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長江流域連續發生強降雨,多地江河湖泊水位超警戒。在湖南,受強降雨和長江上遊來水影響,截至7月12日,洞庭湖全線超警,94個堤垸2598公裡堤段水位超警,洞庭湖區、沅水幹支流、湘水資水部分支流42個水文站水位超警。
與此同時,湖南的局部地區仍有持續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氣,防洪形勢異常嚴峻。
1
提前預警
雷家山70年最大規模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
7月6日下午,由於經歷了暴雨山洪的輪番侵襲,湖南省石門縣南北鎮的雷家山發生了山體滑坡,綠樹隨著紅色山土傾瀉而下,半山腰的房屋瞬間垮塌,高壓電桿攔腰折斷,騰起的煙霧頓時繚繞山間。
經過初步勘測,雷家山山體滑坡,滑動面總長度達600米左右,滑坡深度保守估計達30多米,滑坡土方約300萬立方米左右,衝垮約300米路面,省道部分路段被損毀,雖然有村民的房屋被毀,所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山體滑坡現場
雷家山發生的山體滑坡,是石門縣7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山體滑坡,無一人傷亡,得益於當地的及時預警和轉移安置。
早在6月下旬,石門縣就已經接到了上級的通報,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出了地質災害橙色預警,隨後,村裡立刻對危險區涉及的6戶20名村民進行了提前轉移,在滑坡發生後,當地又及時轉移走疑似危險區的8戶13位村民。
橙色預警通告
7月8日晚上8點,暴雨席捲了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的所有鄉鎮,懷化市氣象臺緊急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晚上11點,涼亭坳鄉附近的G209國道多處路段已經被洪水淹沒,最深處達1.5米,隨即,鶴城區涼亭坳鄉工作人員迅速組織群眾進行緊急轉移。
湖南省懷化市涼亭坳鄉
截止到7月9日凌晨,懷化市鶴城區涼亭坳鄉共轉移群眾45戶176人。隨著降雨的減弱,洪水漸漸退去,G209國道也已恢復正常通行,村民已平安返回各自家中。
村民平安返回各自家中
在湖南澧縣,連續暴雨,讓澧水、涔水等五條水系全面超警戒水位,多處山洪暴發,造成農村農田淹沒、房屋道路損毀。突如其來的山洪使當地的農業產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湖南澧縣
湖南澧縣甘溪灘鎮馬溪村裡的中藥材特色產業園,不僅養殖的石蛙、稻蛙被洪水衝走,1000多畝藥材地,也是一片狼藉。馬溪村這個貧困村的致富夢成了泡影。
受災後的中藥材特色產業園
所幸由於提前接到了預警,村子裡並沒有人員傷亡。眼下,村民們不等不靠,展開了災後自救。當地的農業技術專家也第一時間趕赴受災現場,幫助他們開展生產自救。
災後自救工作
2
無人機巡堤
一分鐘巡完人工半小時的工作量
進入主汛期之後,防汛形勢日益嚴峻,在湖南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邊,成千上萬的「巡堤人」紛紛加大了巡查力度。
湖南省安鄉縣
湖南省安鄉縣位於長江分洩洪水與澧水注入洞庭湖的交叉區域,縣境內共有8條河流,全縣一線臨洪大堤420公裡,因此,防汛成了安鄉縣多年以來的重中之重。在夜晚巡邏中,隊員們意外發現大堤出現了沙眼群,9個沙眼已經有大量河水開始倒灌,如果不及時處理,極有可能演變為管湧,情況十分危急。
沙眼
搶險隊員們剛剛上堤,兩公裡外的胡家村堤段也傳來消息,同樣發現沙眼群,兩處堤段的搶險匯成一條「戰線」,搶險隊員們迅速組成了「輸送線」,把黃沙、礫石從河堤上運送到堤腳下沙眼處。
經過10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出現沙眼的堤段被重新進行加固,成功攔截了洪水,整個堤壩安然無恙。
搶險現場
在抗洪一線,還有一群水文監測人員。為了能更好地探測水情,湖南省水利廳首次利用無人機對洞庭湖開展了防汛檢查。
這臺四旋翼無人機遙控距離可達15公裡,在特殊天氣下具有一定的防風防雨水能力,自帶的超高清攝像頭可在200米高度上清晰地拍到地面上的一草一木,同時還具備紅外功能,可自動抓拍拍攝區域內的活體,起到搜救的作用。不僅如此,往常開船需要半個小時的防汛檢查,無人機只需1分鐘就能巡完。
無人機防汛檢查
目前,被視為洞庭湖「晴雨表」的城陵磯水文站水位已超過32.5米的警戒線,防汛壓力增大,通過採用無人機對湖段實施視頻採集,能夠很快地生成影像成果,對目標航段的防汛設施、護岸、防洪堤等內容快速檢視。嶽陽市還將在洞庭湖及長江幹線1068公裡一線防洪大堤上陸續開啟無人機飛防檢查。
無人機生成的影像成果
在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中心,無人機利用5G技術實時傳回的畫面清晰可見,防汛專家能第一時間掌握情況。今年入汛以來,截至7月8日,湖南水利部門共發出了1100萬份雨水情信息,35.5萬條水情簡訊,148次各類洪水預警,105站次實時作業預報,305期水情專題材料。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中心
3
深夜會商、連夜調度
他們只有一個終極目標
前方匯集的水文「情報」,是水利專家們科學調度洪水的重要依據。7月8日晚上八點半,記者來到水利部,這裡依舊燈火通明,辦公室、會議室、調度室裡,隨處可見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他們正在和洪水爭分奪秒地進行著博弈。
水利部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是一位在防汛抗洪一線堅守了近30年的老水利(人)。這幾天,最讓他懸心的就是長江中下遊的汛情,尤其是被譽為「長江雙腎」的洞庭湖、鄱陽湖區域。
一邊是長江洪峰過境,另一邊還有暴雨的襲擊,要迎戰洪水,王章立他們的法寶,就是調度流域內大大小小的水庫。
今年入汛以來,湖南省118座(次)大中型水庫攔蓄洪水62.77億立方米、減淹城鎮12個、減淹耕地面積38.96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6.9萬人。
截至7月8日,洞庭湖湖區雖然全線水位超警,但由於預警及時、調蓄得當,當地也及時組織加固堤壩、加強防守,整個湖區並沒有出現大的險情。
晚上十點,王立章和長江水利委員會在武漢的專家團隊、剛剛趕到江西水利廳的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三方視頻會商。這場會商,一直持續到凌晨。
三方會商
三天時間,輾轉將近2000公裡,在太湖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抗洪一線奔忙,葉建春告訴記者,眼下的汛情,不容許有絲毫的大意和鬆懈。6月2日開始,中央氣象臺連續三十多天的暴雨預警讓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充滿了挑戰。
水利部副部長 葉建春
面臨著種種難題,防禦工作更要像「繡花」般精準。水利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6日,入汛以來長江、黃河、淮河、珠江、松遼、太湖流域2131座(次)大中型水庫共攔蓄洪水532億立方米,初步統計減淹城鎮436個(次)、減淹耕地面積959.42萬畝、避免人員轉移659萬人。
水利部副部長 葉建春
7月上旬,梅雨帶長期「盤踞」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和太湖地區,有210多條河流超警,其中有72條超保。越來越多的河流超保,意味著防汛形勢日趨嚴峻。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從目前來說,這個量級的洪水現在還是可控的,長江幹流想控制在不超過保證水位。
半小時觀察:
今年以來,二十多次強降水過程輪番上陣,不僅暴雨次數多、持續時間長,雨區的重疊度也很高,極端性很強。在防汛抗洪的戰線上,既有冒險轉移、緊急搶險和分秒必爭的救援,又有水利部門有條不紊的預警、分析、調度。
防汛抗洪是一場多部門通力合作的「大考」,當前,我國防洪體系日益完善,有5級以上堤防30多萬公裡、水庫9.8萬多座、水閘超過10萬座,同時構建了山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眼下,防汛進入了嚴陣以待的關鍵期,我們相信,防汛抗洪一線構築起的「銅牆鐵壁」,一定能夠確保江河安瀾,守護好我們的美好家園。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