴記者,過去我們對古文字的態度是不提倡、不鼓勵使用,高考語文閱卷中,卷面出現古文字會被當做個案來處理,「閱卷老師看到後不直接批閱,馬上提交給複查組,由複查組找南師大古文專家來批閱,所以文章中出現古文字不會被扣分」。但這並不是表示用古文字寫作文的同學都會拿高分。相反,同等條件同等水平下,古文寫作文的得分不會比普通作文高。

「有的同學本身文章寫得很差,文字功底弱,謀篇布局不合理,只是對古漢字有興趣,隨便套用了幾個,根本沾不到光,還是一樣得低分。」顧桂南說。

是否扣分江蘇未定,專家提醒要規範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以往江蘇並未對高考考生答卷所使用的漢文字作出具體的限制,也沒有明確規定使用網絡語言會被扣分。

江蘇高考閱卷組負責人何永康老師也表示,往年在試卷中遇到寫繁體字,甚至古文字的都不會扣分,但今年就不一定了。據了解,目前江蘇的政策尚未確定。

顧桂南老師也表示,既然教育部有明確要求「一律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答卷」,那麼古文字、網絡語言就不能再用了,「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答卷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寫不規範的字,作文時也不要用網絡語言、火星文之類的,以免被扣分」。

相關焦點

  • 繁體字和珠算納入中小學教材?教育部已確定,網友:這才真正減負
    其中一項涉及中小學語文,內容為「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另一項是關於中小學數學,內容為「將珠算重新納入小學數學課程」。教育部還沒來得及做出回復,家長就直言不諱地吐槽:@子涵媽媽:這樣提案有什麼意義?簡化漢字多年,人們都習慣使用簡化漢字,為什麼要回到從前使用繁體字?再說,即使回到從前,到底回到哪個「從前」呢?
  • 高考將採集指紋或指靜脈? 福建仍用現場照片採集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今年的高考報名將採集指紋或指靜脈?本報從招生部門獲得的消息是:福建省仍然採用現場照片採集。教育部前日發布《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及《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
  • 有專家提議「中小學恢復繁體字識讀和珠算」,網友:腦洞太大
    但是繁體字也經常會出現,比如在書法作品中,現在的香港,澳門,臺灣和海外華人中使用的也大多繁體字,可以說簡化字是主流,繁體字是補充。繁體字筆筆畫繁複,認讀書寫有一定難度,建國以後,為了儘快提高國民的識字率,所以化繁為簡,大力推行漢字的簡化工作。1955年1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發布《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通過並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
  • 教育部明確通知,這五種情況的學生禁止參加高考,分再高也無用
    教育部曾明確發過通知,有以下五種情況的學生是禁止參加高考的1.已經取得高等學歷資格的高校在校生簡單來說,這類學生就是在校大學生。他們已經取得了上大學的資格,是不能再次參加高考的。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學校或者專業感到不滿意,想再通過高考,考取一所更好的大學或者專業。但他們又害怕考得不如現有的學校好,而不放棄現有的大學在讀資格,去參加考試。
  • 民間借貸新規出臺,有人企圖鑽空子
    2017年6月,孫軍表示經營困難,先還80萬元,剩下的20萬元再用兩年償還,同時還100萬元的兩年利息15萬元,並打出一張35萬元的借條,由飯店會計孫娜作保證人,在借條上簽字。2019年6月,孫軍拒不還債並失聯,王棟將二人告上法庭。「新規」第32條規定,借貸行為發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前的,可參照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4倍確定受保護的利率上限。
  • 7月新規來了!2020年7月1日新規定出臺
    自7月1日起,將有一大批全國性、地方性新規開始實施,事關口罩、車子和票子等,快一起來看看吧。  新出臺的政務處分法明確對有職務違法行為的公職人員,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不同處分。對情節輕微的可進行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或者予以誡勉,再嚴重的依次規定了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乃至開除等處理種類。
  • 江西五廳局聯合發布高考溫馨提醒 考生家長必看!
    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考生攜帶與考試內容相關的材料及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手機)等進入考場,無論使用與否,即認定為考試作弊,其所報名參加考試的各階段、各科成績無效。考試結束鈴響,監考教師宣布「考試結束,全體起立,有序離場」口令,考生必須立即停止作答,否則視為「拖答」,作違紀處理,取消該科目考試成績。  我省普通高考全部在標準化考場進行,全程視頻監控。
  • 管理新規出臺
    為進一步減少夜間施工噪聲汙染,保障市民身體健康,今天市住建局發布消息稱,成都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以下簡稱「建設工程」)項目夜間施工噪聲汙染防治最新要求出臺!→特殊要求中心城區(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範圍內,在中、高考期間禁止夜間施工,具體要求將由市住建部門公布。其他市(縣)在中、高考期間禁止夜間施工的範圍和要求,由當地人民政府決定。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區別
    論述類文本將多選用論文和時評,考查邏輯論證和批判推理能力;實用類文本將多選用新聞和報告,考查信息處理和超文本閱讀能力;文學類文本將多選用小說和散文,考查審美鑑賞能力。 高考語文閱讀反映了資訊時代閱讀的特點和要求,將全方位考查閱讀的「關鍵能力」。學生在閱讀廣度、數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
  • 新規出臺:禁止非法食用野生動物!那牛蛙、甲魚還能吃嗎?
    、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 二、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對違反前兩款規定的行為,參照適用現行法律有關規定處罰。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論述類文本將多選用論文和時評,考查邏輯論證和批判推理能力;實用類文本將多選用新聞和報告,考查信息處理和超文本閱讀能力;文學類文本將多選用小說和散文,考查審美鑑賞能力。 高考語文閱讀反映了資訊時代閱讀的特點和要求,將全方位考查閱讀的「關鍵能力」。學生在閱讀廣度、數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7 月 7 日,2020 年高考拉開帷幕。在疫情、新高考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語文作為開考的首個科目,備受社會關注。今年的高考語文釋放出了哪些教改信號?圍繞社會關切問題,記者採訪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學者、一線語文教師,從不同角度解析 2020 年高考語文試題。
  • 教育部最新通知,兩條升學捷徑被堵死?家長哭訴:之前努力白費了
    我們知道教育是一個國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教育是國之大計,我國教育部每年都會進行教育改革,並且在2019年教育部門就已經決定從2020年開始制定高考新規,目前已經有多個省份開始高考選課制度,並且有很多學校已經開始執行這項制度,2020年開始執行高考新規對於學生來說是件好事,也是一個壞事,對於許多學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 教育部對小學英語「出手」,禁止低年級寫英語,網友:為何不取消?
    近日,教育部發文《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的通知》,針對小學階段英語學習問題,提出包括禁止小學一二年級進行英語書寫訓練等」5個「超綱 學習問題:1.禁止寒暑假培訓下學期教科書的知識內容;2.要求一、二年級學生進行英語書寫訓練屬於超標範圍
  • 2021年多省全面實行新高考制度,2020年高考失利後還能復讀嗎?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相比於往年,今年可是困難重重,先是經歷了一場疫情,接著高考延期,考試途中遇到暴雨,推遲一天高考,我只能說這屆考生真的太難了。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在高考的前幾個月,多數的學生都是在家學習,成績可想而知,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 可否松一松對繁體字的限制?
    原標題:可否松一松對繁體字的限制?  ■玉淵雜譚   文·句豔華   不久前太原街頭的一道所謂的文化牆上刻寫的近百首唐詩出現了40多個錯誤的繁體字,因此受盡世人嘲笑。事情不大,但回味起來頗有意思,總覺得它帶給人們的不全是嘲諷,更像是一堂繁體字課,只不過是反面的,更加生動一些。
  • 科學網—異地高考方案出臺先後反映了什麼
    按照去年8月發布的《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原則上到2012年年底前,31個省(市、自治區)要因地制宜出臺各地隨遷子女參加升學考試的具體政策。 目前,黑龍江、安徽、山東等異地高考壓力小的地方,比「北上廣」較早公布了方案,而幾乎沒有什麼壓力的西藏和青海則令人費解地至今仍動態未明。
  • 今年夏季高考說明出臺 仍用「3+X+1」模式
    考試內容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依據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確定語文考試內容。
  • 圖解丨民航新規出臺一周,保留國際航線不足百條
    新規出臺後,我國的國際航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哪座城市受影響最大?我們到底面臨著怎麼樣的輸入性風險呢?為此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了國內外各大航司發布的全新國際航班運營路線,發現民航新規出臺一周後,國際航線削減7成,入境航班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
  • 廣東高考考場首禁不透明水杯 金屬檢測不留死角
    2012年高考在即,考生們備戰正酣。今年的羊城晚報高考系列報導,借用這個「烎」字,祝願考生個個成為叱吒考場的猛士。  不能帶有封套的橡皮  廣東新規是「亡羊補牢」金屬檢測不留死角  筆袋、水杯要透明的,橡皮要無套的,手機等電子設備、塗改液、修正帶等是嚴禁攜帶進考場,金屬探測器、無線電屏蔽考場一一登場……距離2012年普通高考僅有10天,教育部、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先後發出多份文件通知,規範考務工作,重新界定考試違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