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訊(記者 張文敬 雷蕾)「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全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特別是我們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領跑全國主要城市。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位政協委員和廣大企業家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奮鬥。」1月12日下午,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出席經濟界別組委員關於「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經濟中心建設」的專場討論時,對全市廣大企業家表達謝意的一番話,贏得了在座委員的熱烈掌聲。
「行業領軍企業自帶流量,它對全產業鏈關鍵環節、標準和核心技術的控制力,增加了供應鏈中零部件企業對主體企業的依賴性。」濟南市政協委員、九陽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黃淑玲建議加強產業鏈集群式發展,培育主體的同時精準招引,整合併培育上下遊有協同作用的零部件企業,加速省會發展勢能集聚,打造關鍵零部件生產領域的隱形冠軍或獨角獸企業。
「去年,濟南市工業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全國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市中區的工業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GDP增速全市第一,就是得益於智能製造和數字經濟對GDP增速貢獻率超過了60%。由此看來,濟南發展智能製造和數字經濟的路徑是正確的。」在蔣作棟委員看來,將「工業強市戰略」推動下去,必將打造出「濟南品牌」。
「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在推進工業強市過程中,二產佔比相對較弱、產業管理人才缺乏、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不高和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有待加強,依然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蔣作棟話鋒一轉,直指推進工業強市存在的「短板」。他建議打造形成一批全國領先的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形成「龍頭集聚、主體多元、技術先進、應用廣泛、氛圍濃厚、特色鮮明」的產業生態體系;實施新技術示範應用工程,堅持產業應用和產業發展並行,推進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製造等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搭建新智造生態C2M模式,打造新智造生態(C2M)短路經濟國際產教融合基地,搭建用戶直連製造商(C2M)的新智造商業模式,構建產業、產城、產融、產教的「四產融合」的智造新生態。
「建築產業化發展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倡導發展的重點產業。裝配式建築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作為建築行業的從業者,市工商聯副主席、山東大衛國際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申作偉認為,加快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將助推「智造濟南」建設。申作偉建議科學編制全市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規劃,探索建築行業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
「工業強市是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必由之路。工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濟南工業門類齊全,產業基礎良好、優勢突出。走工業強市之路,符合濟南發展實際,是深化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必然選擇。」在聽取了7位委員的發言後,孫立成表示,大家圍繞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從不同角度談了很多好的意見建議,聽了很受啟發,也為濟南走好工業強市之路增強了信心、堅定了決心。
「剛才發言的幾位委員,稿子我希望能留下來,後面沒有發言的委員,有什麼想提的建議也可以一併留給我……」就在大家都以為會議結束的時候,孫立成的一句補充,讓沒有搶到發言機會的委員在緊張熱烈的會議氛圍中感受到了輕鬆和溫暖。
【來源:人民政協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