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轉人移!北鬥監測系統提前預警到山體滑坡,人員全部安全轉移

2021-01-09 耀哥說

今年是我國北鬥系統衛星發射收官之年,最後一顆收官組網衛星於6月23日發射成功,6月30日成功定點於距離地球3萬6千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

有人其實就有疑問,我們花費了這麼大的價錢建設了北鬥系統到底有什麼實際價值呢?9日央視的一則新聞直接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北鬥檢測系統提前檢測到山體位移的橙色預警,讓14戶33人均已提前撤離,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立下了大功。

北鬥監測系統提前預警到山體滑坡,人員全部安全轉移

根據央視新聞直播間9日報導,受連日強降雨影響,7月6日下午,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潘坪村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點突發山體滑坡,塌方山體達300萬立方米,非常幸運的是在災情發生前,北鬥檢測系統已經提前發現了這裡的地質災害隱患。石門縣接到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布的橙色預警後,及時組織14戶33人提前撤離,山體滑坡時沒有人員傷亡。

當地村民說:整個看到房子倒塌,還有羊等沒有來得及轉移的羊等都一下子跟著垮掉的泥石流衝走了。那真的是驚天動地,面積太大了。

據初步勘測,雷家山有兩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出現了山體滑坡,滑動面長度達600米左右,滑坡土方300萬立方米左右,山體滑坡造成省道S522線部分路段損毀,1座小型電站毀壞,5棟房屋垮塌。但幸運的是,在山體滑坡前,所有人員都被轉移,未造成人員傷亡。

據央視報導,早在6月24日,石門縣接到上級通報的北鬥衛星監測系統地質災害橙色預警,稱潘坪村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數據出現異常。經智能地質災害風險預警評估模型分析,該處隱患點變形量偏大,且近期有加速下滑的趨勢,建議啟動應急調查,受威脅居民臨時撤離。

石門縣收到北鬥檢測系統的預警信息後,前後轉移了14戶33名居民,從而在山體滑坡發生無一人傷亡。

石門雷家山山體滑坡預警經驗值得借鑑

常德市水旱災害防禦事務中心主任王敦雷介紹說:我們憑藉科技的手段,加上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相結合來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石門的滑坡就是通過北鬥衛星定位監測到滑坡點有位移的現象,再加上石門連續遭遇了強降雨的襲擊,對於相關區域的群眾提前進行人員轉移,集中安置,而且要求在危險警報未解除之前不得離開擅自回家,防止人員傷亡。

這次石門雷家山山體滑坡沒有人員傷亡就是北鬥檢測系統所立功勞。因此我國的地方政府應該跟常德市的這個北鬥檢測系統好好取經,防患於未然,在容易發生地質次生災害的地點設置地質災害隱患點,一旦發現異常就採用如同石門縣這樣的措施。

據媒體報導,受特大暴雨影響,7月8號凌晨4點左右,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大河鎮袁山村3組突發山體滑坡,導致9名群眾被埋。經過消防官兵的搶救,截至7月9日下午14:50,埋壓的9人已全部搜救出(8人無生命體徵,1名81歲的老婆婆生命體徵平穩)。如果袁山村村民能夠像石門雷家山村民那樣提前得到預警,提前轉移,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

現在北鬥系統已經越來越完善,各種檢測信息將越來越準確,因此肯定將應用到水災、火災、山體滑坡、雪崩、地震等重大災害的預警中,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

小編結語

人類在重大災難面前,如果能夠提前預警到災難的發生從而採取預防措施無疑將挽救人們的生命。在我國南方各省,很多地方無論氣候、地質地貌特徵均差不多一樣,因此常德石門的這次預警信息成功安全轉移人員無疑值得借鑑。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小編的最大鼓勵和支持

26年艱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終於要大功告成了!

歷史性成功!北鬥「收官之星」成功定點!

CNN駐華記者:在中國出門戴口罩天經地義

柳葉刀主編:美國退出世衛組織是對全世界的暴行

李國慶談李俞之爭,這是自救行動,挽救噹噹也挽救兩人

相關焦點

  • 北鬥預警系統立功!常德石門大型山體滑坡零傷亡!人員提前撤離
    本次大型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發生後,執勤人員迅速疏散了路面群眾,並將他們引導至安全地帶。石門縣人民政府通報的消息顯示,本次大型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滑坡量約300萬立方米,直接毀壞小型電站一座,衝毀S522省道約一公裡,衝毀並掩埋民房五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北鬥成功監測到山體滑坡,半月3次預警,33位村民安全撤離
    7月6日下午,湖南省石門縣潘坪村所處的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區突發山體滑坡,滑坡體超過300萬方,衝毀省道S522約300米。由於災害發生前,當地有關部門已接到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布的預警並組織村民疏散,最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雷家山發生滑坡 北鬥監測系統3次預警 村民提前撤離
    由於災害發生前,當地有關部門已接到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布的預警並組織村民疏散,最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航拍滑坡災害現場。受訪者供圖「發生滑坡後看不到自己的房屋了」到今天(7月10日),潘坪村村民陳金蘭已經在臨時安置點居住了兩周多的時間。搬離房屋時,一家人並未攜帶任何生活物品,安置期間的生活物資幾乎都來自鄉鎮及縣政府部門提供,其中還包括洗衣機、冰箱等家電設備。
  • 湖南一地突發山體滑坡,長沙企業研發的北鬥監測系統,幫33名村民...
    北鬥預警系統 「立了大功」10套設備設在核心隱患點北鬥系統監測山體異動6月24日發出橙色預警提前12天撤離群眾11日,在長沙高新區內的湖南北鬥微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中心,該公司副總經理孫國慧說,由北鬥微芯自主研發的北鬥高精度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已對全國200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實時監測,其中在長沙寧鄉市就有90個。
  • 北鬥三號全員到位!成功預警多地山體滑坡
    隨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迅速完成全球組網部署北鬥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越來越大入夏以來,地質、洪澇災害頻發北鬥應用發揮獨特的優勢在災害預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7月11日晚11時,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春廠壩基於北鬥的公共監測平臺的人工智慧預警廣播系統發出了滑坡預警
  • 北鬥三號全員到位!成功預警多地山體滑坡!
    猛戳下方視頻回顧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瞬間↓↓↓隨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迅速完成全球組網部署北鬥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越來越大入夏以來,地質、洪澇災害頻發北鬥應用發揮獨特的優勢在災害預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7月11日晚11時,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春廠壩基於北鬥的公共監測平臺的人工智慧預警廣播系統發出了滑坡預警
  • 貴州六盤水山體滑坡原因是什麼?能否提前預警?
    劉攀稱:「救援難度很大,一方面現場一直在下雨,另一方面滑坡體本身就不穩定,被水浸泡後,很容易滑動,有專人進行監測,提前進行預警。」昨日上午,六盤水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共接到5位傷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頭皮裂傷,現在生命體徵基本穩定,因擔心內臟損傷,後續還要觀察。目前部分傷者還沒有聯繫到家屬。
  • 南方暴雨致多地山體滑坡,這種地質災害如何預警?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教授呂傑堂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近年來氣候異常現象變多,誘發的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也更加頻繁。尤其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山區,山體滑坡與強降雨、泥石流易形成複合型災害,破壞力極強。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可以提前預警。據悉,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49起,涉及可能傷亡人員4853人。
  • 石門特大型山體滑坡這樣實現「零傷亡」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 周月桂數次發出橙色預警、迅速進行實地核查、周密組織農戶撤離、果斷切斷高壓供電……7月6日16時52分,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潘坪村雷家山突發特大型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時,受災區域內常住人口33人,已全部安全撤離。
  • 「常德應急」湖南石門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人都活著,就有希望」
    吃過午飯,村民陳金蘭把廚房收拾好,剛想歇一會,沒想到,鎮黨委書記覃浩和村支書許波卻急匆匆地來到家裡,「這幾天會一直下雨,監測系統剛剛預警,雷家山有山體滑坡風險。為了安全,你們一家住到老村部去吧!」聽到這話,陳金蘭半信半疑。十多年前,一家人從另一座山頭搬到雷家山這一片,家門口就是省道。暴雨年年都下,也會收到村裡關於山體滑坡的提醒,但鎮村幹部上門要求轉移,這還是頭一回。
  • 遇到山體滑坡切忌驚慌失措 冷靜撤離選擇滑坡兩側外圍避災
    山體滑坡事故發生後,往往還會發生二次或多次山體滑坡。消防救援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時,首先要對山體滑坡的地質情況進行偵察,確定可能再次發生山體滑坡的區域,對其進行不間斷監測,確保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對山體滑坡監測方式有3種:1)宏觀監測,在地方行政管理和專業部門技術指導下,利用肉眼的巡查和利用測量工具(如皮尺)測量地表裂縫變化。
  • 成都「超牛」實驗室:提前預警滑坡,5497個監測點為四川汛期保駕護航
    山體滑坡提前預警被學界認為是世界級難題,由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地災國重實驗室」)研發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率先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據許強介紹,滑坡預警主要通過在現場布設監測點獲取雨量、變形、地下水位等數據,然後實時傳輸到系統,系統根據所建立的理論預警模型和判據對監測數據進行實時動態分析計算,當滿足某個預警級別(黃色、藍色、紅色)的條件時,便通過簡訊、微信、電話等自動將預警信息發送給相關人員,便於現場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 這裡遇70年來最大規模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多虧了→
    1提前預警雷家山70年最大規模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7月6日下午,由於經歷了暴雨山洪的輪番侵襲,湖南省石門縣南北鎮的雷家山發生了山體滑坡,綠樹隨著紅色山土傾瀉而下,半山腰的房屋瞬間垮塌,高壓電桿攔腰折斷,騰起的煙霧頓時繚繞山間。
  • 北鬥如何進行災害預警?基礎產品研發,有助提高災害預警的效果
    隨著我國北鬥「三步走」戰略的不斷完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防震減災領域就是眾多應用之一。防震減災主要利用的是北鬥的短報文通信與位置定位功能,通過這兩項功能可以對地震、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進行提前預警。
  • 我們為什麼要堅持研發北鬥安全監測技術?自然的教訓,太過凝重
    在研發北鬥安全監測的路上,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對算法精度的提高。「不達毫米級不罷休。」技術負責人做出指示,經過諸多日夜的奮鬥,現在聯智科技的北鬥監測精度達到了水平方向2mm+1ppm,垂直方向4mm+1ppm,真正做到毫釐可辨。研發路上,遭遇的第二道坎,就是對北鬥接收機野外續航時限的延展,以及成本的挑戰,讓北鬥安全監測技術和產品不再是「望價生畏」的產品,讓新技術走向普通民眾。
  • 山體滑坡的危害及應對措施
    山體滑坡一旦發生,不僅造成滑坡體上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而且泥石流將危及一定範圍內的房屋、交通、人員安全,面對山區地質災害搶險救援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   一、山體滑坡的危害   山體滑坡不僅造成一定範圍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還會對附近道路交通造成嚴重威脅。
  • 高分成像、北鬥預警……這些「黑科技」讓防洪救災更高效
    在全國上下協力防汛救災的過程中,洪災預警、水庫調蓄、勘查救援、人員轉移……科技的力量在不斷顯現,讓信息獲取更客觀,救災決策更科學,救災手段更豐富。不久前完成全球組網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近日也在防汛減災中立下新功。
  • 北鬥有什麼用?這次抗洪就用上了
    根據人民網新聞報導,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雷家山於7月6日發生大型山體滑坡,造成省道S522線部分路段損毀、一個小型電站毀壞、5棟房屋垮塌,好在沒有人員傷亡,因為所有人都提前轉移了。新聞報導丨cctv13我們之所以能提前發現山體滑坡的風險,是因為如今我國在重點區域都會部署固定的北鬥衛星傳感器。先來說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 北鬥組網後幹了什麼?北鬥不僅只是定位
    北鬥組網後幹了什麼?北鬥不僅只是定位每顆衛星的作用和使命都是不一樣的,就是最近這個夏天,全國降雨不停,導致洪水肆虐,微信這個時候起到了一個關鍵的作用,全國上下協力防汛救災的過程中,洪災預警、水庫調蓄、勘查救援、人員轉移……衛星黑科技的力量在不斷顯現,讓信息獲取更客觀,救災決策更科學,救災手段更豐富。
  • 山體滑坡前他的舉動救了全村!政府獎勵50000元!教科書級預警獲贊無數
    恩施洪災來襲,天災無情人有情「預警第一人"陳光明提前預警1963戶8397人全部得到安全轉移陳光明,人如其名大愛的微光,足以照耀世界7月26日恩施市委、市政府通報表揚為恩施市沙子壩滑坡預警作出重要貢獻的地質災害點監測員陳光明並為他送去5萬元獎金同時,號召全市黨員幹部向他學習恪盡職守、敢於擔當主動作為、樂於奉獻為恩施經濟社會發展凝聚磅礴力量7月19日凌晨恩施市沙子壩發生山體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