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是「發現」還是「發明」了萬有引力?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有三個人搭乘火車,在英國的原野上觀光,一個人是工程師,一個人是物理學家,一個人是數學家。經過一處鄉村,三個人看到窗外草地上站著一隻黑色的羊,一動也不動。工程師首先驚訝開口:「沒有想到英國的羊是黑色的!」物理學家說話了:「我必須要糾正你,你應該說,你所看到的這一隻羊是黑色的。」數學家說話了:「我必須要糾正你,你應該說,你所看到的這一隻羊,這一邊是黑色的!」

  三個人裡面,數學家最嚴謹而周延,他的信念就是科學工作者所遵守的原則:只能就自己所觀察到的部分做出結論。雖然我們從來沒有看過一隻羊,一邊黑色,一邊白色。

  我在課堂上會問同學:「在渺無人煙的深山裡,一棵大樹倒下,會不會發出聲音來?」多數同學舉手說會,但結果只會悵然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個「科學」問題!「渺無人煙」的前提已經告訴我們,沒有「觀察」或「實驗」的可能,但從伽利略以降,「親身觀察」和「動手實驗」已經成了科學發展的主流,所以即使以前倒下的一千棵樹都曾經發出巨響,但這不能保證第一千零一棵樹會產生同樣的現象。科學只能「歸納」,不能「演繹」,理論上可以提出無數可能,但最終還是要以實驗來做出結論。

  橙子繞太陽 一樣要365天

  自然界的客觀「事實」永遠存在,人們靠著長年努力,不斷提出「理論」來解釋這些「事實」。但是隨著科學發展,用來描述「事實」的「理論」常常需要汰舊換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牛頓所提出的「萬有引力」。我在課堂上問:「牛頓是『發現』了萬有引力,還是『發明』了萬有引力?」百分之九十的學生會舉手說「發現」,另外百分之十的學生不見得知道正確答案,只是覺得老師的問題太過簡單,話裡一定有詐。

  牛頓說,地球繞著太陽轉是因為兩者之間有「萬有引力」。但如果移開了地球,剩下太陽光杆一個,那是否還有「萬有引力」?今天物理學家逐漸用更周延的「時空曲率」來包容「萬有引力」的概念:太陽的存在,造成了它周遭「時空曲率」的改變,任何天體接近太陽,就只能沿著這個改變了的「時空曲率」運行,這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行星軌道。的確,地球繞太陽一圈要三百六十五天,把地球移開,同樣位置換上一棵橙子,繞太陽一圈也要三百六十五天。「時空曲率」的改變,讓天體運行在表象上看起來就是「有力」!

  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就是兩個人划船,分別從臺灣和夏威夷前往南極,最後會在南極碰頭。兩個人在茫茫大海中,看不出地球表面的「曲率」,只會覺得兩船越來越近,自然會做出結論:兩船之間有「引力」相吸!其實只是因為他們所航行的表面不是平的。

  思考太周延 失去冒險的樂趣

  但是理論的提出和篩選,也會讓「詭辯」出現。公元前四百五十年希臘哲學家季諾所提出的詭辯,告訴我們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阿基利斯(就是布萊德彼特啦!),在賽跑中永遠無法追上一隻先他出發的海龜;這個詭辯的另一個版本,是「飛馳的箭永遠無法抵達終點。」因為一枝箭要射到紅心,需要先經過旅途的一半,然後還要經過剩下旅途的一半,還有一半的一半…,有無數個一半在前面等著,因此這枝箭永遠無法射到靶上!

  科學的進展是讓我們對自然環境的了解更清楚,解釋更周延,但是思考太周延,就有可能失去了冒險犯難的樂趣。一個物理學家和一個數學家,看到長廊彼端站著一位風姿綽約的女子,物理學家想上前搭訕,數學家搖搖頭:「根據季諾的詭辯,我們永遠也到不了她站的位置。」物理學家說:「不要緊,只要夠近就好了!」

  (摘自臺灣《聯合報》 作者:孫維新 臺大物理系與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相關焦點

  • 牛頓的萬有引力其實是發明的!而不是發現的!
    今天看見知識問答,說愛因斯坦發明的理論什麼......,評論區就有一部分人說「發明」一詞用錯了。我感覺是時候解釋常被我們誤解的一些常識概念。 人們之所以認為牛頓引力是發現的,旨在強調,這是自然界自身就存在的規律,只是之前人們沒有發現而已,直到牛頓發現了這一規律!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牛頓被蘋果砸到沒有吃掉,卻發明了萬有引力?其實是發現而已
    大家都知道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那麼萬有引力真的是他發明的嗎?只能說萬有引力是他發現的而已。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萬有引力本身就是存在的,在牛頓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蘋果砸到了牛頓的身上,牛頓沒有把蘋果吃掉,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砸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掉到天空上去呢?隨後就產生了思考,不斷去實驗驗證,從而引出了萬有引力的時代。
  • 牛頓被蘋果砸到沒有吃掉,卻發明了萬有引力? 其實是發現而已
    大家都知道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那麼萬有引力真的是他發明的嗎?只能說萬有引力是他發現的而已。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萬有引力本身就是存在的,在牛頓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蘋果砸到了牛頓的身上,牛頓沒有把蘋果吃掉,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砸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掉到天空上去呢?隨後就產生了思考,不斷去實驗驗證,從而引出了萬有引力的時代。
  • 牛頓被蘋果砸到沒有吃掉,卻發明了萬有引力?其實是發現而已
    大家都知道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那麼萬有引力真的是他發明的嗎?只能說萬有引力是他發現的而已。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萬有引力本身就是存在的,在牛頓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蘋果砸到了牛頓的身上,牛頓沒有把蘋果吃掉,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砸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掉到天空上去呢?隨後就產生了思考,不斷去實驗驗證,從而引出了萬有引力的時代。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今天的這個頓悟詞語,是不是跟牛頓有關係呢?感覺很有關係,因為牛頓被蘋果砸到他身上,沒有吃掉,而是悟出了萬有引力的概念。
  • 牛頓真的是因為蘋果而發現萬有引力?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萬有引力發現故事,牛頓有一天在一棵樹下思考,突然一顆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於是萬有引力誕生。這個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但實際萬有引力發現史卻並非這麼簡答,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在牛頓時代人類的物理學進程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了,但是很多規律都是建立在直覺上,比如亞里斯多德說過:兩個球同時往下掉,如果A球是B球的十倍重,那麼A球會先掉落到地面上。
  • 其實,不能完全說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而是歷史選擇了牛頓!
    眾所周知,萬有引力的發現開創了人類物理學和天文學的新篇章,將人類帶入了宇宙認知的新時代。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偉大的名字,那就是伊薩克·牛頓,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探索出萬物之間的力學規律,他在人類科學史上建立了永垂不朽的豐功偉績,他的名字載入了史冊,他成為全人類的驕傲。
  • 為什麼只有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那隻蘋果如何引發牛頓探索科學?
    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之前的中世紀,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之前,古希臘天文學家認為地球是一個靜止的球,也不會自轉,地球上的各種事物按照自己的「自然傾向」朝向地心,所以一切地上的事物都能安穩地貼在地表上。之後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地球是運動的,這時候就產生了為什麼地球表面的食物沒有被甩出去的問題。
  • 牛頓,在什麼條件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在故鄉過著與世隔絕的瘟疫雖然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體命,卻給這位天才的科學家以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探索和計算,他的三項主要成就微積分萬有引力和光學都是在此期間打下基礎的,這是牛頓一生中科學發明的全盛時期,媽媽看到久別重逢的兒子
  • 萬有引力是牛頓被蘋果砸到發現的?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久!
    從小到大,我們都覺得萬有引力的發現是當時牛頓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到,然後通過他的思考,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其實小編就覺得他還是蠻幸運的,砸一下就有個萬有引力,換做是我說不定還會給砸出個腦震蕩。那麼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萬有引力並非牛頓一個人發現,牛頓或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偉大
    牛頓在1642年的聖誕節出生,1727年去世。牛頓去世後,伏爾泰為了緬懷牛頓先生,通過與牛頓身邊的朋友親戚交流共同創造了一篇牛頓的傳記。傳記裡面有一段是根據牛頓親戚所說的,牛頓被蘋果砸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由此,牛頓變成了一種符號,這個說法也一直變成大眾接觸牛頓的一個標籤。
  • 歐洲疫情期間發現萬有引力?牛頓的硬核隔離經歷給我們這些啟示
    隔離生活中發現萬有引力1661年,18歲的牛頓前往劍橋大學聖三一學院學習,四年後不幸遭遇倫敦爆發大瘟疫。疫情兇險,政府、企業和學校也開始以大範圍的社交隔離方式減少疫情的傳播。劍橋大學也不得不關閉,不少學生回到遠郊地區躲避疫情。
  • 想不到,大科學家牛頓和胡克的「萬有引力」之爭!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被譽為「物理學之父」,。他的從蘋果墜地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專心於研究而錯煮手錶的故事家喻戶曉。他是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三定律的建立者。他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奠定現代天文學基礎。
  • 牛頓的豐碑,萬有引力的故事
    要通俗地解釋萬有引力,我們需要回顧一下科學發展的歷史,因為萬有引力不光與科學有關,也與當時的政治、宗教、文化和歷史有關,這裡面發生了很多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這些故事,昭示著人類認識自然、逐步走近科學的真相,還請小夥伴們耐心看下去。牛頓是幸運的,因為他的前面並肩站著兩個巨人:克卜勒和伽利略。
  • 是什麼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那個著名的蘋果真的存在嗎?
    孩童時期,我們也許並不知道什麼是萬有引力,可我們都聽過牛頓和蘋果的故事。每每聽到這個故事,我的腦海中都不禁浮想聯翩。可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多大呢?牛頓真的是在蘋果的啟發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嗎?是什麼給牛頓的思想帶來影響的呢?
  • 是什麼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那個著名的蘋果真的存在嗎?
    孩童時期,我們也許並不知道什麼是萬有引力,可我們都聽過牛頓和蘋果的故事。每每聽到這個故事,我的腦海中都不禁浮想聯翩。可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多大呢?牛頓真的是在蘋果的啟發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嗎?是什麼給牛頓的思想帶來影響的呢?
  • 如果被蘋果砸到的是我而不是牛頓,我會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嗎?
    我可能會狠狠地吃掉那個蘋果,但一定不會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有人把這歸結於是牛頓的運氣,我想,說這話的人恐怕自己都不會相信。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前,一定有人被蘋果砸到過,或者即使沒有被蘋果砸到,也一定被其他的「果子」砸到過。有人說是「西瓜」,好吧,如果西瓜長在樹上。
  • 解讀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
    牛頓出生於1643年,他建立了一套在人類可感知的範圍中能夠解釋世界上許多的物理現象的萬有引力理論。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1,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確可以有效地解釋人類在可感知範圍內的所有物理現象。牛頓將這個隱藏在眾多現象背後並支配這些現象之間的規律稱作萬有引力。他對引力定律的解釋為:所有物體彼此通過引力相互吸引,並且引力的大小與物體之間的距離成反比,與兩物體的質量成正比。
  • 牛頓是如何統一力學江湖,發現萬有引力的?
    表面上這三個定律看起來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所以不少網友表示牛頓做的貢獻也不過如此,但是我們仔細看第一條和第二條你就會發現,其實牛頓的打破了人類幾千年建立的一個直覺:一個物體如果沒有力的供給就會靜止。因為我把一個小推車往前一推後松後,由於沒有力的供給所以車會慢慢靜止。這非常符合我們的直覺對不對。所以牛頓其實是突破了這個直覺,建立了力和運動的真正關係。
  • 牛頓是如何發現萬有引力的?歷史學家手稿講述經過
    年輕的伊薩克牛頓坐在自己家的花園中,一個蘋果落下來砸到他的頭上,他忽然靈感乍現,想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故事肯定經過了牛頓及之後說故事的人們的潤飾。但從今以後,任何能接觸到網絡的人都能親自看到關於落下的蘋果,如何激發了牛頓對萬有引力的理解的第一手資料。
  • 萬有引力還記得是誰發明的嗎?牛頓,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家
    她善於發現生活中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他看到磨坊的模型,他覺得非常的奇怪,他就用老鼠做實驗,對於他的這一些稀奇古怪的發現,他的母親和她的幾乎是非常的不理解的,但是由於兩個人感情非常的不好,他的父母也只好由著她的性子,讓他自己去探索去琢磨。