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頭兒】
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可能有會網友疑問,為毛EF 24-70mm F4L IS是小三元的扛鼎大將啊?小三元的組合不早就成行了麼?沒錯,喜歡玩佳能的朋友將F2.8恆定光圈的那套16-35、24-70、70-200定義為大三元,而將F4恆定光圈的這套從17mm到200mm的仨兄弟叫做小三元,而小三元實際上也已經成形多年了。
·首支2470小三元 F4家族圓滿了
不過就像大三元家族這兩年不斷更新一樣,小三元家族在經過愛死小小白換血小小白之後,這支新出的24-70mm F4L IS鏡頭我們可以看作是對小三元家族最合適的標變鏡頭的補充了。至此新的小三元便形成了17-40mm、24-70mm、70-200mm這種比較標準的鏡頭焦段組合,玩家再也不用糾結帶24-105是否還需要帶70-200mm的問題了。
佳能EF24-70mm F4L IS在鏡頭結構上採用了輕量化的設計風格,12組15片鏡片結構其中有2片UD鏡片設計和2片非球面鏡頭。這樣的設計帶來的結果就是,這支鏡頭可以有效補償色差和球差對照片的影響。
圖片說明
此外,該鏡頭採用了和EF 100mm F2.8L IS微距鏡頭一樣的雙重防抖系統,並且最高支持4級防抖能力。對普通玩家來說,日常拍攝的抖動住要來自縱向拍攝的晃動,而雙重防抖可以有效的抵消整體晃動和單向晃動的問題。同時4級防抖意味著我們可以使用比安全快門慢4級的快速度來拍攝,而保證畫面清晰銳利。
圖片說明
作為一隻標準變焦鏡頭,佳能還賦予了這支鏡頭一項特殊的能力。那就是0.7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功能,可以說讓這支鏡頭的可拍攝題材進一步的豐富了起來。文章後頁,筆者會對這一功能進行詳細的測試。
簡單的闡述過這支鏡頭的特點之後,接下來還是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這支鏡頭的整體外形設計。
·短小精悍 做工精細配金屬卡口
佳能EF24-70mm F4L IS鏡頭的整體外形設計較之以往佳能標準變焦鏡頭有著很大的差別。主要的差別集中在了它的體型上。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對比圖,以便大家對於這支鏡頭的「小巧」有所體會。
左起:24-105\24-70 F4L\350多毫升水杯子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豁然開朗了。放在中間的EF 24-70mm F4L IS雖然和24-105鏡頭同為77mm濾鏡口徑,但是在個頭上卻短了不少啊。這就更不用去比82mm口徑的新24-70mm F2.8L II鏡頭了。
佳能EF24-70mm F4L IS鏡頭配EOS 6D感覺(蓮花遮光罩挺有品)
雖然這支鏡頭體型不大,沒有了亮騷的外表,不過體型小巧也有小巧的好處。600克的體重,可算得上是輕量級選手了,因此外出旅遊帶著不會有負累感,這是該頭的一大優點了。
摘掉遮光罩可以看到鏡頭顯得低調了很多
磨砂噴漆塗層
蓮花形遮光罩固定在內層鏡筒上而非整體鏡身上
遮光罩採用內植絨+外磨砂噴漆設計
這支鏡頭的整體外觀和配件就如上面展示的一樣,輕巧內斂、噴漆工藝也很精細。值得一提的是,這支鏡頭的重量配合EOS 6D機身很合適,平衡感剛剛好,這也有助於提升整體的握持穩定性。
不過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筆者感覺這支鏡頭的外殼應該是採用的塑料或複合材料打造,這也是為什麼這支鏡頭如此之輕的原因吧。
·全新外觀設計 手感控制有提升
整體外觀看過之後,我們來看一下這支鏡頭的細節做工都有哪些亮點。
鏡頭前端鏡片採用防汙氟鍍膜技術
全新設計的鏡筒防脫落鎖+微距開啟鎖扣設計
對焦模式切換和防抖開關
焦距顯示窗
70mm端鏡筒伸出狀態
防塵防水滴密封膠圈
撥動微距鎖切換到微距模式(最近對焦距離可為0.2米)
金屬卡口設計
整體來看,這支鏡頭可以說考慮到了每一個細節之處的玩家使用需求。防汙氟鍍膜技術的應用令筆者感到有些意外,不過這一配置倒是很對得起該頭9000元左右的售價了。而除此以外,這支鏡頭為了防止鏡筒滑落問題專門設計了防脫落鎖扣。防塵防水滴密封圈的設計,則給予這顆鏡頭賦予了可在更多環境中拍攝的能力。
·一鏡兩用超實惠 自帶0.7倍微距
第一頁我向大家介紹了這支鏡頭的特點裡,其中提到了該頭擁有不錯的微距拍攝能力,究竟0.7倍放大的微距功能會給我們提供怎樣的拍攝效果呢?這一頁的內容將為大家揭曉答案。
70mm端0.38米最近對焦距離拍攝 開啟微距功能後0.2米近距離拍攝
從上面的一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微距功能開啟前後的畫面效果差距,而0.7倍放大倍率的效果也可以很好的表現出來。(點擊上圖可以放大原片瀏覽)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5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22.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以上樣片均為EOS 6D+24-70 F4L IS實拍原片,點擊上圖可以放大瀏覽。放大瀏覽後我們不難看出,該鏡頭微距模式的拍攝效果比較出色。其表現為F4光圈對細節刻畫表現不錯,收縮一檔光圈到F5.6後便可以得到極佳的銳度表下。收到F8光圈後,照片的細節表現進一步得到提升,而從F11開始景深範圍會得以擴大,但銳度表現不會再有明顯改善。
·弱光拍攝不用愁 4級防抖表現不俗
雖說這支鏡頭的最大光圈只有F4光圈,通光量低而導致在弱光環境中快門速度遠地於安全快門問題。為了應對畫面抖動而虛糊的問題,這支鏡頭給我們提供了雙重防抖和4級防抖的功能。這樣一來就意味著,當我們手持70mm端拍攝,即使使用1/10秒的快門速度,在防抖功能更的幫助下畫面也不會糊掉。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4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2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10.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5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放大來看一看100%截圖的效果
1/5秒截圖
1/10秒截圖
1/20秒截圖
1/40秒截圖
1/80秒截圖
從樣片到截圖的效果來看,這支鏡頭的4級防抖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只要是拍攝靜止的物體,70mm端使用1/10秒拍攝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客觀測試:廣角端解析度表現犀利
看過了鏡頭的特點功能之後,讓我們來對這支鏡頭的成像素質來測試一下,首先進行的是解析度和球差畸變的測試。
解析度在各檔光圈下的表現
桶形畸變表現
中心及邊緣銳度表現
整體來看這支鏡頭在廣角端擁有著出色的解析度表現,特別是大光圈F4-F5.6均有著極為出色的發揮,從F8之後解析度開始衰減,不過即便是F22該鏡頭也能擁有約3000LW/PH的出色發揮。這裡可能有EOS 6D原本就十分出色的CMOS解析度成績的結果,但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這支鏡頭還是很有實力的。
此外在廣角端,我們可以看到較為明顯的桶形畸變痕跡,對於大部分超廣角變焦鏡頭來說,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所以我們也不必太過糾結於此。
·客觀測試:長焦端解析度表現略遜
看過廣角端的表現,讓我們來關注下該鏡頭在長焦端的解析度表現及球差表現。
長焦端各檔光圈下的解析度表現
枕形畸變表現
中心及邊緣解析度表現
長焦端的解析度較之長焦端來說,其衰減的幅度還是蠻大的。不過該鏡頭大光圈銳度出色的特點在這一焦段依舊保持了下來。F4-5.6光圈可看作是這一焦段的最佳光圈,接近3000LW/PH的表現幾乎達到了高度可用的程度。枕形畸變問題在這個焦段完全體現不出來,所以玩家完全不用在意。
·實拍測試:邊緣色差及失光表現
看過這支鏡頭廣角端和長焦端的風辨率表現和球差表現之後,讓我們來看一下該頭在邊緣失光和色差方面的表現吧。
未開啟機身內部矯正 EOS 6D 開啟機身內部矯正
F4.0
F5.6
F8.0
F11
F16
F22
在EOS 6D機身內我們可以對鏡頭的邊緣失光問題進行改善,開啟這一功能後我們可以發現,EF24-70mm F4L IS鏡頭的暗角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邊緣色散表現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邊緣色散在這支鏡頭上的表現並不明顯,即便不開啟6D機身內的色差矯正功能也能將紫邊問題控制的很好。
·實拍測試:焦外光斑表現不俗
看過了邊緣色差的表現之後,我們再來關心一下這支鏡頭在營造焦外圓斑和星芒方面的表現。首先讓我們看一下焦外圓斑可以營造出怎樣的效果。
·焦外表現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64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50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整體來看,由於採用了9片光圈葉片且為圓形光圈設計,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該鏡頭可以營造出比較出色的焦外圓斑效果。即便收縮光圈到F8,圓斑效果依然不錯。
·實拍測試:夜景星芒表現出色
既然採用了9光圈葉片設計,自然夜景星芒的營造上也可以給我們提供不俗的表現。18根散射針線條將會給我們的夜景照片提供絢麗的效果。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1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32/1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5/1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8/1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20/1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22.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30/1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4/1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6/1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13/1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25/1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5/1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22.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15/1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實拍樣片:廣角端實拍表現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這支鏡頭在廣角端的實拍樣片表現。
焦距:24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這支鏡頭廣角端的表現給人的印象很深,焦點中心銳度優異,大光圈狀態下也能提供質量極佳的樣片表現。
·實拍樣片:長焦端實拍表現
看過了廣角端的出色發揮,讓我們來考驗一下該頭在長焦端的表現吧。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6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5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實拍樣片:更多微距模式表現
在剛剛的文章中,僅僅是對這支鏡頭的微距表現力進行了測試,而在實際拍攝中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5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5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5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評測總結:一鏡兩用 廣角表現出色
借著新年假期的機會,筆得以有機會比較全面地體驗這支小三元的新成員——EF 24-70mm F4L IS鏡頭。整體來看這支鏡頭的優點十分突出,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首先,這支鏡頭在廣角端的優異表現給人留下了極佳的印象。其次,該頭具備出色的防抖能力,如果結合24mm廣角來應用,應對弱光環境下的手持拍攝不成問題。第三,0.7倍放大倍率的微距能力,這在如今大部分標變鏡頭上不多見,因此這也讓這支鏡頭的實用性更近了一層。
佳能EF 24-70mm F4L IS鏡頭
此外,這支鏡頭其他的特點還有諸如圓形光圈、9片光圈葉片這些,它們可以有效提升焦外柔焦效果的質感及夜景星芒效果的營造。當然,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這支鏡頭採用的防汙氟鍍膜設計,憑藉這一鍍膜技術玩家完全可以不用為鏡頭配額外的保護鏡。當鏡頭遇到灰塵和沾水以後,只需一吹一擦頭前組鏡片便能恢復乾淨的狀態,同時玩家不用擔心如此操作會造成刮花鏡片的問題。
佳能EF 24-70mm F4L IS鏡頭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這支鏡頭的售價,現在這支鏡頭還處於剛上市的階段。因此該頭熱度較高,自然售價也隨著水漲船高。接近9000元的價格,的確令人覺得和小三元在廣大佳能粉絲心中的固有形象有些距離。相信隨著上市時間的推移,在這支鏡頭供應量增大之後,其售價還是有向下的空間。
·產品優點:
1.廣角端解析度出色
2.具備0.7倍微距拍攝
3.9片圓形光圈 焦外表現柔和
4.具備防汙氟鍍膜設計 容易清潔
5.雙重防抖+4級防抖 手持拍攝輕鬆
6.鏡頭小巧輕便 攜帶方便
7.鏡頭做工出色 細節處理的很好
·相對不足:
1.光圈有些小 快門速度在有些場景易受到制約
2.微距模式沒有刻度放大倍率提示 距離框信息不全
3.鏡頭原生狀態下邊角失光問題明顯
·附錄:產品參數
佳能 EF 24-70mm f/4L IS USM | |
鏡頭定位 | 135mm全畫幅鏡頭 |
鏡頭用途 | 標準鏡頭 |
鏡頭類型 | 變焦 |
鏡頭結構 | 12組15片 |
鏡頭卡口 | 佳能EF卡口 |
對焦方式 | 全時手動對焦,內對焦 |
濾鏡尺寸 | 77mm |
驅動馬達 | 環形USM超聲波馬達 |
遮光罩 | EW-83L |
最大光圈 | F4.0 |
最小光圈 | F22 |
光圈葉片數 | 9片 |
焦距範圍 | 24-70mm |
等效焦距 | 38-112mm |
最大放大倍率 | 約0.21(微距模式時約0.7倍)倍 |
防抖性能 | 光學防抖(最大約4級) |
鏡頭直徑 | 83.4mm |
鏡頭長度 | 93mm |
鏡頭重量 | 600g |
佳能在過去的10年裡幾乎沒有更新過24-70mm這一標準焦段鏡頭,2012-2013兩年裡連續發力推出了24-70mm F2.8L II和24-70mm F4L IS鏡頭。在售價方面光圈為F4的這支標變鏡頭十分具有親和力,其優秀的畫質和出色的多功能特性,相信也更容易收到大眾玩家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