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消息,進入汛期以來,我國南方多省市發生暴雨洪澇災害,而由降雨引發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不在少數,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不可估量。
山體滑坡提前預警被學界認為是世界級難題,由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地災國重實驗室」)研發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率先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
目前,該系統已用於貴州、甘肅、青海、山西、安徽等省數千處災害點的監測預警,四川在今年4月30日已完成第一期部署,對甘孜、阿壩、涼山等地質災害高發區5497處專業監測點實施全面監控,預計明年將實現四川省的全覆蓋。
正在監測預警的丹巴阿娘寨滑坡
「超牛」團隊
世界首個提前精準預警滑坡團隊
「滑坡預警是公認的世界難題,之前國際上沒有哪個人或團隊敢說自己能敢提前準確預警滑坡,但我們實驗室已經能做了。可以這樣說,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個敢提前預警滑坡的團隊。」7月4日上午,地災國重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正在電腦前忙碌著。
進入汛期,許強便成為大忙人,不僅要對各地地質災害進行了解分析,許強與其團隊研發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也時刻面臨著考驗。
據許強介紹,滑坡預警主要通過在現場布設監測點獲取雨量、變形、地下水位等數據,然後實時傳輸到系統,系統根據所建立的理論預警模型和判據對監測數據進行實時動態分析計算,當滿足某個預警級別(黃色、藍色、紅色)的條件時,便通過簡訊、微信、電話等自動將預警信息發送給相關人員,便於現場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2019年2月17日,貴州興義市龍井村9組發生滑坡,這個實驗室部署的自動化監測系統,提前53分鐘發出紅色預警信息,最終實現人員「零傷亡」,財產「零損失」。
2020年6月23日,貴州晴隆縣等地出現持續大暴雨,貴州省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提前約一個小時發出橙色預警,當地政府根據預警結果及時採取撤離措施,滑坡未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系統一次次面臨考驗,一次次成功預警。截至目前,「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已在貴州、四川、甘肅等地多次成功預警滑坡。
許強
融合無人機、衛星遙感、地面傳感器等「黑科技」
「地災防治需『中西醫』結合」
地災防治在許強看來,需要「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進行。
地質是「中醫」,需要從業者系統學習地(醫)學知識,積累治療各種「疑難雜症」的經驗。同時,地災本身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比如滑坡,國外很多團隊期望通過找到滑坡變形的臨界值來預警預報滑坡,但實際情況是,不同的滑坡有完全不同的臨界值,其差別還非常大。因此,現普遍採用的閾值預警法誤報、漏報率非常高。」許強告訴記者,2005年之前,他也如許多人一樣,將研究的重心放在滑坡發生時間的預報上,期望能通過數學模型預報滑坡發生的準確時間。但丹巴縣城後山滑坡的應急搶險經歷讓他意識到,在滑坡發生前一定時間發出警示信息比精確預報滑坡發生時間,對防災減災更為重要和實用。
2004年底丹巴縣城後山出現了大面積山體滑坡的跡象,20餘間房屋被滑坡變形擠壓推垮,直接對整個丹巴縣城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某天半夜,滑坡前緣的房間牆壁突然爆裂。正在搶險的武警總指揮見此危險情形,準備組織官兵撤離。許強見狀,立馬上前攔住了總指揮:「根據我們對監測資料的分析,滑坡還不會整體下滑,希望你們能堅持搶險。」
許強的判斷,來自監測數據。
「災害預報,必須要準確預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規模。滑坡雖然只是淺表層巖體的破裂,是一條裂縫或者一個結構面的錯動,但要掌握它們發生的時間,並非易事。」許強說,經歷這次搶險後,他不再專注於滑坡預報,而是將研究精力更多放在預警方面。
2012年,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第一版研發出來,該系統將相關團隊數十年的地質研究成果與積累的經驗,與無人機、衛星遙感、地面傳感器等多種高科技手段有機融合。許強說,「『中西醫』的有機結合是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能精確預警滑坡的主要原因。」
左二為許強
明年底
監測點將覆蓋四川全省
今年4月30日,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已完成在四川的第一階段部署,專業監測點實施全天候實時動態監控,在災害發生前系統會提前自動發送預警信息。未來,監測點位覆蓋面將逐漸擴大至全省範圍,此工作預計在2021年底前完成。
據許強介紹,隨著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的不斷推廣應用,地質災害預警範圍將不但擴大。「目前系統重點對重力型滑坡實施預警,下一步,我們將逐漸覆蓋到降雨型滑坡、崩塌等具有突發性特點的災害。」許強告訴記者,除了系統的不斷升級完善,實驗室還計劃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組建實體和團隊,專門為各地、各地質災害監測單位提供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服務。
同時,系統還將強化區域性、群發性地質災害預警功能,「其實就是提升氣象預警的精細化程度和精準度,並與地質條件有機結合,提升區域性地質災害預警能力和水平。」
原標題:成都「超牛」實驗室:提前預警滑坡,5497個監測點為四川汛期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