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方艙、風雲四號衛星、北鬥導航系統……防汛抗災有利器 科學...

2020-11-30 魯網

   

  今年的抗洪救災中,我們能看到救援人員奮力填沙包、涉水堵管湧等動人一幕,而在這背後,各種高新科技手段正在為他們提供有力支援,保駕護航。

  無人機抵近偵察 精準確定災情信息

   

  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偵察分隊藉助無人機對任務大堤進行低空紅外偵測時,發現一處隱藏在蘆葦叢中的泡泉。官兵利用手中全站儀等裝備計算圍堰、封堵所需土方量,在應急分隊趕來前,就擬定出了處置方法。今年的抗洪工作中,軍隊和地方都使用了大量無人機,得到一手救援信息。

   

  解放軍信息方艙 戰時狀態 提高指揮效率

  在抗洪救災前線,解放軍的信息方艙,不但能以戰時狀態實時對救援分隊發出行動指令,還可以綜合多方天氣、水文等信息對汛情進行研判。

   

  東部戰區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旅長 付國濤:指揮抗洪就像指揮打仗一樣,因為不知道哪裡會出現新的情況,藉助先進的通信手段和偵察手段,可以極大提高指揮效率。

  風雲四號衛星:對水體面積和雨帶變化持續監測

   

  除了看得見的科技提升,太空中的衛星也在為抗洪救災提供幫助。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是我國首顆三軸穩定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整體性能達到甚至超過歐美最新一代同類衛星的水平,在汛情期間對水體面積和雨帶變化做出了持續而精準的監測,為天氣預報和抗洪搶險決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數據支持。

  北鬥導航系統:通過監控水土位移 預警地質災害

   

  同樣在太空發揮作用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對地質災害的預警更精準更有效。在地質災害隱患大的區域,相關部門將安裝載有北鬥晶片的設備安裝在山體土地上,山體哪怕出現很細微的位移,都會被偵測到並發出預警。7月6日,湖南省石門縣雷家山發生大型山體滑坡,北鬥的預警讓人員提前撤離,做到人員零傷亡。

   

  湖南省常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二級調研員 彭建武:我們地質災害不光是要群測群防,同時也要技防,人防和技防相結合,提高我們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救生腰帶綁腰間 增強對官兵安全保護

  科技裝備和專業設備的運用,還體現在對救援人員的進一步保護。有的救援人員除了身穿救生衣,還要在腰間系上一條僅5釐米寬的氣脹式救生腰帶。

   

  東部戰區空軍某部警衛連機動分隊長 吳峰:如果有人不慎落水,只需拉開充氣閥門,儲氣罐中的高壓氣體會將氣囊迅速充滿,變成圍在腰間的一個救生圈。

相關焦點

  • 信息方艙、風雲四號衛星……防汛抗災有利器 科學技術來助力
    信息方艙、風雲四號衛星、北鬥導航系統……防汛抗災有利器 科學技術來助力今年的抗洪救災中,我們能看到救援人員奮力填沙包、涉水堵管湧等動人一幕,而在這背後,各種高新科技手段正在為他們提供有力支援,保駕護航。
  • 抗洪新科技:風雲四號「洞察先機」、「北鬥預警」避免傷亡……
    抗洪新科技:風雲四號「洞察先機」、「北鬥預警」避免傷亡…… 2020-07-21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為何是在發射一個月後?
    7月31日,中國正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在全球亮相,不僅彰顯著中國衛星導航技術已經邁入國際領先行列,同時也為全球民眾的衛星導航需求提供更多的優質選擇。大家還記得,這顆衛星實際上已經在6月23日發射,但為何是現在才宣布正式開通?圍繞北鬥系統,還將產生怎樣的應用?
  • 珠江科學大講堂解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遠超我們想像 廣東科技報訊(記者 劉肖勇 通訊員 吳晶平)日前,由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科學中心、羊城晚報社聯合主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6講,邀請他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經歷了三步,2000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由3顆GEO衛星組成,實現雙星定位,覆蓋中國及周邊海域;2012年建成北鬥二號,由14顆衛星組成,提供高精度無源定位服務和短報文通信服務,覆蓋亞太地區;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作用
    有時候我們想要了解一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的作用,今天給大家分享普及一下相關作用。北鬥三號於2020年6月23日第55顆衛星發射升空,第一顆北鬥衛星是在2007年發射成功的,在26年間中國已成功用44次發射59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衛星...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北鬥系統的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5米,通過遍布全國2600個地基增強站組成的地基增強系統,可提供米級、分米級、釐米級等增強定位精度服務。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籤下了合作協議。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組網完成
    ,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發射的衛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入網後,我國將進行北鬥全系統聯調聯試,在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性能指標優異基礎上,擇機面向用戶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以及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1994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
  • 國務院新聞辦就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8月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鬥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謝軍,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林寶軍,北鬥三號工程運控系統總師陳金平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如何「導航」人們生活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
  • 你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了解多少?
    7月31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的北鬥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務。26年,44次發射任務,55顆北鬥衛星,北鬥人潛心鑽研,艱苦奮鬥,北鬥系統來之不易。大家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北鬥導航系統吧。
  • 四分鐘,帶你了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7月31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七星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那麼中國的北鬥衛星到底是做什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就是它的字面意思,即導航我們只要出門就會經常用到導航那麼導航是個啥?
  • 全文|國新辦就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情況舉行發布會
    建成之後,有望在2025年之前就建成高精度這張網,全世界都會享受到北鬥的釐米級的定位服務。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20年8月3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網友熱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宣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這一消息,迅即傳遍網絡,引發網友熱議。截至8月5日,微博話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已有5.3億次閱讀、8萬次討論。另一話題「北鬥衛星是個什麼星」,閱讀量也高達8993.2萬次,討論量1.2萬次。
  • 科技知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概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與突破
    我們將從歷史背景、發展歷程、技術突破、應用推廣、未來發展等方面出發,詳細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背後的故事。衛星導航系統的主要任務是提供時間和空間的信息,也就是告訴用戶某一時刻、在哪個地方。 正是由於人類活動和時間、空間息息相關,人類一直在探索最佳的導航定位手段。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藉助自然的現象或者地物來獲取時間和空間的信息,如北鬥七星、利用磁鐵石的司南、利用太陽照射物體產生影子的日晷。
  • 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已超3450億元
    今天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北鬥應用前期取得很大進展,衛星導航產業產值2019年超過3450億元,但和系統建設成就來比,北鬥未來應用道路依然漫長。比如,進一步推動衛星導航和新興技術的融合,比如5G、移動通信、大數據、網際網路等一定會帶來新的更多的模式、業態和經濟增長點。
  • 授權發布: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文)
    北鬥系統時間基準(北鬥時),溯源於協調世界時,時差信息在導航電文中發播;推動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時差監測,提高兼容與互操作。發展基於北鬥系統的全球位置標識體系,推動北鬥系統坐標框架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互操作,並不斷精化參考框架。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無人機上的應用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無人機+北鬥的特點對於無人機來講,定位以及相應的應急通信是非常關鍵的技術,利用北鬥對於導航定位來講,可以極大地提高精度,同時利用北鬥系統也能夠為無人機應用通信提供更為廣泛的覆蓋範圍以及更強的可靠性。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並參觀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覽展示,代表黨中央向參與系統研製建設的全體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誠摯的問候。 北鬥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
    壽命長達12-14年的北鬥系統已在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氣象預報、救災減災等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預計到2025年,北鬥衛星導航產值規模有望達6440億元。2020年對於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而言,都是一個有歷史性意義的年份。2020年6月23日,伴隨最後一顆靜止軌道衛星(GEO)成功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