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科學大講堂解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2020-10-03 廣東科技報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遠超我們想像

廣東科技報訊(記者 劉肖勇 通訊員 吳晶平)日前,由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科學中心、羊城晚報社聯合主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6講,邀請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專家、高級工程師田震華,在廣州華師附中做科普報告,講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與展望,吸引兩百多名學子現場聽講。

田震華從無線電導航歷史、國際衛星導航現狀、北鬥系統建設過程等三方面介紹北鬥系統建設情況。他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經歷了三步,2000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由3顆GEO衛星組成,實現雙星定位,覆蓋中國及周邊海域;2012年建成北鬥二號,由14顆衛星組成,提供高精度無源定位服務和短報文通信服務,覆蓋亞太地區;北鬥三號於2009年立項,目前已完成30顆衛星發射組網,2020年正式開通,提供全球範圍內10米以內精度的定位服務及短報文通信服務。

田震華還特別介紹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GEO、IGSO、MEO三種星座軌道。北鬥系統有3顆GEO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衛星軌道高度3萬多千米,靜止於赤道上空,「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看到。」

田震華表示,「衛星導航的應用只受人們想像力的限制,」衛星導航可以應用於各個方面,包括農業、航空、環境、公共安全和災難救援等。在北鬥國防應用方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為車、船、機提供定位導航。在北鬥行業應用方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用於城市管理、測量測繪、交通運輸、公安警務、海洋漁業、災害和安全監測、氣象監測、商業物流、電力能源、農林牧業、金融行業等。在北鬥大眾應用方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用於個人位置定位、特殊群體監護導航、車載導航等。

對於北鬥未來的展望,田震華表示,「衛星導航不是導航全部。」導航方式還有慣性導航、航標導航等。未來導航將向全源導航發展,即將所有導航手段都運用起來。「以後定位手段會越來越豐富,無人車、無人飛機、人形機器人都會出現在大家面前。」他表示,未來北鬥定位精度會越來越高,通訊能力越來越強,以北鬥為基石的PNT系統會逐步建立,包括空中、地面、水下體統。「將來天上幾千公裡的低軌、幾千米的深海,都會有北鬥的應用。」

相關焦點

  • 海格通信田震華講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與展望
    日前,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6講在廣州華師附中舉辦。講堂邀請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專家、高級工程師田震華做科普報告,講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與展望,吸引兩百多名學子現場聽講。、國際衛星導航現狀、北鬥系統建設過程等三方面介紹北鬥系統建設情況。
  • 你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了解多少?
    26年,44次發射任務,55顆北鬥衛星,北鬥人潛心鑽研,艱苦奮鬥,北鬥系統來之不易。大家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北鬥導航系統吧。什麼是北鬥導航系統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 科技知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概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近況
    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一起,成為國際GNSS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我國的北鬥系統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區域性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2012年12月27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連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到底能做什麼?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34;)第55顆衛星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標誌著自1994年開始預研的北鬥系統終於完成全部組網星座發射任務,正式建成!同時,北鬥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三種完全不同軌道的導航星座:中圓軌道衛星,靜止軌道衛星和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後兩者著重覆蓋亞太地區,進一步提高相應導航定位與授時服務。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組圖」
    2000年10月31日凌晨,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據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介紹,本次測量同時參考四大導航系統,並以北鬥的數據為主。
  • 從「北鬥」淺談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統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的任何地點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3維坐標和速度以及時間信息的空基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無人機上的應用
    )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為分米、釐米級別,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衛星...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北鬥系統的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5米,通過遍布全國2600個地基增強站組成的地基增強系統,可提供米級、分米級、釐米級等增強定位精度服務。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籤下了合作協議。
  • 北鬥領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北鬥組網,星耀全球。7月29日,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這一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與突破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我們將從歷史背景、發展歷程、技術突破、應用推廣、未來發展等方面出發,詳細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背後的故事。
  • 珠江科學大講堂講述火星探測背後的故事
    10月29日,由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科學中心、羊城晚報社主辦的第77期珠江科學大講堂邀請到了國際宇航聯衛星商業應用專委會亞太辦主任、航天科普專家、研究員朱林崎老師為我們講述火星探測的故事。本次活動在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天河東校區室內體育館舉辦,得到了廣州華陽教育集團、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科學技術普及專委會,北鬥星際(廣州)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講座從電影《火星救援》開始。
  • 授權發布: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文)
    中國始終秉持和踐行「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的發展理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積極推進北鬥系統國際合作。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攜手,與各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一起,共同推動全球衛星導航事業發展,讓北鬥系統更好地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這一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何本領,怎樣實現全產業鏈發力?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又將如何推動生產生活變革、賦能行業產業發展?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四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長時間曝光照片)。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實測衛星使用數量,注意北鬥系統不是地圖軟體
    近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完成。世界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中國北鬥定位系統(BDS)、美國GPS、歐盟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
  • 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 ?
    因為,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還真是個燒腦的科技問題。先看下面的報導:5月17日23點48分,我國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5顆衛星。什麼?第45顆?這就是問題所在。
  • 【應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氣象領域大有可為
    「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發射,標誌著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式邁進。」
  • 高精度定位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疫情暴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快速響應,融入多項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測量標繪工作迅速完成;基於北鬥的無人設備,既能運送醫用物資又能實現防疫作業……北鬥馳援,讓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準,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與信心更足。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擁抱阿拉伯國家
    從2000年10月第一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到2020年6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部署,20年來,44次發射,中國先後將4顆北鬥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三號組網衛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組網,為世界貢獻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方案」。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發射成功並不意味著系統建設的結束,而是服務全球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