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山發生滑坡 北鬥監測系統3次預警 村民提前撤離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第一次經歷這種災害,發生滑坡後就看不到自己的房屋了。」潘坪村村民陳金蘭說道。7月6日下午,湖南省石門縣潘坪村所處的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區突發山體滑坡,滑坡體超過300萬方,共計造成各項損失超1000萬。由於災害發生前,當地有關部門已接到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布的預警並組織村民疏散,最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航拍滑坡災害現場。受訪者供圖

「發生滑坡後看不到自己的房屋了」

到今天(7月10日),潘坪村村民陳金蘭已經在臨時安置點居住了兩周多的時間。搬離房屋時,一家人並未攜帶任何生活物品,安置期間的生活物資幾乎都來自鄉鎮及縣政府部門提供,其中還包括洗衣機、冰箱等家電設備。

潘坪村位於湖南省石門縣西北部。7月6日下午,該村所在的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區突發山體滑坡。由於災害發生前,該區域內的衛星監測系統已發布預警,潘坪村部分村民提前轉移,災害發生後並無人員傷亡。

陳金蘭是村裡第一批轉移的村民。她告訴記者,早在6月24日,一家四口便搬離房屋,前往距離村子約500米外的安置點居住。

村民在臨時安置點居住。受訪者供圖

「當天一大早村裡就開會,跟村民說有些區域可能會發生滑坡,讓我們儘快轉移。因為我們這邊一直在下雨,我也比較擔心會發生災害,所以開完會就跟家裡人搬走了,生活物品都沒有帶」。陳金蘭說道。

據陳金蘭介紹,一家人被安置在了潘坪村原村委會辦公室處。有些村民則是被安置在安全區內的村民房屋中。

「發生滑坡後就看不到自己的房屋了,不知道是被衝走了還是被蓋住。」陳金蘭表示,「家裡種植的茶葉沒有受損,但再過20幾天就該採新一茬茶葉,因為滑坡道路不通,還不知道到時能不能去採摘。」

記者了解到,此次災害共造成潘坪村農作物損失142萬元,包括茶葉、玉米等。

半月內3次預警 14戶村民安全撤離

「滑坡主要是由於此前連續降雨、暴雨天氣所致。從6月24日接到第一次數據報告後,我們就派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檢測,確認山體確實出現細小裂縫後,進行了第一次災害預警。」石門縣自然資源局南北鎮國土資源所所長朱秋平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石門縣潘坪村所處的雷家山是湖南省省級地質災害隱患區。據朱秋平介紹,2019年12月,常德市自然資源局出資在潘坪村附近安裝了北鬥衛星監測系統。一旦山體發生移動,監測儀器將產生數據並傳送至數據公司。隨後,數據報告在第一時間被送至常德市自然資源局。

該區域內的監測系統裝置。受訪者供圖

朱秋平告訴記者,從6月24日至7月6日,南北鎮國土資源所共接到3次數據報告,其間進行了3次災害預警。在此次山體滑坡災害發生前,共計有14戶潘坪村村民提前轉移至位於安全區的安置點中。

「第一次預警後我們就對居住在災害體周圍的5戶村民進行了轉移,同時由於災害體靠近省道,我們也在道路兩邊設立了臨時勸導點,安排24小時人員值班,監測山體裂縫是否進一步擴大。通過這種系統和相關數據,能夠更有力地說服村民提前進行轉移安置,保障生命安全。」朱秋平表示。

截至目前統計,此次山體滑坡共衝毀5棟民房,一座小型水電站,同時還造成省道、村組道路、橋梁水利設備及村內高壓線路損壞,損失共計超過1000萬,屬於特大型災害。慶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新京報記者 張羽

編輯 唐崢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北鬥成功監測到山體滑坡,半月3次預警,33位村民安全撤離
    7月6日下午,湖南省石門縣潘坪村所處的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區突發山體滑坡,滑坡體超過300萬方,衝毀省道S522約300米。由於災害發生前,當地有關部門已接到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布的預警並組織村民疏散,最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北鬥監測系統提前預警到山體滑坡,人員全部安全轉移
    9日央視的一則新聞直接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北鬥檢測系統提前檢測到山體位移的橙色預警,讓14戶33人均已提前撤離,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立下了大功。北鬥監測系統提前預警到山體滑坡,人員全部安全轉移根據央視新聞直播間9日報導,受連日強降雨影響,7月6日下午,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潘坪村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點突發山體滑坡,塌方山體達300萬立方米,非常幸運的是在災情發生前,北鬥檢測系統已經提前發現了這裡的地質災害隱患。石門縣接到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布的橙色預警後,及時組織14戶33人提前撤離,山體滑坡時沒有人員傷亡。
  • 湖南一地突發山體滑坡,長沙企業研發的北鬥監測系統,幫33名村民...
    北鬥預警系統 「立了大功」10套設備設在核心隱患點北鬥系統監測山體異動6月24日發出橙色預警提前12天撤離群眾11日,在長沙高新區內的湖南北鬥微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中心,該公司副總經理孫國慧說,由北鬥微芯自主研發的北鬥高精度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已對全國200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實時監測,其中在長沙寧鄉市就有90個。
  • 北鬥預警系統立功!常德石門大型山體滑坡零傷亡!人員提前撤離
    慶幸的是,本次大型滑坡發生前,當地已轉移安置群眾6戶20人,實現了「零傷亡」。那麼,本次「零傷亡」背後,當地做了哪些應急舉措?對我省其他地區,又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真相記者進行了詳細調查。地動山搖,無情的土方,裹挾著樹木滾滾而下,整個現場充滿了緊張與危險。7月6號16點55分,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潘坪村雷家山,發生了大型山體滑坡地質災害。
  • 北鬥三號全員到位!成功預警多地山體滑坡
    隨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迅速完成全球組網部署北鬥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越來越大入夏以來,地質、洪澇災害頻發北鬥應用發揮獨特的優勢在災害預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7月11日晚11時,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春廠壩基於北鬥的公共監測平臺的人工智慧預警廣播系統發出了滑坡預警
  • 北鬥三號全員到位!成功預警多地山體滑坡!
    猛戳下方視頻回顧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瞬間↓↓↓隨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迅速完成全球組網部署北鬥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越來越大入夏以來,地質、洪澇災害頻發北鬥應用發揮獨特的優勢在災害預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7月11日晚11時,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春廠壩基於北鬥的公共監測平臺的人工智慧預警廣播系統發出了滑坡預警
  • 石門特大型山體滑坡這樣實現「零傷亡」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 周月桂數次發出橙色預警、迅速進行實地核查、周密組織農戶撤離、果斷切斷高壓供電……7月6日16時52分,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潘坪村雷家山突發特大型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時,受災區域內常住人口33人,已全部安全撤離。
  • 南方暴雨致多地山體滑坡,這種地質災害如何預警?
    呂傑堂介紹說,今年我國將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大力推廣普適性的監測儀器,通過北鬥衛星監測系統來輔助人工開展監測預警。釋疑1:哪些原因可能導致山體滑坡?山體滑坡是指山體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在重力作用下失穩,向斜坡下方滑動的現象。據呂傑堂介紹,一般引發山體滑坡的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主要是事發地的地層地形和地質條件、斷層構造等。
  • 成都「超牛」實驗室:提前預警滑坡,5497個監測點為四川汛期保駕護航
    山體滑坡提前預警被學界認為是世界級難題,由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地災國重實驗室」)研發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率先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可以這樣說,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個敢提前預警滑坡的團隊。」7月4日上午,地災國重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正在電腦前忙碌著。進入汛期,許強便成為大忙人,不僅要對各地地質災害進行了解分析,許強與其團隊研發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也時刻面臨著考驗。
  • 高分成像、北鬥預警……這些「黑科技」讓防洪救災更高效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趙竹青)入夏以來,南方進入汛期,多地發生持續降雨,引發洪澇等災害。在全國上下協力防汛救災的過程中,洪災預警、水庫調蓄、勘查救援、人員轉移……科技的力量在不斷顯現,讓信息獲取更客觀,救災決策更科學,救災手段更豐富。
  • 貴州六盤水山體滑坡原因是什麼?能否提前預警?
    滑坡伴隨震動轟鳴聲雞場鎮坪地村多位村民提供的視頻畫面顯示,一處山體出現大面積滑坡,露出紅色土壤。據媒體報導,滑坡體量大約200多萬方。一位村民告訴新京報記者,她就居住在滑坡位置下方,事發時像地震一樣,滑坡發生過程大約持續一分鐘,山坡上的房屋被掩埋。「感覺到一座大山全部垮下來。」她還稱,滑坡發生前沒有發現什麼徵兆。
  • 遇到山體滑坡切忌驚慌失措 冷靜撤離選擇滑坡兩側外圍避災
    同時立即發布通告,對滑坡體上下一定範圍路段實行交通管制,禁止人員、車輛進入警戒區域;通過電話、VHF、擴音器等多種形式通知滑坡體上下一定範圍內的人員立即撤離;啟動應急撤離方案,在當地政府領導下組織人員、財產撤離。  (3)偵察監測。山體滑坡事故發生後,往往還會發生二次或多次山體滑坡。
  • 這裡遇70年來最大規模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多虧了→
    1提前預警雷家山70年最大規模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7月6日下午,由於經歷了暴雨山洪的輪番侵襲,湖南省石門縣南北鎮的雷家山發生了山體滑坡,綠樹隨著紅色山土傾瀉而下,半山腰的房屋瞬間垮塌,高壓電桿攔腰折斷,騰起的煙霧頓時繚繞山間。
  • 信息方艙、風雲四號衛星、北鬥導航系統……防汛抗災有利器 科學...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是我國首顆三軸穩定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整體性能達到甚至超過歐美最新一代同類衛星的水平,在汛情期間對水體面積和雨帶變化做出了持續而精準的監測,為天氣預報和抗洪搶險決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數據支持。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意味著什麼?應用價值不可估量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至此,30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到位,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
  • 「常德應急」湖南石門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人都活著,就有希望」
    吃過午飯,村民陳金蘭把廚房收拾好,剛想歇一會,沒想到,鎮黨委書記覃浩和村支書許波卻急匆匆地來到家裡,「這幾天會一直下雨,監測系統剛剛預警,雷家山有山體滑坡風險。為了安全,你們一家住到老村部去吧!」聽到這話,陳金蘭半信半疑。十多年前,一家人從另一座山頭搬到雷家山這一片,家門口就是省道。暴雨年年都下,也會收到村裡關於山體滑坡的提醒,但鎮村幹部上門要求轉移,這還是頭一回。
  • 地礦科技|高精度北鬥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據中國環境地質網最新統計:自2011年以來,每年平均發生滑坡和泥石流災害12000餘起,共計死傷和失蹤人數近3000人,受災人口超過90萬,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60億元。防患於未然,對滑坡等災害的監測和預報已刻不容緩。
  • 案例| 貴州省興義市龍井村滑坡(2019)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
    考慮到2015 年以來作者又參加了多個大型滑坡的應急處置工作, 同時在滑坡監測預警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突破, 尤其是基於相關理論和方法, 研發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 已十餘次成功預警滑坡。於是, 作者決定補充新的典型滑坡案例和新的研究成果, 修訂完善原有理論和方法, 出版《大型滑坡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第二版)》(許強等著.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0.7)。
  • 北鬥資訊_北鬥如何陪伴你我生活?
    在全國各地的防汛減災工作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7月6日傍晚,在湖南省石門縣南北鎮雷家山地區,由於連日暴雨、山洪的侵襲,引發了7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山體滑坡,然而幸運的是,在山體滑坡中沒有一人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