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該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於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猛戳下方視頻
回顧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瞬間
隨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迅速完成全球組網部署
北鬥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越來越大
入夏以來,地質、洪澇災害頻發
北鬥應用發揮獨特的優勢
在災害預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保障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7月11日晚11時,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春廠壩基於北鬥的公共監測平臺的人工智慧預警廣播系統發出了滑坡預警,當地幹部群眾收到通知後,成功組織避險,避免了當晚突降暴雨導致局部滑坡造成人員災害。
成功預警春廠壩地質災害的公共監測平臺,是利用北鬥等高精度衛星定位技術進行監測,在地質高危區域布設衛星監測終端,配合一體化氣象站、視頻監控終端、裂縫測量計、傾斜加速度測量計、應力應變傳感器等多元化數據採集設備。
災害發生前,原本固定在某個區域的傳感器發生沉降或偏移時,衛星能夠感知其運動變化,後臺系統會結合多元監測數據通過雲平臺大數據智能綜合分析,實現全天候全自動在線監測預警。
目前,該系統在全國已部署監測點位超3400處,成功預警多地地質災害。
成功預警石門縣山體滑坡
6月下旬以來,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遭遇多輪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7月6日發生在石門縣南北鎮潘坪村雷家山的山體滑坡規模巨大。
常德市未雨綢繆,在2019年就為為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了北鬥衛星高精度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通過11個點位監測地表位移、深部位移、水位變化、降雨量等情況。
6月24日,該系統發出橙色預警,當地迅速按照先期制定的預案,將隱患點周邊村民轉移到安全位置,並組織人員對山體進行巡查。
6月30日,系統再次發出橙色預警,當地各部門加強對路面值守和山體巡查,限制重型車輛通行。
7月6日,北鬥衛星預警系統第三次發布橙色預警,當地果斷決定,緊急封閉橫穿這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交通要道省道S522線雷家山路段。
交通封閉不到1小時,約300萬立方米山體分兩次「傾瀉」而下,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實時監測寧鄉市隱患點並多次預警
地質災害多發的湖南省寧鄉市,在2018年啟動建設北鬥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採用「一坡一方案」預警模式,根據不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特點進行「私人化定製」,設置不同預警模型,系統全面地分析隱患點、土壤含水、裂縫等具體信息,以及對隱患點可能造成的影響,坡體哪怕只出現毫米級的位移系統也能感知並第一時間預警。
目前,寧鄉在90個重點隱患點建成600多個北鬥地質災害監測站,全天候實時自動化監測隱患點變化並成功作出多次預警。
成功預警新昌縣山體滑坡
今年以來,浙江省實施水文防汛「5+1」項目,紹興市新昌縣水文遙測站點,增加新型高可靠的北鬥衛星信號傳輸通道。
6月30日凌晨,新昌縣普降暴雨,南明街道班竹村官坑自然村發生山體大面積滑坡,由於及時預警,提前組織轉移,該村村民無一傷亡。
當地防汛指揮中心負責人表示,北鬥衛星信號傳輸通道最大的優勢是穩定,不受天氣、地形等因素的限制確保了預警的及時性。
見微知著,防患未然
北鬥高精度應用讓我們在面對許多
突發自然災害時不再束手無策
放眼更廣的範圍
從萬裏海疆上的漁民
到深山老林裡的「驢友」
再到獨自上下學的小學生
高精度、高可靠
具有短報文等特色功能的北鬥
時刻保護著他們的安全
為你指明方向
也要護你周全
這就是中國北鬥!
來源:國資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